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退避三舍(1/1)

重生之老子是最强皇帝 !见麴义已然成了那副模样,刘辨觉得今日的调教可以告一段落了,过犹不及,刘辨并不是真心想杀麴义,同时,他也不想将这家伙真的给逼反了。

至此,本时代最佳影帝算是给麴义上了生动的一课,演戏嘛,那也要正诚一点,就像本影帝一样,不管怎么演都跟真的一样,大道无形,戏道亦无形,这才是我辈最高境界,麴义,你的档次还太低了!

“高顺,阻击黑山贼结果如何?”

见到麴义有些畏畏缩缩的坐在了一侧,刘辨也不理他,而是看向高顺,问起阻击战的结果来。阻击战赢了,刘辨这是知道的,但是现在他要知道具体的细节。

荀彧等人见刘辨没说韩馥被围之事,还都以为韩馥心怀异志,所以刘辨也不打算施于援手,心中稍定。

“回禀陛下,此战尽斩黑山贼九十八骑,无一逃亡,我军步卒阵亡一十九人,重伤十一人,轻伤三十二人,骑卒没有阵亡、重伤军卒,轻伤十二人!缴获战马六十九匹!

还有,末将在阵前曾抓住一个濒死的黑山贼卒,正如这位麴义麴校尉所言,他们乃是黑山贼酋李大目帐下亲卫,而李大目正是被麴义校尉所射杀!”

这一战的战损率差不多达到一比五,而且是以步骑混合战阵,全歼皆是骑卒敌军,这样的战绩,已经算是很出色了,但是说起自己所取得这些战绩,高顺并未显出多高兴的样子,反而显得有些愁容。

麴义听到自己的战功,颇有些沾沾自喜,正当他抬起头,向着众人看去,以示自己存在时,却发现刘辨那两道似有不善的目光,也向他投射而来,不由得心头一颤,又急忙低下头去。

“呵呵,孝父(高顺表字,出自《太平御览》注引《陈留耆旧传》)如此战果,朕甚为满意,如今你与这些河内军卒配合时间尚短,待你再熟悉和操练一段时日后,必将成为一支精锐!”刘辨宽慰道。

“陛下......”高顺还想再说些什么,可刘辨却打断了他的话头。

“好了,就这样吧,你的战功朕记下了,待到取得冀州之后,朕再作计较,而那些士卒的战功,你去督促一下张主簿,让他一一登记在册,怎样封赏你与文若先生商量一下,呈报上来即可!”

“喏!”见到皇帝已然有了定论,高顺也就不再说些了什么了,反正他的想法,陛下都已然说了出来。

刚刚一棒子打下去,现在刘辨一颗甜枣又抛了出来,虽然得到甜枣的只有高顺,但是这也让在座之人,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这个皇帝并不傻,有功则赏,有过责罚。

和高顺说完,刘辨又将目光投向了刚来不久的司马朗身上。

“伯达!”

“臣在!”

“现在你去请华佗先生来为我们的士卒治伤。”

“喏!”司马朗眼光有些闪烁,不过刚刚刘辨意欲要砍麴义脑袋的一幕,尚历历在目,不由吞下胸中之言,口中唱喏起来。

“嗯?伯达,你似乎有话要说?”刘辨有些满意,刚刚演出的那一出戏,这票房收入还是挺让人满意的。

“陛下,军卒所受皆是刀剑创伤,敷以伤药即可,军中历来如此,何许华佗先生出马?”

“哦?军中历来如此?”不过刘辨的问话,并不是问向司马朗,而是看向高顺高孝父。

“回陛下,司马所言据实!确实如此!”

其实不管司马朗还是高顺,这话回的也不尽然,司马朗所言要敷以伤药,其实十个伤兵之中,有两个能敷上伤药的,就算不错的了,这年头人命不如狗,战阵之中受了伤,熬过去算你命大,熬不过去,那对不起,兄弟帮你挖坑。

这战场上阵亡士卒中,其实大多数,是因为得不到及时救治的,之所以这样,一来没多人知道医护知识,二来,也没那么多伤药可用。

听到高顺之言,刘辨心头一沉,脸色再次变冷起来,不过这次不是演戏,而是真正的心疼了,对于现在的刘辨而言,什么最宝贵,人!不论是荀彧这样的顶级谋臣,还是高顺这样的名将,就是那些普通的士卒,那也是刘辨最宝贵的财富!

“华佗,老子要定了!”刘辨心中也是发起狠来。

“哼!”冷面的刘辨鼻中冷哼一声。

“朕不管以前是怎样,但是到朕这里,这规矩就要改一改!无论在座的各位爱卿,还是普通一卒,皆是朕的手足兄弟,朕绝不会轻言放弃一人!”

刘辨此言说的斩钉截铁,但听到众人耳中,却是如沐春风,浑身上下犹如冰镇一般畅爽!

“伯达,你现在就去请华佗先生,朕先走一步,就说朕在营中等候!”刘辨说罢,站起身来,抬脚就向自己的军营中走去。

“喏!”司马朗见刘辨如此坚决,也就不在坚持,转身向着自己家族营地中走去。

其余众人,见刘辨回营,自然也都跟在身后,向着军营走去。

“陛下,那韩馥之事?”荀彧也是疾走两步,来到刘辨身侧,开口问道。

既然刘辨让大家商议韩馥之事,总不能就这样没有下文了吧!

“文若先生不说,朕也要问一问的,只是时间有点急迫,我们边走边说吧!高顺!”

“臣在!”听到刘辨叫到自己的名字,高顺也来到刘辨的身边。

“你们商议的结果是什么?”目前,高顺是这支军队的指挥将领,刘辨问的自然是高顺。

“陛下,敌军人数太多,若是以一敌十,顺还可以想想办法,但是现在敌军三十余倍于我,顺实在没有信心!所以,顺以为,现在当退避三舍,才为妥当!”

“文若先生呢?”

“高将军所言极是,彧以为现在我军实力太过弱小,实在架不住损耗,不宜冒进,当徐徐图之!”

高顺是名将不假,但是他不是帅才;荀彧是顶级谋臣不错,但是荀文若所长在政治、吏治、统筹,而不是兵法韬略!

所以在这二人主导的军事会议下,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要么退避三舍,要么绕道而行,就他们现在这几百人马,还带着一大帮老弱病残的,能打得赢万余反贼?

最起码,荀彧与高顺没有这个信心,也不敢做此异想天开的想法!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