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陷落,张毅立刻挥兵涿县和薛仁贵汇合。
薛仁贵已经围城一日了,暂时没有进行攻打。他带了五万大军,张毅也带了五万大军,加起来就有十万大军了。
而在涿县当中,曹丕只有五万大军,交由曹仁指挥。曹仁据城而守,将四门交给司马懿、郭淮、贾逵、夏侯霸驻守。
张毅的到来,让城外的张毅军士气大震,所有的将士都在欢呼。张毅虽然已经不怎么带兵打仗了,但是军中依然还流传着张毅的传说。
一些事将士们口口相传传下来的,都是快二十年的往事了。一些事寿春的将士们带过来的,张毅经常回去视察这些新兵们的训练情况,并且还会给这些新兵们露上一手,所有在寿春训练过了将士们都见过张毅箭术。
城内的人听到了城外的欢呼声,士气不由得低落下来。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人想着和张毅军决一死战了,更多的还是在想着如何将自己性命保住。
司马懿在城头上看着城外,眼神当中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羡慕之色。他看向了周围,便召集自己的亲信之人商议起来。
“我意今晚开城放张毅进城。”司马懿一句话便让这些亲近之人大吃一惊。
“尔等莫慌!这两年我也一直想要称疾归家,可是陛下不许。这两年陛下的作为你们也看到了,完全就不是一个明君所为。曹魏落到今日的田地,完全是咎由自取,吾等也又能如何?”
“而张毅雄才大略,其兵芒之盛,非是涿郡可敌。与其与曹魏同死,还不如选择投降。张毅对敌将宽容,吾等投降就算不得重用,也不会追究罪责。”
他的一番话,让亲近之人很认同。于是他们就纷纷说道:“吾等听从大人吩咐。”
司马懿点头,“今夜三更,吾等便开城门,迎张毅进城。”
张毅带着儿子女婿到各将大营当中巡视了一番。每到一处都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将士斗志昂扬,操练也一丝不苟。
张毅对着众人说道:“强国必有强兵,强兵方能强国。两个是密不可分的,以后你们不论担当文武官职,都要以强国强兵为第一目标。”
站在不同的位置,就要有不同的眼光。张毅已经站在了最高处,就不希望自己后代各个都混吃等死。
东汉的事例摆在我们眼前,哪怕以后皇帝不行了,还可以有杰出的宗室站出来接管天下。对于张毅来说,这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他们都是自己的后代。
张毅带着诸人巡完大营,也有一些累了,就想要休息。可是这个时候薛仁贵突然走了进来,对张毅说道:“陛下,城中司马懿派人来投降,相约三更将打开城门。”
听到是司马懿,张毅眼中精光一闪。在三国时期,他唯独对四个人警惕。孙权被他控制在寿春,刘备被他杀了,曹操已经病死,就剩下最后一个司马懿了。
不过现在曹魏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了,司马懿投降应该不会有诈。他便对薛仁贵说道:“此时你去办就可以了,小心一些。”
“臣明白!”薛仁贵立刻躬身退出去了。
薛仁贵让使者回复司马懿,三更时候回准时进城。
薛仁贵让王彦章打头阵,快速控制司马懿的士兵,然后秦琼第二个进入,接着是岳飞部,单雄信部。
三更时候,司马懿准时打开城门,不一会儿王彦章带着大军从城门而入。
司马懿带着人躬身说道:“未请教将军姓名,可否用吾等做些什么。”
王彦章看着他们,淡淡的说道:“尔等只需要让士卒放下武器,听从我们的安排即可。若是不听话的,可能就会被误伤了。”
司马懿早就打听过了张毅接受投降的规矩,立刻让人照办。
王彦章带人快速占据城墙,这才通知后面的秦琼、岳飞、单雄信三人进城。
秦琼三人进城之后,立刻向另外三个城门进发。
曹仁正在想着防守策略,他虽然知道最后肯定防守不住。不过他还是想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能守住一天算一天吧!
突然城内响起了喊杀声,曹仁立刻站起来,向屋外走去。到了屋外之后,曹仁才确定这是张毅军杀进城了。
“大魏已经走到了尽头了,现在我就为孟德尽最后一次忠吧!”曹仁返回屋内。
要想着当年曹操骑兵,可以说大将无数了。可是现在除了自己,就剩下许褚还活着了。典韦战死、夏侯惇战死、夏侯渊战死、张郃被俘、徐晃被俘、曹洪战死、乐进战死、于禁病逝、张辽战死……一个个可以力挽狂澜的名将猛将全都不在了。现在也到了他去见孟德的时候,曹披甲执锐,走出了府门,带着忠于自己的士兵,迎上了敌军。
秦琼纵马在城内向北门而去,正好迎面就遇到了曹仁。曹仁作为曹军大将,张毅郡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他。虽然夜晚看不太清,但是秦琼还是一眼就发现了是曹仁。
秦琼立刻长矛一指,“随我来!”
数十骑便跟着他冲向了曹仁。
曹仁也发现了秦琼,以不躲不闪,反而迎着冲了上去。反正他都不想活了,死在谁的手里都是一样的。
秦琼迎着曹仁,长矛就递了出去。曹仁虽然勇猛但是如今已经是五十多岁了,而且一天都没有休息,正是精神疲惫的时候。而秦琼则是正当壮年,现在才三十多岁。确定了晚上进城的时候,他就休息了,一更的时候才醒过来吃饭。
此消彼长之下,秦琼一矛就将曹仁刺于马下。秦琼后面的骑兵立刻冲了过去,将曹仁身边的亲兵给杀散。
秦琼将曹仁的首级割下,继续向北门赶。到了北门之后,秦琼快速的占领了北门,等郭淮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岳飞和单雄信两人也分兵占据了东门和西门,贾逵看到大势已去就立刻投降了,而夏侯霸则快速带兵前往城中的宫殿,去保护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