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驸马 !朝廷改革军制时,赵云部下编为战军,皆是骑兵。部将祖茂、宋建、摩利、孙羌、严刚、田锋次第抵达,训练年余,众军技艺娴熟,配合十分默契,赵云整顿兵马北上,攻打高句丽。
高句丽兴起于恒帝时期,从早期几个貉部落国家很快扩张到汉江流域。高句丽分为五省,实行集权化统治,势力提升极快。高句丽吞并东沃沮后,趁汉朝内乱之际,对大汉乐浪郡、辽东郡发动进攻,侵占大量国土,完全摆脱汉朝控制。
高句丽的扩张与集权化,导致了与汉朝的直接武力冲突。东川王继位之初,派兵攻打辽东,汉人死伤不少,早被姜述记在心里。姜述为内乱困扰,无暇东征,让赵云统领一支偏师攻打三韩,便是存了征伐高句丽之心。
高句丽在辽东之东,南接三韩,北邻夫余,西临丁零,定都丸都,与中国半州面积相仿,共三万余户。其国多大山深谷,平原极少,百姓随山谷以为居,饮食涧水。因为缺少良田,百姓虽然出力劳作,仍然不足果腹,因此其俗以节食为德,却好修治宫室。丸都城内,王宫所居左右皆盖有精美宫殿,供奉鬼神,又在王宫以北立祠,专门供奉灵星、社稷。其国人性情凶急,经常于路打劫。国王号东川王,原官职有相加、对卢、沛者、古雏加、主簿、优台丞、使者、皂衣先人,尊卑各有等级。
上次李继宗统兵攻打汉境,大败而归,东川王知道中原是个庞然大物,实力太强,因此并未对他兵败进行惩罚。东川王崇尚中原文明,让李继宗寻找识字士卒,命人抄录诸人见闻,综书,名为《大汉传闻录》。又依照东汉官制,改革政体,将相加、对卢、沛者、古雏加、主簿、优台丞、使者、皂衣先人等官职,改为丞相、御史大史、太尉等官职,又将五省改设为东西南北中五郡,设立太守、县令,又改军制,设立大将军、骠骑大将军、卫将军、四镇四征将军、卫尉。
赵云灭了三韩,最初吓了三川王一跳,最终探知赵云只有一万兵马,这才放下心来,任命李继宗为镇南将军,令其统领一万兵马,驻守南郡。
李继宗到任以后,派出侦骑,打探赵云部下消息。但是三韩百姓非死即躲入深山,赵云部下斥侯又厉害得很,因此侦骑虽然派出不少,实际情况却知之甚少。李继宗并不死心,亲自出马,统领一队精骑前去打探情况,见赵云部下虽众,但行屯田之举,以为汉朝欲久占三韩之地,并无北下之意。李继宗回去以后,只是训练兵马,设常规侦骑,甚至大汉增兵数万,也未得到确切消息。
正德四年六月,收完夏粮,赵云聚齐众军盟誓,正式讨伐高句丽。东莱水军副统领甘宁,统领五千水军沿途运送粮草辎重,补充军需。
大汉军营帅帐内,众将皆肃然而立。赵云道:“此次大军北上,乃奉齐侯之命,征伐侵我境界、杀我百姓的高句丽,以定我大汉东疆。此战有胜无败,诸君恪尽职守,不可懈怠,否则军法无情!”
众人齐声应诺。
赵云又道:“粮草军需筹备运输诸事,尽由东莱水师甘宁将军负责,军需粮草分配由中军负责。大军远袭,粮草乃重中之重,事关生死,诸位不得有误!”
赵云介绍右手一员大将,道:“这位是水军副将甘宁将军,请甘将军向众将说明粮草情况。”
甘宁正色道:“军械已经齐备,所缺驽箭十四万明日便会运达;粮草缺口不大,除了屯田新得粮草,加上军营存粮,缺失之数由东莱水军负责调集,东莱商船负责运输……”
“诸位部下兵饷,因为来回运输不易,已经在大汉银行为诸位单设户头,士兵即使捐躯,兵饷奖金也会正常到户,家人凭借户籍证明可以领取。”赵云说明兵饷所在,以安兵将之心,接着说道:“此次行军虽有道路可通,但是山路居多,因此粮草辎重不能从陆路输送,由甘宁将军从海路运输。一路多有险峻之处,各军行军之时,沿路务必多派斥侯,以免中敌埋伏。贻误军机者,重罚!……”
众人凛然,姜述志在必得的北征,无人敢有异议。祖茂、宋建、摩利、孙羌、严刚、田锋等将,皆在长安军校受训多日,才派到一线部队带兵,皆已适应新军制,此时认真记录下各项要求及大军的精密部署。
追风军五万士兵有一万汉人、两万匈奴人、两万本地土著,为了便于驾驭,半年以前,赵云将编制打乱,五人成立一伍,由汉人出任军官。匈奴士兵皆勇猛善射之士,此举打破了按部族编队的常规,也终结了由部族贵族子弟担任军官的惯例,在兵营里引起不少非议。实力决定一切,在汉军超强的战力面前,匈奴士兵即使心中不服,也不敢不遵军令。
军队整军待行,渴望战功的士兵们无比兴奋,大汉士卒可以依凭战功获得奖金、封爵,光宗耀祖,而异族士兵可以凭借战功转为平民,享受与汉人同等的待遇。此次出征只有三万户的高句丽,无疑是开疆扩土的丰功伟绩,这是建功立业的良机,也是通向荣华富贵的捷径。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朔风飞扬兮,苍穹飞雪。旌甲蔽日兮,笑与君决。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贼子兮,觅个封侯!”
大军在军歌声中开拔,异族士兵在如此气氛中激奋之情溢于言表。在此之前,粮草军械已由甘宁统兵按照预定方案提前送达,水军实际上可以称为真正的先锋。大军主力启行,按照计划日期行军,直接杀奔高句丽南郡。
经过半月艰苦行军,于六月二十七日,孙羌、田锋所领前锋部队距离南郡百里,赵云率领的主力两日后便可抵达。孙羌、田锋选择隐秘之处扎下大营,派出斥候详细侦查附近地形地状。
孙羌是孙坚之弟,自小熟读兵书,一身武艺也甚是了得,处事稳健,赵云一向甚是看重。小将田锋为国学一期学员,因为司马家一案立下大功,申请调到野战部队。姜述召见田锋面谈,见田锋沉稳有度,武艺娴熟,熟知兵法,将他派到赵云部下为将。赵云大军启行以前,考虑孙羌沉稳有度,田锋心计甚多,又学习过格物学,委以孙羌前锋重任,田锋为副前锋。
尽管孙羌、田锋做得十分隐密,但在距离南郡百里,踏入高句丽疆界之时,已经暴露行迹。李继宗得到军报,听说汉军大举北上,已距南郡百里之遥,即便他再胆大,也不由吓出一身冷汗。
李继宗是高句丽的帅才,很快做出反应,坚壁清野做得非常出色,孙羌、田锋率军一路疾进,路过之处杳无人烟,只能看出数日前有人居住的痕迹,粮草牲畜等紧要之物皆干干净净。在附近村落偶尔碰到几个活人,也皆是走不动了的老弱病残。很快,汉军所过之处,仅留下的几个活人很快变成鬼魂,这是军纪,在异族地域作战,不允许怀有一点仁慈之心,这便是血淋淋的战争!孙羌、田锋身为前锋,在主力到达之后,马不停蹄地赶往帽山隘口,争夺这个进入南郡的咽喉要地。
为了不让远征的汉军就地取材,李继宗数日时间,征用大量民夫,将帽山隘关附近树木全部伐掉,山峰光秃秃的,倒是不须提防埋伏。隘口以南的帽水河上,绝大部分桥梁已被拆除,上下二十里范围,只留下一座石桥。石桥北边已经扎下大营,四千精兵驻守于此,与南郡守军相互呼应。
这是李继宗数日时间尽力构筑的两道防御体系,待大军来到之时,只须在帽山隘关派出弓箭手,便可给汉军带来大量伤亡。帽水石桥又是易守难攻之地,算是第二道防线,又有城内士兵壮丁可以补充,凭借地利,以逸待劳。一旦在此处阻敌成功,李继宗便可以凭借地利,派出小部队袭扰后勤,从而寻找一举击溃对手的战机。
帽山隘关,两座烽燧遥遥相望,互为犄角。隘关所连的山脉,曲折延伸至崇山峻岭。这道隘口是一道不折不扣的天然门户,阻在大汉精兵面前。
“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险关!”孙羌驻马认真观察,不由自主地说道。
“山脊上只有这条小道,近处又无路可走,谁也不想当箭靶子,看似不是多么险峻,却是一道鬼门关。”小将田锋在旁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