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书友:房天下潘剑谢谢打赏!
......
冯庸在哈尔宾这里与李杜、邢占清等人达成了一致意见,并接受了北方抗日军的战略意图,冯庸此行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北方抗日军冯占海的第七师所部第十三旅与独立第二十二旅赵毅所部这两个旅前置,监视日军动向。
而其它各旅则紧急行动,开赴各地动员当地百姓实施大撤离。
当然,哈尔宾的大撤离也是仿照奉天的方式,撤走的老百姓也要拆除房屋设施的。
这里的情况比较复杂,既有苏联侨民也有日本侨民,即便是哈尔宾本地人也不是都愿意撤离,毕竟,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
所以,哈尔宾的撤离与奉天城的情况还是有所区别的,北方抗日军的策略是撤不撤离全凭老百姓自愿。但是,这些刚刚加入北方抗日军的军队,明显有别于第七旅,手法上自然有些过火。
这其中不排除恐吓等手段,迫使一些百姓不得不离开。
当然,前面有奉天的例子,相对来说,撤离并没有太大的障碍,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离开哈尔滨。凡是中国人,留下来的总归是少数。
对于日本人来说,那就不会客气,先抓起来再说,财产全部没收。
军队官兵的家属肯定要撤离,这部分人也不少,同时又是最先撤离的一批人。
既然要撤退,那就不能给日本人可用之物,能带走的带走,不能带走的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
所以,这里的撤离也是仿效奉天,走之前必须尽可能的搞破坏。
于是,哈尔宾以及周边区域到处可见拆房子甚至烧房子的镜头,天空中浓烟滚滚,到处都散发着烧焦的味道。
拆完房子的人开始撤离,撤离逐渐形成了规模,向着齐齐哈尔前进。
哈尔宾城内的政府机构也在撤离,一些有价值的货物正在搬运到火车上运往齐齐哈儿,而后再运到西部的北方抗日军防区。
不管怎样,哈尔宾的撤离已经开始,动摇了一些犹豫的人,跟着撤离的人越来越多,至少比原来设想的多。
哈尔滨整个城市还保留下一些建筑,这里有许多外国侨民,尤其是老毛子很多,总不能把人家老毛子的房屋也一把火烧掉吧?
这里的铁路所有权归属于苏联,机车特别的多,当年为了中东路的权益,张学良的军队还与苏联人打了一仗,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封天才不管那些,早已经下达过指示。
北方抗日军动员了一批铁路职工和民众,军队包围了铁路车站,大批的货物装车。
苏联人当然不愿意了,站长出面干预:“很遗憾,你们不能使用这里的机车,没有苏联方面的指示,我本人无权给你们机车使用。”
冯占海手拿着枪指着这个苏联人的脑袋,凶巴巴地说:“现在是战争时期,日本军队马上就打过来了,你的命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还想着这些烂事。赶紧给我滚一边去,否则,老子一枪崩了你。士兵,给我把这家伙押下去好好看管,看见他老子心烦。”
得,这个苏联人倒霉,碰上一个不讲理的大兵。
军队把车站控制住,想出去报信都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军队装满了货物,大批政府人员登上火车撤走了。
哈尔滨这里的铁路非常繁忙,列车装载着一列列的货物驶离哈尔滨,好好的一座城市又要变成废墟。
北方抗日军抢走了苏联人的机车,把整个哈儿宾破坏的一塌糊涂,苏联人能高兴吗?
苏联人肯定不会高兴,那又怎样?
这里是中国的土地,我们自己搞破坏,管你老毛子啥事?
北方抗日军是自发的军事力量,与苏联人没有打过交道,就算是抢了老毛子的铁路机车,有意见的话,苏联政府可以去找民国政府,与北方抗日军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再说了,日本人即将占领哈儿宾,现在是战争时期,中东路还能保得住吗?
由此可见,封天这家伙是多么的野蛮。
日本人在哈尔宾经营多年,这里的间谍、特务很多。
冯庸刚刚抵达这里,还没来得及展开行动,趁此机会,这些间谍已经把消息送出去了。
第十二师团长木原清中将很快获悉了北方抗日军开进哈尔宾,心中大吃一惊。
自从北方抗日军连番消灭了日本四个甲等师团之后,北方抗日军这支军队已经在日本军队中产生了难以抹去的阴影,日本军队未战先怯。
从木原清中将个人的角度讲,很想与北方抗日军打一场小规模的战争,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最起码也应该试试水,摸摸北方抗日军的斤两。
但是,关东军以及日本军部严令,日本军队不得擅自与北方抗日军交战,如果遇到两军必须交战的情况,须经日本军部批准方可。
最关键的还不是军部的指令,而是天皇陛下亲自下达的命令,木原清中将绝不会为了试探一下北方抵抗力量的实力而违背天皇的命令,他不敢冒这个风险。
于是,木原清中将立刻请示关东军司令部:“关东军司令部司令官林铣十郎阁下,大日本帝国关东军第十二师团遭遇突发情况,北方抵抗力量大约有一万多军队突然出现在哈尔宾。根据关东军的策略,我部是否与之作战,第十二师团长木原清中将请求指导。”
关东军司令部司令官林铣十郎收到第十二师团长木原清中将发来的电报,也是为之一惊,尼玛,北方抵抗力量竟然开进了哈尔宾,封天有什么企图啊?
北方抗日军进驻哈尔滨,而打日本帝国军队也要占领哈尔滨,难道大日本帝国军队要与北方抗日军开战吗?
林铣十郎司令官当然不会这样傻,既然军部命令不许擅自与北方抵抗力量开火,他自然会先请示。
林铣十郎司令官当即回复说:“有关北方抵抗力量军队抵达哈尔宾一事,你部可先观察,关东军司令部会将这一新情况请示军部再做决定。
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北方抵抗力量用兵狡诈,虚实难测。
陆军部已经明令,关东军一个师团兵力决不能冒险行事,在非要与之交战不可的情况下,也要有足够的兵力优势才可行动,万不可轻率行动。切记,切记!”
林铣十郎算是被打怕了,他的手下第二十师团化为灰烬,连带着刚进入东北的第六师团和第十四师团也赔进去了,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北方抵抗力量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是不是真的很能打?
除了交战过的军队知道,其他人并不知道。
其实,除了与第二师团有过正面交战,剩下的三个师团并不是在正面交战中灭亡的。
问题是战争并不一定非要让两军正面交战,方能决出胜负,手段尽可无限发挥,只要取得胜利,谁管你采取什么方式作战啊。
从军部派出的调查团以及第六师团发回来的电文可知,奉天城曾经发生过大规模战争,第二十师团有可能占领了奉天城,却最终在这个城市消亡。
虽说已经调查清楚了几个师团灭亡的原因,可也仅仅是猜测,具体细节还是不清楚。
第二十师团葬身于瓦砾中,是什么原因造成第二十师团自投罗网,掉进对方的陷阱?
林铣十郎不知道,第二十师团也没有发回电报,整个日本军部以下都是一头雾水。
更可气的是,北方抵抗力量竟然敢故伎重演,用同样的方法设置陷阱,让第十四师团再一次重蹈第二十师团的覆辙,这简直是愚弄大日本帝国,把日本军队当撤了白痴一般对待。
至少,换做林铣十郎指挥部队,他不会采取这种手法,可见北方抵抗力量中的指挥者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什么事情最可怕,怕就怕未知。
尼玛,谁知道他在下一次的战争中选什么阴谋诡计啊?
所以,封天留给日军方面的印象是:这个对手很难缠,而且非常凶残、非常可怕。
不光是林铣十郎得出这个结论,连日本军部也是这一观点,所以才会非常慎重应对北方抗日军。
果不其然,日本军部收到关东军的请示电文,立刻慌张起来了。
尼玛,大日本帝国十七个常规师团已经被干掉了四个师团,再这样下去连兜裆布......哦,底裤都糟践光了,哪里还敢冒此风险呢?
日本军部立刻指示关东军,严令日本关东军第十二师团不得贸然与北方抗日军交战。并要求关东军迅速增援第十二师团,决不可让第二十师团等覆灭的命运再现。
军部命令关东军密切关注北方抗日军进入哈尔宾的意图,以便使日本军部针对北方抗日军的新举措,深入研究下一步的应对策略。
日本军部的态度让林铣十郎司令官松了一口气,果然不出所料,好在自己没有贸然行动,侥幸啊。
关东军司令部转达了日本军部的命令,让第十二师团长木原清中将不可盲动,密切关注北方抗日军的动向,搞清楚他们的意图。
日本军部以及关东军司令部的反应是如此的强烈,似乎有点出乎第十二师团长木原清中将的意料之外。
尽管木原清心中对于北方抗日军有点不服气,可日本军部和关东军的命令决不能违抗的,不是每一个日本军人都像板恒征四郎一样有抗命的倾向。
第十二师团长木原清中将还是有点胆识,对方摆开阵势,日军也不能没有一点举措,大日本帝国军队怕得谁来?
第十二师团不能动,不代表其它军队不能动啊。
木原清中将眼珠子乱转,开动心思算计开了。
吆西,吉林不缺军队,那些仆从军有不少,不用白不用,让他们试一试对方的战斗力嘛,这主意还是蛮不错的。
拿定主意之后,师团长木原清中将对自己的决定很满意,甚至感觉自己简直就是一个天才人物。
时至今日,归拢在熙洽旗下的军队已经不少。
有东北军独立第27旅吉兴,兵力有9382人,骑兵第7旅常尧臣,兵力3778人,步兵第23旅李桂林,兵力9341人,以及于琛澄的第五旅。
爱新觉罗·熙洽,满人,是努尔哈赤之弟穆尔哈齐第十子奉恩辅国恪僖公喇世塔的后人,其祖名英瑞,曾任盛京总族长。
熙洽对日本态度较为亲近,尤其与关东军交往甚密。
九一八事变让熙洽看到了机会,熙洽有意想借用日本人的力量达到复辟的目的。
1931年满洲事变爆发之时,熙洽代理东北边防军驻吉林副司令官兼吉林省主席张作相的一切吉林官民政务,在日军进攻吉林时,熙洽便与日本合作,并且出任吉林省长官公署长官。
之后,熙洽提出让溥仪复辟与建立满洲国的计划。
1932满洲国建国之后,熙洽出任满洲国财政部总长兼吉林省省长,1934年出任财政部大臣,1936年溥仪称帝后,转任宫内府大臣,成为溥仪身边可以依靠的重臣。
熙洽想要借用日本人的力量,而日本人也刚好利用熙洽掌控东北,双方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熙洽放言曰:“为恢复清廷的统治,就是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为达此目的,熙洽绞尽脑汁,四处奔走,终于找到了一条他自认为是前途无限美好的锦囊妙计——投靠日本军国主义,借以恢复大清统治。
吉林省的冯占海、张作舟率先投奔到北方抗日军阵营,其后,熙洽拼命拉拢其它军队,收到李杜、邢占清等人的抵制,收效甚微,否则,光是吉林的军队就有十万,必将助长熙洽以及日本军队的力量。
此次,日本关东军第十二师团长木原清中将率领军队进攻哈儿宾,吉林省长官公署长官熙洽名下的军队就有东北军步兵第23旅李桂林,兵力9341人以及骑兵第7旅部分骑兵近千人马。
李桂林当然不知道日本人在打他这一支军队的主意,让步兵第二十三旅充当炮灰,试探一下北方抗日军的武力状态,到底是真能打还是假能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