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东方不败跟朱棣一起被打入了天牢,可是他们外头的手下可不敢认为他们就这么完了。尤其是白玉川,心中暗恨朱棣带累了大哥的同时,也担起了日月神教的责任,想尽了办法要把自家大哥从天牢中救出来。
当然,东方不败要靠着武力冲出天牢倒也容易,白玉川也知道这一点。而他不冲,显然是有着计较在里面,白玉川虽然不知道东方不败心里在盘算着什么,也还是认真的在外头帮忙主持大局。
而此时朱元璋为了保住朱棣的性命,给他争取时间,则决定不朝、不批、不乏、不诏、不见。
因为此案关系重大,燕王府里的众人不能分开关押,以备不好管理,让人传了消息出去,所以只男女分开,却都是在天牢的最里面。
而东方不败则跟朱棣被关在了一起。
朱棣一来,就见到关押在对面的淑妃哭泣得我见尤怜,口中还喊着对不起。众人都知道这龙凤双袍是从淑妃的院子里被搜出来的,但问她时,她就只是哭,只喊着对不起,连句有用的也说不出来,逼问得紧了便昏倒了事,实在是让众人不由得有些灰心丧气起来。
倒是东方不败老神在在,见朱棣也来了,便拉着他躲在角落里说了几句话。一听说是高甫明栽赃陷害,他就明白接下来该怎么办了。
朱棣对着径自哭泣个不停的淑妃季氏说道:“淑妃,那高甫明是怎么回事?他为何要陷害燕王府?这你一点都不知道吗?”
淑妃听罢愣了一下,虽然当时确实是高甫明带着人来搜查的没错,可她却没想到竟然一切都是他的计谋。淑妃立时悔不当初,虽然说话间仍是抽噎不止,但总算是将经过和盘托出。
大家都没想到淑妃季氏竟然是汉王陈友谅之女,但因为淑妃平日里秉性不错,虽然有些爱吃醋,但极少为难过人,所以也没人对他落井下石。甚至连燕王妃徐氏见她哭得不成样子,便把自己那尚算干净的袖子用来给她抹脸,并温言细语的宽慰着对方。
即使已经得到了真相,朱棣也没有办法把这件事情告诉朱元璋,因为会显得太过虚假,仿佛是他为了脱身,而把所有的罪过都推到一个弱女子身上一样。
不过,东方不败还是留了后手的,那就是恒香带着天儿离开燕王府时,东方不败就交代过她,把山洞密室的事情告诉给白玉川,想必现在白玉川应该已经带人去那里一探究竟了吧。
而东方不败之所以要这么弯弯绕绕的把事情托负给白玉川,而不让朱棣插手,是因为查清真相的人,不能跟朱棣有直接的牵扯。可没有一些若有似无的关系存在的话,旁人又何必花费时间和精力帮你调查取证,还朱棣一身的清白呢?
所以,哥哥白玉卿被连累一同进了天牢的白玉川,可不就是最好的人选了?!
白玉川的行动力果然不可小觑,一点都没有让东方不败失望。当他查清了一切之后,知道单凭自己是无法面见朱元璋禀明真相的,就找到了同样为此事奔波的张楚楚,把自己搜集到的所有证据都让给了张楚楚,让她出这个面,立这个功。
张楚楚正为了朱棣的清白而万分忧虑,和了白玉川的帮助后,自是感激涕零。虽然对对方的身份心存疑虑,但后来一听说他大哥因去了燕王府做客而被连累一同下了天牢,如今正在里头受苦时,顿时什么顾虑都打消了。
东方不败和白玉川都是长相极其出众的人物,但凡见过一面的就很难把这个人给忘记。上次张楚楚为了进宫做大内侍卫的事与朱棣发生了争执,但怎么也不可能忽略掉与朱棣同进同出的东方不败。
所以听白玉川说他的大哥被连累进了天牢,即使张楚楚事先并不知道东方不败在燕王府做客时用的假名,也很快能联想到两人之间的关系的。毕竟他们长得实在是太像了。
有了张楚楚呈上的铁证,本就不愿意相信自己最得心意的四儿子,会做出这种谋逆之事的朱元璋,立时就下令捉拿高甫明归案,并把燕王府上下都释放了出去。倒是淑妃季氏,因着身世的关系,仍在天牢里煎熬着。
所有人不过在天牢里呆了两天一夜,再加上朱元璋对于燕王府谋逆之事的态度,以及白玉川在外头花钱托人照应着,倒也没吃上什么苦。只是朱棣的一众妻妾子嗣们一直是过着养尊处优生活的,这两天一夜,对他们来说,已经算是吃尽了苦头了。
只是他们也不敢埋怨出声,生怕朱元璋听闻后觉得他们起了怨望,而心存不满。
张楚楚是个正直的人,即使为了生活不得不女扮男装,但本质上她还是个好女人,不会去抢功,因此把白玉川在这里面出的力都告诉了朱元璋。
与此同时,这位老皇帝也知道了其实朱棣早在进天牢时,就从淑妃季氏的口中得知了一切的真相,不由得若有所思。
第二天,朱元璋觉得朱棣应该休息的差不多了,便把他召进宫来,问他,为什么明知道高甫明和淑妃是害他之人,却不把此事报于自己知晓?
朱棣早等着他来问了,因此并不急着答话,只先叹了口气,然后面止带上了一丝哀凄后方道:
“回父皇的话,淑妃她陪着儿臣十来年,虽不是正妃,可也为儿臣生下了一位小郡主,为人又善解人意,在王府中人缘也不错。她虽是逆贼之后,可出生并非是人可以选择的,而且高甫明逼着她起事,她也不愿顺从,对父皇更是从无不敬之心。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儿臣实在不忍心就这么把她给推出去顶了罪。”
说话间,朱棣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儿臣知道,淑妃之罪可大可小,全凭父皇一念之间。儿臣不敢为淑妃求情,只是小郡主如今才不过八岁,望父皇网开一面,让她们母女见上一面全了她们的情谊也是好的。”
听了朱棣的话,朱元璋看出了朱棣平日里王者之风下的仁者之德。更难得的是,他虽然维护淑妃季氏,却不会置国家法度,以及自己这个父皇的威严不顾,只让小郡主和季氏见上一面,全了她们母女之情便罢了。
老大老三已是早逝,老二是个憨性子,做不得帝王之位。况且他也有自知之明,早早就对自己表明了对王位没有觊觎之心。而皇长孙朱允文,为人宽和太过,使不出雷霆手段来。
如此一看,竟是只有朱棣能担得了这副担子的。而且他与老二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又早知对方那不急之心,竟也不用担心他会心黑手狠到对自己的二哥下手的。
朱元璋知道自己这般年纪,说不定哪天就人世不知了,所以也有心早早立下一位太子,免得发生了不忍言之事后,郡龙无首,使得内乱不断。
之前朱元璋看重的是朱允文,可让他与朱棣一比较,竟有些难堪大用。
虽然口中说着自己四皇叔是冤枉的,他并非是个谋逆之人,可一点实际行动全无。即使是因为先太子留下的太子太傅黄子澄让他莫要踏这趟子浑水,可臣子劝他就真的毫无动静,可见是个耳根子软的,没有朱棣有主见,能自己拿主意。
须知道,为帝者最忌讳的就是软弱到被臣子所左右了。
“好孩子。”朱元璋看朱棣,真真是越看越满意。“你的请求朕明白了,你且先回去吧。淑妃季氏之事,不管她最后是死是活,朕总会让她们母女至少见上一面的。”
“谢父皇!”朱棣肃容听罢,在地上连磕了三个响头才起,把额上的油皮都给磕破了。但他也不在意,用袖子在地面上一抹,把血迹给抹掉了,然后双手交握,拱于额前,遮住了伤口后,低眉顺眼的退了出去。
朱棣的一举一动,看在朱元璋的眼里,自然对他只有更满意的份儿了。为此,老皇帝忍不住眉开眼笑的点了点头,觉得朱棣像自己,但为人还有自己年轻时没有的软和,可攻可受,未来的成就定然不亚于自己。
而朱元璋欲选朱棣为储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白玉卿。
白玉卿虽然在江湖中默默无闻,但他有个好弟弟,那就是白玉川。朱元璋由始至终都对江湖,对有武功之人都存有忌惮之心。只是他穷其一生,想尽办法禁武,可实在是收效甚微。可朱棣像自己,自己只要与朱棣好言相说,分析厉害,他定然也能明白自己在忌惮些什么的。
朱棣会延用自己的政令,更有可能会帮自己完成那未能完成的目标。
比如,让江湖中人自相残杀,使得江湖势力从此凋零。
至于要怎么做,就要看他怎么利用那个白玉卿,进而利用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