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八章 武官(1/1)

不得不说,在大汉的所有地方部队中,就数东吴子弟兵的战斗力最强悍,东吴子弟兵的战绩最辉煌。

当然了,如果并州军如果没有和西凉军合并混编的话,单论个体实力来说这两支地方部队都算是数一数二的存在,但是在被董卓强行混编后,并州军和西凉军并没有发生什么良好的化学作用,反而战斗力被不断削弱,最后都在内耗中逐渐消亡。

因此,东吴子弟军绝对是孙坚发迹的最大保证。

如果没有江东子弟军的帮助,孙坚就不可能成为历史上的那个江东猛虎孙文台了,至于孙仲谋与孙伯符,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出息了。

所以,刘鑫现在拉孙坚一把,看似帮助了孙坚,实际上却是让孙坚失去了未来。

因此,刘鑫并不打算出手帮助孙坚,不过刘鑫还算会帮孙坚打开名气,让孙坚少走一些弯路,再者说了,刘鑫也不想让孙坚和袁术取得联系,让孙坚和历史上一样成为袁术的部下。

想到这儿,刘鑫的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全套,于是乎刘鑫满口答应道:“这事没问题,我相信文台兄的能力,不过现在说这些事情还为时尚早,我现在还没有能面见当今陛下,落实我的身份,所以文台兄还请等我一段时间,我一定会将文台兄引荐给合适的人。”

孙坚立马笑着点了点头,开口说道:“那就多谢刘仙师了。”

周异也适时站了出来,笑着说道:“好了,我们进去吧,宴会已经准备好了,大家先用餐吧。”

刘鑫和曹操与袁绍三人,自然是跟着周异三人进了主厅就餐,而姜维等人则是在周府一位管事的招待下,在一间偏厅就餐。

周异府上准备的宴席,自然是大汉传统的分餐制度,也就是一人一份菜,一份酒水,然后排排坐,各吃各的。

而周异准备的饭菜对于刘鑫来说,就是传说中的黑暗料理,当然了,也可以说是十分原生态,少盐寡味,尽量保证了食材的原滋原味。

因此,刘鑫一脸微笑的吃下了这些并不对胃口的饭菜,不过饭量小了一大半。。。

在宴席上,刘鑫也得知了更多关于孙坚的消息。

孙坚今年才二十五岁,从小学习家族中的兵法与武艺,因此不论是单挑还是兵法推演,整个吴郡都没有人都够胜过孙坚。

不过孙坚对于兵法之外的书籍毫无兴趣,因此孙坚对于四书五经一窍不通。

当然了,术业有专攻,在大汉可没有北宋那般重文轻武,因此孙坚并不觉得自己不懂四书五经有什么不对的,反而引以为豪,孙坚觉得读书并没有什么卵用,反正在孙坚看来,拳头硬才是硬道理。

至于如今的大汉,实际上武职官员的实权远在文职官员之上,尤其是在西凉并州这样的边疆区域,名义上刺史是一州主官,掌控着一州地区的军事政治,但是实际上的主权人还是那些封边大将,他们兵马在手,怎么可能会甘心听刺史的话呢?

而且在边疆地区,与异族的冲突时有发生,甚至偶尔还会发生小规模的战争,手握兵权的封疆大将们自然是借机抬升自己的地位,架空当地刺史的权利,因此西凉等地的刺史早就成为了傀儡。

至于其他地区的校尉县尉等官员,他们也是拥兵自重,与同等品级的官员相比,地位高出了不少,尤其是在那些局势不稳定的地方,校尉县尉甚至已经取代了太守县令,在当地发号施令。

到了朝廷中央,大汉三公在名义上属于最高级别的官职,但是说到话语权,还数大将军何进,何进现在已经自认为是百官之长,每次朝会时都很自然的站在最前面了,袁逢都只能表示无可奈何。

当然了,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袁逢等人的注意,武官与文官的权利对比就像是一个天平,一边地位的提升,就代表这另一边地位的下降。

而袁家和弘农杨家这些大汉顶尖的世家大族,基本上都是走的文官路线,家族成员从事武官的基本都是庶出旁系,因此武官地位的提升,自然是影响到了宗法制的权威,毕竟庶子旁系的官职地位凌驾于嫡出本家之上,这不是在打脸吗?

至于让家族的嫡系成员弃文从军,开始将重心放在军队上,那不是开玩笑嘛。

虽然现在还没有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但是如今儒术正盛,读书才是最好的出路。

而且前面也提到过,如今大汉所有的文化知识,可以说都掌握在这些世家大族手上,因此世家大族在从事文化活动时都有着buff加成,有着天生的优势,所以走文官路线可谓是如鱼得水。

而在武官方面,世家大族的优势就不是很大了,虽然能在练武的时候饮食方面跟得上,至于兵器也都能用上最好的,能请来更多的名师培训,少走不少歪路。

但是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尤其是对于武官来说,升迁之路永远都是来自于实绩,来自于战场之上.

同人不同命,这是世家大族们的共识,他们自认为自己的性命要比那些普通老百姓们高贵的多,但是战场上可是刀剑无眼,不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世家大族的家主,都是说死就死,可不会管你的身份高低。

因此,世家大族中从事武官的成员,大多数都和纸上谈兵的赵括一样,说的是头头是道,但是一到真正的战场上,就变成一个个无头苍蝇,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于是乎,在东汉三国之中,武将大都是出身于草莽,尤其是最顶尖的那批一流武将,吕布关羽和张飞,赵云典韦和许褚,没有一个是世家出身,好一点的就像张飞的地主出身,差一点就是普通平民罢了。

而再细数世家出身的武官,还真找不出几个人来,至于一流武将中,更是一个没有。

因此,现在武官地位在文官之上时,也让不少出身普通的武官在不断地战斗中获取功勋,一步步走上高位,其中的佼佼者,便是董卓了。

董卓出身的家族和孙家差不多,只能算是当地豪强,甚至因为立足在边疆山区,与异族混居,并没有被承认为世家。

但是董卓自身条件很不错,不仅体魄健壮,力气过人,还通晓武艺,还和当地的异族成为了朋友,拉拢起了一支强大的私兵。

而现在,如今的董卓在一点点的升迁中,董卓从最开始担任的羽林郎,统管元郡地区的羽林军,不久之后董卓便升为军司马,跟从中郎将张奂征讨并州反叛的羌人。

在征战之中,董卓因为出身豪强,本身就不像世家弟子那般惜命,所以董卓极力表现自己,充分发挥他勇猛强悍的优势,纵横冲杀,左右开弓,由于战绩突出,很快因功迁升为郎中,后来又因功升迁为广武令、郡守北部都尉(统治益州西南大部分地区的官职,主管军事方面)、西域戌已校尉(掌管西部各民族事务,可以理解为专门管理异族事务的武官),如今董卓已经被征拜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至此,董卓可谓是平步青云!

要知道在大汉十三州中,除去那些通过买官上任的刺史之外,其他刺史都是世家大族的成员,只有董卓这个另类,是出身于豪强家族。

而对于孙坚这样的世家成员来说,董卓就是一个很好的模板,孙坚完全可以复制董卓的升迁之路。

孙坚和董卓一样,在自家地区声名颇旺,结交甚广,完全能够拉出一支素质不错的军队,而且孙坚身边还有不少实力不俗的家将与朋友,整体实力尤胜董卓。

西凉有异族作乱,而动物也有百万山越割据一方,而且山越各自为政,一个部落的人数都不是很多,进行清剿的压力并不是太大,而且数量极多,这也代表功勋极多,孙坚不说要成为一州刺史,至少也能成为一郡太守。

而现在,孙坚差的就是一个机会,一个出兵攻打山越的机会!

作为一个县尉,孙坚可没有权利带兵入山清剿山越。

ps:继续去团年,回来之后还有一两张。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