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杀气第八节(1/1)

权倾天下 !“这帮小子,倒也沉的住气,竟然一直没暴露行踪!”吴仁义一直没有发觉自己那帮年轻弟子和部下的踪迹,不禁有些好奇。

一直等到偷袭者进入城镇边缘,开始向着不同目标扑去,终于吴仁义发现了上百个黑衣人从附近的河道里冒了出来,很快靠近了城镇外围,同样有针对性的分成了几个分队,慢慢尾随着前面的偷袭者进了镇子之内。

说起来,这云间小城防御能力也太过单薄,尽管多数区域也有高墙,可能因为河道纵横的缘故,漏洞可也不少,外来者很容易就能突破一般的值守人员的监控,进入镇子之内。这不,偷袭者已经在城镇内行动起来,负责值夜的民团和衙役竟然无动于衷,这警惕性也太差了。

吴仁义正在腹诽着,自己所处的楼下竟然过来了十几个人,很容易就能辨别出来,显然是偷袭者到这里有什么洗劫之类的动作了,也没有轻举妄动,依旧安静的端坐在二楼横梁之上,等待着对方进一步的行动。

“三将军我们搬走这巨大铜钟有什么用处啊!”一个声音自脚下传来,吴仁义一下子明白过来:对方到这儿的目标是下面的巨大铜钟。

“闭嘴,你懂什么!咱家军事不是说了嘛,但凡是各地的神物,咱们都应该收集起来,好为了将来发展壮大起来,制造巨型远洋炮舰做准备呢!”

“鸳鸯炮舰是什么玩意?”另一个声音问道。

“这些东西老子也不懂,你们只管照办就行,快点上去,先把上面的吊栏给拆掉,然后咱们大家一起吧铜钟抬下来运到船上去,今晚的任务就算是结了!”

因为铜钟的吊索挂在吴仁义的屁股下面交叉的横梁之上,所以等连续三个顺着绳索艰难爬上来的喽啰惨叫着跌落下去之后,包括“三将军”在内的另外十多人惊呆了:同种真的有神器,是不可亵渎的神物?

正惊惧着呢,火把照耀之下,一个喽啰突然尖叫起来:“有鬼啊!快跑啊!”叫着的工夫,扔掉手里的火把就朝木质楼梯跑去,让三将军等人更加惊恐不已,一起转身向楼梯口跑去。

因为楼道狭窄,后面被堵住的几个胆小怕死的家伙回头盯着楼顶黑暗之处,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鬼怪,扑通一声轨跪倒楼板上叩头作揖,嘴里念念有词:“神仙大老爷,求求您放过我们吧,我们再也不敢过来打扰您的安宁了!”

终于那个鬼面娃娃消失了踪迹,十几个劫匪也屁滚尿流的跑到了楼下出口。没等他们缓过劲来,外面几只火把照射之下,几十名整齐划一的,蒙着脑袋的黑衣人,手握短刀长枪,堵在了外面的小广场上。最让他们胆战心惊的,还是十几支弩箭正遥遥指着他们的脑袋和胸口,让他们终于放弃了抵抗的念头!

“报师父,行动结束,我部三百零一人,只有三名队员轻伤,俘获敌人三十四名,打死抵抗者十三名,活捉匪首三人,大小船只十八艘,具体情况现在还在审理之中,请您老指示。”

“本公说过的,一切由你们自己做主,本公就算是一个看客吧!忙你们的去吧。”吴仁义尽管有些话想说,比如这行动虽然迅速快捷,但是如果没有自己在此坐镇,恐怕这云间第一楼将会受到莫大损失的。但是话到嘴边又强自咽了下去,自我安慰道:还是让他们自由发挥得好,如果给他们施加了紧箍咒,肯定会影响他们的发展,让他们养成了依赖性。

经验来自与教训,任何一个有经验的人都可能犯过错,甚至摔过跟头的,哪有生下来就是万能的将军的罕见人才呢,不是有句话吗:一将功成万骨枯吗!哪一个名人不是经历了许多磨砺才最后成功的。就算是圣人也多有失误嘛,何况凡夫俗子。

后面的处置,还真让吴仁义有了一些不同想法。按照丁温他们的计划,将所有逮捕的海盗在当地游街之后,接着送到刑场给于全部处决。这种做法可是违背了吴仁义提倡的首恶必须严办,谢聪酌情处理的原则。尤其是让他不满意的是,自己多次强调要禁止滥杀,保护劳动力,但是下面的将领们依然改不掉一劳永逸,不留俘虏的恶习。

不行,必须用法律形式传达到各地,各官府,各将领知晓自己的这个良苦用心才行。这些人也不想想,经过三国时期的长期战乱,这人口可是急剧减少,将来控制的地盘靠什么去填补开发!

接到命令之后,丁温多少带着惭愧,马上检讨之后,迅速布告,重新修正了将所有海盗就地正法的决定,明确公布了吴国公提议的:爱惜民生的指导原则,并提出了“首恶严办,胁从酌情处理”的方针政策。

当然了,既然参与了劫掠,甚至多有杀人行为,所有海盗无论长幼,不管是来自何方,全部发配边地,进行劳动改造,如同前不久,朝廷处理皇宫之中跟随假国舅*后宫的罪犯手法类似,不再多叙。

经过月余的巡查,海上活动的周护等人也有了不小的收获,终于锁定了沿海几处岛屿上的海盗老巢。在得到巡查吴郡沿海形势的吴国公亲自批准,马上展开了大规模的围剿行动,很快扫荡了附近几处海盗窝。但是一件意外的事故引起了吴仁义等人的震惊:东南地区的夷洲,竟然有几支更大规模的海盗团伙,但从装备上就足以让朝廷震惊:据逮捕的海岛头目说,他们每年都要到夷洲大岛上朝拜大龙头,自然是贡献自己所得的最有价值的珍宝之类,否则就会遭到对方残酷的镇压。

“好吗,拔出萝卜带出泥巴!不对,是抓住狼崽子,引出了老狼!”吴仁义坐在钱塘县县衙里,看着周护他们提供的情报,心里想着注意。

七月的东部沿海地区,正是雨季*季节,尤其是海上的大风可以吞没所有类型船只。渔民们以及海上的大型远洋船只纷纷躲到附近的港口避难。即便是如此,还是有不少渔民和客商遭到了灭顶之灾。

刚来到钱塘县,吴仁义就见识了海上大风的威力。

钱塘县因为临近钱塘江入海口,自然是海盗经常出没骚扰的重灾区之一。为了进一步实地侦探当地各方面情况,吴仁义只带了两名弟子,也就是曾经在豫章郡的德安县邬镇搭救出来的邬忠、邬义兄弟。

经过明察暗访,吴仁义师徒三人很快了解了当地百姓的诉求:沿海地区的匪患;夏季的海潮和暴风;官府的海盐价格,税收幅度;徭役负担等问题最为突出。其中,关于赋税和徭役主要责任在朝廷,但是地方官员只考虑政绩,却不会灵活变通,根据当地实际,如实上报朝廷,减免相关荒年的税收。更不应该无规划的征发劳役,每年都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修筑河道海堤,其效果却也不敢让人恭维,几乎就是后世的豆腐渣工程。

“去,你们俩分头把吴兴郡守、会稽郡守、钱塘县令都请到这里来!”

会稽山位于绍兴城南,因为有关古代神帝大禹的传说而名闻天下。 据传说,当年大禹帝皇封禅、娶亲、计功、归葬都发生在这座神山之上。同时,当年大禹大会诸侯于此山之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更使得此地成为了后代帝王,以及文人骚客的崇尚宝地。秦始皇就曾经莅临大禹陵,进行祭祀。东晋大家顾恺赞颂会稽城附近“千岩竟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晋朝许多大家贵族,比如王氏、谢氏都定居于会计。“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更是传诵千古,引人入胜。

大禹陵是会稽山脉的重要名胜古迹,相传是大禹的陵墓所在。因为禹是上古伟大的治水英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开国之君,被后人尊为“立国之祖”,因此更增添了会稽山的神圣与庄严。

吴仁义并没有到处游逛,而是端坐在大禹陵之下的古朴山门之外,仔细品味着这座神山的灵秀之气,微微感觉到相比自己国公府所在的神山,少了一些气势,仔细想来,应该是缺少了龙盘虎踞的特殊布局,可见大自然的杰作并不是没有缺憾,因地因人而异。

正在享受着,突然感应到有人向山坡上爬来,从几个沉重脚步,非常吃力的样子,吴仁义不难判断,一定是当地几个父母官光临了。

“你们可知道这座山为什么会成为神山?”吴仁义遥指着千沟万壑,郁郁葱葱的群峰说道:“是因为有了帝皇大禹才闻名于世”

“大禹帝王为什么千百年香火不断,无论朝野敬仰供奉不止?那是因为他为百姓立下了功德,所以才有了芸芸众生发自内心的崇拜!”

“你们好好想想,既然身处神山之下,圣王英灵之内,难道只进行了表面的朝拜和祭奠,就没有想到如何发扬大禹帝王的精神,多做些实实在在的功德出来?”

教训一番之后,吴仁义带着几名父母官,登上了专门从周护水军那边派过来驱使的一艘中型战船,沿着钱塘江附近河道,进入了海水之中,主要是贴着岸边,巡视附近防护堤的破损情况,让几个地方官羞愧不已。

一阵微风吹拂,没等吴仁义从略带咸涩味道的体验中回过神来,身后的钱塘县令突然叫道:“大人,快些靠岸,龙卷风来了!”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