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1/1)

第三十三回

芙蓉隻禽图,高18厘米,长52厘米,上有鉴藏印:蕉簃周之冕,字服卿,号少谷,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其人卒年不详,活跃于万曆年间。擅花鸟,注重观察体会花鸟形貌神情,及禽鸟的饮啄、飞止等种种动态。从这幅图摸上去的热度和光芒来看,其价值起码是那明清套图的三倍还不止。

不过这种扇面对于林影这种胸无点墨的粗人来说,除了看好不好看外,再也看不出其他了。不像之前那对烛台,那是真心喜欢,除了本身喜欢银制品外,它的优雅大方,也是令林影爱不释手的主因。

这二天淘到的还有最后一件,是在一个卖木雕、竹雕等小工艺品的小摊上摸到的一块黄沙文化砖。当时这块砖是被当作支垫使用的,不过看上去却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的。而当林影把它拿在手上后,却发现它会发热,看来是一件没被认出来的真品了。

林影也知道若是只买专块砖回去,肯定会被那卖家注意到,所以连带着也买了一方小小的木雕,然后轻轻松松就带走了那块砖。

回到家里林影一时也不知道怎么查这个砖的来历,毕竟他一进也想不起来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看到第一天回来后就放在桌上的名片,那个花了150万买走他几件古玩特别的老者。

心下一喜,拨通那老者的电话。“您好,请问是李老先生吗?”

“嗯,你好,我是先生的助理,请问您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我在交流会第一天的时候认识的李老先生,当时说先生说若有好东西让我再给他电话。现在我手里又收了几件,不知道先生方便吗?”

“您稍等,我问下先生。”

过了大约二分钟,那边再次传来那位助理的声音。“先生说他现在有时间,你可以过来。我们在xx酒店1502房。”

和那李老先生约好后,林影就带着这块黄沙表皮的文化砖和那十二张扇面图一起前去了。

不到半小时林影就已经站在李老先生所在酒店的房间里了。五星级就是五星级,这房间的设施真不是他那小小商务酒店比得上的。

“小伙子又有什么收获了?拿出来看看吧。”李老先生依旧穿着一身唐装坐在沙发上,倒是很好脾气,看到林影到了,就请他坐在了他对面另一张单座小沙发上。

林影先拿出来的是那十二张扇面,“请老先生掌掌眼。”

李老先生先看的是那十一终的套图,一一打开他看后再一一又放好,最后看的是那张作为搭头的芙蓉隻禽图,一边看一边点头,说道:“保存都很好啊,很难得。这些画家虽然都算不得太出名,但还是很有收藏价值的,特别是最后这一幅。”

林影笑了笑,没说这一幅其实是作为搭头送来的,没花一毛钱。然后又拿出那个砖头块,放在桌面上。“老先生看看这个,我看着觉得挺怪异,有些拿不准它到底是什么。”

老先生甫一看林影拿出的那块砖头时,眼就已经直了。待林影把砖放到桌上后,立刻就拿了起来。然后感慨的叹了口气,说道:“这是澄泥砚。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它利用绛州汾河湾的泥质干强度偏高、手感滑腻、无砂、可塑性高、韧性强等特点,经过几十道工序加工制作而来的。可惜这方砚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养护,甚至被碰到角,有一点点破损。”

听到李老先生的话,林影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澄泥砚,难怪它看上去带着一种泥沙的感觉,却又比一般的泥沙要细腻许多,甚至达到了光滑的程度。

可惜,这方砚被人当作了一般的文化砖,没有得到爱护。真正爱砚的人都知道,砚也是有生命、有活力的,同样也需要关爱和养护,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养砚”。一方石砚能否长保活力,那便要看藏者是否懂得保养了,若保养得好,其锋芒必然锐利,发墨性一定良好。只有“养”过的砚才能保持色泽自然沉稳,砚体莹润如玉,周身散发出古朴的气息。一般说来,新养一方美砚需要半年以上,其间藏家必须坚持每天磨墨洗砚。常言道:宁可三日不洗面,不可一日不洗砚。洗砚必须洗净,不可使宿墨留存,以免因墨干燥龟裂而燥损砚面;洗砚只能磨洗砚堂,而决不可磨砚的其他部位,否则容易磨损砚的表层包浆,甚至伤及雕刻的细部。尤其是古砚,包浆是年代久远的象征,若被磨去,价值也就会大大降低。砚洗净以后,还须用清水保养,以养砚石之莹润。

澄泥砚由于使用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而成,因此澄泥砚质地细腻,犹如婴儿皮肤一般,而且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滋润胜水可与石质佳砚相媲美的特点,因此前人多有赞誉。澄泥砚由于原料来源不同、烧制时间不同,具有鳝鱼黄、蟹壳青、绿豆砂、玫瑰紫等不同颜色。澄泥砚一般注重图案,讲究造型,器物线条凝练。

“澄泥砚盛行于唐宋时期,我观你这方澄泥砚,修泥简约大气,自内而外蕴含儒雅之韵,柔美但不失刚劲,故有“宋形”之称。”李老先生看林影的表情,微笑的继续说道。

“多谢先生解惑,说实话我当初看到它时只觉得有些怪异,却又有说不上来。拿上手后,这手感就更奇怪了,没有哪块砖会制作的这样精巧优雅的,所以才动了心思把它买了回来。实在没想到竟然会是四大名砚之一的澄泥砚,唉。”

“不得不说,你小子除了眼尖,这运气也是超好的啊。别人这三天想捡一件都难,你这都捡了多少件了。”李老调侃着林影笑道。

“哪里,那扇面可不是捡来的,那可是实打实买来的,赚不了什么。只是觉得看着不错,就想买下来罢了。”林影摸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

“还有没?有就一起拿出来。”李老看着林影一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样子,有些来气的说道。

“嘿嘿,有倒还是有二件,不过可是不卖的了,你老想看?”林影想起那对银烛和挂在脖子上的玉璧,有些坏心眼的说道。

“拿来看看吧,看你那样子还怕老人家抢你东西不成。”李老看着林影真是又爱又恨。

林影装着从背包实则从空间里拿出了那对银烛,还有脖子上挂着的那件玉璧也取了下来,都放在了小桌上。“您老请看。”

李老先拿的是那对银烛,仔细看了看,倒也没有多说什么。不过在看到那件玉璧的时候,明显就激动了许多。“这竟然是清乾隆时期的仿汉长宜子孙白玉璧”?!!!”

林影有些得意的看着李老那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低着头笑了起来。他就知道看到这块玉的人,没有一个人还能维持淡定的表情。

“你说你这是什么运气?是不是装着雷达眼了?怎么什么好东西都让你遇上了?”

“嘿嘿,当时我看到这块玉的时候也不敢相信,还以为是制作的非常精细的高仿品,可没想到仔细看下来,发现竟然是一件真品。”

把玩了一阵后的李老,看着对面那小子招人恨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你说这东西怎么都让这么个小子遇着了,不说别的了,就这块玉只要让一个稍懂古玉的人看见,也都能认出来,但却偏偏就撞他手里了。

“哼,说说你另几件东西吧,什么价?”

“嘿嘿,李老您看着给就行。这几样东西还真不是我所爱。”

“哼,你要是把那块玉璧也拿出来卖给我,我才高兴呢。”

“使不得使不得,老爷子就别拿我寻开心了,我这好不容易淘个心头好。”

“算了,不为难你了。那扇面和砚台一共算你三百五十万,怎么样?”

“行,老爷子开价公道,我没意见。”林影看着老爷子让助理转账,又再与老爷子聊了会才告辞离开。

交流会还有最后一天,除了前几天的小摊外,还特意隔了一个区域专门用来鉴宝。五位专家分别精通书画、玉器、青铜、瓷器和杂项。

林影到的时候五位专家还没有到,但是位子前都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林影没有什么需要鉴定的,也就不准备去凑这个热闹了。

最后一天,林影准备去交流会相邻的一条小巷子中去看看地摊货。也许是因为这边开交流会,人流量大增的原因,邻近的那巷子里也延伸了许多摆地摊的玩家。

走进小巷子里,林影这里的人也不少,不过看了几家发现这些地摊上的东西比起交流会那边的小摊更杂更乱,而且人也显得更乱。

逛了一圈,林影正蹲在一家地摊前乱摸着上面的物件,想看看能不能好运的再摸出一件好东西来。就在林影丧气想离开的时候,突然急匆匆跑来个年龄约五十来岁的男子。

“老板老板,我刚从你这买了件汉代的铜镜,花了一万块。你明明说你家都是真品,假的不要钱。可我刚刚回家给朋友们看了圈,他们都说不太对啊。”那中年人急巴巴的说道。

“那你想怎样?”老板是个三四十的中年人,听到男子话凉凉的问道。

“我想退货,也不用全退,退八千行吧。”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