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穿残汉 !??费章节(16点)
昨天和小参加亲戚聚会,回家太晚叻~~~现在补上昨天滴文~~~
“过得舒心总好过过得闹心”,这是蔡吉混际乱世的一大原则。逐鹿天下本就是条艰苦而又孤独的荆棘之路。若没有将伤痛视作盟友的觉悟,是无法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的。曹丕在历史上是怎样一个人物,蔡吉比这时代任何一个人都清楚。但是联姻既已结成,现实又需要将曹丕拴在身边看管。偏见与先入为主只会让这段别扭的联姻更加闹心。因此从曹丕到东莱的第一天起,蔡吉就在暗中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
值得肯定的是曹丕的表现没有给他爹曹操丢脸。无论是遇上刺客,还是受人挑衅,曹丕均未忘记的职责。当然这个十三岁的少年也会时不时地流露出一点点黯然与迷茫。在蔡吉看来这很正常。曹丕要是正天嘻嘻哈哈一副乐不思“曹”的样子,蔡吉反倒是要在心中腹诽,这曹子桓究竟在耍花样?
此外,曹丕这些日子给蔡吉的另一个深刻印象是他的坚韧。值此乱世太过刚毅的人终究会折于残酷的现实,太过脆弱的人亦无法越过人性的沼泽。唯有如蒲草般坚韧的人才能各种环境下顽强地生存下去。现在的曹丕虽还是个少年,却已有了这方面潜质。这一点让蔡吉颇为满意,坚韧的人至少能审时度势,而不会头脑一热做出不智之举。正如这会儿的曹丕虽早已心急如焚,却还是谨守一个质子身份,没有做出越界的言行。所以蔡吉决定给曹丕一次表现的机会。
咚、咚、咚……随着一阵响彻云霄的鼓声,蔡吉在贾诩等人的簇拥下带着曹丕登上了校场点将台。但见闻鼓入阵的五万齐军,军容整齐,威风凛凛,长戈战甲在阳光下泛着冰冷的寒光。高顺、赵云、张泉等战将,身披战甲,脚跨战马,立于各自阵前,只等蔡吉一声令下,便可率麾下虎贲直扑敌阵。另一边夏侯渊和徐晃以客将的身份也来到了校场,不过夏侯渊看上去面色不佳,显然辗转反侧了一夜并没有休息好。
蔡吉假意没有看到夏侯渊的异样,信步来到阵前,面向黑压压的军阵,傲然抬起了双手。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金银赏赐,衣诀飘飘的蔡吉只是这么朝前一站,校场上刹时就响起了一片山呼海唤,“齐侯威武齐侯威武”
曹丕站在蔡吉身后,看着五万将士齐声高喊“齐侯威武”,未脱稚气的脸上不禁露出了敬慕之色。而夏侯渊与徐晃看蔡吉的眼神,则可谓是五味具杂。在示威了差不多后,蔡吉挥手示意将士们安静下来。底下的齐军也确实训练有素,不一会儿的功夫原本喊声震天的校场便寂静得只剩下了马儿跺蹄的声音。蔡吉环视了一番面前的一干战将,高声点将道,“高顺出列。”
“末将在。”高顺应声出列。
“孤命汝为三军先锋,率精骑一万,渡黄河攻魏郡。”蔡吉派出一枚令牌道。
高顺接下令牌,抱拳领命,“末将遵命。”
蔡吉从袖中又取出另一枚令牌,朝萧建、张泉二人喊道,“萧建、张泉出列”
“末将在。”萧建与张泉双双出列道。
蔡吉将令牌派给二人道,“孤命汝二人领兵二万,渡黄河攻清河。”
“喏。”萧建、张泉齐声领命。
夏侯渊站在一旁耳听蔡吉连发两道军令,都是派兵渡黄河进攻袁绍的腹地,便知蔡吉这是要行围魏救赵之计。这么做虽说也是在救援曹操,可眼下曹操正与袁绍进行生死之战。或许还未等蔡吉威胁到袁绍的后方,官渡曹营便已先被袁绍所灭。意识到这一点的夏侯渊脸色顿时就黑了下来。且就在他冷哼着翻白眼之时,“恰巧”对上了蔡吉投来的目光。却见此时的蔡吉正带着盈盈笑意看着夏侯渊与徐晃。见此情形,本就心存不满的夏侯渊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然则还未等夏侯渊吹胡子瞪眼,蔡吉已然取出了第三块令牌,高声宣布道,“赵云听令。”
“末将在。”赵云下马出列道。
蔡吉递出令牌说道,“孤命汝率步骑一万,协同夏侯将军、徐晃将军以及曹,日夜兼程赶赴官渡救援曹司空。”
赵云没有参与昨夜的会议,此刻听蔡吉如此安排以为自家主上真要救曹操。赵云虽不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做派,但军令就是军令。因此他只是稍稍楞了一下之后,便接过令牌抱拳道,“末将遵命。”
另一头夏侯渊见蔡吉还真派兵救援官渡,当即脸色由阴转晴露出了欣慰的笑意。同时亦对刚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举动深感尴尬。却见他当即跨前一步与徐晃,双双向蔡吉心悦诚服地一拜道,“多谢齐侯仗义相助。”
当然这会儿对蔡吉心存感激的可不止夏侯渊、徐晃两人。曹丕在听到蔡吉放他去救援官渡之后,表情也惊转喜。激动之余他亦快步上前向蔡吉躬身叩拜道,“多谢齐侯救助家父。”
“三位无需多礼。司空于情是孤长辈,于理是孤盟友,孤出兵救援乃是天经地义之事。赵将军武艺高强,为人忠厚,三位与其定会合作愉快。而孤稍后也会率部赶去官渡。”蔡吉大言不惭地保证道。话说今日这番布置其实是经过蔡吉、贾诩等人认真商讨后得出的结果。既然最终目标定做了称霸河北,蔡吉的主攻方向便是袁绍的腹地而非官渡。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讲夏侯渊、徐晃、曹丕三人留在身边碍事。为此蔡吉便单独拨出一队人马给此三人,让其赶去官渡救援曹操。当然为防止出现借兵不还的乌龙,蔡吉还需派一个人坐镇其中,此人便是赵云。
赵云无论是在品性上,还是在志向上都与曹操南辕北辙。蔡吉曹操就算有本事让石头,也没本事挖走赵云。只不过赵云性情敦厚,蔡吉怕他在曹操面前说不了谎,故而也就没有告诉他的真实计划。而以蔡吉对赵云的了解,不知情的赵云必能把戏“演”得连曹操都挑不出个来。
当蔡吉在平原城调兵遣将之时,身处官渡的袁绍正在为夏侯渊等人的逃脱而大发雷霆。原来袁绍在开战第一日向曹操夸下海口之后,便一直想要拿下夏侯渊等人的首级去向曹操炫耀。可谁曾想才每几日的功夫,乌巢那边便传来了曹军突围的消息。
眼看着煮熟的鸭子就此飞走,袁绍当场便在帐中挥剑斩断案牍怒道,“好个高览,竟敢诓骗于朕”
沮授眼见怒火中烧的袁绍大有问罪高览的架势,赶忙上前劝阻说,“陛下息怒。高览将军并非存心欺君。全因蔡安贞攻势太猛,使高览将军首尾不能顾,方才让夏侯渊有可乘之机突围。”
原来在夏侯渊突围后没多久,高览就收到了袁绍命他防守豫州与青州交界地的圣旨。为了推卸放走夏侯渊的责任,高览将计就计故意将曹军从乌巢突围的消息推后了数日上报。如此一来便可以齐军来势凶猛作为乌巢失手的借口。因此这会儿的袁绍还以为夏侯渊刚跑没多久,根本想象不到其实夏侯渊已然同徐晃抵达平原向蔡吉搬来了救兵。
不过袁绍得到的情报虽有偏差,但关于齐军攻势凶猛这一条却是这两天来诸多战报中都提到共通之处。先是青州,后是渤海,短短十天内齐军势如破竹地为蔡吉将领地扩大了一倍,让一贯高傲的袁绍既肉痛又恼怒。肉痛的是一个疏忽竟让蔡吉那贱婢成火打劫占取防御薄弱的渤海等郡。恼怒的是无论是在青州还是在渤海,当地的军民竟都没有坚守城池。身为青州别驾的辛评与渤海太守的龚纪更是带头降了蔡吉。气得袁绍连连直骂二人忘恩负义,两地百姓皆为刁民。对此袁绍治下的军民恐怕也是满腹的委屈,毕竟袁氏的大陈国不过才立国一年而已,其治下百姓对大陈国的认同度又怎能同已有四百多年国运的大汉相提并论。
当然袁绍本人是不会做这方面反思的。若非官渡之战已进入了最后的决胜阶段,袁绍不想在已经看见曹操中军大帐旗帜的紧要关头前功尽弃,他可能早已鸣金收兵,转而对付蔡吉,收拾那帮忘恩负义者去了。
因此在听罢沮授的禁言之后,袁绍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转而收起佩剑说道,“公与言之有理。是孤急躁也。”
难得见袁绍主动认的沮授在欣慰之余,赶紧趁热打铁地向袁绍提议道,“陛下,蔡安贞眼下已占据青州全境,臣以为因让高览拖住蔡安贞,谨防其渡河攻掠魏郡。”
“罢了,朕这就封高览为东莱侯,命其将功赎罪,拿下蔡安贞。”袁绍想了一想之后,定下了这么一条在他看来恩威并施的决断。
可在沮授眼中袁绍的这一安排,虽耍了点小聪明意图挑拨高览与蔡吉死斗,可实际的效果怕是并不好。须知东莱郡乃是蔡吉的起家之地,袁绍封高览为东莱侯只是一个空头衔而已。用一个空头衔来让高览攻击比他实力强十倍的蔡吉,实在是有些贻笑大方。不过沮授也知这已是袁绍所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希望高览在接到圣旨后够聪明,能够不为所动,继续窝在城池中与蔡吉周旋。这样一来还能为袁绍多争取点消灭对面的曹操。
一想到曹操沮授心中便不由自主地会萌生一股子无力感。他以前也知曹操是个难对付的角色,却从没料到曹孟德竟是这么一个难缠而又坚韧的对手。沮授与袁绍之前也不是没打过艰苦的攻城战。当年的易京之战堪称天下第一要塞,袁绍付出了数万兵马以及在天崩地裂之术的帮助下方才拿下易京。公孙瓒更是直接被吓得自尽。可对面的曹操却是个柴米不进之辈,无论是山崩地裂之术,还是一波又一波没日没夜的进攻,都无法摧毁曹操战斗下去的意志。加之蔡吉现在又在袁绍的后院点起了火。沮授就更担心自家兵马能否坚持到攻破曹营的那一刻。
袁绍虽没沮授想得那么多,但他也一旦魏郡受到攻击,则邺城也会有危险。却见他在帐中绕了一圈后,烦躁地问道,“公路那厮还没消息?朕让其在后方守护两道,这厮倒好跑没影也”
沮授心想袁公路为人反复,汝还信他?但话到嘴边,沮授还是向袁绍开导道,“陛下,此番袁术怕是指望不上也。臣请陛下命二殿下和高州牧速速南下驰援冀州。”
沮授所说的二殿下和高州牧,正是袁绍的次子袁熙和他的外甥高干。此二人一个镇守幽州,一个镇守并州,是袁绍手上尚未动用的两支完整力量。袁熙历来与幽州的乌桓、鲜卑等部族关系不,手下的兵马也都经历过与公孙瓒的大战。高干的脾气虽粗暴,但他通晓武略,在河北颇有声望,与南匈奴单於栾提呼厨泉等人更是关系密切。当然沮授并不知晓,在另外一个时空的历史中,高干部作为袁氏最后一支完整的军团连曹操都不敢轻易动他。高干本人则在袁氏反目的情况下,先投降曹操,后又趁曹操征乌桓之际反曹,并最终在建安十一年才被曹操消灭。因此袁熙与高干手上的兵马不仅久经杀阵,且均以擅长骑射的骑兵为主。一旦两人南下驰援冀州,袁绍便可继续安心在豫州与曹操厮杀下去。
“让熙儿和干儿南下?”袁绍略带迟疑地皱了皱眉头。当初袁绍之所以将袁熙与高干分派到幽州和并州,一来是为了让外放袁谭显得公平,二来也是出于防守边疆的考虑。须知幽并二州历来多异族,且民风彪悍,袁绍可不放心将这两个地区交给外人打理。
沮授看出了袁绍的犹豫,但如今的情势又岂容袁绍有所犹豫。却听沮授一针见血地点明道,“陛下,若冀州都不保,要幽并又有何用?”
袁绍被沮授这么一说,心想也对,冀州乃大陈国根基之所在,的国都、粮仓统统全在冀州。袁绍固然不信小小的蔡吉能一口吞下冀州,但也无法放任那的兵马在冀州继续肆虐下去。就这样在权衡了一番利弊之后,袁绍终于拍板道,“传令,命袁熙、高干南下驰援冀州”(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
div
baidu_clb_lt_id = "51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