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节 修身齐家(1/1)

可是在他人看来,就如同见了他的五脏六腑那样清清楚楚,这样做又有什么好处呢!这就叫做内心有什么想法,必然要从行动上表现出来,所以君子一定要谨慎自己的终点。曾子说过:很多眼在看着你,很多手在指着你,这多么让人敬畏啊。人的贫富可以从其住室看得出来,人的道德可以从其行动看得出来,心胸宽广自然身体舒泰,所以均在一定要意念真诚。

《诗经》上说:看那湾湾的淇水岸边,慕竹郁郁葱葱。有位风度高雅的君子,好像切磋过的象牙,好像琢磨过的美玉。庄严而又威武,显赫而又坦荡。风度高雅的君子,让人始终难忘。如切如磋是君子的研究学问;如琢如磨,是说君子的修养品德。神态庄重胸怀广,是说君子的内心恭敬戒惧;地位显赫很威严,是说君子的外表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是说君子的道德尽善尽美,让老百姓难以忘怀。

《诗经》上又说:呜呼!先王的美德使人难忘。君子从先王那里学到了尊重贤人和热爱亲人,小人从先王那里享受到快乐和得到实惠,因此,在先王去世以后,无论是谁都对他念念不忘。《康浩》上说:文王能彰明德行。《太甲》上说:你应当关注上天赋予你的光明德行。《尧典》上说:帝尧能够彰明崇高的道德。说的都是人君要自明其德。商汤的《盘铭》上说:如能一日自新,就能日久自新,每日自新。《康浩》上说:要洗心革面,重做新人。《诗经》上说:姬周虽然原来是殷商的诸侯国,但已受天命取代殷商为天子。

所以君子在日新其德方面是十分努力的。《诗经》上说:天子辖地千里,皆是百姓所居。《诗经》上又说:黄鸟声声鸣,止息在山麓。孔子说:鸟儿的止息,都知道应该止息于何处,难道人反而不如鸟吗?《诗经》上说:端庄恭敬的文王啊!光明磊落,知其所当自处。当国君的,要达到仁的境界;当臣子的,要达到敬的境界;当子女的,要达到孝的境界;当父母的,要达到慈的境界;与国人交往,要达到信的境界。

孔子说:审理诉讼,我和别人差不多;一定要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我想使诉讼从根本上不再发生。要使无理的一方不敢凭借狡辩取胜,德行张大到使民众从内心敬畏。这就叫做知道事情的根本。

所谓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首先要端正内心,是因为自身有所愤怒,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恐惧,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嗜好,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忧患,内心就不能端正。当你心不在焉的时候,就会视而不见,就会听而不闻,就会吃东西不知道滋味。这就叫做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首先要端正内心。

所谓要整顿好家庭首先要修养好自身,是因为人的看法往往对自己所亲爱的人会有所偏颇,对自己所厌恶的人会有所偏颇,对自己敬畏的人会有所偏颇,对自己所怜悯的人会有所偏颇,对自己所轻视的人会有所偏颇。所以,喜爱一个人而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而能知道他的优点,世上少有。所以有句谚语说: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儿子的毛病,没有一个人认为他的庄稼长得已经够好了。这就叫做自身的修养不好也就难以管理好家庭。

所谓治理好国家首先要管理好家庭,家庭不能管好而能管好别人的事是没有的。如果每个君子都管好了自己的家庭,那就等于管好了全体国民。家庭中的孝,可以用来侍奉君主;家庭中的悌,可以用来侍奉官长;家庭中的慈,可以用来爱护百姓。《康浩》上说:如同爱护婴儿那样。只要诚心诚意去追求,虽然不能完全做到,但也差不多。没有先学会了养儿育女然后才出嫁的。

国君讲究仁爱,整个国家就会讲究仁爱;国君讲究谦让,整个国家就会讲究谦让;国君贪暴,全国百姓就会作乱。事情的关键就是这样。尧、舜给天下做出仁爱的表率,天下的百姓也就跟着仁爱;桀、纣给天下做出残暴的表率,天下的百姓也就跟着残暴。如果君主说的是一套,而做的是又一套,百姓们就不会听从。所以,君子自己做到的才能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种缺点才能批评别人。

自己身上就看不出有什么仁爱的影子,却要教训别人做到仁爱,这是从来没有的事。所以说,治理好国家的前提是管理好家庭。《诗经》上说:桃花多么好看,枝叶多么茂盛。这个姑娘出嫁,定会使全家和顺。能够使全家和顺,然后才能教育国人。《诗经》上说:兄弟和睦相处。兄弟和睦相处,然后才能教育国人,《诗经》上说:自己的言行如一不走样,才是四方各国的好榜样。国君自己是个好的父亲、好的儿子、好的哥哥、好的弟弟,做出了榜样,然后百姓们才会效法他。这就叫做治理好国家首先要管理好家庭。

所谓治理好天下的前提在于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只要国君尊敬老人,国人就会孝顺成风;只要国君尊重长者,国人就会悌道成风;只要国君体恤孤幼,国人就不会遗弃孤幼。所以君子的一言一行要符合道德上的规范。所厌恶于上级的行为,就不再用来对待下级;所厌恶于下级的行为,就不再用来对待上级;所厌恶于前人的行为,就不再用来对待后人;所厌恶于后人的行为,就不再用来对待前人;所厌恶于在自己右边的人的行为,就不再用来对待在自己左边的人;所厌恶于在自己左边的人的行为,就不再用来对待在自己右边的人。这就叫做一言一行要符合道德上的规范。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