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黛玉主意已定,又有姐姐姐夫随行,老太太没奈何只得准了。宝玉却是任他如何撒娇都不许的,只哄着他些别的。
谢彦早命人准备好了车轿马匹,一行人收拾停当,往京城外驶去。
林寒川打听到的停云寺果然偏远,中午饭毕起身,晚间方到。
寺院主持知道有大户人家来做法事,早备了素斋相候。
斋饭虽干净却寡淡无味,林寒川吃了几口就撂下筷子,早知道就带些腌菜来了。
谢彦吃完,将林寒川剩下的都端过去吃完了。
“斋饭有的是,大爷何必吃剩饭。”林寒川皱了皱眉。
“出家人素来节俭,拿多少吃多少,在寺里剩饭不好。”谢彦悄声解释道。
用得着你解释,我就是斋饭吃多了才不想吃的。林寒川默默吐槽,他虽然对寺庙有一种天然的归属感,但实在受不了不见半点油星的伙食。
林黛玉见了,先是羡慕姐姐姐夫伉俪情深,待听了谢彦的话,低头默默的吃完了。
用完斋饭已不早了,林寒川同黛玉住了一间,紫鹃和春枝住了隔壁,谢彦自要了一间,小厮们胡乱占了两三间。
紫鹃和春枝伺候林寒川和黛玉睡下方回了房里。
黛玉抱着姐姐的胳膊,只觉得心里比往日安稳了不少,这世上,还有姐姐与自己血脉相连。
林寒川却动也不敢动,若有若无的香味勾的他浮想联翩,过了好一阵子才合上眼睡了过去。
次日还是春枝过来将他唤醒。姐妹两人着了素服,在主持的指引下作了场法事,谢彦也上了烛香。
林寒川晚上没睡好,昏昏沉沉走完流程才清醒了过来,看时间是赶不回去了,便琢磨着去附近转悠。
林黛玉也要跟着去,她在贾府也只待在老太太房里,去园子里住才得到处走动。如今出来了自然不想闷在房里。
乘了马车走了一会子,竟有一个小村子,刚下过雨,有不少农民赶着牛在耕地。谢彦和黛玉是第一次见,好奇的不得了。
有不少小孩子第一次见着马车,都远远的围了过来。
“过来,给你们糖吃。”谢彦抓了一把松子糖,见小孩子面面相觑,都不肯过来,便用力撒了过去。
小孩子都抢着去拣,谢彦瞧着好笑,这些小孩子也太好玩了。
只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站着不动,谢彦有些诧异,走进了问道:
“你不喜欢吃糖么?”
“喜欢。”
“那怎么不去拣?”谢彦说着又取了一包给他。
“哥哥说不吃嗟来之食。”
“是大哥哥不对,这个你拿回去和你哥哥分着吃吧。”
“我不要糖。”
“那你想吃什么?”林寒川和黛玉也拉开了车上纱帘,饶有兴趣地看着小孩子笑。
“大哥哥是好人,你能给我有字的纸么?”
“有字的纸?是书么,你要来做什么?”
“就是书,我哥哥想学写字,但家里没有钱买。”
“写字要和先生学,你们村子里有先生么。”
“先生太贵,请不起。”谢彦听了有些心酸,摸了摸小孩的头,从袖子里取出银子来。
“这些银子,拿去给你哥哥请位先生来。”
回了停云寺,谢彦同主持闲话:
“附近村庄遇见了一个小孩子,竟连先生都请不起。现在这样的人家多么?”
“施主说笑了,去年大旱,我们寺里连施了一个月的粥饭,村民们才勉强填饱肚子,哪里有余钱请先生呢。两位女施主若是做些善事,可比做法事强多了。”
黛玉听了心里一动。晚间歇下后,向林寒川道:
“姐姐,想不到有的人想读书都请不到先生。”
“别说读书了,吃不饱饭的都不少呢。”
“姐姐,咱们帮帮他们吧,一时他们着实可怜,二来积些功德,爹娘在泉下也好过些,银子我有呢。”林黛玉以前对银子没什么概念,在贾府虽寄人篱下,但除了打赏下人们钱,没有什么花银子的地方。
“你想怎么帮?要不咱们开个学校?”
“什么是学校,义学么?”
“对,就是义学,以父亲的名义开个义学。请几个先生来,再招些学生。”
“这法子倒好,也不要学生的银子。”黛玉道,姐妹两人计议到半夜,次日说与谢彦听,果然一拍即合。
“先生我来请,此次会试有不少落第的举子,在京里待不下去准备回原籍呢,我这就将他们留下来。”
回府后,林寒川便命人在京郊买了一个庄子,自己画了设计图,请了工匠们修建。谢彦已请了七八位书生,暂且寓居在自己院子里。
不过一个月,便盖成了第一批房子,林寒川约了黛玉去看,方方正正的竟然没遭嫌弃,谢彦可是看不惯的很。
“姐姐,如今可把那些孩子接来了。”
“不着急,总得有个名字才行。”
“停云书院怎么样?”黛玉沉吟了半晌道。
“不错。我们是去停云寺才起了这个念头的,既然是以父亲的名义办的,要是妹妹舍得,不妨把父亲批注过的书籍都放在书院的房子里,就取名做图书馆。”
黛玉自然愿意,回府后便到了老太太房里。
“你姐姐又接你出去了?”贾母搂着问道,玉儿最近的气色是越来越好了,这个庶出姐姐看来倒没有坏心思。
“恩,姐姐和我以父亲的名义开了个书院,想着把父亲留下的书籍都放过去,不知外祖母可同意。”
“即是你父亲留给你的,自然由你做主。”
“外祖母,开个书院也要不少银子。父亲留给玉儿的银票,玉儿想支些出来。”
“那是你父母留给你的嫁妆,动不得的。”银子早修了园子了,哪里拿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