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 !各省驻扎的原参战军部队都就近加入了西特军,驻扎直隶的两个直军师甚至与驻守张家口的两个皖军合作,大家一起脱离张家口进入南蒙省境内。如果不是西特军没有得到进攻的命令,差点连张家口都丢了。
皖军八个师和直军三个师在短短半个月之内出奔,竟然无一例外的加入到西部特区之中,气得段瑞泉砸碎了自己心爱的青花瓷瓶。直系也损失了最强的三个师,不过曹锟胸中怒气要小一些,毕竟他的损失比皖系要小得多,基本还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这次军队集体逃亡事件,给西特军增加了十一个主力师的兵力,也削弱了北域军的大半军力。在这些部队进入西部特区之后,赵守宏也毫不客气。当初理待杨增新等人,那是西部特区站脚未稳,需要拉拢各地实力派将领。如今西部特区如日中天,有钱有兵有枪,怎么还会顾及那些统兵之将。
在进入特区之后,这些部队先被安顿了下来,在之后的三个月内,这些部队会被打散之后重组到各部队去,与原来部队混编。那些军官也被互相调派,进入自己不熟悉的部队担任原职。
当然赵守宏一样需要恩威并施,投诚而来的士兵和军官的薪水都与西特军毫无二致,待遇方面也是一样,只要有家属都可以加入特区之中,甚至可以有特区派人去接。
特区的福利待遇向来比国内军阀高出十倍,这让官兵们欣喜不已,加之自己的亲属得到妥善安置,让他们更加死心塌地的加入西特军了。当然这些部队加入之后,赵守宏也只好让陆军再扩充出四个军十一个师的番号,分驻到各个军区。
光海边疆区在防区扩大到夷州岛和海南岛之后,兵力已经不敷使用,尤其是在第十军田颂尧部常驻海南岛之后,问题愈加严重了。为此朱代珍数次要求增加兵力,这次他终于如愿以偿了。
为了提拔手下将才,赵守宏将张之江和王陵基派了出去,一个担任南十字星共和国国防部长,一个担任兰芳共和国总司令,借以换回了黄公略和张云峰两人。
新编成的第二十二山地步兵师、第二十五机械化步兵师、第二十六步兵师组成第十四军,由在粤西战斗中立有大功的周建屏担任军长,驻防夷州岛。田颂尧的第十军依然驻扎海南岛,其中第十师师长由立了大功的徐像谦接任,驻守粤西省防城港。
新编第二十三步兵师,第二十四步兵师和第二十七坦克师组成第十五军,由张云峰率领驻扎光海城地区。同时编练夷州第一、第二卫戍师,海南岛第一卫戍师作为地区常规驻防兵力。
另外两个军则是下设第四十二步兵师、第四十三步兵师和第四十四步兵师的第十六军,军长黄公略,加强到靠近直隶省的中部军区。以及下设第四十五机械化步兵师,第四十六步兵师的第十七军,以在光海争夺战中数次立有战功,之前的参谋本部作战处处长饶国梁担任军长,加强到西部军区境内,作为南部军区的有力后援。
这样一来西部特区的陆军之中,正规军增加到十七个军的四十九个步兵师和坦克师,四个独立炮兵师,三个骑兵师,以及宪兵旅、伞兵旅、内卫旅和几支特种部队,超过八十六万人的大军。此外特区还有驻扎各省的三十六个卫戍师,总共四十三万两千人的部队。
至此西部特区的常规陆军兵力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九万人的超大规模,只是比起特区幅员广阔的土地来说,这样的兵力数量似乎并不算多。
反观国内各方,皖系的兵力直接降到了二十万以下,直系好一些尚有兵力十五万左右,就是这些兵员的费用还让段瑞泉和曹锟挠头不已,这就是经济决定军事实力的最好例证。
改编部队并进行日常调动的问题,是难不倒特区参谋本部的,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整个特区就再次恢复了平静,但是在华兰国的北方,**才刚刚开始。
兵力大损之后,段瑞泉一时间难以补足失去的实力真空,这给了曹锟和张作霖最好的机会。1920年9月2日,张作霖率领奉军突然越过山海关,进入到直隶省境内。七万大军兵锋直指开滦煤矿,很显然张作霖是要占据这里和附近的唐山工业区,先捞取部分好处再说。
面对奉军的不宣而战,皖军第六师很快迎了上去,双方在迁安至滦县一线展开激战。与此同时位于齐鲁省和直隶省境内的直系大军三个师突然出动进攻附近驻守的皖系军队。很快在张家口、保定、衡水三地,直皖两派的大战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段瑞泉和曹锟尚保存着一丝理智,没敢在北华城内开仗。因为一旦在这个遍布各国使馆区和租界的地方开打,势必惹来列强国家的觊觎。曹锟带队自觉离开了北华城,加入到保定的战局之中。
一旦各军开打,直皖奉三系就撕下了和睦的伪装,变得无所不用其极。在整个直隶省境内,皖军三个师,对抗着直军三个师和奉军的三个师。表面上看皖军兵力不足,但实际上直军和奉军所用的武器都是购自光海城和武汉兵工厂,他们所使用的都是类似于汉阳造和马克式机枪这样的老式武器。
反观皖系在与倭国走得越来越近之后,已经全面换装了倭国武器。三八式栓动步枪、三年式重机枪、以及倭国仿自高卢国的七十五毫米山炮,武器配备比直奉两系要精良得多。
因为双方武器上的差距,直隶境内的战斗势均力敌,双方谁也不能短时间内获胜。当直隶省境内爆发大战的消息传遍全国,直皖两系所掌控的各省之间也爆发了大战。一时间除了粤东、粤西、交趾、河东四省,以及西部特区之外,各省都投入到了这次前所未有的内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