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极品书生 !/br
小楼附近十分清静,连看守的侍卫也有些懒洋洋的,不甚上心。相比起对面那栋人来人往的小楼比起来,这边着实有些凄凉。
素来占尽风头的杨大人又如何能忍受这等屈辱,大明国威何等显赫,且不说万国来贺,区区倭国又如何能与大明争辉?
然而事实就是如此,李朝官员络绎不绝的前去拜访日本国使团。而大明这边除却几日前景福宫里派来一名太监知会过之后,便再也无声。
这几日杨大人也才逐渐得知一些消息,才知晓沈无言在平壤府杀掉了那位声望极高的领议政,终究让杨大人将这一切乃至于使团被冷落归结于沈无言身上。
早几日还能痛骂几番沈无言,这几****却发觉他与杨三的性命安全都是问题,说不得李朝朝廷中已然计划着如何除掉自己。
那位名叫周乾的官员在李朝的地位,加之李朝百姓与百官对那人的狂热程度,足矣让这些人豁去性命来与大明使团拼命。
杨大人心中猜测,如今他们还能安稳的待在这小楼之内,或许是那些人还忌惮大明国威,又或者是正在计划如何残忍的杀掉他们。
即便他没有远见韬略,却也不是无知废物,那些官员的眼中尽是敌意他倒也能看的出来,如今他们的淡然也不过是强装罢了。
他想不到他们如何才能逃出这深潭,杨三固然手段十分高明,一个人打十个人乃至二十个人也都不在话下,但这里是李朝,将会有的是千军万马。
倒也尝试过不辞而别,但某深夜打算逃走时,他便发现那些侍卫们为何白天总是懒洋洋的,因为他们入夜总是最精神的。
不过真正让杨三感觉到绝望的在于,他发觉如今连书信都不能送出去,远在大明让他赖以为声,让他深觉威风的依持,如今并不能派上用场。
所以杨三此时说出这等抱怨,更带指责的言语,杨大人也并不反驳,因为事实便是如此。
不过若是要让他承担所有罪责,却又是另说。
“那夜事出突然,谁也不能想到女真人会突然杀来……再说了,也是你挟持着老夫离开……怎的怪到老夫头上了?”
“女真人?”杨三轻哼一声,眉宇之间露出一副不屑,眼中尽是怀疑之色扫过杨大人,许久之后才缓缓道:“你当真那些人真是女真人?”
杨大人稍有迟疑,那夜情形着实可怕,饶是他身为兵部侍郎,却也并未经历过如此凶险之事,也让他第一次觉得身边的杨三并未白养。
故而即便已然过去许久,他依旧不敢回想那夜情形,便是午夜梦回之时,也是强制自己不去深思,直到此时杨三再次提及。
只是其中牵涉太多,如若当真细细追究来,来日回到大明,以杨三的性子,自己定难逃罪责,倒不如暂且听杨三来说。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那些人若不是女真人又是何人……老夫却也不瞎。”
杨三素来耿直,便是二人相视之后,依旧无法猜测杨大人到底如何想的,只道杨大人竟然连这些都看不出来,心中更加轻视。
“金老爷故意灌倒沈大人与李大人,便是为了消灭三大营的将士们……你我看到之时,随行诸官皆都是中箭而死,然而我细查死者发现他们皆都是中毒之状……金老爷为何要说谎?”
略一停顿,杨三轻哼一声,道:“老爷一再责怪沈大人,如非他留下的那车夫,你我早就死了……”
说到这里,杨大人这才思量那夜情形。当夜正欲入睡之际,他忽然被金老爷叫醒,接着便听见院中一阵喊打喊杀,说是女真人杀了过来。
之后去找随行诸官时,便发觉他们皆都中箭死在房间之内,慌乱之中又有女真人围住了房间,杨三拼死保护才逃出小院。
正好那车夫便等在门前,二人便坐上马车一路逃窜,勉强来到汉城府。
“你说这是金老爷设计好的?”杨大人脸色微变,背着手缓缓走到窗边扫了一眼正在喂马的车夫,低声喃喃道:“这般来说,沈无言早有察觉?”
……
隆庆五年秋。
乾清宫内显得异常冷清,当朝陛下已然多日未曾召见大臣前来。
每日除却李贵妃陪伴左右之外,便就剩下冯保能长出入左右,即便朱载垕并不喜欢冯保,也不想让他做这些事。
只是如今他只能躺在病床上,除却时而能听见李贵妃念些奏折,就连批阅也交予冯保来处理,不过他倒也无心于此,大抵他也知晓自己时日无多。
不过今日他即便无心国事,也必须要去裁断此事,因为此事关系到大明安宁问题,他不得推脱。
勉强支撑起身子坐在塌上,朱载垕面上依旧带着温和的面容,只是并无血色的脸上露出这般表情,总是有些诡异。
“高先生今日来的如此匆忙……不知有何要事要亲自说给朕……旁的事你与张先生裁定便可。”
大殿之内除却照料在旁的李贵妃之外,便只剩下身着黑袍站在殿中的高拱。他听着这虚弱的声音,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沈无言在李朝杀了人……李朝领议政,周乾……”
“周乾?”身为大明天子的朱载垕显然知晓这位周乾在李朝的地位,那是一个足矣让李朝倾尽国力来复仇的一个人,此时这个消息显然并不明朗。
“可是我大明国威,也不能轻易断送……事情坐实了?”
声音比之前有力许多,但在高拱听来着实不算是一个好消息。
“昨日与群臣商议……多数的意思是……先将沈大人妻儿……以及江浙一带的家财……总该给李朝使者一个表面的样子……”
“朕说大明国威就如此断送?”声音更大了一些,显然有些不悦。
高拱脸色大变,连忙道:“如今大明难得恢复安定……北边蒙古人虎视眈眈,另有女真人有起势……南边倭患未能根绝……还请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