第400节 谥号(1/1)

平公又问:又为什么命令李调喝酒呢?杜赘答道:李调是您宠爱的臣子,责任是规劝国君的过错,但却是贪于吃喝,全然不顾国君失礼的过错,所以罚他喝酒。平公又问:那么你为什么要让自己喝酒呢?杜赘答道:我是为您服务的宰夫,提供膳羞才是我的本分,现在竟敢越职谏净国君的过失,所以也应当自罚一杯。

平公说:寡人也有过失,倒杯酒来,也应该罚我一杯。于是杜赘将酒杯洗过,倒了一杯酒,举起来递给平公。平公喝完,对左右侍从说:即使我死了以后,也不要扔掉这只酒杯。从那时到现在,凡是向所有的人都献过酒以后,再举起酒杯递给国君的动作,就被叫做“杜举”。

公叔文子去世后,他的儿子戍向国君请求赐予谥(shì)号,说:大夫三个月后才下葬,现在葬期已经临近,请您赐给亡夫一个谥号来方便日后称呼。卫灵公说:从前卫国遇到凶年饥荒,夫子施舍粥周济饥民,这不是爱民乐施的表现吗,正和《谥法》的“惠”字相合。从前卫国发生内乱,夫子拼死保卫我,这不正合着《谥法》上的“贞”字吗?夫子主持卫国国政,根据礼数的规定,当着尊贵的人要尊重,当着卑微的人要谦卑,用这样的方法和四郊交往,使得卫国的声望没有受到沾辱,这不是正合着《谥法》上的“文”字吗?所以,我们可以用“贞惠文子”作为夫子的谥号。

(谥法,也就是对已死的人追加谥号的准则。帝王、诸侯、卿大夫、大臣等去世后,朝廷会根据他生前的事迹以及品德,给予一个评价性的称号来做表彰。谥法产生的年代有许多的看法:有三皇五帝说,周公制谥说,西周中期说和战国说。前两种是老的说法,后两种是近代的说法。王国维主张西周中期产生了谥法,依据是出土材料和文物。天子以及诸侯死后,由卿大夫商定谥号。)

(谥法在刚刚兴起的时候,没有太严密的规定,一般只是后人对先人功绩的怀念,没有恶的谥号。谥号的善恶,是在周厉王国人暴动后产生的。春秋时期,谥法逐渐的制度化,出现了所谓的“儿子评议父亲,臣下评议君主”的局面。这时的谥法,由于国家的众多,各国的标准也不同,有的宽有的严,不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谥号的善恶,是根据诸侯的形迹来定的。在时间上说,各国一般都是前期给谥号的标准严,后期逐渐放宽了标准。)

(从孔子的时候起,儒家有意识地把谥号作为礼教来褒贬人物、挽救社会风气的手段。秦朝时,秦始皇不打算让后人议论自己,废除了谥法。汉朝的时候又重新兴起,并且十分的严格。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谥法逐渐向平民化发展。到了唐宋时期,谥法发展到了极致。到了明清时期,谥法成了皇帝一个人的工具。)

(士大夫阶层好名,不论是生前死后都需要。作为统治者,为了笼络人才,采取了两种手段,一是在生前给士大夫高官厚禄,再就是给士大夫死后一个谥号。汉代时的谥号,一般只有一个字,在后面加个“侯”字。也有两个字的,不过比较少,比如诸葛亮,谥号为忠武侯。因为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忠武成为了士大夫追求的目标。一般来说,汉代时的谥号给得比较晚,一般在士大夫死后几年,蜀国只有诸葛亮、蒋琬、费祎、法正是例外,去世时就给了。)

(谥号的授予,也要根据士大夫的地位,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给的。晋代时最好的谥号是文献,因为王导得到了。唐代时是文贞,唐代的几个名臣基本上都是这个谥号。宋代时因为避讳,把文贞改为文正。范仲淹去世后,谥号为文正,因为范仲淹的人格魅力和影响,文正成为此后士大夫的追求。)

(《谥法》的主要内容是:周公旦和太公望开创了成王的基业。因为武王在牧野建了大功,死后将要安葬,就制定了谥号,于是也说明了制谥的法则。谥是行为的记录,号是功劳的标志;车马服饰,是地位的表现。所以,道德高尚就得到了大的名号;道德低下就得到小的名号。道德行为出于自身,而名号是别人给起的。)

(无法让人给他命名的称“神”;举良善贤才的称“圣”,敬宾客厚礼仪的称“圣”;德行如天高地厚的称“帝”;安定百姓以法为准的称为“皇”;集仁、义在身的称“王”;赏罚公道的称“君”,民众都归从他的称“君”;为大家设立制度的称“公”;行为被八方响应的称“侯”;道德专一而不懈怠的谥号“简”,平易而不诋毁诽谤他人的谥号“简”。)

(顺应天地自然规律的谥号“文”,道德广博深厚的谥号“文”,勤学好问的谥号“文”,慈惠爱民的谥号“文”,怜悯百姓又施恩惠有礼貌的谥号“文”,赐给百姓爵位的谥号“文”。刚强而礼貌的谥号“武”,威猛而英明有德的谥号“武”,战胜祸灾有平定动乱的谥号“武”,用法制治理百姓能使百姓服从的谥号“武”,贪大功而经常用兵的谥号“武”。)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