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灭西秦(二)(1/1)

半响之后,就见一个汉子被带了进来,此人相貌粗鄙,鼻梁高挺,眉骨突出,一看就不是汉人,他看见李靖坐在上首,立马拜倒:“败军之将浑干拜见大将军。”

“浑将军能弃暗投明,本将军十分欣慰,起来说话。”李靖淡淡的说道。

“谢大将军。”这位薛仁杲麾下的骁将浑干此刻额头上冷汗直流,这个时候,才知道降将是不好做的,稍微有点不慎,就会人头落地。

“浑将军,本将问你,城中还有多少粮草?”李靖声音如洪钟一样响亮,让浑干吓的直抹额头的汗水,他也听不出李靖心中到底是何心思。

浑干不敢怠慢,赶紧说道:“城中连半颗粮食都没有了,势气低落,人心涣散,将军不必攻城,只需围城,折墌城将不攻自破。”

“好!浑将军没有骗本将,你先归窦抗将军麾下,下去休息吧!待回朝之RB将必会奏明大都督,对你加官晋爵。”李靖拍手笑道。

“末将谢过大将军。”这个时候。浑干才松了一口气。轻轻的抬起头来,望了李靖一眼,拜了一拜,才退了下去。

“恭喜将军,贺喜将军,薛仁杲呆即将败亡了。”裴宣机哈哈大笑。

“都是仰仗大都督之福,皆耐诸将之功,请!”李靖哈哈大笑道。瞬间大帐内尽是欢声笑语。

果然,随着浑干的投降,当天晚上。又有数千西秦士兵前来投降,到了次日的时候,薛仁杲知道大势已去,而折墌城被李靖围的水泄不通。他也是插翅难逃,无奈之下,只得开城投降。自此薛举父子二人在西凉建立的势力终于被李靖一扫而空,归于大隋之下。

第三日。李靖方命令窦抗镇守折墌城。命人传檄四方,安定凉州、兰州等地,让常达押解薛仁呆等西秦宗室后宫嫔妃朝大兴城缓缓而去,而自己则是带着王阳率领十万大军火速向大兴城开去。

李靖不得不着急,因为王平两线作战,长孙无忌又在大兴城中谈判,这些事情都是瞒不住的,肯定会传到李渊、王世充那里去,万一李渊、王世充不顾谈判,率军来攻,加上大兴城中的暗流,会让西隋陷入被动之中,所以,李靖必须尽快赶回去,一来他的十万大军不仅可以震慑李渊、王世充,还可以威慑大兴城中的那些阴谋家,二来平定西秦,可以使西隋在百姓中的威望再一次提升,也可以让房玄龄等人在于长孙无忌的谈判中获得先机。

晋阳宫大殿内,唐帝李渊正和十几名重臣商议与西隋和解的具体应对方案,大约在十天前,他们收到了长孙无忌的信件,带回了王平的意见,原则上同意两朝和解。

这是一个很正式的谈判,李渊接受了王平的方案,既然王平已经明确表态可以和谈,那么他也准备以一种朝廷的正式途径与西隋和谈,这样对双方都有约束力,他也可以静下心来,专心对付窦建德和罗艺。

现在拦在他们中间的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河东了,李渊很清楚,西隋不可能让步的,最后要么是谈判失败,要么是唐朝让步。

这时候,内史令刘文静上前道:“陛下,臣有话说。”

刘文静是李渊的心腹,因此他要说话,李渊是不会反对的。“刘爱卿请讲。”

“陛下,臣知道河湟五郡大量汉民东逃,土地搁荒。微薄的税赋根本不足以养数万军队,这种情况下,薛举必然会向吐谷浑和羌人求助,获取他们的牛羊支援,这样一来。他极可能会割让西海和河源两郡给吐谷浑,恢复到大业五年前的疆域,王平应该也是明白了这一点,所以他肯定会尽快灭掉薛举,以避免西海和河源两郡落入吐谷浑手中,所以他才会和我们和解,因为他也要对外作战。”

李渊点了点头,他沉吟了一下,说道:“那我们该如何恢复王平,王平既然也要对外作战,那是不是说我们可以再提别的要求,是这个意思吗?”

刘文静想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陛下,臣是这个意思,臣建议可以增加要求王平减少河东等地的驻军这个条件,以减轻我们对幽州,何北各郡的压力,这个条件对我们有好处,我想对他也有好处。”

李渊笑了起来,刘文静的建议完全说道他心里去了,不愧是自己的重臣,尤其是李渊很多本来和裴寂商量的事情,都该和刘文静商量了,这让裴寂心中很不舒服,他总想找机会扭转这个局面。

这个时候李渊问道对付罗艺的办法,他立刻抓住机会上前说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裴爱卿请讲!”

“陛下,臣很清楚,幽州地处北地,北有突厥,南有窦建德,是不会有发展机会的,只要我们许以重利,想必罗艺会归附我们的,我们可以不任命官员,也不用控制他的军队,只要罗艺在我们攻打窦建德的时候能安分点就行,等拿下了窦建德,罗艺也只是瓮中之鳖罢了。”

“好,果然高明。”

李渊连声赞叹,刘文静和裴寂都没有令他十万,这时候,殿中内侍在门口禀报道:“陛下,关中紧急报告!”

“什么事情?”

李渊心中一紧,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总感觉将要有大事要发生。

一名侍卫走进大殿,单膝跪下禀报道:“陛下,关中加急军报,西隋左翊卫大将军于一月前率十万兵马进攻西秦,而半月之后,西隋大都督王平亲率十万大军南征。”

“什么?”李渊大声的说道,然后站了起来,他心中惊叹不已,西隋竟然敢双线作战,然后想了一想,然后大怒:“如此大的事情,为何现在才知道。”

“禀陛下,李靖出兵是秘密出兵,而王平出兵后封锁了消息,所以现在才知道。”这名侍卫小心的禀告着,因为他知道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正处于发怒之中,稍有不慎,自己就会成为殃及的池鱼。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