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年与雪狼(1/1)

盛唐国唐隆元年初冬,一场大雪下了足足半个月,地处北端的栖凤山脉白雪皑皑,千里冰封。

幽深的松林里,一个少年匍匐地上,白雪覆盖了他的身躯,只露出鼻孔和眼睛。尽管手冻得发僵,他却依然紧握着一张桑木弓,随时准备射出弦上的羽箭。

先前卧倒时本已消融的积雪化成雪水,冷风一吹,又变成坚硬的冰碴,透骨的寒意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

跟踪这头雪狼已经六天,为避免打草惊蛇一直追踪到这片松林,借助积大雪掩护,他等待雪狼再次出现。

雪狼毛皮珍贵,是做上等衣裘的原料,价值不在貂裘下。

少年就住在栖凤山南麓的道观里,名字叫卓藏锋,从小失去双亲,和一个年老的道士,靠着抄写经书度日。

入冬以来,老道士生了一场大病,为了筹措药费,少年四处奔走。冬季大雪封山,鸟兽潜踪,天地间被寒冷肃杀之气笼罩,即使连平时常见的山鸡野兔都看不到。

而在雪天中,正是雪狼最活跃之时。那优美雄健的身姿经常在山巅峭壁奔走如飞。想着老道士的药钱,卓藏锋不顾天气恶寒,连日在山间寻找。

雪狼颇通灵性,并不容易对付,即使那些初窥修行门径的修行者都不能轻易擒获。何况一个天生注定不能修行的十四岁少年。

世间修行,需要家世,需要财物,需要坚毅的心志。除了性格坚韧之外,卓藏锋什么都没有。

曾经跟随老道士走遍栖凤山,也找不到一个宗门肯收他,反而受到百般奚落。

老道士对修行一道懂的不多,只能教他一些简单的呼吸吐纳,锻体强身之法,然而功效甚微,至此他都没有打通“玄窍”,甚至连一丝元气也感受不到。

一老一少同时认为是修行方法低劣,打开“玄窍”不在于天赋,而在于缺少名师指导。

“玄窍”又名“玄关”,是世俗武夫和修行者之间的分水岭。

《道德经》有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头陀寺碑文》记载:“玄关幽键,感而遂通。”

是以,无论佛道两派的修行者都以打通“玄窍”为要。打通玄关,就能凝聚玄劲,沟通经脉,吸收山川日月,海河湖泊精华。

纵然受到千般冷遇,纵然修炼之路艰辛无比,卓藏锋都从未放弃。只是越修炼越不长进,除了箭术日益精湛,修行的道路越走越是退步。

雪狼十分狡猾,陷阱、铁笼对它根本起不来任何作用,他只能靠着大雪掩盖身上的气味,希图以百步穿杨的箭术一箭成功。

大雪无止尽地下着,爬在原地快三个时辰,身体几乎冻僵,从远处看去,茫茫一片白色,整个人已经和雪白的天地融为一体。

他还有些担心,他怕雪水侵湿弓弦,改变弦的张力,影响发箭。

雪天中传来一声鹰啸,一只黑色苍鹰忽然窜入松林,翅膀带动树上积雪,扬起一片玉屑般的雪粉。

它梭巡良久,直接落了下来,坚硬的爪子踏在少年的头顶上。

卓藏锋不敢动,生怕前功尽弃。

那只鹰似乎把自己大好头颅当做了一块岩石,他心里想着,若非目标是雪狼,用弓背狠狠敲击鹰头,也未尝不能做一顿美味。

苍鹰警惕地四下观望,不知道听到了什么响动,猛然展翅飞走,在空中留恋的盘旋。

卓藏锋心中一动,雪狼终于要出现了。

苍鹰会追寻雪狼的踪迹,啄食雪狼弃之不顾的食物,是以鹰的出现让他心中狂喜。

机敏的鹰没有嗅到人类的气息,说明掩藏的不错,鹰在雪天盘旋不走,说明雪狼就在附近。

卓藏锋不敢动,用僵硬的手指轻轻拈着羽箭,目不转睛盯着眼前的一切。

这时,寒风吹面,一头洁白的雪狼从密林深处窜来。

挨近雪狼的那方是险峻的悬崖,悬崖下方有一条通往镇上的山路。若此时出箭,雪狼必定会掉下悬崖。

不过机不可失,决不能有丝毫的犹豫,眼看雪狼走到射程之内,他霍然一跃而起。在跃起的瞬间,弓弦已经拉满,箭头直指猎物。

只见少年苍白的手指倏然一放,“嗖”地一声,一只带着鸣响的利箭透过漫天雪幕,直直钉入雪狼左眼,锋利的箭头从右眼透出。

雪狼哀鸣一声,在洁白的雪地上洒下点点梅花般的血迹,带着悬崖上方的积雪滚落下去。

在站起身放出箭的那刻,弓弦的震颤力使得身上的积雪扑瑟瑟掉落。

这一箭堪称完美。

卓藏锋抿着嘴,给发僵的手指头呵气取暖,通红的脸上逸出一丝胜利后的喜悦。

活动活动发僵的躯体,他几步走到一颗老松树跟前,从雪地中扒拉出一个长方形木匣,负在背后,循着山路去捡拾雪狼。

为了让身体尽快暖和起来,他急速狂奔,虽然路滑难行,一路上连摔带滚,但好在感觉身上越来越舒畅起来。

这条路走过多次,自然极为熟悉,不一刻已经跑到悬疑下方,看到远处雪地中有突起之物,想来必定是雪狼的尸身。

这时听到有狗吠之声,在雪天中听得极是清楚,不一会,从山路上冲出几名骑马之人。这些人带着弓箭武器,跟着猎狗,显然也是趁着大雪捕捉雪狼。

卓藏锋感觉不妙,怕被对方抢走猎物,急忙加快脚步。

人毕竟不如马快,那些人果然捷足先登。一名仆人模样的人跳下马大声招呼同伴。

“刘少爷,天大的运气,不费一箭就有一只雪狼送上门来。”

一名身着棉袍的少年跳下马,走到雪狼面前仔细观看。

卓藏锋跑得气喘吁吁,等到看清那名少年时,心里咯噔一下。

那少年十六岁,是本县县尉的公子刘垂安。

刘家家资巨厚,聘请县里香岩寺主持元德大师传授武技与修炼之法。当初为了学艺,卓藏锋曾经给这位刘公子做过仆人。

刘垂安资质一般,学个三招两式就沾沾自喜,喜欢在仆人身上试炼。经常把人打得满身伤痕,甚至还打死过人。

卓藏锋也饱受欺凌,后来因为老道士的原因回到道观。

不过在此期间,他也学到一些武功招式。

刘垂安翻来覆去学不会的剑招秘技,他是过眼既通,只是不能吸收元气。不过,每次在元德亲自示范时,这个七品武夫境的大和尚每一招一式,他都可以凭借着毫无修为的肉眼看出对方剑上的剑意,以及其中元气的流动。

刘垂安虽然有人指导,十六岁依旧没有打通“玄关”,这固然是因为天赋不佳,更多的原因还是不肯吃苦。

说起来元得和尚的修为也不过武夫七品。在武道昌盛的盛唐国,修行的境界也跟官员的品秩一般,从最低九品武夫到一品武夫。每一品又分为“下、中、上三阶。”

无论是江湖,还是庙堂,或者是云雾飘渺的方外,这修行境界可是层次分明,容不得半点马虎。

元得和尚年轻时偷鸡摸狗,恶名远扬,曾被老道士送官。后来发奋,成了一名剑修,做了香严寺主持。他锱铢必较,记得老道士之仇,时常唆使弟子去观内闹事,毁坏器物,烧毁殿宇。老道不懂武功,知道惹不起,每每忍气吞声。

卓藏锋跑到跟前,看到刘垂安正令仆人把雪狼架上马背,心中怒火腾地升起,怒喊道:“放下雪狼,那是我的猎物!”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