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四十七章 援军的情况(1/1)

傲唐 !(新的一周开始,唐远继续努力更新,期待书友们更大力度的支持!)

------------------

杨晞在记挂着援军什么时候才能抵达,增援的一部分人马也在希望能早点到达潼关。

先行一部的窦华及张渐都下了死命令,要军士们以能达到的最快速度行进。

“报告将军,前方出现很多逃难的流民,阻塞了官道,我部的行进速度受阻!”

一名军士快速地跑到了率着亲卫跑在中间的窦华面前,大声报告情况。

“知道了!”勒慢坐骑的窦华紧皱着眉,几乎没什么犹豫就大声下令,“命令,马上将官道上的难民驱散,要是有阻道者,杀无赦!”

“是,将军!”禀报的军士大声去传达窦华的命令了。

随着窦华的命令下达,官道上登时一片鸡飞狗的情景,快速奔驰的唐军将士挥舞着明晃晃的战刀,大声地吆喝着,不理会前面有没有人阻道,继续以很快的速度奔跑着。要是有哪个不知趣的人还在官道中间行走,阻了官军的行进,那他们手上的战刀可是马上就会挥下去的。

这些都是从潼关及潼关附近往长安方向逃难的百姓,间或夹杂着少量的溃兵,这些人早成了惊弓之鸟,看到远处飞快奔跑的军伍,大部的人自动躲到路边,将道路让出来,不敢与军士争道。

但总是一些人反应迟钝,或者行动不便,在军士快速奔跑过来时候,来不及躲避。

任何时代,优胜劣汰都是不变的法则,这条法则适应于大多情况下,即使逃难时候也一样,反应迟钝或者来不及躲避的难民,大多成了开道的唐军军士战刀下的牺牲品,不死也被砍伤,一些伤重倒地者被后续的战马踩踏,一命呜呼。

没有人去理会这些倒霉蛋,杀气腾腾的唐军将士依然快速往前奔跑,往潼关方向急行。

不过官道上逃难的流民数量还是不少,或多或少影响了大军的行进速度。

还有这该死的天气,更是让人马行进的速度受到不小影响。

人马行进速度没有预期中的那样快速,领军的窦华可是心急如焚,临行前杨国忠的一再嘱托,还有想象中潼关的惨状不时地在他心头浮现,让他恨不得能让这数千人马插上翅膀,马上飞抵潼关城内,加入阻击叛军的行列中。

窦华所领的这支人马虽然归属于陈玄礼的后援大军行列中,但比陈玄礼的后续大军出发早了快半天,一挨组建完成,人员马匹到位,杨国忠就越过陈玄礼直接下了出发的命令。在窦华率军出发前,杨国忠可是下了死命令,要窦华以最快的速度行进,即使跑死一半将士,也要想办法尽快抵达潼关。

重压之下的窦华也只能令全军将士以能达到的最快速度行进,但官道上不时出现的难民,还有酷热的天气却让人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人和马的体力都不能用尽,不然会适得其反,在跑了一段距离后,总是要缓下速度,或者暂时休息一下,不然人马会有很多倒毙的。虽然杨国忠那样下令,即使跑死一半人马,也要尽快抵达潼关,但负责领军的窦华却是知道,很多时候是欲速则不达,要让这三千人马在抵达潼关后,有力气、能成规模投入守城之战中,必须要合理调配体力,有适当的休息,保持人马能承受的速度行进,不然真的会跑死一半人马,剩下的另一半也没办法投入战斗。

窦华很渴望能有杨晞所部那样足够的战马,可以让他们两骑轮换前进,但因为长安城内没有充足的马匹了,他想效仿杨晞的举动没机会实现,要知道陈玄礼所领的这六万大军还有近一万人没马儿骑,只能步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或许是许多人现在的感慨,窦华虽然心急如焚,想尽快潼关,但心里还是在嘀咕,要是不令哥舒翰出关作战,那就不会有现在的潼关危急情况出现,也就不需要杨晞及他们后续人马这样心急火燎地救援,灵宝一战,可是将潼关及潼关附近的兵马全部填进去了。

在飞快地跑了一阵后,窦华也令军士减慢速度,并想办法让人和马都就进补充一下食物和饮水。

而在这时候,从潼关传来的求援急报通过驿站的快马再次送往长安,马背上军士装救援急件的背囊上那插着的三根表示紧急的翎箭及红飘带分外的惹人眼,有种让人触目惊心的感觉。

传报的军士飞驰过处,无论是逃难的百姓,还是窦华所领的军士,都纷纷避让,不敢与其争道。

这已经是窦华从长安出发后遇到的第三批次送急报的快马,看着飞驰而去传递紧急军报的军士,窦华的心很沉重,他当然想象的出现在的潼关军情是何等危急了,当下也马上唤过身边的副将问询现在已经行至何处,还要多久才可以抵达潼关!

“报告将军,我们刚刚离开长安七十里,天黑前可以抵达渭南。要是连夜急行的话,最快明天中午或者下午时候就可以抵达潼关!”

副将的报告让窦华心情再次沉重,他凝神看了远处行进的队列一小会后,再次喝令,“传令全军,在前方驿站处休整,补充饮水和食物,待休整完毕,再加快速度行进,连夜急行,再不能休息!”

说着打了一响鞭,驱马前行了。副将很快就将窦华的命令传递了下去。

窦华部在快速前进,比他迟一个时辰从长安出发的张渐也喝令部下以能达到的最快速度行进。

张渐和窦华一样,也是杨国忠的亲信,他们是得杨国忠的赏识才得以提拔的,他们对杨国忠都有一种感恩戴德的心思,此次杨国忠令他们率军急救潼关,并且当面嘱咐。他们如何敢大意和延误,当然是以最大的可能,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杨国忠的嘱托,尽快抵达潼关,给予杨晞以增援。

张渐和窦华一样,在军中呆的时间不短也不长,但对如何领军还是有点心得的,知道这种酷热的天气下,要是倾全力奔跑,那会让很多人马力竭而死,因此也没令部下倾全力连续急跑,而是要将士们以人和马都能吃的消的速度快速行进,准备在夜间天气凉爽后,再加快速度,不休息连续急进。

与窦华和张渐心急火燎的心情不同的是,率后续援军往潼关方向行进的陈玄礼并不是很着急,有那种坐收渔翁之利心思起来的他,更没有令将士倾全力奔跑,相比较,后续援军的速度比窦华及张渐部慢了很多,更不要说那些没有马匹可用的步军,更是在后面拖拉!

还好杨晞不知道后续援军的情况,不清楚陈玄礼此时的心态,不然可要气的发狂了!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