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雷鸣(1/1)

转眼间,淳德公主中毒身亡已经一月有余,负责此案的三司还未得出结果。三司的主事官员不可谓不尽心,几乎日日睡在官署中,陛下则亲自挑选了禁卫保护,或者说“监督”他们。京中的勋贵们也不敢再这个时候去触周皇的霉头,自觉停了宴乐游乐,一时间京中的气氛沉闷无比。

查案的过程虽然是严格保密的,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总有些许风声流传出来,至少景轩手中便已经拿到了案情的最新进展。主审官员让负责膳食的御厨宫人相互指证,筛选出曾经单独接触过子陵鱼的宫人再严加拷问。嫌疑最大几人中有一个是负责传膳的宫女,正是她把有毒的子陵鱼端到了叶贵妃的案上。这个宫女在狱中捱不住酷刑自尽,自然成了畏罪自裁而被当作调查的重点。

这宫女也是京城人氏,家人的情况并不难查,但当禁卫军去追捕宫女的家人时却发现他们的居住的院子已被烧成了白地,一家七口人都成了焦尸,连面目都几乎无法辨认。即便真的是夜间失火,也不可能七口人里连一个活人都跑不出来。

杀人灭口!负责调查的官员心里最先冒出来的想必也是这四个字。宫女虽已自尽,但生前或许曾和家人透露过什么,幕后主使为保万一便连她的家人一起除掉。看来调查方向是对了,但线索已断,也不知道三司能否从被烧毁的残垣断壁中找出些什么蛛丝马迹。

距淳德公主的尾七没有多少时日了,尾七时宫中要举行的祭礼,所以礼部现在是除了调查下毒案的三司之外京中最忙碌的部门了。案件的调查还没有结果,然而尾七过后,驸马就要护送公主的灵柩回英国公属地,归葬入英国公的家族墓地。虽然周皇陛下没有下明旨,但很显然,朝野上下都希望能在公主下葬之前了结这桩公案。

在这表面平静但其实暗流汹涌的局面中,吴王景轩深居简出,除了定时去宫中拜祭淳德公主外便闭门谢客。而在潜伏于吴王府中的几个细作眼里,吴王也的确安分守己,连最近十分宠爱的那个良家子都不太召幸了,整日呆在书房中为公主抄写经文。

这日天气不大好,一早便阴沉沉的,且十分闷热,像是要下大雨的样子。早膳之后,景轩不愿再窝在书房里,就在园子里散心,最后停在了荷池上的石桥上。池中荷叶已然舒展了开来,碧绿绿的,渐渐连成一片,观之令人心情不由得舒畅了几分。景轩打起精神开始寻找隐藏在荷叶中的花苞,但暂时未有收获。皇甫靖站在他身后一步之遥,依然沉默而锋锐。

林远走近的时候看到的正是这样一幅画面,这场景并不陌生,但却让他停住了脚步。

吴王殿下的心思,作为近侍的林远很早便察觉到了,但是一直装作不知。说实话,林远并不觉得皇甫侍卫会得什么好,殿下心太深,被他看中并非幸事。事实似乎也是如此,这两年皇甫侍卫随着殿下出生入死,殿下对他却并无殊宠,皇甫侍卫一切用度不过是应得的份例罢了。虽然殿下记得皇甫侍卫的喜好,但是从不赏赐什么珍玩,而是常常会塞给皇甫侍卫一些与他喜好完全相反且不值钱的小玩意。所以,很多时候林远会忍不住怀疑,殿下到底是喜欢皇甫侍卫,还是深深恨着他。

但是,也只有殿下能从皇甫侍卫那张始终冷冰冰的脸上看出喜怒哀乐,当他们二人站在一起时,林远都会有种感觉,他们二人间似乎再也插不进第三个人了。而殿下从楚国回来之后,这种感觉愈发明显。这些年,殿下身边也的确没有其他人,那位姓谢的良家子是怎么回事,林远心中有些数目。想到这里,林远心里不由得冒出了一个念头,或许殿下真的……

“何事?”倒是景轩先注意到了驻足在荷池边的林远,问道。

林远连忙收敛心神,急步走到景轩身旁回禀道:“殿下,宫里来人宣殿下进宫议事。”

景轩微微沉吟:“知道商议内容么?”

“宣旨的公公口风很紧,但透露了京中的重臣与宗室几乎都在名单上。”

“知道了,备车吧。”这个时候,召集所有人商议的还能有什么事情。

这不算是正式的朝会,无需换朝服,景轩瞧瞧自己身上这身素服倒也妥帖,然后他看了一眼皇甫靖,皇甫靖也毫不相让地看了回来。好吧,景轩笑了笑,知道他是一定要去的。

议事的地点被定在了宣政殿。三大殿中,紫宸殿最为宏伟壮观,是举行国家大典的地方;太极殿是平日里朝会之所;宣政殿最小,周皇一般在此处批阅奏章,或与近臣商议国事。

虽说宣政殿是三大殿中最小的,但坐下几十个朝臣宗室还是绰绰有余的。太子已经到了,坐在上首,赵王坐在他对面,两人俱是一脸严肃。坐在景轩身旁的是洛王景轲,景轲也到了离宫开府的年纪,开府之事繁琐,他身子本就不好,这一劳累又有些犯病之势,不时轻声咳嗽。徐王景轺与母梁才人一贯是依附皇后的,如今太子与皇后日渐失势,周皇对梁才人的宠爱却并未受到影响,但景轺依然是一副惴惴不安的样子。

殿内无人交谈,偶尔有大臣小心地交换一个别有深意的眼神。在这一片静默中,周皇终于驾到。周皇神色也很凝重,众人行礼之后没有废话寒暄,直接示意负责调查的三司官员开始。

负责禀报案情的正是大理寺卿齐至诚。他是名干吏,声音不急不徐,条理十分清晰,不过内容与景轩先前得到的消息无二,说到了那名传膳宫女时还不忘向周皇告罪:“臣等无能,竞让那犯妇在审讯时寻到了空隙触柱自尽,请陛下责罚。”

周皇想必早已知晓了这个消息,示意他继续说。于是,齐至诚继续禀报追查宫女家人的经过:“臣立即请禁卫司抓捕犯妇家人,但没想到禁卫军赶到时,却发现其住所已被烧毁,犯妇的父母兄嫂并几个弟妹一共七口人无一幸免,而火灾发生的时间正是犯妇自尽的当夜!”

旁听的群臣宗室中有人发出了惊讶的声音,其他人也露出了适当的惊异或愤慨的表情,一眼看过去还真看不出真假,唯有周皇始终面无表情。

“根据周围的邻居所述,火势极大,根本无法靠近施救,后来大理寺与禁卫司仔细勘察了现场,发现门与窗的位置焦黑最甚,应当是被人浇了火油。”

“屋内器具所剩无几,禁卫司在废墟中翻找了数日,终于找到了一点线索。”

当即有内侍把证物呈给周皇,周皇拿起来仔细端详。景轩在座位上也看得十分清楚,那是几个银锭。周国虽然已开始用银两缴纳赋税,但普通的百姓生活中的买卖仍以铜钱为主,偶尔用到银子也是也多是碎银,这样的银锭绝非普通人家能够拥有的。

“这是禁卫司从院中挖掘出来的。臣等推测,原来银锭的数量应该还不只这些,只是其余的已经被凶手带走。我周国银矿一向为官营,严禁私铸,而每一锭官银上都会有标明产地的戳印。这些银锭被偷偷重铸过,并无任何标记。”

说到这里,齐至诚顿了顿,才道:“然而,不同地区产出的银矿所含的杂质各不相同,再如何精炼冶铸,也总会留下一些杂质,让不同产地的银锭有着细微差别。这种差别普通人完全分辨不出,但臣等找到了工部负责铸造官银匠作司大匠。经他辨别,这些银锭的产地正是灵丘。”

此言一出,殿中朝臣神色各异,而太子则神色一凛。灵丘,正是太子的封邑。

“你们所禀的重大进展便是这个?”但周皇的脸上依然看不出喜怒。

“陛下,臣等禀报的重大进展并非是此事,而是那犯妇王氏已经苏醒。”

这句话,真正让宣政殿中沸腾了起来。有宗室不由得起身质问道:“那宫女不是已经畏罪自裁了吗?!”

“犯妇的确是触柱自尽,但并未当场身亡,经太医诊治后总算是保住了性命,只是一直昏迷,直到前几日方才彻底苏醒。”

话已至此,在场的群臣宗室哪里还会不明白,宫女身亡的消息,正是负责查案的三司有意放出来的,原本只是为了保护宫女的性命,但没想到幕后主使居然如此凶残,赶在三司将宫女的家人灭口……

而景轩所思更灰暗,或许三司晚到一步并非是一时失察。想那宫女能为了幕后主使毅然自尽,可见其忠心,即便被救醒也未必肯招供。但是,当她知道自己的家人被人活活烧死之后,又会怎么做呢?

“宣王氏进殿。”周皇沉声道。

便有司礼太监高声道:“宣犯妇王氏进殿——”

宣召的声音一声接一声,交替远去,殿中恢复了寂静。而远方忽有滚滚雷声乍起,由远及近,竟似应和一般。

宣政殿中的人大约心中都兴起了同一个念头:天要变了。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