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1.28(1/1)

萧安一直昏迷不醒,偏偏又不起热了,着实让一圈子郎中无可奈何,只能拿人参煮汤给吊着命。

魏氏见此,就与柳贞道:“如此回京献俘之事就得交予你与谨安了。”

萧安昏迷不醒,又是在彻底掌控三关的关键时候,魏氏是不会让此事出现意外的,自然要留下来坐镇,不过柳贞也并不想去,“让谨安一人去即可。”

魏氏皱眉,“他与他母亲一个模子出来的,只怕……”

柳贞一笑,“他在三关里的军功都是实打实的,纵然是有人认出他的出身来,就是贱籍有军功都可立于朝堂,何况他还是良身?”

程谨安得知魏氏安排他回京献俘,倒也没有拒绝,好看的脸上带着笑意,“早就听闻京城繁华,去走一趟也无妨。”

本是萧安的事情,但萧安昏迷不醒,三关里的那些人说不得又在动心思了,只留下魏娘子一人的确是不妥,纵然有能耐,但受女子身份所限,许多事情上都会艰难,柳贞会留下也不奇怪。

开年后就得献俘,也还是要先整顿三关的缘由,不然早就该跟太孙一行共同前往了。

魏氏见程谨安不在意的模样,就道:“进了京城,你可拜见王妃,切莫与人一时意气。”

程谨安垂头,嘴角还是带了笑,“魏娘子就放心,晚辈知道分寸。”

魏氏点头,程谨安跟萧安一道长大,的确是一直都比萧安知道深浅,就道:“往事如流水,此回献俘你可与你母亲请一道诰命,以全孝道,旁的也无须计较。人过日子,总是往前看的。”

程谨安依旧是笑着说是,并未反驳。

程谨安见完魏氏就去见了萧安,萧安刚被下人擦了身,身上还香喷喷的,他就倚在床边,啧啧有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啊。啧啧,你也是命苦。爵位捞到手了,军功也建了,三关眼看着就在手了,你才昏过去了?”

简直就是祖上没积德,程谨安想到这一点都摇头,“说你蠢你还是真蠢,什么时候都冲在最前面,去捡黄金还是宝石?”

不过萧安这性子,不冲在最前面,这爵位也好实职也拿不下来,这三关在面对蛮子几万人马的时候也稳不下来。

“你也是命不好。”最后程谨安叹气。

要命好的,现在说不定就在侯府里安安稳稳的绣着嫁妆,等着嫁人了。

再想想自己命也不好,程谨安就觉得,“我们两个,也算是难兄难弟凑一堆了。”

萧安还闭着眼睛,呼吸平缓,程谨安探了探她的脉搏,才道:“你娘让我进京献俘,也不知道会不会被那些狗东西认出来。你一直要我不要入京太早,可你自己都躺在这,我不去能让谁去?”

“还真给我找麻烦!”程谨安指着萧安的鼻子道。

不管怎么说,萧安也是醒不过来的,程谨安骂了萧安一回,也不得不开始整顿俘虏挑选将士押送一道回京。

在此事上萧安早有主意,张传来与程谨安说的时候也直接拿了名单来,“萧侯的意思是,可召赵二牛一道押送俘虏上京。”

程谨安沉默了片刻,道:“胡家虽已经势微,然族中晚辈众多,选赵二牛乃上选。”

萧安之前想提拔胡家,然而胡家再势微,家族之中人也太多,即便是军中如今只得一人,然而最多十年,胡家的晚辈们又该进军中了,到时候与军中的各家姻亲连在一起,再过十年,未必也不是下一个孟家、刘家。

况胡家又用什么样的军功来提拔跟乌家萧家对抗,比起乌家与萧家在胡马关的军功,胡家实在是太弱了。

所以萧安到底还是改了主意,程谨安看了手中的名单,除了后来召到胡马关杀敌的赵二牛,其他的都是从底层提拔起来的,就道:“如此安排也好。”

从底层提拔起来的,效忠萧安的可能性就更大,带着他们上京,是让他们去见见京城里的繁华,让他们知道萧安对他们的看重,也是带他们去请功的。

程谨安点了人,终于还是慢慢朝着京中而去。

京城里年关将至,府衙封印,街道上比往日都热闹了许多,来来去去的都在置办年货。

皇宫里皇帝每日听太孙说上一些三关之事,终于还是说到了三关蛮子来袭之事,“秋冬季节,草原里少有粮草,却坚持了一月,阿吴你可有看法?”

太孙道:“此事萧安与孙儿说过。”

皇帝挑眉,“说过什么?”

太孙回道:“也是蛮子粮草可疑之事。但三关今年因孙儿前往巡查军务没来得及与三关商会交易,六关的粮草官因魏侯事又被常凤抓了起来无人可动粮草,最大的可能就是蛮子往年与三关交易的存粮,趁南阳侯回京之机想要趁火打劫。”

太孙的猜测,皇帝信也不信。

信,是因下首是自己的孙子,是这大庆未来的储君,没必要骗自己;不信,是因这天下事又哪是才出门一道的太孙看得明白的。

皇帝也并不是只听太孙一言,不过是想与太孙多相处,以考量太孙,好看太孙吴是否可真当太孙之任,与太孙说了这几日,也说得差不多了,才道:“此回你能坐镇三关,压下三关里的人,着实做得不错。”

太孙脸一红,谦逊道:“也是萧安给孙儿制造的机会。”

皇帝并未想到别的地方去,道:“你是太孙,她是臣下,自然以你为重。”

也是萧安这处处替太孙铺路,让太孙镇住局面的举动让皇帝满意,否则那三关的军权与爵位如何就那么容易就放了下去。

“你可想过你想要什么奖赏?”皇帝笑着道。

自己这个孙子也着实让自己欢喜了一把,因此想要奖赏于人,又想听一听这孩子的愿望。

太孙吴每天跟皇帝说得嘴皮都干了,终于换来皇帝一句想要何赏,连忙跪地相求。

太孙还未曾说话,这个动作就已经让皇帝脸色变了,便知这小子要求的定然十分不好应答。

皇帝正想开口堵了自己孙儿的话,太孙吴的话已经出了口,“孙儿想要求娶萧安,还请祖父成全。”

宫殿里一下子静了下来,伺候皇帝的两个太监都闭住了气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这话太孙不该说出来,就是伺候皇帝的两个太监都知晓,这是要遭了。

太孙跪在地上,久久不见皇帝开口,忍不住抬头去看。

皇帝的脸色十分不好,说是铁青也不错,此时正盯着太孙眼睛里都像是冒了火,嘴里的牙齿也咬得紧。

“狗东西!”皇帝终于是拿起身边的茶杯砸向了太孙。

本是想一脚踢开的,只是盛怒中到底还是顾及着太孙的身体,这才改了茶杯,但人也是真气急了。

太孙也亏得跟着萧安练了许久,又守过城墙的,看见有东西朝自己飞来,下意识地就往旁边一躲,然后躲过了那飞来的茶杯。

只是那茶杯砸在地上砰的一声响,溅起的碎片却是从太孙的耳旁飞过,划到了太孙的额头,一股殷虹的血顿时从额头上渗了出来。

太孙忍着头上的伤口,重新埋头跪在了一边,他当然知道皇帝不可能同意他娶萧安,只是皇帝那一问,他就鬼使神差的忍不住说了。

就是有半点机会,他也不想放过啊。

皇帝砸了茶杯,气得直拍胸口,身后的太监们却不敢上前来伺候。

“你以为你是皇孙就了不得了?就敢说娶我大庆天下的三关大将?谁给你的胆子!”回过气来的皇帝拍着案几怒道。

皇孙妃当然地位高,哪个女人头上掉这馅饼下来都是赚了,可在皇帝眼里,一个皇孙妃,哪比得过给自己卖命的三关大将。

三关大将可替他守城池,而皇孙妃能做什么?延续子嗣?这世上几个女人生不出来孩子?

太孙吴只将头低到了地面上,喉咙有了哽咽,“孙儿心仪她。”

皇帝听得嘴角讥讽,年少轻狂谁没心仪过姑娘,可阿吴心仪谁也不该心仪萧安去,人生在世,总是要学会取舍的。

皇帝长长叹了口气,道:“我都忘了你快满十八了,也该成亲了。”

太孙跪着的身体顿时一抖,立马道:“孙儿只愿意娶萧安为妻!”

皇帝起了身看着自己脚下跪着的孙子,嘴角动了动,想说你可知那是我留在三关里的一道城门,你要娶了那道门,三关里的百姓怎么办,大庆的门户怎么办。

这些话皇帝正想说出口,门外已经传来了太监的声音,“启陛下,大公主前来求见。”

淑宁公主一向得皇帝宠爱,何况现在嫁了南阳侯,也算是萧安的继母,皇帝心中也松了口气,对身后太监比了个手势。

“起来吧。这事儿你该去问你姑姑。”皇帝把这事儿丢在了自己女儿头上了。

看懂皇帝手势的太监见太孙起了身,这才去开了门,唱喏请淑宁公主进殿。

淑宁公主投胎投得快,生为皇帝第一子,就占了许多的便宜,又得皇后喜欢,不管在何时都是带着天真的。

就是进门来见皇帝脸色不好,下面侄子怂着头,还有一滩水痕,就知晓这祖孙二人定然是有了争端,也只是笑盈盈的跟自己父亲撒娇,“父皇,阿吴哪点惹你不高兴了,您告诉儿臣,儿臣教训他去。可父皇您要气坏了身子,就要心疼死儿臣了。”

皇帝这才顺气了一点,觉得女儿就是比儿子孙子贴心,说话里还是带了点气,“一个孙子三个贼,朕真是要比这孽障气死了!”

淑宁哪舍得自己亲爹被气死,她还得靠着亲爹才有的荣华富贵,忙道:“父皇不气、不气,让女儿问问阿吴哪里惹您生气了。”

皇帝气哼哼的道:“不用问,他想娶你女儿呢!”

这下子,就是淑宁脸也垮了一下,她女儿不就是萧安,萧安在三关当她的将军当得好好的,这头太孙就想求娶她,哪来那么容易的事情。

淑宁也不笑了,她也是三十多的妇人,乃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之一,不笑的时候那一身的气势,其实也惊人。

“你心仪她,想要娶她,然而她心仪你吗?”不笑的淑宁公主只用了一句话就攻破了太孙的自信。

看着太孙这神情,淑宁公主哪还有不明白的,回头又变作了皇帝最喜爱的娇憨神态,“这皇孙妃,父皇您还是让别人做吧?您又不是不知道,小安性子是个粗的,进宫还不得闹翻天啊?这皇宫哪关得住这样的媳妇,就别让人笑话了。”

萧安大字不识几个,除了打仗就会打架,娶进皇宫里来让天下人看皇家的笑话?就是太孙想娶,萧安愿嫁,淑宁公主为了皇家的尊严也还不许呢。

何况还有三关的局势之类的这些大事,难道太孙还没她一个妇道人家明白。

淑宁公主身为萧安继母,无论如何是都不愿意萧安嫁给太孙吴的。

太孙吴娶不得萧安,精神自然不好,然而这年要继续过,皇帝给太孙吴娶妻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

此事由皇后做主,太子妃自然也能提出意见来,都也问了太孙吴自己的想法。

太孙想娶萧安的事情,就是宫外的人不知道,可宫里这几个身份高贵的女人哪不知晓,太子妃只管抱着儿子哭,“你是哪想不开啊,就要娶那个恶妇!”

当初萧安还是南阳侯之女,魏侯外孙女的时候,太子妃对她跟自己儿子亲近是欢喜的,就是后来魏侯出事,南阳侯要宠妾灭妻,太子妃对儿子跟萧安亲近也没说过什么。

可这跟自己儿子是好兄弟跟自己儿子娶个母夜叉是两回事,当太孙兄弟能随时给自己儿子办事出头,当老婆能干什么,每天在东宫里打自己儿子吗?

但太孙横了心了,看谁家姑娘都不顺眼,倒是愁煞了皇后跟太子妃。

两婆媳商议了几回,觉得许是太孙就喜欢比较英武的,因此往勋贵家里爱骑射习武的寻去,但这事儿也得要个凑巧。

能纵容着女儿当小郎君养的,几个舍得把孩子送进宫来,皇后还只是暗示了一句,别人定亲的事情就纷纷闹满京城了,一副生怕皇家要抢亲的模样,气得皇后都在后宫里骂那几家实在是混账,皇家何时没品到抢亲过!

却也只能作罢,皇帝勤政爱民,后宫里的皇后也不会丢了皇帝的份儿去做那些下九流逼迫人家的事情来。

太孙被皇帝关在东宫里反省,到过年那一日倒是被放出来了,诸位大臣再得见太孙,发现其身体看似不再如去岁那般单薄,就是走路也不再是往常轻飘飘的模样,也都纷纷点头,对太孙吴的印象好得多了。

太孙也的确比之前为人处事更妥当自信,百官们瞧着心里也就更有了数,年后太孙上朝是必然的了。

就是皇帝再看见太孙这副比以前关在东宫里要靠得住的模样,也气消了许多,但还是气皇后给自己选个孙儿媳妇都选不出来。

大年三十君臣同乐之后,皇帝赐宴,远在边关的萧安也得了一盘菜,不过因萧安远在天边,就便宜了南魏的人了。

反正都没人会吃,只会拿去供着的,倒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皇帝在赐宴的时候才想起萧安虽然是封侯了,但在京城还没能有个府邸,赐饭都得往没门牌的地方送,就寻了工部问了地方,当即就赐下了侯府来。

只不过萧家南阳侯府正被关着,其余的又要这三品大员才有机会带着妻儿一道进宫,倒是便宜了南魏的魏九重。

当魏家与淑宁公主一道出来谢恩,皇帝都有些牙疼了。

魏家人也算是灵敏,见淑宁公主如意料中的出来谢恩,就先开了口,先是向公主告罪,然后才与皇帝解释自己这边是顺着萧安母亲的亲缘上前谢恩,萧安乃魏氏亲生,又被魏侯亲手带大,也当是半个魏家人。

也不是南魏要跟皇帝表明跟萧安的亲近,让皇帝来忌惮自己,不过是不想让萧安跟南阳侯府扯上关系,南阳侯是尚了淑宁公主,可淑宁公主是皇家血脉,萧家倒多大的霉都跟她没多大干系,但萧安就不同了。

也有南魏一入京,就在四处散播南阳侯无耻的话,皇帝都心里明白。

南魏想要亲近萧安,那也得萧安给他们这个机会,就是他这个当皇帝的,也没蠢到在收拾萧家的时候损伤到萧安。

最后虽是闹了这一场,百官级女眷们还是顺利到点出了宫,各自归家。

大年初一的祭祀,百官也需的前往,又是一日忙碌,谁也不得清闲。

一直到十五元宵那一日,京中有了消息,边关献俘的即将前来,只需的两日就可入京。

太孙已经入了朝,朝廷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不少有人与他一样,因前来献俘的人换了人而奇异。

下了朝,皇帝就叫了太孙前往勤政殿,与太子一起,问到程谨安此人。

之前这个人太孙也已经说过他的厉害之处,如今也不过是再复述一回,此回倒是多说了一些,“程谨安随母,男生女相,艳丽非常。”

这话一出,皇帝心里就嘀咕了,既然是跟萧安一般厉害,又长相类女,怎的自己孙子就没瞧上他,反而把萧安给瞧上了。

莫不是好南风?皇帝自己把自己吓了一跳,又觉得自己是老了,才会这般胡思乱想,就道:“他立功不少,三关还要整顿,身份倒也使得。”

太孙从知晓来的人是程谨安之后,心就沉着了,“他来了,那就是萧安不好了。”不然魏氏柳贞也不会全留在三关没有一人共同前来。

皇帝知晓萧安受伤之事,“你不是说她虽受重伤,你离开之时已经渐好?”

太孙闭眼又睁眼,忍着心疼道:“她乃腹部受伤,因是在战场上,就拿火封的伤口,后回城伤口已经合在一起,郎中也不敢再开腹,并不知有无伤到内府。”

没有伤到内府,那自然就是越来越好,伤到了内府,连丢命都有可能。

皇帝万没想自己好不容易立了个女侯出来,这人的小命就要不得了,道:“莫不是这边关连个好使唤的郎中都没?”

太孙道:“祖父,要论处置外伤,唯有边关郎中最为擅长。”

军中多战事,自多是外伤,年复一年,郎中们精通的也只有外伤了,不是边关的郎中不够好,而是伤要真重了,神仙也救不了。

想着萧安的英勇不畏死,又想到离世的魏侯,就是在节庆里,皇帝也没了多少兴致,长叹一口气,“自古英雄留不住啊。”

说的当然不会是萧安,不过是怀念魏侯。

太子与太孙吴都明白,还得先劝慰皇帝,以魏侯的忠心,对皇帝也没有半分怨恨。

怨恨不怨恨的皇帝倒不在乎,又有谁比他更了解魏侯这个人,平复了心态之后,就道:“待那程谨安来了,倒可一问,若是边关的郎中真靠不住,宫里的御医也不是没有擅长外科的。”

到夕阳西下之时,皇帝又起了兴致,就要太孙换了常服与他一道出门好好看看这京城里的热闹。

这也算是太孙长这么大第一回能常服出宫游玩,然而因怀疑萧安不好的缘故,那本该高兴的心情就变得不把么美妙。

太子年幼之时倒也与皇帝皇后一起出游玩,看遍这满京胜景,后来成婚有子,元宵这一日多陪着妻儿了,如今皇帝要带着太孙吴去看元宵灯会,他就让太子妃与二三子跟皇后一道,他也跟着皇帝来凑了个热闹。

祖父孙三人第一次一起常服在京中私巡,太孙吴知晓得少,反而要皇帝与太子与他多指点,不过这街边吃食,因他身体的缘故,也依旧不得尝鲜。

到后来三人寻了处上好的茶楼,点了点心与好茶,坐在窗边看万千灯火下的盛景,太孙本一直低沉的情绪才被挑动起来。

因今夜不禁灯火,家家户户门外都挂上了红灯,就是街道上也摆满了猜谜的各色灯笼摊子,也有套圈的小贩吆喝,卖糖葫芦的小贩扛着果子四处行走,卖醪糟圆子的锅里冒着热腾腾的水汽,还有来来往往的少男少女。

而后皇帝就带着太孙去猜了谜语,太孙侥幸,得中了一个,换了一盏眼睛以红色米粒大小宝石镶嵌的兔子灯笼。想必那摆摊子的是有钱人家的读书人,今日来凑个热闹,卖几笔自己的笔墨,顺便瞧瞧这往日难得一见的各家姑娘好颜色,哪知道碰见了太孙,一下子就把自己最精致的那一盏给赢走了。

皇帝看着太孙小心翼翼地拿着灯笼避开各处不小心碰到的手臂人头的模样,笑着道:“你小子,一要倒是要得最好那一个。”

那谜语自是难猜,太孙也没学过这些,可耐不住有个在京城里混了三年,跟一群纨绔子又打又勾肩搭背三年的萧安,在京城里的时候,京中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都会写给太孙看,就是这元宵节的各类谜语,都寻了人解完了写好送给太孙解玩。

皇帝以为是太孙天生聪慧,哪知道背后这些事情,自顾自的高兴了去。

等回了东宫,太孙才让人小心的将这灯笼挂在屋中,也未让人在其中点蜡,只想着萧安好像是属兔子的,边关苦寒,也不知如何过元宵,想来今年风吼城是不会多热闹的,过两日程谨安就要到京城,到时候可请他带给萧安,权给萧安当个玩乐,免得日日躺在床上无趣。

京城里的玩乐,其实大多都是萧安告诉他的,他想替萧安置办些打发日子的东西也不得,倒是在看见这只兔子的时候心动了那么一下。

这只兔子啊,红着眼的兔子,太孙着人更衣洗漱之后,就有些痴痴地盯着它,最后是笑着入睡的。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