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我主沉浮 !让吴邵刚与李庭芝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大元朝廷真的派遣使者前往成都府城,而且此次的使者,依旧是末哥亲王。
由此吴邵刚安排张文谦代表节度使衙门出面谈判的事宜,不得不重新考虑了,毕竟末哥亲王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阿可察的叔父,也是吴邵刚的叔父,不管是从规格还是礼仪方面来说,张文谦出任谈判代表都是不合适的。
李庭芝承担了谈判的重任,而这一次的谈判,意义也不一样了,吴邵刚与众人做过多次的分析,大元朝廷与忽必烈都想着能够稳定中原的局势,集中精力拿下襄阳府城,故而肯定会放低姿态,力求在短时间之内与四川和平共处。
这一次的谈判,其实都是双方相互的利用,吴邵刚也想着四川等地能够暂时的稳定,当然稳定的时间不会太长,从京城来的情报,以及从襄阳方面侦查到的情报,与外界隔绝了两年多时间的襄阳府城,基本难以支撑了,朝廷派遣的驰援大军,屡战屡败,负责领兵救援的夏贵等将领好多次向朝廷辞官,都没有得到准许。
节度使衙门确定的停战的时间,其实就是大元朝廷攻陷襄阳府城的时间。
这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不过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将来能够顺利的登上巅峰,吴邵刚必须做出这样的选择,也许这样的选择,在史书上面会留下不光彩的一笔,但那也无所谓了。
六月初五,盛夏季节,末哥再次来到了四川。
这一次,吴邵刚没有让末哥更多的等待,翌日就来到了官驿,见到了末哥,陪着吴邵刚一道前往官驿的,还有李庭芝与阿可察等人,至于说郝经与张文谦等人,则没有出面,免得刺激到了末哥。
让吴邵刚颇为吃惊的是,末哥的神情很是黯然,头发也白了很多,整个人看上去有了衰老的迹象,而且精神也不是很好。
吴邵刚与末哥亲王的见面,仅仅持续了小半个时辰的时间,期间末哥说话都是客气的,对吴邵刚也表现出来了尊重,没有上次前来的那种志得意满的感觉了。
阿可察留下来了,毕竟是不一般的关系。
回到节度使衙门的时候,吴邵刚与李庭芝、郝经和张文谦等人再次进行了商议,吴邵刚认为,末哥亲王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此番的谈判,对于大元朝廷来说,某种程度上面是耻辱,是忽必烈等人难以接受的,可是为了能够稳定中原的局势,忽必烈不得不派遣使者前来谈判,以求集中精力攻陷襄阳府城。
吴邵刚还分析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漠北的局势肯定不乐观,海都等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忽必烈以及大元朝廷最为担心的事情,就是中原得不到稳定,襄阳府城暂时不能够攻陷,漠北的乱局再次出现,若是这三面的压力同时袭来,就算是骁勇的忽必烈,也是难以应对的。
也就是在这一次的商议中,吴邵刚果断的做出了决定,派遣使者前往漠北去,将诸多的情况告知海都,相信海都知晓了这些事情之后,一定会有所动作的,如此情况之下,就算是蒙军攻陷了襄阳府城,也要面临诸多的麻烦,也难以真正的安宁下来。
张文谦则是建议,不要专门派遣使者前往漠北,只要派遣商贾前去做生意就可以了,漠北的蒙古部落,对于前去做生意的商贾是很欢迎的,他们曾经遭受到忽必烈以及大元朝廷的封锁,经济方面很是困难,这个时候派遣商团前去交易,一定会收到空前的欢迎,而不用多说的是,海都等人,肯定会询问商贾中原以及大都的事宜,这个时候商贾说出来中原、南方以及大都的局势,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宜了。
张文谦之所以提出来这样的建议,是因为海都等人,比忽必烈更加的仇视汉人,故而派遣使者,不一定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吴邵刚采纳了张文谦的建议,让节度使衙门派遣的使者,混迹于商贾队伍之中,前往漠北草原去交易。
因为占据了京兆府路等地,节度使衙门其实已经打通了前往漠北交易的路径,他们不需要绕道大都,完全可以从取道鄜延路,直接进入草原。
至于说鄜延路,大元朝廷基本放弃了,河南路、庆原路以及京兆府路等地,悉数都被四川的宋军占领,鄜延路已经被完全和彻底的包围,没有谁会继续固守这里,特别是在河南路之战大败之后,驻守此地的不少新附军,都选择撤离到开封府去了。
谈判很快开始,吴邵刚虽说没有直接出面参与谈判,却始终掌握谈判的进程。
而京城和襄阳府城方面的情报,也成为了吴邵刚关注的重点。
从襄阳府城方面来的情报看,固守襄阳府城的吕文焕,已经不可能坚持多长的时间,尽管说襄阳府城存有的粮食充足,可两年多时间过去了,按照粮食消耗的数量来计算,襄阳府城应该是进入到困难的时期,眼看着就难以支撑下去了,更加关键的是,朝廷派遣的多路援军,始终都没有能够攻破蒙古大军的包围圈,反而是损兵折将。
综合各方面的情报,吴邵刚做出了判断,若是朝廷不改变策略,倾尽全力的驰援襄阳府城,不超过半年的时间,襄阳府城必定陷落,也就是说,年内襄阳府城就守不住了。
这个分析,对于四川方面来说,至关重要。
襄阳府城被攻陷的时间,也就是节度使衙门决定在中原再次展开进攻的时间,到时候吴邵刚会拿下开封府城,朝着南面的襄阳府城方向靠近,与进攻襄阳府城的蒙古大军展开决战,力求彻底打败攻打襄阳府城的蒙军。
河南路之战,合州御前诸军、鼎坤军占据了陕州、嵩州、邓州、汝州以及河南府等地,但没有进攻唐州、蔡州、郑州和钧州等地。
唐州和蔡州紧靠着襄阳府城,乃是大元朝廷攻打襄阳府城的后援基地,至于说郑州和钧州,则是紧靠着开封府城,若是拿下了这些州府,大元朝廷就不可能全力进攻襄阳府城了,也更是担心整个中原的安全,而末哥此番代表大元朝廷来谈判,重点也要说到这些事宜。
忽必烈和大元朝廷之所以会派遣使者前来谈判,就是因为吴邵刚没有进攻和占领这些地方,其实在河南路之战取得胜利的时候,宋军拿下这些地方不费吹灰之力。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并非是占领的地方越多越好,吴邵刚与其他人的理念不一样,所有占领的地方,都是需要稳定百姓的,至少不让老百姓冻饿致死,这就需要节度使衙门拿出来数量不菲的钱粮,维持被刚刚占领的地方的稳定。
接受了吴邵刚理念的李庭芝、郝经和张文谦等人,也不赞同短时间之内占领大量的地方,他们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理解,那就是暂时不占领这些地方,负担就是忽必烈和大元朝廷的,节度使他们就可以少了很多的开销。
李庭芝结合吴邵刚分析到的诸多情况,耐心细致的与末哥开始了谈判。
末哥提出来的条件,证实了吴邵刚的诸多判断,忽必烈与大元朝廷承认四川节度使衙门占领的诸多地方,不会派遣大军进攻这些地方,大元朝廷与四川节度使衙门稳定现状,双方互不干扰。
李庭芝代表节度使衙门,提出了唯一的要求,那就是钱粮方面的补偿,其理由是河南路诸多的地方,遭遇到大元朝廷的盘剥,民不聊生,大元朝廷必须给以一定的赔偿。
这个条件,末哥几乎没有思索就答应了,提出来赔偿十万两白银的数目。
李庭芝这个时候变成了商贾,与末哥两人讨价还价,最终将赔偿的数目确定在十五万两白银,外加十万石粮食。
李庭芝与末哥达成了谈判协议,此番的谈判,因为双方的意向基本是一致的,所以没有太多的争吵,作为蒙古亲王的末哥,在钱财方面没有太多的概念,不会与李庭芝在赔偿的钱财方面过多的讨价还价,不过末哥坚持一个观点,那就是十五万两白银,以及十万石粮食,并非是大元朝廷给四川方面的赔偿,而是给予的赏赐。
李庭芝本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不过吴邵刚无所谓了,十五万两白银,加上十万石粮食,足够让河南府等地稳定下来,这就足够了。
吴邵刚很清楚,这一份的谈判协议,不可能维持多长的时间,接下来的大战,在很短时间之内就要展开,现如今还不如拿到钱粮,后面的事情再说。
末哥暂时留在了成都府城,谈判的协议则是送到大都去了,等到大元朝廷赏赐的白银与粮食抵达成都府城,则末哥就可以回到大都去了。
如何的对待末哥亲王,吴邵刚也有自身的看法,他与阿可察严肃的交谈过,决定将末哥亲王暂时留在成都府城,不要回到大都去,毕竟这一次谈判达成的协议,没有太大的作用,也就是说末哥亲王并未真正完成任务,若是再次回到大都,说不定遭遇忽必烈和大元王朝的惩戒,甚至是危及到生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