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节 《学记》是先秦儒家的继承(1/1)

《学记》说:学生在学习上经常有四种过失,教师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这四种过失是:或者失于贪多而不求甚解,或者失于不求进取,知识面狭窄;或者始于把学习看得太容易,一遇到问题就问师长,从来不深入思考,结果就像没有学过一样无知;或者失于遇到问题从来不问师长,只是停下来独自冥思苦想,而最终仍然迷惑不解。产生这四种过失的根源,在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各不相同。懂得了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才能补救学生的过失。教学,就是发扬学生的优点,补救学生的过失。

或贪多嚼不烂;或知识面太窄,片面专精;或避重就轻;或浅尝辄止,畏难而退。这四种缺点是由于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不同所造成的。作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解不同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做扬长避短,补偏救弊的工作,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

《学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处理好正课学习和业余爱好之间的关系,使正课学习有主攻方向,业余爱好广泛多样,而且使业余爱好有助于正课的学习。《学记》说:大学的教育要让学生时时练习,一定要用先王正典进行教学,休息一定要有固定住处。学习的关键在于练习基本功,学习音乐时,如果课余不练习基本指法,课内就不可能把琴弹好;学习诗书时,如果不依靠课余广泛练习比喻,课内就不能学好诗书;学习礼法时,如果课余不学习各种场合办事应酬的规矩,课内就学不好礼仪。总的来说,如果对这些课外的操缦、博依、六艺不感兴趣,就不可能对《诗经》、《尚书》等正典感兴趣。所以,君子学习的方法是:时刻放在心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休息时也要做和学习有关的事情,哪怕闲暇旅游时也要牢记学习。

《学记》指出,业余爱好可以辅助正课学习,因为如果课外不弹奏各种乐器,课内就不能熟练地学习琴瑟;课外不学习歌咏,不吟咏杂诗,课内就不能深刻地理解《诗经》;课外不练习打扫等家务、知晓迎送客人的礼节这些杂事,课内就不能很好地学习礼仪。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课堂学习和业余爱好之间的关系,使正课学习有主攻方向,学有所成;业余爱好活泼多样,饶有兴致,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张弛有节、严肃活泼的愉快过程。

《学记》继承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这是从教必须遵循的指导性原则。所以《学记》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启发诱导,引导学生却不能硬牵着他们的鼻子走,这样才能使师生之间和悦相亲;对学生严格要求,但却不要压抑其个性和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学习虽有压力但却容易达到目标,不至于苦于学业的艰难,而不懂得它的好处;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但不要急于提供现成的答案,才能养城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了语言简洁而透彻,含蓄而妥帖,很少用比喻而且容易明白,就算是善于教喻。这是《学记》对孔子启发诱导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学记》继承了先秦儒家。尤其是孔子和荀子重视教师问题的光荣传统,认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有了好的教师,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可以得到斧正,不科学的内容体系可以获得调整,不明确的教育目标可以被明确,被突出出来。所以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关于教师的作用,《学记》用善于唱歌者,能使人沉醉在歌声中流连不忘;善于教学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志向而努力不懈来形象地说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由于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社会的进步也离不开教师,所以《学记》提出了尊师的主张。

在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方面,《学记》提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且能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失误过错,它说:教育,就是使学生的长处得到发展,补救他的过失。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全社会都应尊重教师。三王四代没有一个选择老师不谨慎的,这就必然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具备为长、为君的素质。《学记》说:能做一名优秀的教师,然后就能够做好官长;能做好官长,然后就能做好一国之君。

具体谈到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具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觉悟,因为从师学道,就是要通过学习使自己具有君德。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