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嘉就明白啊,这些人都是在盯着他手中的好东西,成天想把他手里的好东西给据为己有。
伴随着自己手中的好东西越来越多的出去,那么自己的优势也会变得弱起来。
只是关中苻氏已得了八牛弩,燕国也有了,八牛弩的优势不在是可想而知的,不如自己就大方点把八牛弩给让出去给桓温吧!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样还能得到桓温的信任,况且你石嘉是把那么多的好东西都给让出来了,你石嘉就没有什么好厉害的,别人对你的戒心就会降低。
如今石嘉的策略是不能与他人为敌,必须是屯兵演练,减少仇敌,从而增强自己的实力。
石嘉自然是让人把八牛弩给郗超点清楚,然后让郗超是把八牛弩给带回去了。
或许也如郗超所说的,石嘉的妻儿在建康,他不得不让出来,以保妻儿的安全,另一方面,他能多减少对自己的敌对势力,这样是很好的。
所以于公于私,这些小小的舍得,以后会给石嘉带来更大的好处,那就舍去吧!
石嘉本以为能安宁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苻洪居然被麻秋所杀,麻秋请苻洪去赴宴,苻洪是一点戒备心也没有的,他喝了毒酒,幸好他把后事给安排了,让他的儿子苻健继承他的位置,从而稳定关中,在这之前,对于燕国和石嘉都得表现出臣服的样子来,要两面讨好,两方都不能得罪。
所以苻健是派使者过来了,对石嘉说,他是会按其父的要求与石嘉继续结盟的,而且只要是能稳定关中,把杀父仇人麻秋给收拾了,他就会立即出兵以应石嘉攻燕之举。
说是这样说,可你怎么知道苻健不去和慕容儁说,他愿奉慕容儁为主,而且会与慕容儁一起攻打石嘉呢?
因此,石嘉对苻健的话是不相信的,只是现在石嘉也不能去攻打关中,不得不承认,如今兵发关中,是最好的时机,可惜的是粮草不足,兵马又四散屯田,空有心而力不足,错过就错过吧!如南方俗话说说得好:“力不到不为财啊!”意思是能力不及的事情,就不是你所能获得的钱财。
石嘉能想明白,当自己刚刚与苻洪结盟了,苻洪就被麻秋所杀,可想而知,这一定是慕容儁的计策,他这一计可真了得啊!轻而易举就拆散了自己和苻洪的联盟,还令得关中大乱。
要是现在慕容儁乘势起兵以攻关中的话,以如今关中的情况,很容易就会被攻灭的。
石嘉明白这一点,东晋让他起兵,他必须起兵,兵可以不动,这样子必须做,一来是牵制住燕军,二来也给关中喘息的机会。石嘉更是把燕军会乘乱以攻关中的危险和苻健说,希望苻健能小心对待方好。
石嘉是派出了一支人马以伪装攻打燕国,毕竟东晋的圣旨都下了,不做做样子,怎么行呢?内部还是主要的实行镇压内部叛乱,以及建设各项事宜。
至于燕军当然是想反击,可短时间之内,想必慕容儁是不可能聚集得了大军出兵的,他要稳定国内形势,还有积蓄战争所需要的物资,起码要花上三个月以上,甚至更早,到时,慕容儁完全能以石嘉率兵来犯他,他不得不还击为由,从而出兵。
所以现在时间对石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最少有三个月,要是能拖得更久,让燕军出兵的时间更久,对石嘉则是更有利。
只是有人来回报石嘉,钱又用光了,石嘉不由头疼了,这花钱还真是流水一般啊!想想也是啊,大乱之时,赋税的收入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石嘉更是让各地都免赋税,这么一来,官府的运转,那就得你侯爷来掏腰包了,这样宝藏所用的数额就是非常多,多得惊人了。
石嘉虽然得到了石崇那富可敌国的宝藏,可是这么多年,石嘉是大肆地挥霍着宝藏,为了强国强军,大量都得用到金钱。
现在石嘉一去看那藏金处,他居然把一处藏金处用完了,整整四个藏金处,第二个藏金处的宝藏也用了很多了。
这就等于石崇的宝藏,他是用了三分之一!虽然还有三分之二,可是这战争不知几时能结束,随着石嘉的地盘的扩大,以后用钱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多。必须要想办法以增加收入才行啊,收入不多,一切事情都得停止的呢!
石嘉现在是感到烦恼了,刚开始得到石崇宝藏的时候,他是根本就不用为钱财烦恼,可随着这十年的挥霍,越发感到钱财的重要了。前面挥霍还算是自己没有什么地盘,可地盘一大,这个挥霍度就是以前比不上的啦!钱!必须要想办法赚钱才行!
石嘉是想着赚钱的方法,可如今又有什么办法能让他赚钱呢?石嘉是敲打着桌面,原以为自己不用再为钱操心和烦恼,可现在看来一切都错了。
石嘉觉得既然坐也是坐着,不如出去走走,说不定就能想到好的方法。
王猛这时,正好是有空了,他想跟石嘉一起走走呢!石嘉便是一笑,示意可以和他一起出去。
石嘉和王猛一起到了绛邑了,就是那一个崔氏四兄弟曾经呆过的小茶馆。掌柜的妻子是知道石嘉的真实身份的,不过作为保密,不能说出来,就把石嘉当成了一个普通的茶客来对待。
绛邑和闻喜等不同于其它地方,不说茶馆,连酒馆都少,毕竟大乱之世,连吃的都没有,酒馆和茶馆又怎么会有生意呢?只是石嘉治理的地方好,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故闻喜附近就是一个例外了。
石嘉和王猛坐着品着茶,就在这时,一个人正在欺凌着另一个人,一副嘲笑对方的样子,好不得意呢!
石嘉从他们的对话中听出了,一个是守门人,一个则是小贩,对!就是挑担走街穿巷的小贩,同时,这个小贩在生意之时,也会去做苦力活,从而赚取钱财以获得生活的经济来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