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终于(1/1)

谋断九州 !孟僧伦带回来五六百人,都是吴军将士,徐础可以用他们做许多事情,每一件都极为重要,以至于他有些犹豫。

孟僧伦上前几步,仰头看向吴王,小心地问:“执政回来了吗?”

徐础心中做出决定,觉得这是损失最小也最有益的做法,于是举起棍棒,在空中从左到右慢慢划过,高声道:“赦免尔等罪孽,尔等……”

徐础垂下棍棒,身躯摇晃,像是要从城墙上摔下来。

孟僧伦等人既畏惧又惊诧,远远地看着,不敢登城相助。

徐础连抖几下,身躯恢复正常,一脸茫然,像是刚从睡梦中清醒过来,四处看了看,问道:“祖王呢?已经走了吗?”

曹神洗站在徐础身后,连连摇头,轻声叹息,心生几分敬佩。

孟僧伦当先登城,相隔十余步,问道:“是执政?”

“是我。祖王一直借用我的肉身……”

“他刚刚离开……执政记得之前发生的事情吗?”

“嗯,祖王允许我旁观,他做了许多事情,刚刚还赦免你们的罪孽。”徐础必须说记得,否则的话,接下来的许多事情都没法做。

孟僧伦长出一口气,“太好了,祖王想必是安排好一切事宜,返回天宫,将剩下的事情交给执政处理。”

徐础点头,下令道:“分兵占领城门,你留下。”

“是。”孟僧伦立刻派兵将去守城门,叫上来二十余人,与他一同保护执政。

徐础看向曹神洗,“曹将军一起来吧。”

“我不帮任何一方。”

“不用帮忙,只是请你看看。”

徐础带着卫兵走向附近的城门楼。

牛天女被关在楼内,双手双脚被缚,嘴里塞着布条。

徐础亲自上前解开绳索,拱手道:“委屈宁王夫人了。”

牛天女自己掏出嘴中布条,打量徐础几眼,“你是……”

“祖王已返回天上,我是徐础。”

牛天女稍一犹豫,跪在地上,低声下气地说:“之前是我错了,不该在祖王面前胡说八道。祖王神通广大,所做决定必有原因,宁王无论生死,都是他该得的报应。我不求祖王改变心意,只求祖王能在人间留几个人,辅佐吴王一同建立佛国。”

牛天女确实是个人物,能屈能伸,徐础差一点又改变主意,马上回到原定计划上,微笑道:“宁王愿意辅佐我?”

“吴王以肉身承托祖王神魂,乃是亲定的继承者,无可置疑,宁王不辅佐你辅佐谁呢?我去叫宁王回来,他一定会跪在城门外,去掉王号,从此甘做吴王马前一卒。”

牛天女是个极聪明的人,不用吴王开口,自己就说出他的想法。

“王号不必去除。”徐础平淡地说。

“是是,宁王必来城外跪拜。”牛天女磕头。

“请宁王夫人去叫宁王回来。”

“请吴王在城上击鼓,听到鼓声,大家才相信这是退兵的命令。”

“好,你出城之后我就击鼓。”

牛天女又磕一个头,起身退出楼外,匆匆下城,找马匹出城。

孟僧伦上前小声道:“执政想好了吗?宁王终非池中之物,让他今日逃脱,必有后患。”

“先夺其军,宋将军也在外面,得将他们一起召回来。”

“宋星裁怎么跑出去了?”孟僧伦很是困惑,他交待得清清楚楚,宋星裁应该留在城里助吴王夺取北城。

“说来话长。待会宁王进城,你要将他夫妻二人收押,如果他们配合的话,尽量别动粗。”

“遵命。”孟僧伦也退下,安排士兵。

曹神洗忍不住道:“已经晚了,宁王逃不出冀州突骑的包围,你若能派出一万人前去接应,或许还有一线机会。”

徐础没有一万人,可用的兵力只有孟僧伦的数百人,就这点人他也不想派出城外。

“或许冀州也想退兵,会放宁王一马。”徐础眨下眼睛。

曹神洗只是摇头,身为一名老将,不太相信吴王的判断。

徐础出楼,来到鼓架前,遥望牛天女的身影快速接近战场,觉得差不多的时候,举槌击鼓,鼓声远远传出去,传达退兵的讯号。

曹神洗点评道:“吹角整队、击鼓前进、鸣金退兵,千古不变之术,义军反其道而行之,殊为不智。”

“时移势易。”徐础放下鼓槌,“等我重整义军,会恢复从前的规矩。”

曹神洗凝望战场,“你瞧,宁王突破不了包围。”

“再等等。”

过了将近一刻钟,官兵莫名地放开一条出路,宁军将士且战且退,向城门进发。

曹神洗大吃一惊,“王铁眉是员老将,怎么会犯下如此愚蠢的错误?为何在这个时候打开包围?”

“宁王善战,义军奋勇,官兵虽将其包围,一时半会剿灭不了,反而被牵制兵力,无法支援更有胜算的地方。”

“哪里还有胜算?”曹神洗对整场战事了解得不多。

徐础转身,“非西即南,我猜是南边,待会官兵若是调兵从东走,就是要支援南城之战,或是向西走,就是金圣女那边有危险。”顿了一顿,徐础又道:“宁王、金圣女都在城外,即便被剿灭,官兵也夺不回东都,只有南边是在城内作战,官兵若能获胜,可一举结束此战。”

曹神洗又叹一声,“唉,听你这么一说,王铁眉肯定是要调兵南下,他向来胃口大,能大获全胜,却不贪图一面之利。”

北边,官兵追逐数里之后,放慢速度,宁抱关没有率兵一路奔逃,时不时调头冲杀,向官兵挑衅,看上去就像是他逼停了官兵。

徐础站在城门楼上,等候退回的义军。

宁抱关与妻子牛天女一马当先赶到城下,牛天女下马跪拜,宁抱关仰头看观望,满脸血污,几乎让人认不出来。

牛天女说了几句,宁抱关下马,跪在妻子身边,大声道:“宁抱关奉佛旨与官兵交战,奉佛旨退兵,是功是过,请吴王代祖王与弥勒判定。”

城下的将士越来越多,也都仰望城上,等候一句“宣判”,他们毕竟没有彻底击败官兵,也没有奋战而死,能否令祖王满意,心中忐忑不安。

徐础高高举起棍棒,大声道:“官兵士气已衰,尔等立下大功。”

城外众将士欢呼,等叫声稍歇,徐础继续道:“此战尚未结束,弥勒在天下俯视东都,见城北官兵转而南下,命我转告诸位:再接再厉,南城方是决战之地!”

杀声又起。

徐础这才命城下的孟僧伦开门,放入外面的将士与百姓,他自己也到下面迎接。

宁抱关第一个进来,满脸的不服气,孟僧伦带卫兵前,小声道:“宁王累了,我送你去休息。”

“我不累,还能再杀他几百人。”说到“杀”字,宁抱关死死盯着不远处的吴王。

徐础走上前来,迎接宁抱关的目光,“祖王能够预见一切,他没看到你出现在南城。”

牛天女上前,扯扯丈夫的胳膊,宁抱关垂下目光,“嗯,既然是祖王让我休息,我就休息。”

降世王薛六甲在死后获得前所未有的崇高地位,徐础分享大部分,祖王是弥勒的代言人,他就是祖王的说话者,刚刚力战一场的宁抱关,手下将士无不深信降世之说,他暂时无力与“神佛”争斗。

宁抱关夫妻被孟僧伦带走,徐础上马,向陆续进城的义军喊道:“随我前往南城,祖王已令官兵魂飞魄散,再挡不住义军神勇!”

进城的义军疲惫不堪,却依然处于亢奋状态,城外那场仗没能完全打赢,心里憋着一股气,正要找地方发泄,于是齐声吼叫,跟着吴王前往南城。

官兵在城外绕行,路长,但是适合骑兵,义军走城里,路短,但是缺马,也不宜奔驰,一内一外,前后脚赶到。

南城已经苦战多时,马维初时没有投入全部兵力,随着战事胶着,又有蜀王传令,马维才将剩余的将士派出去。

冀州突骑名不虚传,街道上布满障碍,他们下马步战,依然骁勇,一度攻到皇宫南大门,后续乏力,又退后两里有余。

小半座南城成为战场,每一条街巷都沾了血迹,马维已无法指挥将士,只能死死堵住几处重要的出口,不让官兵扩大战场,然后期盼着吴王快些来支援。

这场战斗,比他预料得要艰难许多。

徐础比冀州援兵早到一步,但他的队伍抻得比较长,前头到达战场的时候,后头还在北城。

听说吴王赶到,马维大喜,带领手下仅剩的百余人前来汇合,蜀王甘招随后赶来,他的人更少,个个狼狈。

冀州兵的善战,超出每个人的预料。

徐础亲自带兵进入战场,没有别的招数,就凭借人多,占据主要大街,一点点地向前推进。

官兵僵持一阵,慢慢退却,很快,援兵赶到,他们又鼓起士气,与叛军短兵相接。

战斗持续到傍晚,双方将士整日未进水米,都已筋疲力尽,比拼的只有意志,到了这时,义军终于占据上风。

论器械、论操练,义军将士三五人才抵得上一名冀州兵,等到气力渐衰,义军将士凭着对弥勒的信仰,反而能够以一敌一,发挥人数的优势。

或许是真的坚持不住,或许是害怕入夜之后无路可退,官兵终于后撤。

这一仗难言大胜,却是义军与官兵的第一场以硬碰硬,未落下风、守住城池,就相当于一场了不起的胜利。

徐础终于得到他梦寐以求的整座东都和整支军队。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