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辞的马车才到了门口,大管家赵福从屋里匆匆忙忙的跑过来迎接,老脸上一脸着急,“大人,您可回来了。”
赵辞见他这样慌张,心里一急,“怎么,是她走了?”
“罗大人没走,是老夫人。今天大人才刚进宫,宫里就让人召了老夫人去,结果快晌午的时候才回来,老夫人就病倒了,现在大夫还在后头看着呢。”
赵辞一听,顿时急了,赶紧急匆匆的进屋,朝后院走去。
后院赵母的屋内,此时正围着一圈人,赵城两口子跪在边上伺候着,罗素也在和大夫沟通,赵林和赵木棉直接趴在床边哭。
其他丫鬟婆子们打热水的打热水,熬药的熬药,忙的脚不点地。赵辞进屋里就看着这个场景,心里一震,“娘!”
赵城听着声音,回头看见赵辞,哭着道,“二弟,你快来看看娘吧。”
赵辞几步走过去,跪在床边看着赵母,“娘……”
赵母满脸发青的躺在床上,眼睛眯着,嘴唇一直在颤抖,像是要说话,又说不出来的样子。
“娘,你怎么了,娘。”赵辞激动的唤道。
赵城哭道,“也不知道宫里说了什么话,娘一下马车就栽倒了,嘴里一直念叨着什么没了。二弟,你说娘这是怎么了?”
赵城一向没什么主见,此时急的团团转,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赵辞也有些六神无主,正待让人去请御医来,便见着赵母动了动手指头,幽幽的转醒。
赵母睁开眼睛看了一眼身边的人,看着床边的赵辞后,悲从中来,哭道,“儿啊,为娘的这些年不是想骗你的啊。”
“娘,您说什么啊,娘,今日可是进宫里被人为难了?”
赵辞内疚不已,原本以为皇上不糊涂,至少不会因着他而连累家人。却不想宫里竟然让人找了母亲进宫。也不知道她在宫里受了怎样的为难。
赵母却惊讶,“你还不知道?”
“知道什么?”
赵母一时间愣住,脸色恢复了几分,似乎有好转的迹象。罗素赶紧让大夫过去查看。
大夫一番问诊,面容终于松下来,“老夫人刚刚是心火攻心,如今已经回转,只再用些安神的药,休养几日便好。”
听着赵母并无大碍,其他人都松了口气。
赵辞道,“娘,可是受了委屈?”
赵母摇头,脸上一番挣扎,最后要是咬咬牙,红了眼睛。“辞儿,这些年为娘有些事情,一直瞒着你,不曾告诉你。你不是我们赵家的儿子。”
“啊?”赵城等人大惊失色。赵辞也是变了脸色,“娘,您说什么?我怎么会不是赵家的子孙?”
罗素也在边上惊讶不已。以赵母对赵辞的疼爱,完全看不出这不是亲生儿子啊。要不然为啥子赵城这个亲生儿子都没读书,让赵辞这些年读书考取功名呢。
若真是不是亲生的,赵家人这也太厚道了。
赵母哭道,“当年我生下城儿的二弟,那个孩子一落地便没了,你爹把他抱到后山去埋的时候,便发现了已经奄奄一息的你,这些年,为娘的一直将你当做亲生儿子一样的养着,便是看着你和大丫这样为难,也不敢说出来,就是不想失去你这个儿子啊。可是如今皇上要治罪,我不能让你和大丫在难做了,便是你不认我,我,我也认了……”
赵辞完全没想到,自己竟然不是赵家的儿子。
毕竟这些年,父母兄长对他十分的爱护,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偏见。如今乍然听到这样的消息,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
“娘,你说的都是真的?若是为我和素素,娘不必如此。我们便是隐姓埋名,也绝对不会为了功名利禄而数典忘祖。”
“我说的都是真的!”赵母激动道,“当日包裹你的绸布,我已经让人送到宫里去给了贵妃娘娘了。辞儿啊,你是个好人家的出身,这些年兴许你的家人而已在找你,是为娘的自私,不想让你走。如今你已经大了,便应当认祖归宗了。日后你和大丫就能光明正大的结为夫妇了。”
说完这番话,赵母心里心痛不已。
守了二十多年的秘密,还是这么说出来了,她心里又是一阵的痛,却又觉得松快了许多。
这些年何尝不是自己骗自己,权当自己的儿子没死,一直活着,这样聪慧,是整个赵氏一族的骄傲。每次儿子收到旁人的称赞,她这个做母亲的那样自豪,那样的高兴。如今便是儿子不认自己,这些年,已经足够了。
赵母说了一番话,已经精疲力尽,慢慢的昏睡过去。
赵城和孙丽娘有些不知所措,看着赵辞在床边跪着不说话,也不知道怎么劝。
毕竟这位赵大人,可不是自家二弟了。娘瞒他这些年,没让他认祖归宗,指不定这赵大人心里有没有什么怨恨呢。
倒是赵林和赵木棉还没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毕竟在他们心里,不管二哥是谁家生的,那都是这些年和自己一起生活的二哥啊。
罗素也不知道这时候该说什么。她站在边上,对于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还是有些没反应过来。
过了一会儿,赵城和孙丽娘就去厨房看汤药了。
罗素和赵辞留在房间里照看赵母。
罗素走过去和他一起跪在床边,“娘这是心病,她肯定是担心你不认她了。”
赵辞捂着脸,肩膀微微的颤抖,“养育之恩大于天,就算我不是她亲生的,那又如何,这些年爹娘待我比亲生的还要疼爱。我又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哪里还能不认他们?”
罗素听到赵辞这番话,心里很是欣慰。
她知道,这个时代都是比较注重血脉的延续的。特别是对于认祖归宗这事情很是看重。赵辞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赵家人对他的好,并且感恩,足见他没有那般迂腐。
她伸手,紧紧的抓着赵辞的手,十指相扣。
“娘听到你这话,肯定会很高兴的。不管如何,以后我们一家人都要在一起。”
许是已经说开了,赵母心里的郁结反而消散了。睡了两天之后,终于好转过来,连脸色都红润许多。
孙丽娘伺候着喝了汤药,赵母已经能够靠着床说话了。
赵辞一直守在床边从未离开,赵母也一直没和他说话,等用完膳,喝了药之后,见他还跪在边上,赵母才打破平静,“辞儿,这些年你已经很孝顺我了,如今你哥哥已经成亲生子,娘也有了依靠。你若是想回去认祖归宗,娘也是支持你的。你不必担心我这边。”
“娘,此事我已经想通了,在我心里,我就是赵氏子孙。当年若是没有爹和娘,我也活不下来。我这条命就是爹和娘给的。爹娘都不在乎我不是亲生的,我自己又为何要在乎?”
赵母闻言,脸色激动,“你这是说……你不走了?”
赵辞轻轻摇头,“娘,我不走。以后儿子还会留在您身边孝顺的。”
“可你和大丫的事情怎么办,若是你认祖归宗,日后便能和她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了。”
“娘,天下之大,儿子哪里去找他们。再说了,不管是否认祖归宗,我们都会在一起,您不用担心。”
赵母还是有些担心。毕竟按着之前薛贵妃所说的。宫里可是容不得自己儿子和大丫这般的。
不过转念一想,也不用担心,自己应将实情禀明了,若是皇上还是不同意儿子和大丫成亲。大不了就让儿子认祖归宗罢了。只是辞儿这本家到底是哪家的,只怕又要费一番波折才能找到了。
十天后,昭武帝派出的人从毗陵县赵家村那边传了消息回来。
实际情形当地人似乎都不清楚,不过二十三年前赵辞出生那一日,确实是有传言说孩子一出生便没了气,出去走一圈,孩子又活过来了。因着这事情很是惊奇,所以是村里一大奇事。后来孩子慢慢长成,比起村里其他孩子看着就是聪明俊秀一些,与常人不同,所以好多人都说这孩子是文曲星转世。果不其然,后来读书高中,如今问起这件事情,好多人就开始旧话重提了。
不过问起赵辞是不是赵家人这件事情,当地的村民就很是激动的了,甚至怒目相视,直接放话,要是谁敢说赵辞不是赵家子孙的,直接乱棍打出。所以赵母所说是否属实,这件事情就无法查实了。
“皇上,薛贵妃娘娘来了。说是有要事禀报。”
昭武帝正在思量,听到薛贵妃来了,心里一松,赶紧召人入内。
薛贵妃穿着黄色的宫装,施施然走了进来。
进了殿内,便赶紧行了一礼。昭武帝道,“爱妃可是为了那赵辞的事情而来?”
“正是,陛下,臣妾又想起一事来,当初侄儿出生的时候,背上又一块紫色的胎记。当时形状很小,可如今若是长至成人,形状应当已经有铜钱大小了……”
后面的话,薛贵妃是自然不好明说让人去查一个大臣的身体了。昭武帝却听出其中的意思,神色一亮,召吴庸去办此事。
看着吴庸出去了,薛贵妃感慨道,“若真是侄儿,臣妾才能对得起家兄了。那赵辞和罗氏的事情,也能迎刃而解了。”
昭武帝心里也是隐隐有些期望。
查出一块胎记的事情自然就简单许多了。才不知道一炷香的时间,派出去的人便传来消息,赵辞的背后却是有一块胎记。形状也如贵妃娘娘所说相似。
薛贵妃当即激动的泪如雨下。回头看着皇上,“陛下,真是臣妾的侄儿。”
翌日,赵辞和赵母便被传召入宫。
赵母经过这些日子的休养,身子已经好了许多了。如今听说又要进宫,脸色又差了几分。
赵辞宽慰道,“娘放心,皇上是明君,不会为难我们的。”
赵母被宽慰了几句,心情也好了一些,又想到反正都到了这个境地了,再差也不会更差了。便也放了心了。
这次两人倒是没有被分开,而是一同去了昭武帝的太极殿。
太极殿里,昭武帝和薛贵妃都在,甚至连齐王李哲都在里面。
看着这阵势,赵母紧张的有些发抖。
赵辞还未来得及行李,薛贵妃已经激动的哭泣出声,“贤儿,你是贤儿啊。”
“……”
赵辞一脸惊诧的看着薛贵妃,不知作何反应。
齐王李哲一脸欣慰的走过来,“文度,没想到你竟然会是舅父的儿子。难怪当初我看着你就觉得亲切呢。”
“殿下,这是……”
李哲笑道,“前日老夫人说出你的身世,母妃便怀疑你是舅父的儿子。所以便让人查访,如今已经证实你果真是舅父之子。文度,你本名叫薛贤。”
赵辞闻言,满心震惊。
赵母也满脸紧张的看着自己儿子,又看着皇帝,“民,民妇就说了,辞儿肯定出是出身大户人家的。那包布不像寻常人家能用的。”
赵母这会子心里是真的震惊了。没想到自己这养大的儿子,竟然会是当今贵妃娘娘兄弟的孩子,这,这也真是不知道祸福啊。
一时又觉得理所当然。儿子如此优秀,一般的百姓人家,哪里生的出这样的孩子来。自然也只能是那皇亲国戚才能生出这样的孩子的。就算是扔到了他们这样的寻常百姓人家,也能长的这样好。
昭武帝走近来,威严的脸色也带着微微的温和,“没想到薛二哥的嫡子还活着,如今长的这般优秀,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晃了几年了,都没有认出来。”他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更多的是欣喜,“赵辞,你是定国侯薛楠的嫡子,也是唯一的子嗣。你本名薛贤,你父当年随朕出征,却不想乱匪趁机进入毗陵,对当地的豪族劫掠,这才让你流落在外多年。你父临终前,一直挂念你,如今,见你长成人,当含笑九泉了。”
薛贵妃也笑道,“贤儿,陛下已经定好吉日,让你认祖归宗,继承薛家。日后你要延续薛氏一族的血脉,撑起薛家的门楣。”
饶是赵辞平日里聪明稳重,此时也是心乱如麻。“可微臣,微臣是赵家子孙……”
“你是薛家子孙。”薛贵妃激动道,“贤儿,你可是薛家唯一的血脉了。”
赵母也赶紧道,“对,辞儿是薛家的血脉,是薛家的。”
赵辞见此,只能默然无语。
很快,宫里的消息就传了出去,关于赵辞的身世也在北都城权贵上下中流转。
虽然很多人对于赵辞的身世还是抱着怀疑的看法,可是薛贵妃和昭武帝就是认定了赵辞是定国侯薛楠的儿子,其他人的想法自然也没有什么用处。
罗素对于赵辞这身世波折也是唏嘘不已。谁能知道,事情竟然发展成现在这个境地了。
这可是她如何也想不到的。
面对着这些日子进进出出的拜访的人,赵母都是强颜欢笑的接待。罗素看在眼里,也知道赵母这是心里难过。毕竟与谁争,也争不过皇家去了。便是赵辞不乐意认祖归宗,可薛家就剩下这么一个儿子,薛贵妃怎么可能会让赵辞继续姓赵。只怕和自己这件事情比起来,认祖归宗这件事情更是触了皇家的逆鳞了。
“娘,”等宾客走了之后,罗素端着茶点亲自去看赵母。
赵母正在暗自抹泪,见着罗素进来了,赶紧擦眼泪。“你不要喊我娘了,辞儿都不是我的儿子了,他是定国侯家的儿子。”
“不管如何,您总归是养育他长大的母亲,我和赵辞都认您做娘的。”
“让人听了只怕不妥。”赵母摇头。她心里难过,却也不想给赵辞添麻烦了。毕竟赵辞能有如今的造化实属难得。有了贵妃娘娘这个亲戚,总比认自己做娘的好。
罗素心念一转,半蹲在赵母身前,“娘若是不嫌弃,可认我做义女,日后我和赵辞,还是能堂堂正正的称呼您为娘了。而且这样一来,您不止没少个儿子,还能多个女儿,岂不是两全其美?”
赵母闻言,眼睛一亮,不敢置信的看着罗素,“你说的是当真。当真是认我做娘?”
罗素笑着点头。
以前在赵城的事情上面,她曾经怪过赵母,然后此刻,她真的觉得赵母是个可敬的母亲。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对待不是亲生儿子的赵辞,这些年来比对待亲生的还要疼爱。为了儿子的安危,她宁愿失去儿子,也要说出真相来。如今赵辞要认祖归宗了,她知道争不过,也只是躲在背地里哭,不让赵辞担心。饶是亲生母亲,又有多少能够走到这般的。
她脸色动容道,“只要娘不嫌弃我,愿意认我就是了。”
“愿意,愿意的。”赵母迫不及待道。语气显得很是急促。罗素见状,笑着搂住赵母的胳膊,“娘,你放心吧,日后我和赵辞依然会孝顺您的。”
从赵母屋里出来,罗素正要回自己的院子去,却在半道看着赵辞站在水池边。背影说不出的萧索。
“你看什么呢?”罗素走过去,好奇的看了眼,却发现湖面上什么都没有。此时深秋,很多东之物已经凋零了,看着有几分萧瑟。
赵辞回头,面容变得温柔几分,“你去看过娘了?”
“嗯,”罗素笑着点头,背着手仰着脑袋看着她,“而且娘已经认了我做义女了,日后我可是某人的妹妹。”
赵辞闻言,疑惑的看着她,似乎有几分不相信。
罗素鼓着脸,“你还别不信,明天娘就要告诉大家了。要不是现在特殊时期,她还准备请几桌酒呢。”
赵辞见罗素说的认真,眉头一皱,“胡闹。”
罗素见赵辞生气,反而笑了起来,“你这么着急干什么?”
“你心里明知道的……我们……”赵辞脸色着急。
见赵辞这般紧张,罗素捂着脸笑了起来,“好啦,我认娘做义母,也不碍着你的事情。你可是要认祖归宗的,我认了娘做义母了,你日后也能沾我的光,继续做赵家子孙了。”
听得罗素这样说,赵辞眉头一松,眼中凝结几分动容,两眼直直的看着罗素,只把罗素看的面色红润了,次才道,“素素,谢谢你。”
“谢我做什么?”罗素背着手,看着湖面,“说起来,这件事情我也有责任。若不是我们两……娘也不会说出这些事情了。”
赵辞从背后搂着她的肩膀,“不关你的事情,若是怪,怪我一个人就行了。”
罗素也不和他争这个。有人抢着认错,她也乐的歉然。“好啊,你可记得,都是你的错,以后你可得补偿我们。”
“嗯。”赵辞语带笑意的应了。
两人静默了一会儿,罗素正享受着这难得甜蜜的时光,赵辞却突然道,“素素,这件事情了结后,我们便去海州吧。”
“啊?”罗素惊讶的转身看着他,“你去海州做什么啊,你认祖归宗之后,我们的事情也没有影响了啊,干什么还要远走?”
“我想去你说的那个地方看看了。”
“北都不好吗?人家当官可都想留在这天子脚下呢。”罗素可没忘记,赵辞还是属于齐王一党的,现在有是齐王的表兄,以后机会更多了,真是远走,他可真的毫无眷念?
赵辞却轻笑了一下,“哪里当官都是为了百姓,在海州也一样可以。”又问罗素,“还是你想留在北都?”
“才不是!”罗素立马否定,见赵辞一脸果然如此的样子,她又有些恼羞成怒的瞪了他一眼,“要不是你骗我回来,我都准备在海州养老的。我告诉你,那地方可真是养老的好地方呢。不止风景好,吃的也多。”
赵辞低下身子,在她耳边道,“还有离北都最远。”
罗素惊讶的看着赵辞。
赵辞知道她明白自己心里所想了,等事情了结,我们就去海州。若是娘和大哥不愿意去,便安排他们回赵家村。有族人照顾他们,不会有事的。”
罗素抿着唇,轻轻点头。
虽然不知道赵辞为什么会突然有这种想法,不过她知道,赵辞心思缜密,既然有这样的想法了,肯定是有不得已的原因的。
昭武帝很快就在正式下旨,承认了赵辞改姓归宗,继承薛家门楣,且承袭定国侯爵位。另外念及赵家对赵辞的养育之恩,便更姓不改名。
对此朝野上下又是一番歌功颂德。当然,赵母对这个结果也很是高兴。不管儿子姓什么,还是她的辞儿。
薛贵妃作为姑母,亲自主持了归宗仪式。由此奠定了薛辞在薛家的地位,连薛家的族长,都不敢在对赵辞的来历有任何的怀疑。
至此,赵辞改名为薛辞,承袭定国侯。
不过月余,皇帝便亲自下旨为定国侯薛辞赐婚,这件事情本也是常事,不过朝野上下得知这被赐婚之人的身份后,纷纷大吃一惊。
当朝的罗司农,可为天下闻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
可这人还有一个身份呢——和离之妇。简而言之就是嫁过人的女人。说得难听一点,就是被休的女人。
嫁给贵妃娘娘的亲侄子,这事情可真是够劲爆的。
要说这罗大人本身功劳颇多,也是一位难得的巾帼女子了,仔细一想,也配得起这些侯门了。可偏偏问题是,这位定国侯之前,可还是罗大人的小叔子呢。
这事情一出,一些御史大夫就在朝堂之上开始撞柱反对。
昭武帝冷眼看了半天,等闹腾完了,直接道,“定国侯薛辞认祖归宗,乃是薛家子孙,在赵家只是寄居而已。既然是薛家子孙,和赵家又有何干洗,如何称得上是违背伦常?尔等如此反对,莫不是怀疑朕的旨意?”
听皇帝都这么说了,其他大臣们自然会意,赶紧拍马的拍马,附和的附和。
要撞柱子的御史大夫也不敢继续胡闹了。毕竟阻止嫂子和小叔子成亲确实是他们的本分,可是怀疑圣上的旨意这个黑锅,他们可不能背。于是一个个的都静默不语,算是默认了。
大婚当日,罗素是从罗家的府邸出阁的。
罗老根和罗母刘氏早早的就被接到了北都城,帮着主持闺女的婚事。
说是主持婚事,其实也就是打打酱油罢了。这大户人家的嫁娶事宜他们也不清楚,都是交给管事的去做。罗老根和刘氏则在里面掺合几句罢了。
对于自家闺女终于要出阁这件事情,两口子自然是十分欢喜的。而且这成亲的对象还是他们一向十分喜欢的赵辞更是欢喜的不得了。
至于赵辞和罗素之前的关系,刘氏和罗老根就不考虑了。不是听说连皇帝老爷都说了吗,赵辞是寄居在赵家的,现在已经改名薛辞了。皇帝老爷的话,那还能有假的?
“闺女啊,你日后嫁人了,可要好好的相夫教子了。”第二次嫁闺女,刘母已经没像第一次那样哭哭啼啼的了。这些年闺女虽然没嫁人,可也没在身边,她已经习惯了。而且闺女现在过的越来越好,以后嫁给那样的好夫婿,她和罗老根高兴还来不及,哪里还哭得出来啊。只是担心自己闺女太要强了,以后夫妻之间少不得要吵吵闹闹的。
罗素搂着刘母,母女二人紧紧的挨着,“娘,你和爹跟着我一起吧,”
“那哪里行的,谁也没听说过娘家爹娘还跟着出阁的女儿过日子的。再说了,家里现在日子过的好,村里人别提多羡慕我们了。我和你爹在县里的铺子生意也好,小虎现在虽然读书马马虎虎的,可算数不错,算盘也打的好,以后是个做生意的料子,养我和你爹可不会有问题。再说了,奉养爹娘是他这做儿子的责任,你就不用操心了。”
刘氏现在小日子过的十分的滋润,可不想再挪窝了。更不想因着给闺女添麻烦,而让闺女夫家生了嫌隙。
罗素也知道老人有落叶归根的想法,就像赵母那样,都不愿意跟着他们去海州,都想回毗陵老家去生活了。
想着日后只有她和赵辞在那边,心里也有几分失望。不过,她也不能为了自己,就让老人背井离乡了。
说来说去,还是交通不便啊。
罗素叹气。
母女二人正在说话,外间一片的喜乐之声。
刘氏一惊一乍,“哎呀,迎亲的来了,赶紧的,这可该怎么办?”
好在旁边的老妈子很是专业,不急不慢的盖盖头,吩咐丫头前面去领男方那边的迎亲的人过来。
在一片鞭炮和喜乐声中,罗素被喜事嬷嬷背上了轿子。
等花轿起来,迎亲的队伍开始走动的时候,罗素终于猛然的意识到,自己这次是真的成亲了。不是被动的由着命运的安排嫁给一个陌生人,而是和自己心爱的人,结下白首之约。
她偷偷的嫌弃一点点门帘,隐隐约约看着队伍最前面,骑着高高白马的赵辞。
真的成亲了!
罗素心里愉悦的忍不住抿嘴笑了起来。
昭武帝作为赐婚的长者,很是给面子的做了一次主婚人。薛贵妃作为薛辞的姑母,自然也亲临定国侯府。
有皇帝和贵妃娘娘镇场子,江楼一众原本还准备闹闹洞房的人,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吃完酒都灰溜溜的跟着自家老爹屁股后面,一点心思都没不敢想。
饶是如此,赵辞也是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一身酒气的回到了洞房里。
嬷嬷和丫鬟们伺候着去了酒气,才纷纷退了出去。
赵辞站在屋子中间,看着大红色的蜡烛,喜字,还有喜气的床铺,床铺上端坐的那个人……心里止不住的激动,眼里竟然没来由的有些发热。
这些场景,曾经都只能出现在梦里。
像是担心惊扰了这个梦,他慢慢的走过去,走到床边,才动作轻慢的挑起了新娘头上的盖头。
几乎是一瞬间,罗素抬起头来,两人视线相对,良久,罗素终于退败,不好意思的低头看床铺。
她正有些懊恼自己不争气,便被赵辞紧紧的搂住。
“我是不是在做梦。”赵辞声音轻柔,“我一直做这个梦,做了好多次。每次醒来,都只剩下满室空寂。”
罗素知道,他说的,是曾经两人相对却不能相爱的时日,亦或是自己远走海州的那些日日夜夜。
她心里一酸,紧紧的搂着赵辞,“不是梦,我们成亲了。”
赵辞闻言,眯着眼睛满足的笑了起来。
“你是我的妻子了,名正言顺的妻子。”赵辞伸手,将罗素的手牵起,放到自己的唇边轻轻的吻着。
罗素紧张起来,心道男人真是变化太快。以前赵辞可是一个纯情的小正太来着。这才恋爱多久啊,这些调—情的手段就都会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学的。
她正胡思乱想,身上突然一亮,清醒过来,发现自己竟然已经躺在床上,衣襟也都被揭开,某人正笨拙的在她身上亲着。
罗素羞的浑身发烫,不知道该怎么反应。以前电视剧里看的那些技巧,现在在大脑里也完全无影无踪了。只能随着本能的颤抖,最后仅存一丝理智的时候,发现床帐竟然还没放下来,只得颤抖道,“床幔……还没,放下来。”
一手继续作战,一手一伸,拉了一下床脚的线头,床幔便放了下来,遮住了满室春光。
屋内红烛燃得正旺,一直到天将大亮的时候,才彻底燃尽。
大婚之后,赵辞和罗素便在府上闭门谢客,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这让太子一党都有些不明所以。毕竟赵辞之前就是朝中新秀,在民间也颇有名望。如今又是开国功臣定国侯一脉,此时就应该开始为齐王奔走效劳了,却没想到这位竟然按兵不动,看样子还真是有些不理世事的样子。
就在这些人以为赵辞还有后招的时候,赵辞又做了一件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事情——主动要求期前往海州。
海州的刘知州如今年岁已高,早就该退任了。原本是因着没人去,所以准备让这位一直到干不动的时候再说的,如今赵辞这位年轻俊才主动去了,其他大臣们自然喜闻乐见了。
不过昭武帝却不大高兴,早朝后只单独召见了赵辞。
也不知道两人在御书房里说了什么,没两天,昭武帝竟然下旨,封了赵辞为海州知州,管理海州全境。另外将海州作为定国侯封地。
“你到底和皇上说了什么啊,他竟然会放咱们两远走?”
路上,罗素终于忍不住的问起了这件事情。
之前在北都城人多眼杂的,好多事情她可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埋在心里,如今终于离开是非之地了,她也就不用顾忌那么多了。
赵辞靠在马车里看书,见罗素满脸好奇,他轻轻一笑,“没什么,我只和皇上说了两个字。“
罗素疑惑,挑眉道,“哪两个子,威力这么大?”
“为难。”
罗素先是不解,仔细一想,突然明白过来。若说之前赵辞是被齐王举荐,属于齐王一脉的,可是倾向也不是这般明显,还能带着几分明哲保身的考虑,现在的赵辞,确实无路可退了。若是留在北都城,为了齐王的事情,只得奋力一搏,到时候要么就是北都城乱七八糟的,要么就是赵辞丢命。这只怕都不是皇上想看到的。
“你说,皇上会想要谁做他的继承人啊?”
“皇上是明君,自然是选能者了,不过不管是谁,和咱们也没关系了。“赵辞一脸云淡风轻道。
“也对。”罗素点头,又想起海州还有个让人讨厌的人呢。冷笑道,”嘿嘿,咱们这次去了海州就好了,要是那个花容还在,我得好好的教训教训他。谁让他以前干那些缺德事的,还骗我。”
赵辞笑,“这些事情你可别i怪他。他也是个可怜之人。”
“他可怜?”
赵辞将书房到小桌子上,帮着自己和罗素倒了杯茶,“你以为当初川州的时候,我选择让他在川州占地盘是为什么?”
“不是因为他投奔了齐王吗?虽然良禽择木,可是也有墙头草的嫌疑啊。”
赵辞摇头,“若他所作所为,是为了他真正的主子呢?”
“你是说,他还有别的主子?谁还能便太子和齐王更厉害啊——”罗素突然面露惊讶,“你不会说的是,是皇……”
“嗯。这件事情也是我无意中知道的。当初我像皇上提出过,在大周发展商道。皇上表面上也推行政令,可是毕竟不曾放心,所以便找上了花容,通过花容,控制大周商业。所以你在海州发展商业后,花容便也过去了。可是皇上毕竟要维持颜面,不能让世家豪族知道这些事情,所以花容只能背着骂名了。你说,他是不是可怜?”
“这么说来,还真是有些可怜。”罗素唏嘘道。“可我还是挺讨厌他。”
赵辞端着茶递到她嘴边,让她抿了一口,笑道,“这个我支持你。”
罗素听出他这话里的醋意,笑着扑过去拧着他的脸颊,“你可不许瞎想,要不然自己睡书房去。”
赵辞赶紧伸手搂着她,“夫人都投怀送抱了,我再让夫人独守空闺岂不是太不厚道了?”
罗素被他这话抵得面红耳赤的,伸手推他,“放开!”
“不放。”赵辞笑着摇头,脸上得意洋洋。
“放开!!”罗素声音加重。
赵辞笑弯了眼,“到我怀里了,怎么可能放开。”他看着罗素,面色更加柔和,“素素,日后我们在海州,白首偕老。以后,我再也不放开你。”
罗素闻言,软下身子,面容温柔的靠在赵辞的怀里,“好。”好不容易才在一起,以后可不能让他放开了。
马车通往海州的路上,离着北都城渐行渐远……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