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略显诧异,可那到底是荣亲王的家事,顾渝并未去多想。
而且很快,皇后也没多余的心思再去关注别人家的事情了。
重阳宴正式开始,萧明川先是与诸位臣工共饮三杯,又单独敬了南阳王和顾太后一杯。此后,他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顾渝身上。
既然是赏菊宴,顾名思义就是要观赏菊花的,只赏了可不算数,还得做出诗来。
往常的宫宴上,像这种吟诗作对的活动,皇帝们都是意思下吟两句就可以了,实在有兴趣的,可以给大臣们当评判,却不会亲自参与进来。
因为有了皇帝的加入,这样的活动很容易变味。
甭管皇帝作诗的水平如何,总不能让他输得不好看,遇上文化水平高的皇帝,大伙儿虽然提心吊胆,可也还能愉快玩耍,要是遇上个不擅长还喜欢的,那才真是要了老命。
再说评判诗歌的高下是由人主观判断的,可以适当地做点手脚,但读书人都是长眼睛的,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给皇帝放点水无伤大雅,可要是云泥之别呢,当评判的人想死的心都会有。
而且作诗也不像下棋那样带有明显的对抗性,真正的高手可以做到让得滴水不漏。作诗就不行了,让都不好让,故意写差吧,以往的诗作在那里摆着,有没有失水准各人心里有数。
为了不让赴宴的大臣们纠结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皇帝不要参加这种活动了。
偏偏萧明川今日诗兴大发,他不好和朝臣们去比试,就拉上了顾渝作陪。不仅如此,萧明川还把南阳王找来做了评判,他老人家做事公道的好名声可是满朝皆知的。
单论作诗的水平,萧明川其实不如顾渝,毕竟他从小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实在分不出多少精力给吟诗作对这等实际用途不大的事。
顾渝和萧明川不同,他是认认真真读过十几年书的人,尽管主要精力分给了四书五经,可是读书人嘛,都爱好个风雅,他在诗词歌赋上面下的功夫,怎么也比萧明川要多些。
所幸萧明川是当过几十年皇帝的人,水平不够气势来凑,他作的诗粗看起来不咋的,但仔细再品,却另有一番风味在里头,不至于输得一溃千里。
南阳王做事的确严谨,有好几次他拿不准该判谁胜谁负,还特地派人去征询顾太后的意见。
顾安之原本在看大臣们作诗,顺便给他们做评判,南阳王不时叫人拿诗句给他看,使得他对萧明川和顾渝这边的情况特别好奇,皇帝皇后这是怎么了,竟然斗上诗了。
有诗就有酒,两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按照萧明川和顾渝的约定,每局落败的一方自饮一杯,若是不小心战成平局,那就同饮一杯。
总的来说,两人的胜负是在四六开,萧明川四,顾渝六,皇帝喝的酒更多些。
无奈皇后的酒量不如人,拼不过早年曾在军营里磨练过好几年的萧明川。
数轮战罢,萧明川精神炯炯,眼神清明,顾渝却是面上毫无异色,眼底一片茫然。
会在宫宴上摆出来的酒,度数通常是很低的,否则遇上酒量不济的大臣,被皇帝开场的三杯酒就放倒了,那可怎么办,要不要算是君前失仪呢。
顾渝的酒量倒不至于三杯倒,他只是不幸遇上了萧明川这个让他一半他都赢不了的凶残对手。
见顾渝略有醉意,萧明川不再和他拼酒了,真把人灌醉了,可就没有意思了。
谁知顾渝见他迟迟没有下文,偏过头看了看他,小声嘀咕道:“你怎么不说了,是不是认输了?”说着也不用萧明川劝,自己端起酒杯又喝了杯,神情显得颇为惬意。
至此,萧明川终于可以确认,顾渝不是有点醉了,他是醉得很厉害。
只不过皇后有项不为人知的特殊能力,就是他醉得越凶,外表看起来就越正常,绝对不会胡言乱语,还会貌若无事地继续陪你喝,不是特别熟悉他的人,根本看不出来他喝醉了。
萧明川初时有些诧异,他印象中的顾渝是个自控能力很强的人,他前世唯一一次看他喝醉是在萧岭的周年祭日。那一夜,他们抱着酒坛对喝了一整夜,两个人都醉得一塌糊涂。
除此之外,萧明川就没见过顾渝在人前失态的样子了。
然而仔细一想,萧明川唇角微挑,自嘲地笑了。
他怎么能把如今的顾渝和日后一无所有的他放在一起比较呢。
顾渝出身高贵,生来就是天之骄子。在家时,父母疼爱,兄弟和睦,进宫后掌管六宫,又有顾安之将他护着,尽管岭儿生来弱了些,也是有子承欢膝下。
可以这么说,除了他给予他的冷漠和伤害,在顾渝二十岁的生命历程里,没有一件事是不完美的。这样的顾渝,再是天资聪慧,身故高位,又能有多深的城府和心机。
萧岭少年早夭,给顾渝带来的打击难以言述,可真正让他绝望的,是顾湘的死。
顾湘是顾家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也是顾渝关系最好的二哥。
那时,顾安之和顾渝的祖父相继去世。顾渝的父亲顾若素做学问是一把好手,却不擅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指望大半辈子都在国子监度过的他接手顾家遍布朝野的门生故旧,显然是不可能的。
顾渝上面有三个哥哥,要论学问,个个都不差,全是两榜进士出身,其中二哥顾湘是承庆十一年的榜眼,亦是三兄弟中最出色的一个。
坦白说,只看承庆十一年殿试的文章,顾湘并不比状元崔清峰差,可就因为他是顾家的人,萧明川压根儿就没考虑过给他状元头衔的可能。
顾湘的意外身故和萧明楚有关,不是萧明楚杀了他,是他代萧明楚受了过。
事后,顾渝要求查明真相,却被萧明川拒绝了。
萧明川不敢查的,他让顾湘和萧明楚下江南查银库失窃案本身就是顶着巨大的压力行事。
结果真相没有查到,关键证据却丢了,紧接着重要证人和朝廷钦差相继遇害,事情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萧明川当初的预计,江南的局面有点失控了。
彼时,北疆的真皋人秣兵历马,南洋的西洋人虎视眈眈,萧明川只能暂时压下银库案,免得引起整个官场的震荡。外战在即,大周经不起一丁点的内乱。
顾渝对萧明川死心,不是因为顾湘的死本身,而是萧明川不肯为他翻案。顾湘不该死的,他是遇到了无妄之灾,可到头来,萧明川甚至不能还他一个清白。
萧明川当然明白顾湘是无辜的,可当时的情况是,顾湘已经死了,人死不能复生,他不能再搭一个萧明楚进去。若是那样,整件事就永远都没有真相大白的一天了。
若干年后,萧明川平定了北疆之乱,杀得真皋人近乎灭种。
而在南洋,萧明楚打败了诸国联军,将大周的国境线向南推进到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没到达过的地方,成就了萧明川的一世英名。
当然,银库失窃案最终告破了,蒙冤多年的顾湘也得以恢复清白。
萧明川追封了顾湘,重赏了顾家,只是这些对顾渝,对顾湘,甚至整个顾家,都没什么意义了。
“陛下,你为什么不喝了?”顾渝不知道萧明川的沉重心思,只端着酒杯好奇地问他。
萧明川抢过杯子,仰头喝光了杯中的酒:“皇后,我们回宫再喝。”他必须把顾渝带走了,不然他能面不改色地一直喝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