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逆血唐朝——《西域记》45(1/1)

一骨炼妖,一骨炼精 !果不其然,数日之后,旦度的大儿子便下毒害死了其父旦度。

杀父篡位后,旦度的大儿子特勒立刻不作声色,很低调地娶了新王后为妻,此事直接印证了孟赢溪的猜测。

悟智叹道:“大师兄一语中的,着实厉害。此事要怪就怪红颜祸水,幸亏我们中间没有绝色女子,否则指不定这深厚的师徒情谊与兄弟情谊统统都要闹得四分五裂,连血脉相连的父子间都如此,更不用提萍水相逢的缘分。妲”

“就是就是!”附和之声鹊起窀。

这话叫唐僧与孟赢溪跟吞了苍蝇似得对望了一眼,两人均很是无奈。

孟赢溪不想把话题拽道自己的身上,于是她忿忿道:“不愧是异域国度,娶父兄之妻为妻竟然也是一种风俗,好生怪异!”

宫中的变故令人不寒而栗,心情顿时阴沉,唐僧黑脸不语,师弟们听了纷纷摇头叹息。

新国王忙着摆平国内各种势力,整个国家处于一片混乱之中,那先王答应过的送玄奘南下的事情自然给耽搁了。

玄奘当然不能参与到活国的宫廷变乱中去,国王换了,路还是要走,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临走之前他还是硬着头皮去找新任国王请求帮助。

唐僧不会轻易求人,总是在依靠自己,或是自己人的力量去解决问题、排除困难,眼下去拜见现任新国王,乃是沿途过关所需的关文还没来得及或签,再加上没有可更换的马匹,不得不如此做。

特勒这位新任的国王没有为难玄奘,不但尽可能的提供帮助,而且还建议他在去婆罗门国前先去附近的国家走走看看,也许会对取经之旅有所帮助。

就在这时,依附于活国的缚喝国派了几十个僧人前来凭吊旦度,同时庆祝新王登基。葬礼结束后,玄奘便趁机与他们一起离开活国。

途中,唐僧一行与有它事的缚喝国僧人们分别,改道向南。此后没有向导,没有补给,师徒六人不为重重困难而气馁,不为茫然无助而倦怠,进入了吐火罗地域(现在的阿富汗境内)。

进入吐火罗境内后,玄奘经过了信奉小乘佛教,堪称小王舍城,圣迹极多的缚喝国,并亲见了长约一寸,宽八-九分,黄白色的佛牙。稍后,师徒六人行过揭职国,再次来到一座大雪山脚下,这座大雪山就是著名的兴都库什山。

兴都库什山顶部终年被积雪覆盖,佛教在当地盛行,人们在山壁上陆续开凿了6000多个大小土窟,这些土窟成为来往旅客和朝拜者的临时住所。

“好奇怪的地方,到处都是洞窟。师父,这里有这么多现成的上好住处,我们今日就歇息于此吧。”

“甚好甚好,为师正有此意。”唐僧明白这些洞窟的来由,他笑道,“终于来到了崇敬佛教的地方!看来……我们离婆罗门国不远了。”

住在能遮风挡雨的洞窟里,那当然胜过露宿,于是玄奘一行在穿越兴都库什山的时候就在其中短暂停留。

在这片横亘千里的大雪山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佛教国家,名叫梵衍那国,这个国家的王城就是位于兴都库什山腹地、丝绸之路上最为繁忙的商业和交通枢纽——巴米扬城(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以西)。

梵衍那国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国家,有数千名僧人,信奉小乘佛教的说出世部。当然,梵衍那国给人们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它险要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风俗习惯,而是两尊大佛。

数日之后,当行至河谷边时,众人于混沌的境界中被惊醒,几名弟子惊愕地看到顶天立地的佛像,自然爆声:“老天!那是什么?师父,佛像……前方有两座无比巨大的佛像!”

“南无阿弥陀,这是为师见过的最大佛像。”唐僧牛眼激动道,“快快快,我们快过去。”

佛雕凿在巴米扬河谷边山崖面南断崖上的“巴米扬大佛”骇然入目,令人惊叹万分,他们急急过去朝拜,并向当地的几位跪拜者们询问求教其来历。

这两尊巨佛,甚为高大的的一尊为石佛,身披红色袈裟,名叫塞尔萨尔;另一尊稍矮的为铜佛,身披蓝色袈裟,名叫沙玛玛。

悟空道:“神来的奇迹!佛教好伟大,竟然叫虔诚者历经千辛万苦为它打造出令人不可思议的凡身。”

面对如此宏伟的人工杰作,孟赢溪十分兴奋,她对铜佛最感兴趣,敬仰之后又飞身仔细去观察,把那几位当地的朝拜者惊得不知该拜谁。

/

悟空回到顶礼膜拜完的玄奘身边概叹道:“这铜佛既高大又沉重,工匠们真是巧夺天工,梵那衍人聪明地采用了高超的分身合铸技术,将佛像身体的各个部位分开来铸造,然后再将其拼装组合成完整的铜佛。它虽然是拼接出来的,但也极其不易,叫人叹为观止。”

玄奘听罢按耐不住亢奋的心情,于是取笔墨书写记载道:“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东有伽蓝,此国王先王之所见也。伽蓝东有俞石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分身别铸,总合而成。”

依依不舍地离开“巴米扬大佛”之后,唐僧一行到达了梵衍那国,并在此停留半个月,随后继续上路。途中,师徒六人不幸遇雪迷路,幸好走至一小沙岭时,悟空发现有山里住有土人,问清了路才顺利度过黑山到北背雪山的迦毕试国土,并来到了象征着当时中亚和婆罗门国的分界线的黑岭。

现实中的地理分界线不会像地图上那么清楚简单,任何文明之间都会有一片缓冲地带,生活在缓冲地带的人们身上往往带有两种文明的印记,而玄奘来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处在两种文明交汇处的国家——迦毕试国。

迦毕试国是地处婆罗门国西北的一个古老国家,汉代称之为高附国,其辖境大致相当于现在阿富汗的喀布尔谷地,背靠兴都库什山脉,周围被黑岭环抱,是中亚通向北印度的要冲之地。

古老的迦毕试国能够在中亚游牧民族与印度之间立足,除了地势险要,更重要的是有着一位杰出的国王,这位国王不但治国有方,而且信奉佛教,整座王城拥有百余所寺庙,六千多名僧人,而且大多数僧人都信奉大乘佛教。

玄奘到来后,他与弟子们受到了国王和僧人们的热情欢迎,这种情形好似在高昌国,真是久违了,师徒们禁不住相视而笑。

可是,热情过度也会生出火药味。

不长时间之后,居然发生了各所寺院“争夺”玄奘的盛况——能够邀请一位大唐高僧前往自己的庙里居住驻锡应供,对当地任何一所寺院来说都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

唐僧与弟子们万万没想到自己会如此受欢迎,脸上洒满了阳光。

孟赢溪于炸耳朵的吵吵嚷嚷声中用孟斐斯语对唐僧暗道:“玄奘,你离西天越来越近了,也越来越受待见了,盛情之下连我这个妖精的情绪都不免被感染,突然间有种好幸福的感觉!”

唐僧听了很高兴,但他没有说什么,只是以笑代答。

正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相持不下时,一位僧人突然大声喊道:“我们这所寺庙原本就是汉朝皇帝的儿子所修建,现在法师从大唐而来,理应先住在我们这里!”

该僧人的此言一出,众皆哗然,同时也引来了客人们的注意——迦毕试国离中原万里之遥,居然会有一位汉人天子的儿子在这里修建寺庙!

这个龙子为何会来到迦毕试国,又为何要建造这座庙,当中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顿时勾起了玄奘一行强烈的好奇心,孟赢溪不免心下感慨,古代的中国不愧是世界最强的巍巍帝国,势力竟然波及到这里来。

玄奘赶紧询问缘由。

原来,这个喊话僧人所在的寺庙名叫质子伽蓝。质子,顾名思义,就是人质;伽蓝,就是庙,即一座用来居住人质的庙。在当地语言中,这座庙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沙落迦,翻译成汉语正是洛阳,所以这座庙又叫洛阳寺。

正所谓他乡遇故人,洛阳正是玄奘从小生活、学习、成长的地方,可以说是半个故乡,每个人对幼年生活过的地方都会格外有感情,能够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看到一座以故乡城市命名的寺庙,玄奘心中自然是激动万分,他当即决定在洛阳寺落脚。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