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1/1)

距离颜素上一次见到东平王,已经过了大半年。

遵照约定,东平王将团黄和白露送来与她作伴,之后就再也没见过她。虽然仍是囚禁,但到底不是脏乱潮湿的牢狱,不必承担繁重的劳作,衣食供给谈不上丰厚,却也不至匮乏。是以这半年,三人生活还算平静。只是东平王似乎下了封口的命令。无论她们如何探听,始终得不到外界任何消息。因此晚间东平王的忽然召见,让颜素颇为吃惊。

恐怕……是出了什么大事。去的路上,颜素如此推测。

东平王这次选择在城楼见她。

行礼之后,颜素偷偷看他。他比上次相见的时候消瘦了许多。同样的袍服如今看上去格外宽大。眼窝发青,脸颊也微微陷下。两腮上冒出不少青茬,想来已有多日未曾修饰面容。

“不久以后,京师将会大乱,”东平王没有与她寒喧,直入正题,“届时我恐怕无法顾及三位娘子。明日一早,我会让人为你们送去足够一月的食、水,然后闭锁你们所在的院落。”

颜素浑身一震。京师大乱的意思是……

看出颜素的想法,东平王平静地揭开了谜底:“姚潜已经攻入关中。余维扬节节败退。恭喜娘子,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你们那个地方比较偏静,不大会有人注意,只要你们自己不生是非,应该不会为人所趁。到时自会有人前来解救。”

“大王只能再撑一个月?”颜素问。

之前看不到希望,总觉得等待过于漫长。如今东平王兵败,她却又觉得十分突然。

东平王苦笑:“未能夺取梁州,我的败局已定。这时太后他们只要振臂一呼,各藩就会起兵响应。姚潜这次进兵,势如破竹。京城里也是人心浮动。我猜已经有不少人给姚潜送信,想要与他里应外合了。一个月?我看半个月都用不了。”

颜素很快猜出了来龙去脉。即使立场不同,她还是忍不住表达了自己的鄙夷:“这些人,需要他们的时候作壁上观,局势明朗了倒出来捡便宜了。”

“趋利避害,人之常情,”东平王嗤笑,“当然他们不会说得这样直白,只会宣称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颜素忍不住和他相视一笑。然而一笑之后,两人不可避免地陷入沉默。

“也许奴婢没有立场过问,”踌躇许久,颜素还是把话说出了口,“不过……大王之后有什么打算?”

“余维扬建议投奔昭义或者淮西。不过……”他摇了摇头,“这不是娘子需要关心的事。”

他挥了挥手,让人将颜素带了下去。

***

正如东平王所料,姚潜这两日接到了不少来自京城的投诚。

陈守逸翻着这些书信,嗤笑连连:“这些人多数都曾进士及第,现在作的文章竟如此千篇一律。”

姚潜吃着茶,淡淡说道:“除了受伪王挟持,他们还能找出什么理由?”

陈守逸抖了抖手上的书信:“即使明知这些人都是什么货色,都使仍然打算接受他们的投诚?”

“现在最重要的是收复京师,”姚潜放下茶盏,“若是严辞拒绝,无疑会将他们再度推向敌方。这些人虽然见风使舵,说到底不过是为了明哲保身,倒还极少作什么大恶。临行前太后曾经交待,对前来投靠的人不必过于深究,想来也是这个用意。监军也不想本来可以安定的局面再起波折吧?”

陈守逸叹息:“道理奴婢当然明白,可是一想到我们千辛万苦走到这里,现在倒让这些不三不四的人出来摘桃子,真是不甘心啊。”

“天下太平,对某已经是最好的报酬了,”姚潜调侃道,“至于足下,太后、太妃那里又不会少了封赏,何必与这些人斤斤计较?”

陈守逸被他揶揄,失笑道:“姚都使这阵子也学坏了。”

“某被监军耳濡目染这么久,也不能一点不长进吧?”姚潜笑答。

陈守逸被他说得哑口无言,只好找个借口飞速告辞。随着他的离去,姚潜的笑容也消失了。

走出帐外,下弦月银辉黯淡,只能为周围的景物罩上一层朦胧光影。

以目前的形势估计,姚潜沉思,很快他就能兵临京城。那时……有一个人,他将不得不去面对。而这一日,来得比他想像得还要快。

接下来的战事印证了什么叫做兵败如山倒。

一两个月之前,姚潜和陈守逸还在为梁州的存亡绞尽脑汁。现在形势却已完全逆转。攻入雍州以后,他们几乎没再遇到任何有效的抵抗力量,再加上京城内部的松动,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取了京城。

余维扬带着残兵投奔了昭义。让人吃惊的是,东平王并没有跟他一起走,而是留在了城内。

“某是否可以和东平王单独谈谈?”得到东平王在皇宫城楼上的消息后,姚潜转向陈守逸。

虽然有些诧异,但是陈守逸并未表示异议,点了下头便转身离开。

姚潜缓步走上城楼。

几十名兵士围成一个大圆,手上都端着枪。枪头所向,正是在圆圈中心的东平王。

无视周身密密麻麻的枪头和敌意,东平王坐在胡床上,从身旁的矮几上拿起酒壶自斟自饮。

“姚都使来了!”有人看见姚潜,叫了出来。

其余的人听见,纷纷为他让出一条道。

看见他,东平王淡淡道:“你来了。”

姚潜沉默一阵,对周围的人说:“都先退下。”

“都使!”有人不赞同地提高了声音。

“退下。”姚潜的声音很平静,却有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士兵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听令,退到了远处。

东平王另外拿出一个空杯,倒满了酒,又给自己满上,向他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姚潜席地坐下,举杯一饮而尽。

“丢了梁州以后,”东平王静静开口,“我一直在想,最后取走我这条命的人会是谁?没想到来的竟然是你。看来上天待我毕竟不薄。”

姚潜叹息:“大王为何不跟余维扬一起离开?”

东平王惨笑:“昭义和淮西现在恐怕正急于想办法和太后、太妃修复关系。残兵败部,就算勉强逃到那边,也不过是向别人贡献自己的项上人头。又何必再费这一番奔波?”说着,他闭上了眼:“还请姚兄下手快些。”

姚潜摇头:“大王谋逆,自有国法制裁。某不会对你动用私刑。”

东平王睁眼苦笑:“永远这么一身正气,不愧是姚峰鹤。”片刻后,他站起身,双手握拳伸出:“既如此,我也不令你为难。来吧。”

他起身前,姚潜分明看见有一个不足巴掌大的琉璃瓶被他收入袖中。然而姚潜只是犹豫了一阵,最终一言未发,只向不远处的几名士兵点头示意,命他们将东平王收押。

被押走之前,东平王忽然停住脚步:“我还有最后一桩心事,不知能否托付姚兄?”

“请讲。”

东平王向他招了下手。姚潜附耳过去数句以后,姚潜点头:“大王放心,某一定办到。”

东平王似乎舒了一口气:“多谢。”

“大王……”东平王再度迈步时,姚潜又叫了一声。

东平王没有回头,但是顿住了脚步,等待他的下文。

然而姚潜却只是摇了摇头:“没什么。”

本来想问一句,事到如今,他可曾后悔?可是转念一想,这句问话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当日夜里,东平王在牢中服毒自尽。

***

京师顺利收复。昭义很快送来了余维扬的人头,以此乞求朝廷的原谅。然而太后一反往日的宽厚,对参与叛乱的藩镇表示了绝不孤息的态度。战争继续进行。在河北的强大攻势下,昭义、淮西颓势日显。朝廷的胜利不过只是时间问题。

又过了一个月,太后、徐太妃带着小皇帝风风光光地回返京城。

迎接她们的,除了姚潜,还有颜素、团黄和白露。

看见三人,太后和太妃都下了檐子,将她们亲手扶起。

“太妃……”起身后,颜素便想就当初被东平王套出子午关之事向徐太妃道歉,没想到话未出口就被徐九英制止。

“什么都不用说,”徐太妃亲切道,“平安就好。”

另一边,团黄和白露也向太后禀报了孙太妃自缢自亡的消息。

当初太后心软,只将她软禁却并未伤她性命。东平王占领京师以后也确实将她释放,并且给予她十分优厚的奉养。然而这份尊荣只持续了不到一年。姚潜攻破京师,孙太妃又惊又惧,终于选择结束自己的性命。

太后听完沉默良久,最后说了一句:“知道了。”

诸人诉完离情,徐九英才忽然想起,陈守逸直到现在都还没露面。这个人难道打算一直这么躲着她?

察觉到徐九英的疑惑,姚潜笑着说道:“监军正在太妃殿中。”

徐九英“哦”了一声,不再吱声。

倒是太后听见,拉起小皇帝的手,亲切道:“青翟,先去我那里吃果子好不好?”

小皇帝连忙点头。

接着她又叫上了颜素。做好这一切,她才给了徐太妃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