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晚期智人大进军(1/1)

族外婚是人类婚姻关系史上的重大进步,较之内婚制下的同辈婚配具有更深远的意义。自然界万物的演化规律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实行族外婚的氏族,其成员的智商高,体质强,整体实力明显优于依然实行内婚制的血缘家族。在当时的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无可置辨的主导作用。

母系氏族制形成禁止内婚,氏族成员进行族外群婚。因为实行族外婚,子女跟随母亲,是无父无夫的国度。妻夫分居在各自的母系氏族中,婚姻生活采取丈夫走访妻子的形式,子女从母居,属母方氏族,世系和财产继承从母系计。到了母系氏族繁荣期(BC8000年),由于对偶婚的出现和逐步巩固,丈夫迁到妻方氏族从妻居。

走婚,意为来回走动。即男不娶,女不嫁,女男双方终身在各自的母系大家庭中生产生活,双方除恋爱关系外,没有必然的家庭经济关系,子女随母,住在女方家,由女方家庭成员抚养。男方视自己的经济能力给与帮助和关爱。女男双方确立走婚关系后,男方一般在完成一天的劳作后前往女方家夜宿,清晨再回到自己家里开始新的一天劳作。双方关系以纯感情为基础,自由度高,压力低,稳定性薄弱,独占与从属观念难以孕育。一旦感情破裂,离异自由,子女随母,无财产纠纷,一般不会因此产生敌意。

走婚的表现特点:

(1)不一定同住(多数双方仍住母家)

(2)非经济共同体

(3)不是社会基本单位(母亲家屋才是)

(4)非从一而终

(5)情欲非独占

(6)不定生母居住制(女男同住,照顾的不一定只是亲生孩子,大多兼照顾侄女侄子)

(7)无法律契约

走婚的隐私注意:走婚文化里只有一种隐私,就是与血缘亲属相关的性问题——可以在温泉女男坦然同浴,但不能跟家人提任何跟性相关的话题;接受与多人发生关系,没有处女、私生子或未婚妈妈这些概念,但在家屋里却又连提及性事的词汇也视作极大禁忌。

害羞是为了严防乱伦的文化机制,母系人对乱伦的控制特别严格,五代以内亲属不得走婚。

害羞文化严禁血缘亲属走婚,连语言上也禁止任何性话题,这种强烈的防御机制令小孩自幼产生强烈的道德感,在血缘亲属面前提到性就会感到不安,从而令血缘亲属间的性关系难以发生。

害羞文化针对的不是性本身,而是乱伦禁忌,避免的不是女男关系,而是血缘亲属间的性关系。故妇夫和走婚女男之间不受害羞文化影响,普通朋友间也不受其制约。

在这种群婚的形态下,子女仍然是只认生母而无父,氏族成员的世系也只能根据母系的血统来决定。同一始祖母生下的若干后代,便形成为一个氏族。因为实行走访婚,女男之间离异无常,加之男子暮至晨归,所以子女一般并不确认生父。子女由母亲抚养,父亲并无抚养子女的权力。父与子不是同亲族的人,因而从世系上也就没有共同的血缘纽带,即使相见,亦如陌生人。母系血统是维系氏族存在的纽带。氏族扩大之后,再分离开来,另建立新氏族。彼此通婚的氏族则组成部落。

血缘关系成为维系氏族成员的纽带,互相保护,并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工。青壮年男子担任狩猎、捕鱼和防御野兽等任务;女性担任采集食物、烧烤食品、缝制衣服,养育老幼等繁重任务;老人和小孩从事辅助性的劳动。

母系社会女人的生产量远高于男人,史前男人开始只能寻找动物的死尸,经常空手而归。后来才学会狩猎。但常会有极大的伤亡。女人采集80%的食物,主要是动植物(包括爬虫类、鸟类、昆虫类等)。基本上是女人养活全族的时代,男人最大的工作是保护部落。从分工中,不难看出,采集活动比渔猎活动的收获稳定,能够供给氏族成员糊口度日。而女子从事的职责比男子从事的狩猎有比较稳定的性质,是更可靠的生活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且狩猎也不是男人才会的工作,没生育和带孩子的女人也会去狩猎。她们是氏族组织中的重要成员,她们的活动是为了氏族集体的利益,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对维系氏族的生存和繁衍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妇女在氏族公社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普遍受到重视。最大影响妇女的,主要是女性要面对生育,而生育往往带来死亡,许多母亲就是在难产中死亡。

到了BC50000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期智人在石器文明和社会组织形式方面全面超越早期智人,开始走出非洲,向占据欧亚大陆主体地位的尼安德特人发起挑战。其不仅通过传统路线进攻阿拉伯半岛,其也通过建造木船向海洋发起挑战,其进军路线基本沿着海岸线前进。北非的石叶石器迅速随着晚智人走出非洲的脚步开始传遍欧亚大陆。而尼安德特人自恃体格强健,往往习惯单打独斗,以勇武为能,其团队合作水平保持在几十人的原始人群阶段,无法抵抗母系氏族公社阶段的晚期智人的集群攻击。

早期的大陆上的直立人基本被尼安德特人取代,仅有交通不便的爪哇直立人因为居于海岛,成为幸存的直立人。

这时晚期智人通过木船来到了岛上,岛上的直立人遭遇灭顶之灾。仅有部分躲藏在岛上深洞内的直立人幸免于难,但是由于躲躲藏藏的生活,营养不良,导致他们变得非常矮小,脑容量大幅缩小,有些像是电影中的霍比特人。部分存活到了17世纪,因为长像丑陋,最后的直立人侏儒遭到岛上后到的土著的追杀和火刑。

大量的晚期智人通过爪哇岛作为跳板,陆续迁徙到了台湾、东南亚,经过华南,最后来到华北。将原来的尼安德特人和幸存的直立人灭杀或者驱逐到大陆北方的苦寒地带。部分人被同化,所以晚期智人的后来发展也受到了早期智人土著的影响,产生不同于其它地区的特异性发展。山顶洞人就是这种发展的结果,可以发现其有现代蒙古人种(华夏人都是蒙古人种)的影子,而其他地区就没有这种现象。

下一章介绍亚特兰蒂斯文明的衰落原因。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