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6章 怀疑长孙家(1/1)

长孙家这两年过得确实不太好,赵国公府跟纪王府结了仇。

导致以前长孙家的其他跟纪王府合作的产业突然终止,换成了其他的商贾。

这让长孙家的一些人对赵国公府多少有些怨言。

赵国公府并不是整个长孙家,但却能够代表长孙家。

因为他们这一支出了一个长孙皇后。

这才使得他们长孙家崛起,长孙无忌做了宰相。

还有不少长孙家也都是门荫入仕,在朝廷里为官,或者到地方做了刺史县令。

这么大的一个家族除了要在朝中有地位,还要有足够的财富来培养下一代。

这样才能够生生不息,源远流传。

可如今长孙家的财富急剧缩水,长孙无忌的财富已经掏空,要不然平时他还会拿出钱财接济族里。

现在整个家族都陷入了困境,生意被抢,没有财富供应,长孙家有了衰败的趋势。

本来因为世家受创的原因,长孙家还有希望借机超越,现在梦想也破灭了。

他们除了埋怨长孙无忌外,最恨的就是纪王府,最恨的就是李慎。

所以李慎对于背后有长孙无忌并不奇怪,在他看来也算是作案动机。

“那就派人盯着长孙家吧。”

最后李慎决定道,不过以这个老狐狸的心机,恐怕不会有什么发现。

“王爷,太子殿下突然跟王爷说这个,臣觉得恐怕并不是一时兴起,应该还有其他意思。”

王玄策提醒道。

“其他什么意思?本王估计就是太子怀疑了长孙无忌,让本王小心提防一下。”

李慎理所当然的回道,他并没有觉得还有什么意思。

王玄策倒是觉得并没有那么简单,

“王爷,臣猜测,太子殿下是想让王爷你对付赵国公。”

“对付长孙无忌?不会吧,那可是太子的亲娘舅啊。

太子应该知道,这个时候对付长孙无忌并没有什么价值。

本王也没有实力斗倒长孙无忌。

别忘了,皇后娘娘还活着呢,上次的事情难道你忘记了?

陛下都亲自出手调解。

长孙涣要不是长孙无忌的儿子,换做他人,至少也是抄家斩立决的下场。

这个时候想要扳倒长孙无忌根本不可能。”

李慎也不是傻子,长孙家后台跟自己一样硬,这个时候,自己老爹绝不会让自己跟长孙家死磕。

李承乾应该也知道这一点。

“王爷,长孙无忌一直在布局,想要独揽朝政。

王爷你与太子的关系越是亲近,长孙无忌也是会视你为眼中刺,肉中钉。

就算我们不去对付长孙家,他们也会来找我们麻烦。

太子殿下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让王爷你小心谨慎一些。”

王玄策给与解释,他没有直说是因为纪王太勇猛,天不怕地不怕,跟谁都能干。

“嗯,你说的也不无道理。”李慎听后摸着下巴,看来李承乾确实有那么一点意思。

“先不说这些,若真的是长孙无忌在后背,本王定然不会势弱,也绝不会轻饶了他。

太子殿下能有此心机,本王心中甚慰。”

李承乾能有这样的心机,李慎认为这才像是一个皇帝该有的样子。

他最怕就是李承乾没有心机,到时候自己的事情就可就多了。

他希望李承乾跟李世民一样,杀伐果断,诡计多端,能够压住百官。

这样一来自己就能够像现在这样过上平静的生活。

“王爷,朝中现在已经有人在议论此事了,想来要不了多久就会有人弹劾王爷。

所以我们还是要做好准备才是。”

王玄策提醒。

“准备?准备什么?说话是要讲究证据的。

本王也是受害者,王文成的事情跟本王没有关系。

至于说杀人灭口,他们说是就是么?”李慎回答的理直气壮。

“王爷,王文成总归是我纪王府的人,他做的事情都会算到我们头上。

当地很多百姓都可以作证。

就怕对方会以此为借口弹劾,牵扯出杀人灭口的事情。

不管怎么说纪王府都有失察之罪,王文成打的就是我纪王府的旗号。”

见到纪王不以为意,王玄策多少有些担忧。

毕竟王文成是纪王府派去的人,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代表纪王府。

纪王府说一句王文成个人行为是说不过去的,百官也不会认可。

“唉,真是麻烦,多事之秋啊。”李慎开始有些头疼。

“老王,去买一座寺庙,实在不行,本王就皈依了,剃度出家算了,一了百了。”

“王爷,万万不可啊,纪王府不能没有王爷。”

王洪福听后连忙劝阻。

只有王玄策知道纪王说的是气话,纪王才不会出家,他可舍不得他那的钱。

出家人六根清净,纪王府哪根都没净,尤其是贪,比谁都贪。

“行了,本王就是那么一说,不过最近确实有些走霉运,本王在想要不要去寺庙拜一拜去去霉运?”

从元正前开始,无缘无故的就被禁足罚奉,还有王文成的事情,还有青海道的事情,

还有那四万贯,和三十万贯的赔偿,还有最近西州的事情开始指向自己。

这一年让李慎感觉流年不利。

“王爷去寺庙去去霉运无妨,正元过后,许多贵族都去寺庙烧香拜佛。”

王洪福笑着说道。

很多家族都相信这个,每逢佳节都要去祭拜。

“嗯,确实有些道理,那明日本王就带着王妃他们去拜一拜。”

李慎听后想了想点点头。

去看看热闹也好,听闻寺庙很热闹,像是庙会一样。

“对了,你们知道长安城哪所寺庙香火最旺么?”

李慎基本不去寺庙,所以对此他不了解。

王洪福立刻回道:

“王爷,要说香火旺盛,那一定是弘福寺了。

弘福寺的第一任上座乃是智首律师,其佛法高深,博学多才,受人敬仰。

而第二任上座则是从天竺回来的玄奘法师。

王爷应该记得。

玄奘法师从天竺带回来了很多经书,如今已经译出三十多部,数百卷的经文。

而且还不时的开设无遮大会,宣讲大乘佛法。

参加的信众人山人海,弘福寺都装不下,至少也有万人。

声名大噪,所以去的人更多。”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