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当奴才,做事情简单也简单,自己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就是了,吃穿用一律从我这里出”
李清顿了一下,见四人脸上皆有喜色,又接着道。本站地址更改为:,手机阅读更改为
“但是!如果背主!有反心!手脚不干净!管不住嘴巴!或者做出对我不利的事情,除非有本事一辈子瞒着我不让我发现,不然…这就是你们的下场”
李清着,从地上捡起一块孩拳头大的石头,用力一握。
在摊开手…一阵风吹过,带起一片灰尘。
手上哪里还有什么石头?
“少爷放心,我们一家决计做不出这样的事情,如果被我发现,不管是谁,一定饶不了他!”
王建兵立马上前道,李清这样的做的原因他哪里不知道?
他也是趁机敲打敲打自己的儿子罢了,如若他们真做出什么不可弥补的错事。他也顾不了他们!
“你们也自个儿去找自家夫郎清楚,别一天到晚拎不清,好好敲打敲打”扫了一眼自家儿子,王建兵道。
“是,爹”三兄弟皆不敢多什么。
赶紧应道。
“老王和我一起去镇上买东西,把卖身契弄好,你再带上一个人一起,其他人在这里把东西收拾好,下午我带你们去我家”
李清淡淡扫了一眼面前的三兄弟,也不多什么。
他这会儿忙着去办事,到底为人品性如何,日后自然见分晓。
若是脑子不清醒做出什么事,李清不会心慈手软。
他空间里的花开得很美呢~
完,李清转身就走。
王建兵想了一下,带着王铁柱一道去了。
一路无话,走到村口,已经有人在等着了。
“大伯”李清走过去打了个招呼。
见李远山周围还有三个不认识的爷儿,有些疑惑。
“这是村子里管账的,李远田,这是和我一起去镇上采买东西的,李远木∽∽∽∽,,李远河”
倒是李远山看出了李清的疑惑,主动给李清介绍了一下。
他倒是忘了,他这个侄儿以前可不爱出门,不认识人也是正常的。
“远田叔,远木叔,远河叔”李清一一打过招呼,然后登上了牛车。
这时候约莫早上七,天才蒙蒙亮。
李远山等人已经和李田好了,今天一大早用车,所以早早的把牛车赶了出来。
往常估计八才会有牛车到村口等人。
坐上牛车,李清已经适应了不少这种颠簸。
打量起了刚刚李远山给他介绍的人。
李远田穿着青色棉褂,虽然被浆洗得很旧但是看起来挺干净的,上面也没有补丁。
面色有些黄,身形也不壮实,面色斯文有读书人的感觉。
听大伯刚刚的,是管账的,怪不得。
李清心里头。
李远木身材壮实,看着也老实,想来是被抓来卖力气的。
而李远河,身材壮实,看起来很精明,见李清在看他,转过头冲李清笑笑。
李清一愣,回了一个笑。
心里暗暗吃惊,这李远河还真够敏感的。
李田赶着牛车,李远山等人坐在左边,李清带着王建兵和王铁柱坐在右边。
一路听李远山几人聊起村子里过年要准备的东西和要做的事情,时而附和两句。
“大伯,打猎的话,他们也算吗?”李清见李远山等人起打猎的事情,问道。
“村子里过年打猎向来都是一户一人,他们跟了你,自然是你家的,所以你们只出一人就行了”李远山显然也是考虑过这个问题的。
回答起来没有半不妥。
“哦,那就行”李清得到了答案,也不插话了。
你一言我一语,牛车很快晃悠到了集市上,李清付了十四文后,和李远山等人往旁边的杂货铺走去。
是杂货铺,其实东西真卖得挺杂,种类也多,但是和寻常意义上的杂货铺不同。
米面茶烟,油盐酱醋,盆子碗筷,五谷杂粮,炭…
反正就是家里的用得上的,这里基本都有。
而掌柜的也是村子里出去的人,李远山等人也熟悉,每年都在这里采购,李清买米面也是这儿买的。
而且李远山和李沽的摊位都挨在这里不远,平常放东西在这里也方便。
于情于理,这家李记杂货铺是首选。
“里正!远河远田远木…”接近年底,杂货铺生意不错。
李清等人踏进杂货铺,掌柜就迎了上来。
“呵呵,李掌柜,生意兴隆啊”李远山笑嘻嘻和李掌柜打了个招呼。
“混口饭吃,混口饭吃罢了”李掌柜连连谦虚。
闲聊几句后,众人开始商议这次买卖的东西。
“李掌柜,最近这粮食的价格怎么样啊?”李远山喝了一口水,问道。
“里正,不瞒你,粮食的价格涨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李掌柜叹了口气,这价格涨了他的生意也不好做啊。
“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李远山等人早就料到,也不奇怪。
流民爆发,粮食价格涨是肯定的,但是其他东西的价格就降低了。
不过老百姓缺不了的是粮食,吃都吃不饱,哪里有银子去买别的东西。
“不过里正,你放心,大家都是村子里的人,肯定给你低价”李掌柜笑着道。
“行,要不是冲着你,我们也不会到这里来买粮食啊”李远山接过话茬。
“行,那里正,你们要多少?我叫人准备一下,如果多的话用牛车给你们送到村子里去”李掌柜从柜台上拿出一张带黄色的纸和毛笔。
“行,那你记一下”李远山正了正色。
李远田也拿出一个账本一样的东西,显然是开始记账。
李清见此,暗自头。
这村子里的东西,是大家的,有人记账有人管银子还有人见证,账本里也记得详细。
这样也不怕其他人三道四的。
“玉米面一千斤、糙米一千斤、白面三百斤、糯米一千斤”李远山一件一件的了个清楚。
“里正,今年村子里怎么买这么多粮食?”正在计数的李掌柜吃了一惊。
往年村子里一种也就两三百斤,今天怎么都是一千斤一千斤的来?
“今年村子里卖出去了一些地,有了余钱,大家收成都不好,索性多买些粮食好好吃一顿年饭”李远山笑眯眯的回答道。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