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惊变(2)(1/1)

回归大宋 !“你大胆。”赵光义爆喝一声:“来人,把李符拖出去砍了,以儆效尤!”

李符怡然不惧,挺着脖子看着赵光义,打算杀生成仁。

慕宫、吕蒙正、吕端、张齐贤、寇准等等一干高官几乎齐齐迈出脚步,道:“皇上,李符杀不得。”

他们只说李符杀不得,却没说为何杀不得,却是也对赵光义有些恼火了,想李符乃是言官出身,又高居参知政事之位,正儿八经的从一品高官,若是因言获罪,岂非天下之大笑话?

若是这次任由赵光义杀了他,他日后杀上瘾了,容不得别人质疑他,那其他人岂非也逃不过这一天?

“你们也想造反吗?”赵光义神色一滞,随即问道。

慕宫等人沉默无语,沉寂以对。

赵光义又要发火,却见赵灵儿微不可查的冲他摇了摇头,赵光义不由皱了皱眉:“此事暂且稍后再议,速速探明赵谷的动静才是正事,你们先下去吧。”

李符等人无奈,只得暂时退下了。

紫宸殿里,赵灵儿挥退了所有太监和宫女,这才对赵光义道:“皇上,您此次却有些心急了,当心把这些文官逼向赵谷那边啊!”

赵光义悚然一惊:“是啊,我却是忘了这一点,若是把他们惹毛了,跑去投靠赵谷,天下人该怎么看朕?”

赵灵儿点了点头:“正该如此,眼下最要紧的应该是对付赵谷,而不是和这帮腐儒置气。”

“你有何良策?”赵光义问道。

“眼下赵谷已反,皇上唯有杀了他的家人,才能表明决心,不然别人还以为您是怕了他呢!”

“同时,皇上最好是调来大军,将赵谷拦在燕云十六州,然后剿灭掉他,若是他已经在向南而来,则需命令军队阻止他们,以防危急开封。”

“奴才还听闻赵谷在不少地方都置办了产业,皇上也应该定他们一个谋反之罪,牵连九族。”

赵光义听的连连点头,道:“你说的这三点皆在情在理,但第一件和第二件怕是又要被文官们所阻,你便带领人马,秘密做这些事就是,等到事情办完了,谅这些文官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赵灵儿欣然领命,心里已是杀机一片,他至今还记得赵谷出山之时,曾威胁算计过他的事,此时终于有机会报仇了,赵灵儿阴暗的心里自是得意不已。

他当即带领人马,准备查抄赵谷产业的所有人,同时命人往河南府送信,将赵谷的家人秘密斩首,然后公诸于众。

顷刻间,赵灵儿秘密成立的见不得光的组织成员,便全都被他派了出去,准备大干特干一场。

他却没有想到,他意图查抄赵谷产业的事情,刚被他安排好,二狗子立刻便知道了。

二狗子原先一直是保护在赵谷身边的,但郝空白去了真腊国后,他便只能留在涿州商行照看了。

这一次,赵灵儿刚刚通过自己手下的太监传达完查抄的命令,二狗子立刻通过自己在太监里的眼线得知了这件事,便迅速做出了反应。

之前便算过了,两百个州府之内的涿州商行的人数便多达六万多人,如今经过近一年的发展,涿州商行的人数已经突破了十万人,若是赵光义真的要诛这些人九族的话,怕是要杀到手软才行。

二狗子冷笑一声后,当即将这件事传了出去,并迅速转移了开封府涿州商行所有员工的家人亲属等。

早在赵谷到达燕云十六州的朔州时,赵谷便预料到赵光义会对涿州商行动手,因此早就提醒过二狗子了,二狗子也早就安排好了这些人,这些伙计得知自己将要被株连九族的命令,自是惊惧不已,谁又敢不跟着逃离。

因此在赵灵儿的手下人赶到涿州商行时,直接扑了个空,一个人也找不到了。

这一现象还不止发生在开封,其他一些有涿州商行的地方,也全都是如此,每一个赶去这里的赵灵儿走狗和衙门捕快,全都一个人也找不到了。

除此之外,他们更是发现,各大州府之内,许多人都莫名其妙的失踪了,谁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家里人或是亲朋好友,都有人在涿州商行做事。

自赵灵儿下达查抄涿州商行的三天时间内,他尽是收到这一类的消息,不由气得牙痒痒,哪里还不知道,这分明就是赵谷已经料到了他的动作,所以提前转移了这些人。

当他将这一消息汇报给赵光义时,赵光义也是气得不行,对赵谷不知诅咒了多少次。

但饶是如此,也解决不了任何事情,十余万涿州商行掌柜伙计的失踪,带来的结果是近百万人跟着一起不见了,而陡然间少了这么多的人,大宋的商业几乎停产了一半,无数商行因为涿州商行的消失,亏损了不少银子,这些商家的亏损若是加在一起,数目惊人。

百姓们一大早起床,想要去百味饭馆吃上一碗热干面,却突然发现百味饭馆人去楼空,人们这才陡然意识到,或许热干面再也吃不成了,不由觉得心里空空的。

而有些富商官员等,本来在闲云山庄里睡得好好地,第二日一早起来,才发现闲云山庄里一个服侍的人都没有,在他们的床边,放着他们昨日的房钱,这是闲云山庄赔偿给他们的。

至于柳记布仿,则暂时没有引起什么影响,因为此时已是夏季,用不上大棚,自然也没有人用到篷布。

但若是到了冬季,柳记布仿依旧没有营业的话,不知要有多少本准备冬日搭建大棚的人,要无奈放弃这一计划了,人们想到这里,也是愁得不行。

这其中,又以各个地方官最为担心,他们的官声直接和百姓的收入挂钩,一旦百姓不能种植大棚的话,势必会导致粮食产量下降,百姓们收入降低了,他们的官声自然就不如之前好了,官评一旦下降,搞不好要被贬职。

一时之间,大宋境内已是愁云惨淡,想吃热干面的人只感觉没了百味饭馆,吃什么东西都如同嚼蜡,住惯了闲云山庄的人只感觉晚上到哪里都睡不好觉了,而且从今往后,他们再也不能入住闲云山庄了,也失去了一个吹捧自己的手段,各地的官员和农民则更愁了,没了大棚便意味着收入减半,政绩减半,这实在是太糟糕了。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