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结婚(一)(1/1)

这一天,是小村最难忘的一天。

东边的天际刚刚露出一抹鱼肚白,整个小村就像炸开了锅,锣鼓敲的震天响,喇叭长号满街跑。红纸鞭炮到处闹,老人小孩齐欢笑。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在小村的大街小巷,村子的东西两边更是密密麻麻的堆满了人。

小村东头,破旧的小院里里外外都挤满了人,甚至是小院外面几颗裹着鲜红色纸的大树上,都落上了几个顽皮的小青年,直勾勾的望着屋内。小院内,几张破旧的方桌,数不清的小板凳,桌上摆了些搪瓷茶具,本来有一些花生米,但是孩子们一到就将其洗劫而空了。男人们大多是坐在小屋外面,满脸笑容的喝着清茶淡水,不停的交流着。屋内女人和小孩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一脸期待的望着东边的角落。透过女人们的身体,可以清楚的看见,一个瘦小的女人,穿着一身红色肥大的衣服,端坐在床上,头发盘在脑后像一朵盛开的牡丹,弯弯曲曲趴在额头的两棵皱纹前面,稀稀疏疏的覆盖了几棵发丝。旁边,一个身材丰满的女人,同样打扮的花枝招展的,白里透红的脸蛋,火红的宽大嘴唇,左手拿着一个红色的圆盒,右手夹一块沾满白粉的圆垫在女人脸上不停的涂抹着。然后麻利的拿出一片红色的纸片,放到女人嘴前。女人慢慢的张开嘴巴,嘴巴轻轻一含,嘴唇便被染成了红色。

“哎吆,大妹子,真漂亮啊!”田大嘴笑嘻嘻的看着面前的女人,刚说完周围的女人们便附和起来。“哎吆,一点也不显年纪!”,“是啊是啊,你看人家,孩子都这么大了,还这么漂亮!”,“这么多年了,基本上没变样啊,还是咱们村里的一枝花啊”。很快,女人们的声音引起了男人们的注意,纷纷向屋内看去,树上的小青年看见屋内有了动静,脖子伸的老长,就差钻进屋去了。正当全部人的目光集中到小屋的时候,突然门口传来了一个孩子的叫声,孩子边跑边叫喊到:“车,车,来了,来了,车来了…”经孩子这么一喊,小屋里的人们立即慌乱了手脚。“她二嫂,准备被子……大妹子赶紧盖上红盖头…拿嫁妆的准备好…”田大嘴在屋里叫喊着,男人女人们你来我往,忙碌了起来。不一会儿,小院外面,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锣鼓长号声。院子里的人们急切向外面跑去,站在道路两边,笑的合不拢嘴,全都在翘首以待的等着新娘出来。

新娘果然不负众望,盖着红盖头在两个女人的搀扶下款款而来。慢慢的走到车子旁边,轻轻的坐在了右边,搀扶她的其中一个女人坐在了左边,这就是俗称“称车的”,虽然来接新娘的队伍声音很响亮,但充其量就是一个小推车,加一群雇佣的“乐手”。小村里结婚的时候,小推车都用席子遮起来,大梁上又裹上一张红纸。新娘坐在车上走在前面,车后跟着抬橱、柜、桌的和两个扛小杌的人员,通称“抬嫁妆的”。而梅姨的“车队”就显得有些寒酸,推车倒是相差不大,就是后面仅仅跟着两个扛小杌的人员和一个抬着被子的女人,更大的区别就是一个瘦小的老头子表情严肃,推着一个轮椅,轮椅上坐在一个白净的小姑娘,小姑娘身边紧紧贴着两个孩子,一白一黑,在人群中格外耀眼。其余的人,要么是送新娘的,要么是看热闹的,几乎都空着手。嫁妆虽少,可丝毫没有影响到人们的兴致,他们有说有笑的跟在后面。孩子们在车前车后的奔跑着,别提有多高兴了。就这样,车队缓缓的向村子东头驶去。

再看小院内,零零散散的院子只剩下几个人,帮忙收拾着桌子,按照规矩,这一天新娘的娘家也应该摆酒席招呼客人,但是老太太家省略去了,别人当然也不会说什么,毕竟都了解梅家的情况。

“嫂子,好了,今天怎么说也是梅姨大喜的日子,别这么闷闷不乐的…”说话的是一个头发半边白体型肥胖的老太太,在她身边的,正是梅姨的母亲,老太本来太一个人独自在角落里呆呆的看着院子,满脸愁容,眼中似乎还含着泪水。

“我就这一个女儿啊,如今连她都走了,还…你让我怎么高兴的起来。”老太太再也忍不住了,泪水“扑通”从眼眶里流了出来。

“事到如今,我们还能说什么,以后就是孩子们的事了,你也不用瞎操心…”老太太边说边轻轻的拍打着梅大娘的后背,意味深长的看着她。

小村的东边,逐渐响起了锣鼓喇叭的声音,浩浩荡荡的人群停在了一家用篱笆围成的小院前面…

------题外话------

第二幕!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