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1/1)

[空间]田园记事 !“陈子嘉!”胡晓雯握着克拉伦斯的手,在他的保护下穿过人群,向着山顶的一片小丘走去。

这会儿,这片小山丘上已经聚集了很多的人。有的人举着手机,条件好的拿着单反,更有几个架着三脚架这种更专业的设备。

“晓雯。”陈子嘉朝他们挥手,让过人群走了过来,他这会儿情绪已经平息了起来,却还是难掩语气当中的激动,“你看到了吧?”

胡晓雯连连点头:“看到了,云海!”

陈子嘉满脸喜色:“是啊,出现云海了!这对我们接下来一个月的观光缆车运营非常有利!”

旅游公司和其他的几个合伙人共同贷款修建了这条观光缆车,虽然对回本盈利很有信心,可是沉甸甸的贷款和利息,却始终让这几个人身上压着块大石头。

观光缆车已经运营,就面临着客源减少,进入淡季。而这云海出现,正可以刺激游客们不畏严寒跑到山上来观光。

“就是不知道这云海能出现多少天。”兴奋过去,陈子嘉担忧的蹙了蹙眉。

胡晓雯反倒很乐观:“我想云海出现是因为现在的湿度条件达到了。这条山道两旁的植被只要保护好,湿度会越来越大,云海存在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

胡晓雯有种预感,这落云山云海再现,跟玉坠空间肯定有很大的关联。至少跟子玉脱不了干系。

“但愿吧。”陈子嘉说。

“通知媒体了吗?”克拉伦斯立在胡晓雯身边说。

陈子嘉点头:“已经通知了。县里的,市里的都通知了,现在正在往这边赶。”他顿了顿,随后说:“就算他们赶过来的时候云海散了,我也拜托了正在照相的那几个摄像师把照片传给我,到时候就是现成的新闻素材。”

胡晓雯扭头望了望那边架设三脚架正在照相的几个人:“这些人是正好碰上?”

陈子嘉点头:“就是他们第一个发现云海景观出现。”他指着穿红色登山服带着一顶灰色帽子的男人,“这些人是云市一家摄影俱乐部的成员,那个穿红色冲锋衣的是他们的队长。昨天晚上这些人在桃源村住宿,今早五点就过来准备拍摄日出。结果发现了这边起了云雾。”

“云雾?”胡晓雯惊讶地看,周围绵延方圆百里,是一片厚实如棉的云层。

“是,这片云雾随着日出越来越浓厚,直到现在才形成了这一整片的云海。”陈子嘉庆幸地说,“整个过程他们都拍摄了下来,甚至还有一个人用视频录了下来。”

这些人里有一个是桃溪村官微的粉丝,发了照片还艾特了桃溪村官微。刘昌今天起得很早,正好在刷微博。他立刻就打电话通知了黄哲和陈子嘉。

黄哲今天有个会面很重要,于是陈子嘉一马当先的跑了过来。

这一天云海持续的时间很长,直到下午起了风,才慢慢淡去。

赶在云海散开之前,县里和市里的新闻记者又是拍摄又是采访,搜集了好多有用的素材。将来两天,虽然不是桃溪村上电视,影响却相差无几,又给仙桃林景区大大的宣传了一番。

这云海果然不是昙花一现,随后又出现了几次,甚至引来了市里边气象部门的人专门过来进行调研。

陈子嘉和黄哲虽然都觉得多出现了一个云海景观能给景区增色许多,却并没有把这云海放在心上。毕竟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不能为人所控。

结果后续的发展出乎了他们的预料,气象部门来了不算,还在这边设立了一个气象站,甚至来了一个专家组入驻研究。

“什么情况啊?怎么搞得这么隆重?”霍红霞有点摸不到头脑,她在微信群里发着消息说,“气象站的那几个专家还跑到咱们这边定了几个长期房间,天天定外卖送过去给他们吃。”

田桂英说:“我觉得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真要是为了研究云海,去桃源村那边住宿不就行了。怎么住在咱们这边?”

黄哲开玩笑说:“公家付款,当然是挑条件最好的住宿呗。”

田桂英说:“算了吧。桃源村那边的住房也是归在村委的民宿部管理,干净卫生整洁,除了装修装潢,并不差好吗。”

黄哲回道:“那大概是为了红霞的手艺,反正住房价格差不多的话,我还是愿意选择饭食好吃点的店面。”

“我觉得不是这种原因……”田桂英语气里都透出了被黄哲弄出来的没脾气,“就怕醉翁之意不在酒。”

“什么意思?”胡晓雯窥屏半天,终于冒泡。

“这么晚了,孕妇还没睡觉?”霍红霞插话。

“已经躺下了。”胡晓雯说。

田桂英说:“我今天,在山上看见气象组的专家了。”

这一句话,把陈子嘉都给炸了出来:“哪?仙桃林吗?”

田桂英如今在金雨楼上班,她在那边的山上看见气象专家,铁定就是在三道弯了。这下想不让人有所联想都难。

“于是,这是在说这事跟桃花仙有关吗?”过了半晌之后,霍红霞冒出来一句。

“不会吧——”黄哲慢慢地拖出一个长音,“他们可是科学家啊!”言下之意,很不敢置信这些正经科学家也会封建迷信。

“别胡说。”胡晓雯发信息说,“说不定只是来这边测量数值的。一到秋冬季节,三道弯这边的桃林总是起雾。”

这三年来,每年入秋就会起浓雾。他们也不是不知道。

“可是,这是打从桃林被晓雯承包了之后就开始起浓雾的吧?”霍红霞来了这么一句。

胡晓雯也没法说了。她就光心虚了,撇清的话说出去,怎么说都不自然,还不如不说。

“他们应该有什么个别的原因吧。”最后黄哲做了总结,结束了这天的夜谈。

听田桂英提起有气象专家跑到三道弯这边来,胡晓雯第二天特意去桃园转了一圈。

不过大概是她运气不好,并没有看见气象专家。她想了想,就去了旧工房那边。

现在这边已经完全成了袁高的个人领域,几个房间全都被他的东西占据。两个较大的房间一个放着实验器材,一个房间则是化验室。

两个小房间一个是休息室,另外一个则堆满了文件。

“云市的气象专家?”袁高从显微镜上抬起脸看胡晓雯,“昨天我倒是看见了,他们有来这边找我。”

“哦?”胡晓雯意外,随后精神一震,“找你有什么事?”

袁高没有丝毫隐瞒:“他们是来找我借数据看。”他昨天给那帮专家看完的资料还没有来得及放回那边的文件室,就抬手指了一下角落的桌子:“喏,就是那些。我比他们早来一年多,那个时候做过土壤和空气的数据监测,他们是来抄数字的。”

胡晓雯怔了怔。

袁高还说:“我看其中也就湿度和温度,以及风向这些数据他们气象学用得上。”

胡晓雯缓缓坐到实验桌边上的圆凳上:“看来他们不光是研究研究草原云海,连三道弯这边也涵盖在内了。”

袁高理所当然地说:“这是当然。要我也肯定不会放过三道弯这边的数据,对气候变迁研究太重要了。”他走过去把文件拿过来打开,翻着页面给胡晓雯看:“你看呐。这些数据变化多么有特性。数字一年一个样,逐年增加。”

胡晓雯瞪着眼看那一堆天文一样的数字。她完全没想到袁高这个果木专家,竟然会这么仔细认真的记录这些他并不太用得着的数据。

袁高甚至还感同身受的说:“难得遇见这么一个值得研究的科研项目,只可惜我是植物学家,要不然就不会任凭这些数据白白搁置了一年多。”

“……”胡晓雯无语,默默地翻了一个白眼。

幸亏袁高是个植物学家,再早点范围没有这么大,胡晓雯一准要露馅了。

不过现在嘛,变化太大,要说真跟她个人有关系。稍微有点理性思维的人都觉得不太可能,更别说这些信仰科学数据的专家学者了。

尽管话是这样说,胡晓雯仍旧提心吊胆,常常拐弯抹角的打听气象专家组那边的动向。

气象专家在桃溪村和桃源村之间,塘口镇、姚仙镇附近的山头上都设立了气象观测点。这些观测点非常先进,由无线数据链接,可以实现每时每刻精准测量数值。

气象组就住在桃花小筑里,他们工作的保密性并不高。只要稍微说得上话,好奇的问两句,这些科学家都态度很好的回答提问,有的时候甚至是科普性质的解说。

胡晓雯左听一句,右听一句,根据得来的消息,还有自己的猜测,终于找到了这些气象专家们劳师动众过来建立站点的原因。

归根究底,这件事还真跟她脱不了关系!

这一年春天,温度刚刚开始回升,就出现了严重的冷空气气流南下,造成了倒春寒。

胡晓雯为了保护正在开花的桃树,用意识驱使灵雾直冲云霄,驱赶了这片区域的云层,影响了气流气温。

她当时不知道,这些改变很直观的变成了数据图像,显现在了气象部门的屏幕上。

那个时候,云市气象部门就把这件事作为很奇特的现象给记录了下来。不过那只是一次个别的现象,虽然建立了档案,却也没有人来专门研究。

结果同年秋季,同一个地方又出现了几十年不见的云海景观,立刻就有气象专家把这两件事情联系了起来。

于是,这才有了这个气象专家组跑过来调研的结果。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