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西部 !唐-尼尔森1962年大学毕业进入职业篮球,经过几个平淡的赛季,他被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签下,成为“红衣主教”奥尔巴赫的弟子,也是在凯尔特人队的这几年中,他深受奥尔巴赫跑轰战术的思想所影响。他在成为主教练之后基本继承了老主教的炮轰思想,不同的是,尼尔森的替代方式相比之下更加疯狂,其跑轰在当时的环境看来也更加离经叛道。
1976年,尼尔森退役,并在同年成为了雄鹿队的主教练。在他执教雄鹿的10年里,雄鹿队的节奏常年排名联盟倒数前五,场均失分和防守效率更是一度排名联盟前二,当时的尼尔森如同后来的公牛队主教练锡伯杜一样,被认为是年轻教练中最优秀的防守专家。
离开雄鹿后,尼尔森签约金州,开始执教勇士队。但是由于勇士队内线几乎真空,无人可用,尼尔森只得像当年的奥尔巴赫一样选择跑轰,同时实验更多的位置替代方案来搞定内线,结果就是他将身高2.31米的波尔练成了外线炮台,反而把身高2.01米善于抢篮板的小前锋罗德-希金斯当成为了球队出场时间最多的“内线”。
尼尔森的跑轰战术,在于错位战术的研究,并试图以此打破普遍的对位规则,以乱对高。正是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除了队内三大核心米奇·里奇蒙德、蒂姆·哈达威和克里斯·穆林,这个被球迷合称为“RunTMC”的三人组外,尼尔森经常在他们身边放一个小前锋和一个后卫打五小阵容,结果自然是把比赛打的风驰电掣天雷地火,让观众直呼心脏受不了。
此时的1995年,尼尔森刚刚在赛季中期辞职,而他刮起的跑轰旋风,仍在联盟里被球迷所津津乐道。如今乔丹第一次退役后复出,正在开启公牛王朝的第二个三连冠,全联盟都在研究学习菲尔-杰克逊教练的三角进攻战术。
在穆乐看来,森林狼队球员构架过于年轻,没有太过成熟的战术执行力,如果想要布置复杂的战术体系,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效果,而常被作为替代战术的跑轰,则非常适合如今的森林狼队。显然桑德斯正是同样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对穆乐提出的跑轰战术非常感兴趣。
想到这里,穆乐看了看桑德斯,后者坐回到他的办公椅上,拿出钢笔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不时抬头看看穆乐,并没有打断他的思考。
“如果要打跑轰,我们需要一名控卫。”穆乐开口说到。
“球队的先发控卫温斯顿-加兰上个赛季的数据只有6.1分和4.4个助攻,而且他已经31岁了,并不适合打跑轰。”
听到穆乐说话,桑德斯停下手中的笔,抬头对他说到“加兰下个赛季不会出现在球场,他已经决定退役了。”
“那么球队准备签谁作为首发控卫呢。”穆乐问到。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么,穆,我想听听看你心中最适合打跑轰战术的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