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新科状元上大学(1/1)

宋世流芳 !然而身为武臣担任枢密使,在大宋一朝来说并不多见,所以让李显忠这等武臣担任枢密副使,虽然屈居于虞允文之下,但也是地位尊崇一时无两。

当然,一向与虞允文交好的老搭档蒋芾,则由枢密副使改为户部尚书。

而就是这二人的一升一降,已然体现了朝堂之上的势力变动。这既是庆王赵恺的有意为之,也是孝宗赵昚的点头默许。

虽然恭王赵惇之事后,孝宗赵昚对虞允文等人没有追究,但已然不像当初那般信任了。

所以无论是出于朝堂的一种平衡,还是为赵恺日后接替皇位做准备,虞允文这些人势必会成为打压的对象。

至于此次代替叶宇出面的百里风,则被直接升任为宜州通判。这大半年里,由一介布衣成为宜州推官,如今又直接升任通判之职,这种做官的速度就是沈金川也没法比。

孝宗赵昚本欲要对叶宇进行封赏,但叶宇却在垂拱殿上婉言拒绝了。因为他如今年纪轻轻就位居要职,已经是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若是在更进一步岂不是风口浪尖之上?

春闱的会试在这期间终于结束,考中进士的举子名单也都位列贡院的金榜之上,今年的科举较之于往年却显得随意许多。

由于孝宗赵昚的身体状况的原因,所以最后一关的殿试也就省略了,直接以进士榜单上前三名,钦定为一甲的状元、榜眼以及探花。

在这一榜进士之中,有两个名字叶宇十分的熟悉,因为这两个人正是武青忠与李墨。

武青忠是他在巡视浙东宁德县所结识的书生,话说与其妹武青音倒是有过交集。而且在福州的秋闱州试时候,叶宇还亲自评定了秋闱第二名。

至于李墨,叶宇就更是认识,在滁州的时候无论是之前的叶宇,还是重生而来的他,都与这个李墨明争暗斗不知多少次。

这二人如今全部都在金榜之上,武青忠不负所望位列会试进士榜第一名,故而名正言顺的成了今科的状元郎。

而李墨几经科场,虽然未能列入一甲前三,但也是名列第四,位居二甲首位!

武青忠如今高中榜首,自然要登门拜访叶宇这位恩人。而此次叶宇也没有丝毫的拒绝,当初在福州之时他避而不见是为了避嫌,如今武青忠金榜高中倒也无所顾忌。

叶宇本以为武青忠此次拜访只是出于一种礼节,却不料武青忠竟然当即行了拜师之礼。

这可让叶宇顿时慌了手脚,心说这一甲前三可都是真正的天子门生,如今这一榜的状元向他行师生之礼,这可是有违规制的事情。

最后在叶宇的劝说之下,这才打消了武青忠的执拗念头,不过武青忠当即提议要在清流书院进修一年!

武青忠的这个决定让叶宇顿时感到一阵无语,心说你这好好地官职不当,干嘛非要进入我的清流书院进修?

不过叶宇回思一想,若是能让新科状元进入清流书院进修,这倒是替清流书院打了一个响亮的活广告。

看到了吗?科举虽然决定人才,但状元也要到清流书院进修!

这说明什么?说明清流书院已经凌驾于八大书院以及太学院之上,这个广告不仅打得响亮,而且还十分的具有影响力。

所以对于武青忠的这个提议,叶宇并没有予以拒绝,反而还十分的欣喜地接纳了这个提议。

京城是大宋举子聚集之所,一块长长的榜单之上,三年的消磨与寒窗苦读,也不过就是那几百个名额,那么剩下成千上万的皆是落第举子。

这些人各怀悲愤的不知该如何面对以后的路,也更无颜面对父老乡亲,所以在高中金榜进士们醉生梦死的时候,他们这些人却是心情抑郁难捱酸苦。

而就在这些落榜举子准备收拾行囊准备各自回乡,准备三年之后再战科场的时候,一个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

新科状元不愿做官,甘愿回炉进入清流书院进修一年!

这个劲爆而又新鲜的新闻,顿时成了京城争相议论的话题,人们谈论新科状元之余,更多地则是天目山下的清流书院。

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书院,能够让一榜的状元甘愿回炉进修?

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书院,能够使得官位不做而去虔心专研学问?

这一连串的问题萦绕在众人的心头,同时也让众人想起了当初清流书院的对阵盛况!

是谁,豪言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又是谁,侃侃而谈,使得三千太学尽俯首?

不错,正是那个屡屡让人高山仰止的叶宇叶承天!

一时之间,所有在京的落第举子抱着好奇之心,纷纷涌向了天目山下的清流书院。

当众人看到清流书院之中,不仅有新科状元武青忠,还有如姜夔、陈亮以及杨万里、尤褒等在职官员任教时,所有人都纷纷下定决心就读于清流书院。

一场科举,使得大宋举子聚集于京城,既是朝廷择优选材的盛况,也是清流书院打响招牌、扩充生源的大好机会。

也正是因为这次的科举会试,使得清流书院这个名字,永远的记在了读书人的脑海之中。

清流书院依旧在不断的扩建,其规模是越来越大已经超出了一般书院的范畴。况且叶宇创办的这所私人书院,里面所涉及的分类学术过于繁杂,这种体制也渐渐地与当下书院背道而驰。

所以叶宇在书院步入正轨,且生源不断倍增的情况下,当即决定将书院改名为:清流大学!

书院是以传道济世、兼容并蓄、自由讲学为特征,形成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种极具特色的制度。书院萌始于唐,盛于宋,废于清,前后历经了千余年的历史。

但如今叶宇所创办的这所书院,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本书院的范畴,隐隐有了后世大学体制的雏形规模。

所以将这所具有后现代意义的教学机构命名为大学,是一件最为合理的事情。

因为这种大学的教学体制虽然源于西方,但是‘大学’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

(第二更……呵呵,继续!)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