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 15 章(1/1)

“不过我既然打算插手做了,就不容许失败,但是以你现在的能力和人脉绝对是独自包揽不下的,不说雇人方面,单着食材方面你就搞不定,所以承包合作的话,我必须定一个金额,既是任务目标也是压力,我想你大概承担不起。”

这年月,工人工资普遍低,但是物价稳定。而市场上农产品贱,工业品贵,国家高度垄断,想买到齐全、实惠的食材,没有人脉和关系那是天方夜谭。

“两种翻案各有利弊,去哦倾向于你采取第一种。”

沈喜梅一时说不出话来,主要是她被天价承包费吓傻了。

江鸳见了,说道:“你要是想不清楚两者之间的不同,可以回去同你爸妈商量。”

“我懂,就分开单干与合作社到底哪种好相类似对吧?我爷爷说,恩,他听生产队上说的,最近上面在讨论分开单干的可行性。”

虽然别人不知道哪种更好,但是沈喜梅知道啊,想产量高,那必须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压倒式的胜利!

江鸳想了想失笑:“不得不说,你这小小年纪,看问题还相当透彻的,的确就是那么回事。”

“如果选第二种的话,那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食材算谁的?”

“自然算你自己的,饭店负责给你采买,和饭店一样的货源,钱你自己掏,按照进价给你,一周一结算,后期稳定了可以一月一结。”

沈喜梅嘬舌:这真有点扛不住。

“员工薪资、场地租金,最主要的是国宾饭店的名头,说是你自负盈亏,但是饭店负责对员工集体管理、培训,摊铺的营销甚至吃食的改良都会进行帮扶,不会让你亏的。这些无形的东西才真的值钱,八百块其实并不高!”江鸳自认给的都是良心价,要不是对方各方面讨她喜欢,换做旁人,至少翻一倍。

沈喜梅嘟囔:“我可以不用饭店员工,我家里人口多着呢,这方面能有两百吧?”名牌效应她自然懂,货源渠道也至关重要,关键是吃不消啊。

江鸳笑:“自然是不可以的。饭店的员工统一培训,统一管理,有一定的烹饪能力,这样才能立即上手不是?”

沈喜梅笑不出来。

虽然她曾经身家过万,也见识过土豪金,但是她还真没有魄力拿下这八百块一个月的承包合同。

再说,不用脑子也知道,她肯定过不了父母那关。

“我能不能出一百五承包其中一家店面?一个员工就够了,我自己算一个?”声音越来越小,沈喜梅自己说着也没底气,人家不在意那点钱,要的就是统一管理。

江鸳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笑着看着沈喜梅。

脑子里却出现十几年前的自己,比现面前的沈喜梅大十岁,出过国,拿过枪,尚且没有这样的灵活的脑子,磨了几个月,最终只得签下每年一万的承包费合同,那时候的国宾饭店还只是一层楼的破旧平房,面积倒还是有现在这么大,谁让它前生是食堂呢。

她也是大家小姐,曾经从没在意过金钱这东西,但是不代表她不懂得这一万块一年的天价承包费是当时的她根本承受不起的数目。

是上头让她打消念头所以报出来认为能会吓退她的一个数目。

所以她还不了价,但是当时的她必须要有这么一个全面掌控的地方好慢慢筹划,只有硬着头皮签。

她签下饭店,打听到有名的厨子,想破脑袋开始走高端路线,倒也勉强应付过去了,后来越做越好,上面也逐年增加承包费,刚开始因为身份不得泄露,她也就忍了,一次次逼得自己突破,事实证明人不被逼一下还真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国宾饭店就在这种“良性循环”下成了小县城的一项奇迹,别说县城,怕是整个安城都找不到如此高档消费的场所。

县城里人招待重要客人、领导都特地驱车赶到这里来。

后来形势变了,她也就没有顾忌,回那四九城里运了一批东西过来,将这推了,自己盖了一栋楼。

上头的阶层都换人了,再也没有人敢上她头上指手画脚,她自己反而心生疲惫懒得跃进了。

若是按着十年前她的那个拼劲,这街上一片房子都给她推到了。

而现在她很有兴趣看看这小姑娘的极限在那里!

“外国有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

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可是他也找不到这样的支点啊!”

“我这里有你用的上的支点就行了。说不定几年后,你会成为传奇!相信我,四个窗口只是你的开始。”以国宾饭店做平台,不可能不成功。

要知道,国宾饭店对于这镇上的普通大众来说不亚于四九城的紫禁城,怕是人人都想进来坐坐,只不过畏与它的天价消费而却步,但是小吃店走的是相对平价的路线,四舍五入也算是到国宾饭店吃过饭了。

当然,她不会紧紧想着走量不顾质,东西好吃才是生存的长久之道。对于这方面,肯定不全靠着沈喜梅嘴上说的,她有自己的武器。

现在饭店名气早就在这一片打响了,客户人群非常稳定,外面开这些个窗口,虽说有点掉档次,但是对客流量其实造不成大的影响。

沈喜梅也想到这一点,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她怎能不成功?

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曾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她面前现在就摆着一副巨人的肩膀,若是不抓住,以后肯定再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一时间雄心万丈:“八百就八百!”

可是当时是说的豪气,很快就萎焉了。

这会背着合同骑车和沈来旺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的沈喜梅心里有些慌,她怎么可能说服得了父母在合同上签字画押?

沈来旺又是劳累了一天,不过他早已习惯这种强度,精神到也还好,见侄女恹恹的,问道:“怎么没什么精神的样子,早知道将你那车留在饭店,我带你回来就是了。”

沈喜梅听了这话忙调整状态:“没事,我一点都不累,就是在想事情。”

“想什么,今天没谈拢吗?我下午看那窗口都弄干净了,不打算承包给你?”不能吧?他看江老板挺喜欢侄女的,吃饭都带着,还又给她打包了些东西回来。他自打认识这老板,还真没见过她对什么人和蔼可亲过,从来是冷冰冰的,疏离人群的样子。

“那倒不是,就是承包费有些高,我怕爸妈不同意。”她可以确定他们肯定不会同意的!

沈来旺听了笑道:“这有什么?你小叔还有点家底,回头借给你启动金!”他这两年工资涨了不少,存了点钱。

“一百块够吗?”镇上租一间靠马路的大店面也就二十块钱一个月,那几个窗口面积不大,一间顶了天十块钱!

沈喜梅脸上堆着笑道谢,心里的苦却不能说。

“小叔,你给我说下饭店的历史好了,你在那做了二十多年,可算是老资历了,应该什么都知道吧?”

“知道啥,你当你叔整天在店里唠嗑呢!”早期没人搭理你,现在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这两年饭店新大楼盖好启用后,饭店的客流量每天平均维持在五六百人次,他们厨房大大小小的厨子也就九人,除了下午两三点吃饭那会能坐下来歇歇,其他时间要么是在颠锅要么是在挥勺,没办法,谁叫他没有正规学过厨艺,只能负责低档的炒菜。

不过就算是专门负责煲汤的杨师傅也是很辛苦的,特别是夏天,那屋里简直是蒸笼。

好在夏季的客流量会有所下降,他们能利用这两个月休养生息,要不他们这些做厨师的早累死了。

“不过,像你说的,好歹呆了二十多年,多少能知道些。你以后也是饭店员工,我同你说说:

国宾饭店前生是一家食堂,那时候全国刚刚解放,这一片几家单位合伙申请设立的。

我来那年是五八年,在家吃不上饭,想着大食堂里做活怎么也能填饱肚子,见招工,你爷爷就将我送了进来,就是个打杂的。

哪想,没几个月粮食开始紧张,大饥荒年开始了。

食堂是一些机关单位成立的,其中包含了安兴镇的粮站,自然是能坚持住的。

很快许多镇上的人家拼着各种关系往食堂塞人,也就是那一次,原有的员工被挤出去不少。

那几年,你小叔我都不怎么敢吃饭,活是抢着做,好歹没赶出来。直到六二年冬天,这情况才慢慢得到改善,每天能吃个半饱。

四年时间,我一分工钱都没有拿到过,当初也不敢想工钱的事。

后面就改成了国营饭店,两年时间,听说换了五六个领导,反正对我们下头的人也没有什么差别,那时候可以吃饱饭了。

江老板是六四年接手的,带了新的厨子班底进来,并且对人事作了大调动,我也是她上台调到厨房打荷的——”

说到这里,沈来旺停了下来,似乎陷入了回忆。

回想那几年的情景,沈来旺还是不甚唏嘘,没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饥荒年月的人是无法体会当时的场景,所以这些年,他对于给国宾饭店和他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江老板是非常敬畏的。

时下老百姓都将那一位当做神,但是他没有经历过战争,他只经历过饥荒年、经历过十年文、革动、乱,在他心目中,给他安身立命岗位的江老板才是神。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