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下午三点三十六分,艾克里陨石坑,一道亘古从未出现的光亮突然闪了起来。
只看见硕大无比的暗紫色烟柱一秒钟之内就升腾到两万米的高空,并且继续上升,耀眼的光亮照亮了整个大地!
直径几乎有五千米的巨大火球一边翻滚上升,一边从暗紫变成了橘黄,同时球体急剧扩展,仿佛一种被束缚了亿万年的自然伟力突然释放出来!
月球没有大气,引力又小,核爆炸的场景与地球完全不同。
由于它的表面是真空环境,没办法传递冲击波,所以杀伤范围小了很多,但冲天而起的尘埃瞬间获得了强大的动能,不断地向外扩散着,有部分甚至挣脱了月球引力,直接飞向宇宙空间。
科学家们瞬间忙碌了起来,卫星开始不停地收集数据,各种科学仪器也开始调动,脚底下甚至还有微微的震感。不过,这种震感传递到基地内部已经非常微弱了。
通过月球的卫星图,可以看到极为强大的光辐射中在真空中几乎没有任何阻碍,刹那间射向四面八方,极高的温度瞬间将最近处的尘埃化为了等离子体。
而电磁脉冲几乎也在同时向四周射散,整个屏幕都哗啦啦抖动了起来。
“这是……卫星受到电磁脉冲,过载了。”一位科学家停下手中的动作,自言自语解释道。卫星在设计的时候,都有抗太阳风的功能,受到大量电磁脉冲时会自动关闭,以免受到损伤。
“启动备用装置!”
“传回月球车收集的数据!”
这点小麻烦显然难不倒众人,一个接着一个的数据收集到,被记录到档案中。
丁一东的眉毛开始上翘,脸色明显红润了起来。
核弹虽然爆炸了,但也不一定成功,只有数据分析后,本次试验符合一百万当量的水准,才称得上真正的成功。
“恭喜了,丁教授。”
“恭喜!提前庆祝了!”
“谢谢,谢谢大家!”
虽然最终的结果还没出来,大家已经开始提前恭喜丁一东了。这些科学家们对数据是非常敏感的,虽然还没有用计算机分析,但基本上可以说八九不离十。一种喜悦的气氛飘扬在空气中。
“好了,各位同志!”于易峰也是微微有些兴奋,他轻咳一声,说道:“首先,我们要感谢丁一东教授这些年来的奉献。他发明的各项技术对本次试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我们对他致以真诚的感谢!”
底下掌声雷动,许多人都看过丁一东的论文,确实非常有水平。这是真才实学,不是胡言乱语,这样的人总是值得尊敬的。
“那么,大家回去后,分析一下数据。然后思考一下用氦-3核弹代替氢弹这个方案的可能性。今天晚上八点,我们再开一个会议。”
虽然是晚上八点钟开会,时间比较晚,但没有人有怨言,大家都习惯了。或者说,大伙儿面对新鲜事物,都非常有干劲,一个个急匆匆地回去分析数据。
……
八点的会议准时开始,一场关于氦-3的辩论开始了,来的不仅仅是那些科学家,还有大量的工程师代表,可以说是一场比较重要的会议。
会议的主题有两个,第一,探讨关于用氦-3取代氢弹的可能性;第二,讨论关于丁一东教授的《十亿吨级别核弹推动方案》。
“各位同志,大家晚上好。”
于易峰站在会议最前方,这种场面他已经非常习惯了。“今天下午的氦-3核弹试验,大家也已经知道了。现在我播报一下最终结果:我们的科学家经过计算分析后得出,本次试验的核弹最终释放出——”
“101.6万吨TNT爆炸的能量,与预期基本符合。”
“本次试验,圆满成功!”
下面的人开始热烈鼓掌,好久才停下来。
“好了,那么进行今天会议的第一个主题:探讨关于用氦-3取代氢弹的可能性。”
“首先,我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我们的能源不足的缘故,导致了一些工程项目严重滞后。”
“三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只生产了不到四百万吨钢铁,五十万吨铜,钛、铝等有色金属更少,严重不达预期。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能源不足。”
于易峰在屏幕上列出一串表格,上面罗列了基地三个月来各个项目的工程进度,包括金属冶炼、内部设施建造、引擎装置建造、采矿量等等。
在座的都是各行各业负责人,对自己的工程熟悉,对其他的倒是不太清楚。他们数字都有着一种直观的看法,说实话,于易峰给出的数据,总体来说比想象中的差很多。
会场中的气氛立即安静下来,原本有的一些窃窃私语也不见了。
这给许多人心中泼了一盆冷水,昨天刚刚开过晚会,很多人还沉浸在那种疯狂的雄心壮志当中。回归现实后,冷冰冰的数据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只有56%的工程达标,44%的项目滞后!这个进度比他们想象中的差太多了。在座的大多人是知道月球即将毁灭真相的,无论进度好还是差,人类都是必须要离开月球的!
工程没有完成便离开,其后果可想而知。
那些滞后的项目负责人羞愧地低下了头,心中又有些委屈。他们真的已经用尽了全力。
“我在这里说一句,不是人的问题,而是能源的问题。”于易峰及时解围道:“我们以前的计算还是太乐观了,出现了部分偏差,再怎么节省,能源还是不够!”
“所以我在这里给出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砍掉氢弹计划,以更加节能的氦-3核弹取而代之,腾出来的能源用于生产!”他又给出了一些数据,氢弹计划总共要消耗整个基地30%左右的能源,如果这部分全部省下来……
这个计划听起来不错,底下的人开始议论起来。
但是,要让他们一下子推翻原来的计划,改成新的,其实很多人都不太能接受,或者说需要时间来消化。人是一种不太喜欢变通的生物,即使新的方案更好,更完善,但一时半会之间人们还是会感到别扭,或者说会觉得有风险。
“于易峰先生,您说的氦-3核弹可靠吗?这种武器,我们只试验了一次啊!”有一位工程师问道。
“你的担心不无道理。这个问题应该让丁一东教授给出解释。”于易峰道。
丁一东上台,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演讲稿,配合着幻灯片演讲起来。他准备已久,尽量把深奥的内容转换为大家能听得懂的东西。
主要内容突出两点:第一,他已经研究了十几年,核心内容已经摸索的非常透彻,第二,主流科学家都同意他的方案。
再怎么解释其中的技术,不如宣扬自己的权威性。术业有专攻,反正大多数人都是听不懂的,讲再多不如直接说“我就是权威,你们必须相信我!”
他这个方法看起来还不错,许多人的情绪开始稳定下来,似乎有点能接受了。再看主流的科学权威,也是比较接受这个方案的。
随即,丁一东引出了最后的话题——《十亿吨氦-3核弹推进方案》!
“我在这里给出一个新的方案,不如制造一枚十亿吨级别的氦-3核弹,一下就能把飞船轰上去。省时、省力、高效、快捷!”
这下,就如一枚重磅炸弹丢入了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