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八章 酸枣降(1/1)

ps:感谢十一艾、道爷是我两位兄弟的打赏!

“主公,看来无需攻打酸枣了。 ··小·说··首·发”

曹操麾下的大军转向和于禁率领的五万大军汇合之后,曹军再次回归到了十万人的兵力,除去两万人看押袁术军俘虏之外,剩余的八万人,则是做好了攻城的准备,而在曹操准备下令进攻的时候,情势发生了变化。

曹操顺着鲁肃所指的方向看去,发现原本紧闭的大门缓缓打开,一对袁术军士卒陪伴着一名将领走了出来,那名将领大声吼道“丞相万万不要攻城啊,我等请降!”

“那人是谁,和你可知道?”

“主公,依照锦衣卫得来的消息,那个人很有可能是张勋,根据锦衣卫探的消息,张勋此人,历来和纪灵不对付,加之闻听一月之前,纪灵更是当着众多将领的面前,将张勋囚禁,因此如果是他的,那么请降之事有可能是真的。”

看到曹操将目光放到自己身,贾诩当即明白曹操那一番话更深的含义,拱手将自己心的想法说了出来,听到了这些的曹操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既如此,传令下去,命则为先锋,领军三万先行入城,控制城大小险要之处,同时收缴城袁术军士卒兵器,成功之后,其余众将跟随我一同去见张勋!”

“诺(遵命)!”

被曹操授命为先锋的于禁,当先率领着三万大军进城,在进城的路途之于禁保妥三万大军可谓人人都提心吊胆。还好的是,最终他们心担忧的事情没有发生。从头到尾,数万袁术军士卒都十分恭顺的将酸枣交予了曹军。

酸枣城大小险要之处都被曹军控制。同时将城的袁术军士卒的兵刃缴获之后,于禁将此消息发给了曹操。

得到顺利控制酸枣消息的曹操,当即率领着麾下武来到了张勋的面前,对着一脸谄媚笑意的张勋道“将军弃暗投明,本相实乃欣慰。”

“丞相过誉了,丞相天兵,末将岂敢抵抗,要不是纪灵等一干顽固之人的阻扰,末将早已经领军归顺丞相。为丞相效犬马之劳。”

张勋这一番有失气节的话,让曹操身后的武尽皆不齿的撇了撇嘴,而由于措手不及,被张勋偷袭得逞,此时双手被绑在身后的纪灵、雷簿两将,尽皆讽刺的看着张勋和其背后低着头的李丰,其年轻气盛的雷簿更是讽刺道“将军说的真好,只不知,将军可还记着待你恩重如山的主公否?!”

“恩重人生?哼。不说袁术他从来没有恩重人生过,算有,但是袁术身为臣子,竟然出兵反抗天子。如此不总之人,我张勋岂会为其效命!”

相于还有这一些羞耻心的李丰,张勋可谓是根本不知道羞耻为何物。当然在他看来,袁术还真没有对他恩重如山过。要真的恩重人生的,那么这一次三十万大军的主将。应该是他,根本不应该是纪灵。

真的恩重人生的话,那么他袁术不可能不惩罚纪灵,反而让他继续当着主将,想起当日大堂之辱,以及被纪灵软禁之时所受到的耻辱,府邸那些下人们若有若无的讥讽、嘲笑的目光,张勋心充满了怒火和怨恨。

正是因为自己的小心眼,而导致最终满腔都是怒火和怨恨的张勋,在看到袁术十七万大军被曹操一举击败之后,立刻托自己的隐藏在士兵之的心腹,联系和自己关系还算挺不错的李丰,共商反叛之事。

而同样不想要跟着袁术一条路走到黑的李丰,当场同意了,趁着纪灵还在为袁术大败而失神的时候,将其一举拿下,这也是为何曹军刚刚整军完毕,酸枣不战而降了。

“好了,这些事情此时不必再说了,纪将军、雷将军,本相问你们,你等愿降否?”

关于纪灵、张勋等人之间的龌龊,曹操此时并不想要知道,在开口阻止了张勋等人无意义的争吵之后,曹操向着纪灵和雷簿开始招降了起来。

曹操此话一出,张勋和李丰脸色皆是大变,而相李丰,张勋的脸色更深阴沉到了极点,要是纪灵和雷簿真的接受曹操的招降,那么日后还有他张勋的好日子过吗,想到此,张勋心对于纪灵、雷簿两人更加嫉恨之余,对于曹操也是生其了不满。

看来日后要多多关注一下这个张勋了。

张勋那一闪而逝的不满和嫉恨,一一都被曹操身后的贾诩看在眼,这位在曹军之,几乎不怎么出谋划策的老狐狸,此时的双眼之,闪过了一道杀意。

时至今日,曹军对于贾诩来说,早已经成为了他唯一一个能够安安稳稳,安全的活到老死的地方,因此,他不容许任何一个人来破坏现在的情况。

根本不知道自己被贾诩惦记的张勋,此时一脸紧张的看着纪灵、雷簿,心大吼着叫两人不要答应,而不知是不是天听到了张勋的心声,脸色变幻数次的纪灵,最终呼出了一口气,双眼之不复之前的犹豫、纠结,而是一种坚定道“多谢丞相好意,但是主公待灵恩重如山,纪灵同样已死报之,还望丞相成全!”

“将军高义!”

曹操和他身后的武看着闭目等死的纪灵,心都升起了一抹敬佩,以死报之所得的容易,但是在真的发生之后,又有多少人能够如同纪灵这样,甘愿用死亡来回报袁术的恩情。

心叹息了一声,明白不可能劝服纪灵的曹操,挥手让曹军士卒将其带了下去,目光转向了雷簿的身,对于雷簿,曹操心还是有些好的。

三国演义之的雷簿可能不太出名,但是在三国志这样的正史之,雷簿还算是小有名气,在历史之,雷簿在离开称帝后昏庸奢侈的袁术后,与陈兰一起占据嵩山为山贼,后来袭击兵败的袁术,抢夺财宝。

对于此,曹操倒不是很在意,毕竟在这个离战国时代还不算太过遥远的东汉,君主选择臣,臣同样选择君主,在此时,如果是因为君主昏聩而离开的话,是没有人会多说什么的。(未完待续。。)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