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第 58 章(1/1)

看不到的比例不够, 等一天再看白萌虽然被荣王府教养, 但没有母亲仍旧是一个短板;白耘虽然才华横溢,在朝中也说得上话, 但出身的确是个大问题。

这些问题, 在白萌成为任意一个达官贵人正室, 哪怕嫁给宗室成为王妃的时候,都不算什么大问题。但要成为皇后, 可就不太合适。

若是一个地位稳固的帝王, 荣王府和白萌那官位较高的亲爹, 都会成为减分项;而一个地位不稳固的君王, 比如当今圣上,要在权贵中找一个四角俱全的太容易了。大把比白萌条件更好、更适合入宫的贵女等着排队入宫。

世家贵女的傲气让她们虽然不一定愿意成为皇帝的妾室,但当皇后还是很愿意的。

白萌被指为皇后, 是卷入了皇帝和太后, 以及以太后外戚为首的官员势力的博弈中,是两者妥协之后的后果。

这一局, 皇帝略胜一筹。白家和荣王府都是他需要拉拢的,至于皇后本身有些许瑕疵,这些都不是需要太过在意的问题。

荣王妃心里愧疚。其实最后这博弈中, 荣王府也出了力。

荣王虽然现闲着,但因为荣王和先帝是同胞兄弟,深受先帝信任, 宗室都以荣王为首。一群闲得发慌的老爷们虽然平时不怎么管事, 关键时候, 就算是太后也奈何不了他们。

平时这群宗室都是一副不管事的态度,但荣王内心还是希望坐在位置上的是当今皇帝。从规矩上来说,当今皇帝是元后嫡子,也是嫡长子,从出生起便是太子,是继承大统的唯一人选。从对整个旻朝来说,已经坐在位置上的皇帝统治稳固,就代表着整个国家内部的稳定。当今皇上没有显示出昏君之态,何必要去换一个?

最重要的是,荣王看不惯诚王,看不惯太后,更看不惯汪家那一家子。

其他宗室们也都是这么认为的。因此在这场博弈中,本来两不相帮的宗室们选择了支持皇帝。

白萌就是宗室们第一次改变旁观态度,给皇帝送上的第一个筹码。

但虽说一个皇后对许多女儿家来说都是泼天的荣耀,但对于白萌来说,她被教导得太过光明,性子也被宠得过分骄矜,真的是很不适合进入后宫。

后宫里那些女人,各个都是人精。皇帝又不同于旁人,会对妻子做一个知冷知热的体贴人。单从女儿家的幸福想,白萌进宫是大大委屈了她,甚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果不其然,白萌还没进宫,便发生了落水的事。紧接着,又出了白茉的事。

白萌落水之事的真相,荣王府是知道的。荣王一家子也和白耘之后想的一样,认为白茉是为了诚王娶她的承诺才会加害嫡姐。

幸亏白耘自己嘴皮子厉害,再加上太后那猪脑子拖了诚王和汪家的后腿,把清流和勋贵都惹恼了。

荣王妃怜爱的看着白萌。只希望接下来的教导还来得及,能让白萌适应后宫。

或许这次落水也是一件好事,白萌的性子变了,或许进宫后也不会太难熬吧。

荣王妃道:“皇帝是元后嫡子,一岁时元后薨,太子被皇帝亲自带大。太后对他不冷不热,但是相反他却莫名对太后十分眷念,对诚王也十分容忍。”

白萌点头,看来皇帝有恋母情节,说不定还是个M。

荣王妃又说起太后的事。

太后娘家本来不怎么显赫,在其为继后时,汪家几个兄弟都很能干,被先皇重用,这才慢慢发迹。先皇去的突然,没有确立托孤大臣。汪家凭着自己太后外戚的身份,这才成为如今将近汪半朝之势。不过因为太后经常拖后腿,让本来想给自己、给诚王树立好名声的汪家老是受挫。

因先帝身体状况日益糟糕,为了巩固太子的位置,先帝本来给太子内定了一个家世显赫的太子妃,这个宗室们都知道。但先帝前脚刚去,后脚太后就发懿旨,给诚王和那家姑娘栓了婚。

虽然在百日内,的确可以指婚。在大丧期间,许多人家都是趁着这百日给儿女订婚,以免错过婚期。

但是皇帝的婚事还没着落,太后就急着给诚王指婚,这也太匪夷所思了些。而且朝中不知道这家女子是被皇帝相看过的?

于是在汪家和诚王还没考虑好夺位之事,太后就给诚王扣上了一顶人品糟糕的帽子,诚王这时候才十四岁。

支持当今皇帝的官员差点没笑死。

太后只是想着要给儿子积累够多的资本,这么好的姑娘当然不能便宜皇帝,一定要给自己儿子。先帝既然认为这个姑娘能给皇帝带来助力,显然也能给她儿子带来助力。

但她也不想想,这王妃不是娶进门,娘家就一定会帮诚王,何况还是以这种屈辱的方式进门。

最后这件事也是闹了挺大的笑话,太后最终还是撤回了懿旨。那家姑娘被迫进了尼姑庵为先帝念了三年佛,然后被家里匆匆嫁了出去。

所以太后撤回懿旨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她总是想趁着皇帝没反应过来匆匆派人宣旨,然后又在众多大臣宗亲的抗议下被迫收回旨意。这么奇葩的太后,也是罕见了。

白萌点头,看来先帝对自己的太子很看重,专门选了一个蠢的继后。便是汪家这么局势大好的情况下,太后也能不屈不挠的给汪家、给诚王拖后腿。先帝英明。

不过这么蠢的太后,皇帝还一副希望得到她的重视的样子,果然是缺母爱缺到M了吧。

荣王妃道:“因为太后从中作梗,宗室大臣又除了皇后之外,对后宫其他妃嫔位置并不关心,因此现在后宫四妃全是汪家的人。贵妃和淑妃姓汪,德妃和贤妃姓李。这个李家,太后嫂子的娘家。其余妃嫔,乃是从太子东宫通房所封,都是些不入品的,不值一提。”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