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治水得民心(1/1)

江淮地区一直是刘宋与拓跋政权抗衡的前哨基地。由于它在军事上的极端重要xing,从而使高祖刘裕到宋文帝刘义隆,都很重视这里的农田水利发展,使得这一地区的农田水利事业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农田水利工程多是为了军屯而修建的,而且也由屯田兴土来维护修治,带有浓重的军事sè彩。当时,实施军屯的主要有两个地区:一是淮阳,一是寿阳。

寿阳位于芍陂灌区,chun秋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农业经济区,由于寿阳是南朝大军北征的主要通道,那么它就必须是一个能多提供军粮草马的兵站基地,因此东晋南朝zhèngfu每次北伐,必对芍陂水利工程加以整治利用,以推动屯区的农业发展。

宋文帝刘义隆为谋求收复河南统一南北之大计,于元嘉七年(公元430年)派始兴王刘义欣坐镇寿阳。当时芍陂堤坏堰毁,万余顷农田缺少灌溉,秋夏常年多苦旱,以致“土荒民散,城郭颓败,盗贼公行”。为了恢复农业生产,支援北伐,刘义隆命刘义欣在一年内,伐木开榛,疏通水路,引水入陂。但刘义欣无有治水之功,手下又没有得力干将,至来年chun天,也没垦起湖田。刘义欣不得不上奏章,请求朝廷选调jing兵强将前来援助。时值范晔宣城任期已满,刘义隆便把范晔迁入寿阳,任刘义欣的镇军长史,以便助刘义欣尽快疏通寿阳地区水利枢纽。

范晔到任后,刘义欣便带着他前去芍陂查看地形。

途中,刘义欣问范晔道:“范大人,你可知现在朝廷要做的大事是什么?”

范晔回道:“朝廷大事自然由皇上去做,州郡的大事自然由刺史和太守去做,县衙的大事自然由县令去做。在下是来整修寿阳水利的,疏通水渠、开垦粮田,自然是属下的大事了。”

“范大人果然jing明,言语稳而不乱。有范大人在此协助本王,一定很快会改变现状的。”刘义欣不住地夸赞道,“不知范大人对修治水利有何妙计?”

范晔道:“属下以为,要想打开现有局面,一是要了解这里兴修水利的历史和地形地貌,二是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和经费。修水利如同带兵打仗一样,做到知己知彼,方能取胜。”

刘义欣很是赞成地说道:“这地形地貌本王已经查看多次,有所了解,只是对它的历史了解得还不够详尽。”

范晔道:“属下在修编《后汉书》时,查过这方面的资料。”

“范大人不妨讲来。”

范晔道:“说起水利发展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就建起了海塘、圩田、堰塘、运河等多种水利工程。东汉末年,这一带已是一派沃野万里、士民殷富的景象。孙吴立足江东,为了使太湖地区成为其经济中心,继续致力于这一带的水利营田事业。建安八、九年,孙权派陆逊为屯田都尉,在太湖南部平原经营水利屯田。以后,又在毗陵设典农校尉。毗陵典农校尉经营的范围很广,为了加速太湖地区农田水利的开发,孙吴政权有时还组织各路人马进行屯田大会战,如赤乌年间,诸郡出部伍,新都都尉陈表、吴郡都尉顾承各率领万人会佃毗陵,男女各数万口。此次万人会佃毗陵可见屯田规模之大。”

范晔的一席话,使刘义欣茅塞顿开:“古为今用,史能照人,我们何不借用孙吴之策,在寿阳来个水利大会战呢!”

“属下正是这个意思。”

“那如何去整治呢?”

范晔道:“根据寿阳万顷农田的地形特点,这里湖沼广布,人口稀少,除了一部分湖泊被用于农田灌溉以外,尚有相当多的水面可以开发利用,为了解决寿阳附近人多地少的矛盾,可向东部地区组织移民,开发湖泊水土资源。”

“这是在人力方面。”刘义欣问范晔道,“对修治水利应取何策?”

范晔道:“属下以为沿太湖东、南岸复修堤坝,为御太湖水泛滥,以绝水势之奔溃,以卫沿堤之良田,以通往来之行旅!平原开凿河渠沟洫,以此防洪、排涝、灌溉、饮用和交通使用。”

范晔的见解,为刘义欣修治水利打开了思路,回府后便给朝廷呈报奏章,请求调拨水利经费。刘义隆很快从国库划给刘义欣经费千万,一场大规模的屯田治水大会战,拉开了序幕。

这天,范晔正在芍陂督查开凿沟渠工程时,忽见兵士们与一群当地百姓发生纠纷,在将要发生冲突之时,范晔上前问道:“怎么回事儿,为何大动干戈?”

老翁指着岗冲道:“这岗上走青龙,那冲下卧白虎,靠岗处升凤,临洼处落凰。现在拦腰凿沟,岂不是破坏了风水!”

范晔道:“你们只知道岗上走青龙,冲下卧白虎,岂知那湖水里有海怪猛兽,一旦它们发起威来,大水冲了龙王庙不说,那白虎也给吓跑了,谈何风水!”

老翁听范晔说的在理,便劝百姓们不再干预凿沟开渠了。

当百姓们yu走之时,范晔拉着老翁的手,亲切地道:“您老有治水经验,能否请教一二?”

老翁道:“老夫有急事要办,恕老夫不能久聊。”

“有什么急事,能否说来听听?”

“老夫的牛丢了,已经找了三天三夜也没找到。不知是让野兽吃了还是让贼人盗了,到现也没有个着落。”

“想找牛不难。”范晔随手从衣袖里掏出《千字文》道,“本官会测字问吉凶,只要你随手写个字,我便知你的牛在哪里!”

老翁觉得好奇,随手写了一个“口”字,道:“范大人,你给测测,看我家那头牛还能不能找到。”

范晔心想,牛丢失不是被盗便是开了缰绳走失。“口”字四面密不通风,如按字形测,便可以解为被人盗去藏在一个严密的地方。他看着心急如焚的老翁,不忍使他绝望。何况,如是走失,最终还会找到。于是解道:“大吉大吉!‘口’字四方方,你的牛现在正在张口吃四方的草,安然无恙啊。寻找得法,你准找得到!”

另一个汉子见范晔测字还有点灵验,便走上前道:“大人,你也给俺测个字?”

范晔问道:“你为何测字呀?”

汉子道:“我那独生儿子患了重病,本乡几位名医请遍了,病情不但毫无起sè,反而ri见沉重,请大人测测,到底有无危险。”

范晔递上笔,道:“你写个字。”

hj2.9mm汉子工工整整地写下一个“吉”字。大概是取逢凶化吉之意。范晔一琢磨,这字如往凶处解,可以解为:“吉”字是“士”字头,士似“土”,土压在口上,病人必死无疑。他儿子的病,经过多家名医都未治愈,足见是危难之症。如此去解,倒也顺理成章。但范晔不忍使汉子难过,便信心十足地解道:

“你家儿子实在是大吉大利!这‘吉’字乃是‘士’字头,士下乃是一张口,士者人也,人大张其口,病情无忧。不过,病人张口,含有等药吃的意思,此事万万不可耽搁,你回去火速另请高明医家,令郎还能得救。”范晔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你切记住,真正的医家未必徒有虚名,僻地出高手,偏方治大病——也不可忽视哟。”

经范晔这么一测,百姓们好像遇到救星一样,纷纷前来帮助凿沟开渠,有的还拿来了工具,使寿阳地区治水屯田得以进展,不仅修复渠道二十多条,还新开良田200顷,喜得刘义欣上表称道:“治水终成,芍陂良田,极膏腴者,一亩二十斛,岁谷百万石。”随即派范晔快马加鞭,向朝廷报功而去。

bt2二

ht且说宋文帝刘义隆嗣位以来,从没有像今天这么兴奋过,因为常常使他担心的寿阳芍陂水利治理,终于大功告成,当年便屯田上千顷并且得到了大丰收,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便在太极大殿设宴和朝臣们欢饮相庆。

面对一派升平景象,文帝刘义隆颇为得意,酒过三巡,整衣正冠,对众臣道:“朕登基以来,兴修水利重屯田,终于赢得了农业大丰收。”

众臣听此,竞相敬酒献辞呼万岁。

瞬间,大殿里奏响宫廷音乐。那乐声美妙动听,山山水水,明媚chun光,太平盛世都奏了出来。优美动听的乐声,好似一阵chun风拂过绿茸茸的草地,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啃着青草,忽而欢快活泼,像几只杜鹃在枝头婉转歌唱;忽而音韵像海cháo落去,月明风清,沙州人静……

众臣面对眼前的这幅情景,心中无比激动。范晔情不自禁地随着韵律唱起了古代民歌:hjオ

htkjz(立我蒸己,

莫不尔及;

不识不知,

文帝之则。jz)オht

这民歌的大意是说文帝刘义隆治理有功,有着高尚的德cāo,臣民不知不觉能过得这样,是遵着帝王的法则。

刘义隆听完范晔的唱颂,掩不住内心的快活,他微微点头道:“今天的盛世来之不易,全靠诸位爱卿鼎力辅政。尤其始兴王和镇军长史范晔,在治理水利方面为朝廷立了大功。为了犒劳二位爱卿,朕酌各奖布匹二百,白银二千……”

刘义隆话还没说完,众臣便响起了喝彩声。赴宴的大臣中既有各地王爷,又有各州刺史,自然也有公主皇妃和皇子皇孙,唯有彭城王刘义康未前来赴宴,使得刘义隆心中不免有些悲伤。

刘义隆与刘义康手足之情虽然很重,但他属下的刘湛贪权谋利的**没有止境,使得他上了贼船弄到现在这种尴尬的局面。自从调江夏王代替义康辅政以来,虽然江夏王担任录尚书事,却不问政事,只是在文书上签字而已。文帝刘义隆虽然很是放心,但身边缺少谋士贤人,又致殷景仁到扬州上任后,病情愈加严重,于癸ri去世。他不得不在朝廷中做一次大的人事调整。于是便颁旨道:

“朕经过熟虑细琢,为了巩固元嘉盛世的成果,决定调任始兴王刘义欣上朝辅政,与江夏王刘义恭同录尚书事;皇子文凌调任扬州任刺史;调任范晔为扬州主簿,沈璞州事,并升迁为左卫将军。”

此时的范晔,根本没有想到他会东山再起,得到皇上的重用。便抱袖伏地,谢起恩来。

从此以后,范晔同吏部郎庾炳之共同掌理皇家禁军;与吏部尚书沈演之俱参机密。

范晔富有才能,却因轻薄放荡,多次触犯礼教人伦规范,常常受到士大夫们的鄙视。

一次朝政上,何尚之禀奏文帝刘义隆道:“范晔志趋异常,不应内任,最好是出为广州刺史,距都较远,免致生事,尚可保全。”

刘义隆摇着头道:“方诛刘湛,复迁范晔,人将疑朕好信谗言,但教知晔xing情,预为防范,他亦能为害!”

何尚之不便再言,只好退去。

这天,会稽公主来到太极大殿,相叙甚欢,刘义隆便留皇姐饮宴,酒致正酣,会稽公主问刘义隆道:“在始兴王的庆功宴会上,四弟刘义康为何不来?”

刘义隆饮下一杯酒道:“眼不见为净,他不来是他自己找的,朕还不想看到他呢!”

会稽公主生怕刘义隆加害刘义康,弄得皇兄弟们互相残杀,便慌忙起身离座下拜,不胜悲伤地连连叩起头来。

刘义隆不知何意,慌忙下座搀扶道:“皇姐这是为何?”

会稽公主悲咽道:“陛下若俯纳愚言,方敢起来。”

刘义隆道:“朕依皇姐就是。”

会稽公主立起身道:“车子(义康)流放江州已经多年,今特地求你把四弟召回朝中。”

刘义隆满面不高兴地道:“把他召回朝中做甚呢?”

“他可辅佐太子劭儿呀!”

刘义隆道:“万万不可。四弟那xing情怕是改不了啦!”

会稽公主道:“你意如何?”

刘义隆道:“让他在江州闭门思过。”

会稽公主看着刘义隆道:“只要陛下不除掉四弟,我就放心了!”

刘义隆摇了摇头道:“皇姐放心了,朕的心可是放不下啊!”

“陛下有什么放不下心的?”

“太子劭年尚幼冲,偏负重任。”

“这有何难,选一贤人辅佐不就得了!”

“谁能担此重任呢?”

会稽公主道:“晔字蔚宗,具有隽才,《后汉书》百二十卷,实出晔手,几与司马迁、班固齐名,由他辅佐太子,定能让劭儿顺利执政。”

会稽公主的几句话,改变了范晔的命运,从此以后,他与太子刘劭形影不离,不仅代替刘劭处置朝廷政务,还教刘劭熟读史经,几乎把他的全部才能都奉献给了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未来接班人。

人逢喜事jing神爽!范晔本来不太优美的仪容外表,在宗柳jing心装扮下,今天显得眉爽目明,风流倜傥。只见他头戴笼冠,身着大袖翩衣衫,腰束绶带,迈着方步向华林园走去。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爽心惬意地独自一人来到华林园散步。当他从竹林阁走到景阳楼前时,只见徐湛之正在和一群婢女嬉嬉闹闹地放着风筝,便想避开绕道而去。忽听徐湛之喊道:“范大人,别走啊。看,多美的风筝!”

范晔语无伦次地道:“很好……好啊!”

徐湛之从婢女手中接过风筝线舞起风筝来,但见两只拖着两条长飘带的彩蝶,宛如在花丛中悠然飞舞,缓缓升腾,形象逼真,忽上忽下,忽近忽远。分明是一双情侣在欢乐地追逐嬉戏。

范晔赞扬说:“徐大人把风筝玩得千姿百态,算得上天下一绝了!”

徐湛之道:“范大人过誉了。臣民们常说,吃了建康饭,天下不用转,看了华林景,七州不用请。这舞风筝也是一景啊,怎么不想多看一眼?莫非是想让在下请大人去不成!”

范晔早就听说名ji桃红,不仅人长得如花似玉,而且琵琶弹得行云流水,早有心去会上一面,但那桃红为徐湛之所养不便前去。听到徐湛之有意请他去时,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