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 !看了看气喘吁吁的参谋长,以及听到消息后脸色大变的诸多参谋和通讯兵,华西列夫斯基露出了一个诡异的微笑:“不用慌张,我们打出白旗与对方谈判。告诉所有人严守阵地,没有命令不得出击。”
郭松龄也没有想到,向来死扛到底的红联军居然轻易投降了,华西列夫斯基派来的特使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就宣布阵前起义了。预备队方面军残存的六万多人全部投降,成为了倭兵的俘虏。不过因为华西列夫斯基拿出了图哈切夫斯基的信,所以受到了礼遇。
在图哈切夫斯基亲自前来,与华西列夫斯基以及投降的所有高级军官一番交流之后,他们之中大部分都选择了加入罗刹军服役。至于那些不愿意加入的,图哈切夫斯基也不勉强,直接发给路费让他们回去。
接到华西列夫斯基投降的消息,巴普洛夫愣了半晌,方才想明白其中关键,他的心中顿时一阵狂喜。他之所以高兴,不是因为华西列夫斯基成为了罗刹军的一员,而是因为他战败的责任,终于有了一个替死鬼。
在给上级的报告中,巴普洛夫极尽污蔑之能事,将华西列夫斯基说成了一个潜伏在红联军内部多年的,由罗刹帝国安排的高级卧底。这次预备队方面军战败全军覆没的责任,也都被推到了华西列夫斯基的叛变上。仿佛没有这次的叛变,他就能够大获全胜一般。
接到这份报告,斯特林的怒气可想而知,他立刻下令抓捕华西列夫斯基和那些投降军官的家属,将他们全部关入监狱。对于不愿意加入罗刹军而返回的军官,也都被列入叛徒的行列,他们被抓捕后公开处决。这些人的家人都被关入监狱,大部分人被枪毙或者折磨致死。
红联军内部新一轮的大清洗正在酝酿,以华西列夫斯基投降为引子,这次大清洗的力度将比上一次更大,受到牵连的人也会更多。不过这样的清洗还不是时候,面对巨大的军事压力,斯特林必须先应付眼下的危机。
西部方面军主力向着顿涅茨克的方向推进,驻扎莫斯科的中央方面军也在积极抽调兵力,与从西南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汇聚来的援军一起,向乌克兰地区进攻。斯特林要集中全国的兵力,毕其功于一役,将罗刹军的主力部队彻底粉碎。
乌克兰的形势看似万分危急,但斯特林的进攻却是虎头蛇尾。西部方面军很快撤出乌克兰,大军返回了自己的防区,其他部队也都回到各自防区内坚守,将大半个乌克兰拱手相送。
斯特林之所以服软,是因为希斯勒为了迷惑协约国集团,突然以进攻东方的乌托邦主义威胁为由,将大量部队抽调到了对红联国边境上,这让撒尔帝国和高卢国大为满意,静坐战争更是不遗余力了。
斯特林则被吓了一跳,如果将兵力全部投入乌克兰,结果自己的后路被端掉,这可是得不偿失的。无奈之下,斯特林才会放弃了在乌克兰的反击作战,将大军重新放回西部防线上,以防止出现什么危机。
一场红联国与罗刹帝国之间的决战,因此而烟消云散,土地肥沃的乌克兰被纳入了罗刹帝国的版图之中。
作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乌克兰全境有三分之二都是黑土地带。这里土壤肥沃、非常适合作物的生长,是不可多得的农业用地。乌克兰正是因为面积达190万平方公里的黑土地平原,历来都被成为西大陆粮仓,而如今这个粮仓已经从红联国的身上被割了下来,落入罗刹帝国的手中,只要假以时日,这里将成为华兰国体系中最重要的农业区。
张学良知道不能太过分,在占据了几乎整个黑土带之后,他就命令大军止步了。罗刹军和倭军一起,在边境地区构筑工事,准备长期防守。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慢慢消化吸收这片刚刚占据的领土,同时也要防止红联国可能的反扑。
斯特林却是郁闷之极,本来是预防条顿国的背信弃义,所以才抽调部队回到西部战线的。结果条顿军根本没有进攻的打算,虽然军队并未撤离,希斯勒的进攻方向却转向了北方的挪威。
作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两个大国之一,挪威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他的领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漫长曲折,沿海岛屿众多,又被称为“万岛之国”。其领土与瑞典、芬兰和红联国接壤,总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
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发达国家,挪威的经济比较发达,尤其是在造纸、造船、机械、水电、化工和木材加工等方面,有着不小的经济规模,但是这些并非希斯勒真正垂涎它的所在。
挪威的地理位置,对于条顿国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挪威南面与丹麦隔海相望,两国共同遏制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如果将这两个国家全部据为己有,条顿国将掌控整个波罗的海,瑞典将仰其鼻息,在贸易上不敢有丝毫执拗。
挪威绵长的海岸线,可以为条顿国的潜艇部队提供大量驻扎基地,避免本国仅有的几个基地被协约国封锁。占据了风暴洋沿岸的这一长条型领土,条顿空军可以凭借着自己的轰炸机,控制半个北海的制空权,这将对撒尔帝国的制海权,造成严重的威胁。甚至还能依靠挪威优越的地理位置,将白鹰国与红联国之间的联系完全切断,这样一来不管希斯勒要对付任何一方,都能取得足够的优势。
除此之外,希斯勒有着不得不出兵的理由。条顿国的铁矿石大部分都以来进口,除了从华兰国远途运输之外,国内用量的四成都由瑞典供应。在夏季的时候,瑞典铁矿石可以从吕勒奥港运出,经过在波罗的海上的近途海上输送,供给条顿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