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攻。经过一个多月的鏖战,西线德军主力攻占了巴黎,东线的德奥联军则从布列斯特出发,攻陷了俄国重镇平斯克。受到同盟国胜利的鼓舞,罗马尼亚人参战了,他们站到了刚刚打了胜仗的同盟国一边。不过,如同回光返照一样,德国人的好运就此终结。
尽管丢失了巴黎,但是协约国并没有象法金汉想象的那样“丧失士气和战争决心”,因为美国的大部队开到了,一共200。随后英法美三国联军共计500人在塞纳河西岸构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阻挡住了德军前进的脚步,并准备发动一次反攻。而此时在海上,由于护航和各种正确的反潜措施得到推广,德国潜艇损失惨重,它们能够击沉的商船越来越少。相反的,德国国内的情况却越来越糟糕,三年的战争让厌战情绪开始蔓延……
精疲力竭的时候,各国都想早日结束这场残酷而又旷日持久的灾难。于是全世界的目光都瞄向了中国,希望这个兜里揣满黄金、拥有上百万装备精良军队的国家参战。袁世凯的回答让他们很失望,英国新任首相劳埃德-乔治不乏讽刺的说:“中国人只想闷头数钱,或者他们正在忙于数钱”。
袁世凯没把这句话当作讽刺,因为他确实在忙于数钱。现在各国储备的黄金和现金基本枯竭,能够得到贷款的途径越来越少。既然暂时不发动战争,那就没必要让国库里的钱躺着睡觉,袁世凯决定做一个利润很高的生意——“高利贷”。为了让各国可以偿付购买物资地货款,达到继续敛财的目的。中国政府在三月的时候特别推出了“战时贷款”。这种贷款有三个原则:第一,想要贷款必须有抵押,或者是殖民地、或者是各国的工矿产业,而且还是折价抵押;第二,偿还的币种必须是“中华币”或者黄金,其他任何种类的纸币一概不要;第三,利息那是“相当”的高,高到让人不得不送给中国“黑心”的“赞美”。
尽管贷款条件苛刻无比,还是有不少国家从中国贷出了近6亿中华币的资金。特别是处境艰难地德国人,他们在亚洲的殖民地。包括菲律宾南部、马绍尔、加罗琳群岛,基本已经抵押给中国政府。而这些资金根本没动窝,直接以物资的形式交付到各国手中,变成战场上的快速消耗的杀人武器。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半年来英法能够为俄国买单的物资一减再减,导致俄国能够得到的物资时断时续,总是吃个半饱。另一方面,德军西线的突破让法国不断的催促俄军在东线加强攻势,从而加快了物资地消耗……
1918年1月,圣彼得堡。
混乱。到处都是混乱。暴动、盗窃、抢劫、纵火、杀人……,一切能够想到的罪恶都在这个古老地城市上演。巍峨的冬宫也如寒风卷起的树叶一般瑟瑟发抖……
三天前,因为得不到每天半个面包和半俄磅4)火炭的报酬,十多万男女工人走上了街头,为了自己的温饱而高呼“面包与和平”的口号。随后,这场游行的规模超过了50万人。最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场战争开始的时候,也这些人也发动了一次团结一致的游行。他们当时狂热地高呼“打倒日耳曼人”,甚至还拿出了本就微薄的收入,为“第一个进入柏林的斯拉夫士兵”募捐了一大笔“奖金”。
在罢工开始的时候,没有人料到会引发一场革命。更不用说去策划一场革命,然而圣彼得堡地三股力量却将它变成了革命。第一股力量是难民。由于俄国西部大量土地被德军占领,造成上千万俄国人流离失所,而涌进圣彼得堡的难民达到三百多万。这些难民在首都并没有得到妥善的安置。他们无处可居、无粮可食,只能在首都沿街乞讨或者变成小偷、强盗,让整个城市陷入动乱。为了维持秩序。尼古拉二世不得不向首都增派兵力,为日后兵变埋下祸根。
第二股力量是俄国政府那些官员。开战以来,杜马和帝国官僚机构经常为各自地管辖权和特权争执不休,而这两者又为军需品匮乏以及最终前线失败的责任问题而与军方发生冲突,最终看不惯官僚对
手画脚的俄**人站到了杜马一边。
第三股力量就是一直蛰伏的布尔什维克。开战的时候,布尔什维克是俄国一个极小的党派,而且其杰出的领导人都流亡国外,其中列宁在瑞士,托洛茨基在纽约。而且即便在这场革命开始之前,彼得格勒的苏维埃也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地方。正如一位军事观察家所记载:“它是一个混杂的集会,不过人民是倾向于它的,就象倾向于能真正代表人民的事物一样。它变成了从兵营里逃出来的士兵的聚会场所、罢工工人的聚会场所、仆人的聚会场所、赶车人的聚会场所。……它是避难所、避风港、待领场。人们去那里闲谈、喝酒、抽烟、甚至睡觉。它确实是人民之家。”正是在这个“人民之家”的推波助澜之下,前来维持治安的军队站在了工人一边,发生哗变。那些对杜马早已经不满的官僚们向沙皇密保,兵变乃杜马所为,于是沙皇下令解散杜马……
壁炉里“噼啪”作响,熊熊的火苗将沙皇的寝宫烘烤得温暖如春,但是尼古拉却蜷缩在墙角瑟瑟发抖,一身华丽的服装也凌乱不堪……
“陛下!”皇后进门看到这一幕,连忙将丈夫扶起道:“陛下,您怎么了?”
“费奥多萝芙娜,朕、朕方才看到自己被、被那些工人拖到一个肮脏而又寒冷的地窖里,然、然后……”尼古拉躺在妻子的臂弯里心下稍安,但依然是不住的颤抖:“还有你,亲爱的,朕看到那些低贱的百姓还要伤害你……”
皇后叹道:“陛下,你要振作!刚刚传回消息,杜马违抗您的旨意,拒绝解散。臣妾担心他们包藏不臣之心……”
这个消息让尼古拉更将惶恐:“那、那如何是好?”
—
尼古拉软弱无能、优柔寡断,自从俄军1915大败之后,他开始对妻子言听计从,实际上,这个国家现在的一切都由这个意志坚强、十分敏感而又反复无常的女人把持。皇后狠狠的道:“现在需要立刻从前线调集更加忠诚的部队回到帝都,将这些乱党一网打尽!请陛下下旨!”
“好、好,就按你说的办……”
“那臣妾这就去安排。”
皇后刚想起身,尼古拉突然抓住她的手道:“国师呢?!快传他进宫见驾,朕有事要问他。”
由于战事不利,尼古拉二世将希望寄托于神明,并尊称俄国著名的神棍拉斯普廷为“仙长”、“先知”,对他言听计从。在拉斯普廷的“占卜”下,沙皇两年内更换4内阁总理、6个内务大臣臣、3外交大臣、4个农业大臣4司法大臣。这些走马灯一般的官员分成亲英、亲德两个派系,旷日持久的内斗不止,更是为前线战事添乱。而且,这位神棍不仅得到了尼古拉的信任,还为他戴上了一顶大大的绿帽子,成为皇后的情夫,这对奸夫淫妇就是现在俄国的实际统治者。
“好,臣妾这就给您去请国师……”听到尼古拉的要求,皇后心中正计划着如何再从丈夫手里得到更多的权力,门外的侍官传禀道:“陛下!萨佐诺夫大人求见!”
尼古拉喝道:“不见!朕现在没功夫理他!”
萨佐诺夫是个坚定的亲英派,也是朝中与皇后走得比较近的大臣。皇后劝道:“陛下,萨佐诺夫大人此时求见必有要是,您还是……”
可悲的尼古拉在这个时候还想着求助于妻子的相好,他将头摇得更拨浪鼓似的道:“不见、不见,朕要先见国师,你去打发他吧。”
“那好,臣妾去见见他,然后将国师给您召来。”听到丈夫的话,皇后心中涌起得意,她是个淫荡无比的女人,情夫不知有多少,但最满意的就是这位国师。
皇后刚走出寝宫,一脸焦急的萨佐诺夫就迎了上来,毫不避讳的道:“皇后,出大事了!”
皇后白他一眼道:“没用的家伙,出了什么事让你急成这样?”
皇后所说的没用不知是指哪个方面,因为萨佐诺夫也曾与她有过一腿。但是外交大臣显然没心情考虑这个问题,他连忙递上一份通告道:“中国大使今天向我递交了这份通告,宣称勒那河以及贝加尔湖以东的所有地区为中国领土,扬言要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