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被超生的二女儿(13)(1/1)

孙晓当然也不嫌钱多,她有自己的小生意,出租小说,一天一毛钱一本,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孙敬亭真的是个好爹,也是个好的合伙人,每年年底算账,三人分成,给孙晓的那一份也都是直接给到她手上的,也不管她怎么花。

得亏孙晓懂事,自己留点零花钱,剩下的都跟老爹的钱一起存了起来。她们村就有个信用社。这个时候的信用社,存钱的利率都还可以“讲价”的,存的多了,利率还可以给高一点。

孙晓每次看见她爹和信用社的负责人就利率高低讨价还价,都一脸无语。

而且,他们村还有“私人储蓄”,是村长搞的。把钱存到村长那里,利率比信用社还高。村里有不少人这么干,截至孙晓离开村子,没出过什么岔子。后来,村长这个私人储蓄也就停了,一直没出什么事。

但是孙晓反对她爹把钱存到这种私人储蓄,一直都是放信用社,保险点。

她用零花钱在县里的新华书店买了不少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都是时下最流行的。自己看完之后,就在班级、年级、学校里流转。

几十本小说,一年到头不闲着,生意好的不得了。

毕竟,哪怕是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学生,也不会给孩子买小说看。学生们每个星期2~5元不等的零花钱,买书就不值当的,但是租书很划算啊,最多三天看完一本,才花3毛钱。

第一年赚了一千多块。第二年,利润就少了三分之一。

一是因为书旧了,得降低点价格;二是因为多了个竞争对手,学校一位老师看到了她的赚钱模式,自己开了个书店,租书给学生看。

而且特别逗的是,学生从他那里租了书,基本上没机会看。因为他会跟班主任通报,谁谁谁从我那儿租了书。老师一抓一个准,直接把书没收了。

被没收的书又回到了那位老师的书店。

老师们讲话,没让你们赔书款就已经很仁慈了,退钱的事就不要想了。

同学们敢怒不敢言。

这位老师的骚操作让出走的顾客大部分又都回来了。

所以,孙晓才能保住三分之二的利润。

这也是亏了她成绩好,不然老师肯定是要收拾她的。在学校里传播杂书可还行?

至于那位老师传播杂书?那不是都没收回来了嘛。

她还给大家带货。每天统计一下同学们需要的东西,第二天从自家小卖铺带过来。俨然是第二个生活委员。

学校虽然位于庆山镇大街的最南端,但是镇上的繁荣已经辐射不到这儿了。住校生想买东西,还是非常不方便的。

倒是有一位镇教委员工的家属,在学校北墙根儿那儿开了个小卖铺,但是价格比外面高一点,大家没办法了才会在她那儿买东西。

现在,孙晓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那当然是找她买啊。一开始还是本班同学找她买,后来其他班的同学也来找她。

人太多了,孙晓只好找到了各班生活委员,发展成下线,请她们帮忙统计各班需求,给她们每周2块钱的工资。不多,但是这个时候,可以买4包方便面呢。

她做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也不耽误回回都考第一。老师们想找她麻烦,还得顾虑她尖子生的身份。

她们这个地方,对成绩的重视程度超乎想象。好学生,总是在各个方面都有点优待的。

但她大概也是九中历史上第一个不受学校待见的尖子生了。

当她跳级参加中考,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县一中,九中的老师们都情绪复杂。

想放鞭炮庆祝一下,这个把全校氛围都带偏了的学生终于走了。

想大肆宣扬一下,这个全县第一是他们学校的诶。说出去特别有面子,这是他们庆山镇教育的重大进步啊!

又想藏着掖着,因为这个学生,确实没有任何勤奋好学的事迹可言。宣传她特别会赚钱吗?怕是会起反效果。

但老师们的复杂情绪并没有维持太久,因为他们发现,这届被孙晓嚯嚯了的初三,整体成绩比往届提高了不少,考上县重点高中一中和二中的学生多了二十几个。比往年几乎翻倍了。就连他们学校在县里的整体排名都提高了3个名次。

老师们一问,才知道,在孙晓这里买东西,累计购物满100,就可以享受她提供的针对个人具体情况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

再一查名单,果然,成绩提升快的,都是花钱比较多的。

九中老师齐齐无语。这就是金钱的力量吗?

那还等什么?宣传啊。不过就不要突出孙晓了,突出整体成绩。

农村孩子上学,那是真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多数都被淘汰了。

很多孩子上完小学就辍学了。

更多的孩子上完初中辍学。能考上重点高中的是少数,考上中专的也是少数。大部分都辍学了,在家务农一两年,再出去打工。孙晓印象中,很多本家侄女,都是十四五就去南方的服装厂、被服厂、棉纺厂干活了。

孙晓是97年初中毕业的,这一年,中专已经快要穷途末路了。

这一年考上中专的同学,都没有直接分配,都是口袋里揣着户口,在家等分配。

有的等了一两年,家里再找找关系,给安排了,户口也终于落在单位。还有的等不到分配,实在等不下去了,只能把户口落回自己家,出去打工了。

可能还会遭到部分无良村民的嘲笑,“读三年中专有什么用,还不是跟人家初中没读完的人一样去打工?”说这些话的人,都是家里孩子没读完初中的。大概对人家读书多的带着一种嫉妒心理。

孙晓考了全县第一个消息在村里也广为流传。孙敬亭高兴的不得了,专门回村大摆筵席,庆祝她女儿考上了重点高中。

“听说一中为了鼓励学生学习,成绩好的都有奖学金。我家娇娇以后肯定也能领奖学金的。”他得瑟道。

本家都来了,除了孙明生一家。孙晓的便宜大侄女孙慧这会才小学毕业,即将进入初中读书。他们实在不想看到孙晓父女俩得意洋洋的脸。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平时已经不会把孙晓和他们家联系在一起了。但每次孙晓搞出了什么事,就会提醒大家想起来,背地里再把他们家嘲笑一顿。

早知道这样,当年给她把户口落在自己家就好了。反正那时候老三已经快两岁了,村里也不会把孩子怎么样,顶多罚点钱。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