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65.68.60(1/1)

“嗯,”晏良找了把椅子,随意坐了下来,示意宋婆子去。

不大会儿,也就四五句话的功夫,宋婆子就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进门。这速度之快,显然姜汤是早就熬好了。

“特意多加了两块姜,保准您喝了驱寒。”宋婆子讨好似得说道。

汤刚端到宝玉跟前,就有一股子呛鼻子的浓姜味儿钻进宝玉鼻孔里。

宝玉瞧了那碗深色的姜汤,有种要喝□□的感觉。奈何众目睽睽之下,他说了有病不舒服,那好拒绝。心一横,就喝了。倒霉的是姜汤斗讲究要趁热喝,想痛快点,想一饮而尽都不可能,只能一小口一小口的慢慢喝。喝到最后,宝玉觉得嘴唇舌头都不是自己的了,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瞧这孩子,就让你喝个姜汤罢了,何至于感动成这副样子。那以后,可有你落泪的时候了。”晏良戏谑他道。

宝玉颤颤巍巍偷瞄一样敬老爷,听这话,心里更堵得慌。

宋婆子慈爱的掏出帕子,给宝玉擦干了眼泪,方退下。

“都去读书吧。”晏良话音刚落,三孩子像逃难成功一半,赶忙转身做到各自的桌案前,像模像样的或读书、或写字。

晏良问了先生两嘴贾蓉的学习情况,接着便有告辞之意。

偏偏临要走,三个孩子的心刚落下要放松,就听见门口的敬老爷说了句:“孩子顽皮,若有难以管教之处,先生切勿怕麻烦,尽管告知。”

老先生谢了又谢,却有些风骨,并不算谄媚。

薛蟠觉得这姓魏老先生有点不一般,问了贾蓉出处。

“乙卯科举人,听说他当年是因得罪了权贵而被罢免,而今家道还算不错,祖父花了好些功夫才把他请来。”

薛蟠一听这老儒是个清高的主儿,家里也不缺钱,怕是难以贿赂了,立马就蔫了。他一屁股栽坐在凳子上,摆出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

“完了完了,这京当初就不该进!”

宝玉动了动眼珠子,纳闷问:“你怕什么,你是外戚,随便找个借口说你不愿在这,他们也不好逼你。哪像我们,要恭敬着自家长辈,自然是逃不过去。”

薛蟠烦躁地把宣纸抓成团,唉声叹气,“你们不懂,我有把柄在他手上,脸面早就丢尽了,断然开不得口了。”

宝玉好奇问他缘故。

薛蟠张了张嘴,坚决不说了。回头此事若是让贾母知道,只怕他母亲和妹妹都没脸见人了。

“既是把柄,当然不会说与你。”贾蓉倒明事理。

薛蟠忙点头,冲贾蓉竖大拇指。这时候魏老先生进门了,宝玉就算再好奇,也不好多问。

三孩子头一次上课,晏良便顺道去瞧了瞧。今日是主要的事,还是安排贾珍去庙里。贾珍从听说此事后,就不情愿,正自己房里撒火。尤氏去劝了,反挨了一巴掌,便捂脸坐在一边哭。

晏良进门的时候,贾珍闹得正凶,屋里瓶瓶罐罐被他摔干净了,就剩下一对半人多高的瓷花瓶。贾珍知道这玩意儿花不了多少钱,毫不含糊地一瓶一脚。

啪!啪!

“为什么要老子去庙里?凭什么!我不去!就不去!”贾珍嗓子已有些哑,显然是嘶吼太久所致。

“大……大爷,”尤氏盯着地上的花瓶碎片,哆哆嗦嗦道,“刚才碎了的那对花瓶,好像是齐大人送给老爷的。”

“一对破瓶子也值得你——”贾珍顿了下,忽然紧张地盯着尤氏,“你说什么齐大人,哪个齐大人?”

“当然是最有名的那位齐大人。大爷,这对瓶出自汝窑。”尤氏说的时候牙齿打颤,发自心底的害怕。

若真是齐绅高送的东西,那可能是普通的物件。

贾珍吓得半个魂儿都没有了,问尤氏:“你确定是齐大人送得?那怎么会在咱们屋子里?”

“老爷说福禄堂常有人往来,用不着放那么精贵的东西,这瓶子若搁在库房,又可惜了,便叫人送到这边放着了。前月我就和你提过,大爷估摸是没有过耳听。”尤氏最后不忘把责任推到贾珍那里,反正这么大的责任她一个做儿媳的是担不起。

“你天天唠叨那么多,我哪知道哪一句该听!”贾珍气急败坏道,拍手直叹,“完了完了,赶紧的,去库房找找,有没有相似的瓶子先顶上,老爷不常来这边,估摸一时半会儿发现不了,回头我在去世面淘个差不多的。”

“老爷来了!”

贾珍晃了晃身子,幸好扶住了身边的高几。几声脚步后,便见他颀长的身姿立在门边。

晏良一眼就扫到了地上绿豆釉色的碎瓷片,就近捡起一块,敲了敲,问吴秋茂:“上等玛瑙为釉,声如磬,明亮却不刺目,不愧是‘似玉、非玉、而胜玉’的汝瓷用器。”

贾珍听完此话,一双手开始控制不住的发抖。

“回老爷,外头还有一句常话,叫‘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可见其金贵之至。汝窑无大器,这样的大瓶市面上绝无仅有。齐大人送您这对瓶子,真真是极为用心的。”

“是一份人情。”晏良斜眸冷冷地瞟一眼贾珍。

贾珍吓得腿软,他想跪下认错,可地上全都是碎瓷片,所以他此刻还是勉强站着。

“父亲,我……”

晏良冲他轻轻摇了下头,“听说你不愿去庙里为为父祈福?”

“不不不,儿子愿意去。”贾珍脸色颓然变白,以为自己答应这件事,就能混过去。

“那为何恼怒摔了这一屋子的东西?”晏良问。

贾珍认错的垂着脑袋,无话解释。

晏良打发走闲杂人等,只留下辈分高的吴嬷嬷、宋婆子,还有尤氏和吴秋茂。

贾珍见父亲赶人就预感不妙。一般父亲只有惩罚他的时候,为了给他在下人跟前留面子,才会赶人。

贾珍夹紧屁股,估计自己今日少不得要挨一顿板子。

晏良扫视一圈地面,四处都铺满了碎瓷。

“把鞋袜脱了。”晏良对贾珍道。

贾珍不太明白的看眼晏良,被对方发现后,立刻低头,乖乖的把鞋袜脱了,露出一双雪白的脚来。因为地上都是碎瓷片,他趁着放鞋的时候,聪明的拨出两块干净的地方落脚。

晏良:“不许碰乱任何东西,走二十圈。”

贾珍恍然大悟,这才明白过来父亲要他脱掉鞋袜的意思。再看满屋地的摔碎的瓷片,有的十分很锋利尖锐,这走一圈下来难保会被割伤。二十圈,这是要他的命!

“吴嬷嬷、宋婆子,你们俩看着,他若是乱碰或偷懒,就加十圈,无上限。”晏良吩咐完毕,便带着吴秋茂去了。

贾珍走了两步,为了躲闪小碎片,结果不小心被大得割伤,疼得嗷嗷直叫。他便向两位婆子求情,要钱要珠宝什么的他都愿意给,只要这二人替他瞒着父亲。殊不知,这吴嬷嬷和宋婆子俩人都是本分忠诚的奴仆,且二人素来不和,便不可能统一阵营,皆听从贾珍。若有一方心动于贾珍的引诱,那另一方铁定是会去老爷跟前告状的。而两位婆子彼此都心里清楚,故而都选择不去买贾珍的账。

贾珍这一次只能在哭爹喊娘的过程中,痛苦地双脚血淋淋地走完二十圈。完毕,两只脚都疼麻了,请大夫上药之后,慢慢缓过劲儿来,就又疼又痒,偏碰不得,也不能着地。紧跟着,就来人将他抬上了马车,当天就要把他送到庙里清修。

贾珍的嗓子早就喊哑了,这会子脸哭嚎的劲儿都没有,只能任人摆布。到了庙里,贾家的人便全都撤了,小厮、马和马车一样没留。至于治病的滋补的药材之类,倒是全部齐全的留在了寺庙。庙内主持就派了个小和尚专门伺候贾珍。

待贾珍脚伤好了之后,因没有贴身随从伺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庙里的人都看着他,而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看这庙内外的环境,想必是极其偏远的地方。他没钱没人也没车,又被人看着,自然是无计可施,挣扎了几日无果,最后只得认命地在庙里跟着住持清修。

宁国府没了贾珍,那才叫真安静。尤老娘也敢上门了,带着女儿们小住,没事儿陪着尤氏打打牌,聊些家常,倒也算和乐。

秋试马上就要开始了,晏良这边忙得脚不沾地,经常深夜才归。好容易在秋试前三天得了空歇息,一早上便不消停,说是有贵人敲他家的后门了。

晏良放下筷子,问是谁。吴秋茂安用手比量个“九”,然后噘嘴朝外面。

晏良立刻起身出门,果然听见有脚步声朝内院走来。他下了石矶,便见穿着一身玄色华服的九皇子,也便是康王段高宇。他身边还有一人,衣着稍次一些,一脸谄媚相,正是部侍郎徐冲。剩下的,便都是随从。

段高宇看到晏良,当即就爽朗的笑起来,“哈哈哈……本王还是第一次到先帝敕造的宁国府来。”

这位康王爷晏良是早有耳闻,是个能武之人,得幸有过几次战绩,故很受帝王器重。此人脾气暴,冲动好强,行事十分鲁莽胆大,不计后果。

在晏良看,此人在将来必不会有好下场。但在当下,他也是个十分不好惹的人物。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