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麻烦(1/1)

院内众人齐齐看向她。

辛大人眸中闪过似有似无的笑意。

易楚咬着唇挪开步子,裙裾擦着地面掠过,露出包裹着婴孩的蓝布包。

“啊!”易齐低呼,“姐姐……”

竟然将包裹藏在裙下?

辛大人很是意外,他确信她知道婴孩的下落,却没想到她藏在了裙子下面。

男女授受不亲,只要她站住不动,就没人能发现,难怪方才那两人搜不到。

这女子年纪不大,倒还算聪明……可惜,聪明用错了地方,有点不识时务。

辛大人扫了眼易楚,轻蔑地吐出几个字,“妇人之仁。”

易楚抱起包裹,轻柔地摇了摇。

婴孩仍兀自昏睡着,浑然不觉片刻之间他的命运已变了数变。

瞧着那张天真无邪却是毫无血色的面容,易楚低而清楚地反驳,“妇人之仁,总胜过滥杀无辜。”

事到如今,她已横下心来。

反正只咬定婴孩是她私自藏匿,父亲与妹妹全不知晓便是。

辛大人闻言,单手自易楚臂弯中抓过包裹交给胖子,视线却凝在易楚脸上,眸光中几多嘲弄,几多狠厉。收回时,却又有意无意地扫过身旁的易郎中与易齐。

这般阴冷的目光让易楚心头一悸,她不由自主地跪下,“大人,此事是我独自而为,家父并不知情……求大人网开一面……”

“不知情?”辛大人冷笑,“本官就是滥杀无辜又如何?”

又如何,还能如何?

死于锦衣卫之手的无辜冤魂岂止万千?

易楚死死咬住唇,双手撑在地面上,等待着他下令斩杀的那一刻。

时光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终于,面前红色衣摆下的皂靴猛然退后,而后消失,紧接着便是零散的脚步退去的声音。

走到门口时,先前进来的胖子问道:“辛大人,这户人家怎么处置?”

辛大人仰头,正看到屋檐正下方挂着的牌匾,牌匾上写着拙朴的三个大字,济世堂。眸光闪动,低低道:“医者仁心……杀戮太多犯众怒,做鬼也不安生。”

胖子知其意,躬身道:“属下明白。”拎着包裹与瘦子一道策马离开。

随从的兵士却迟疑地问:“大人如何知道孩童是在这家?”

辛大人淡然回答:“那孩子生受了一掌,虽然没死,想必也是受了伤,余鹏忠心护主,自知逃不过去,肯定要找户稳当人家托付,开医馆的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况且,他既已逃到此处,按理应该继续往前到三条胡同,为何突然又往回拐到杏花胡同,定是掩人耳目。”

兵士钦佩地点点头,小跑着牵过白马,将马鞭递给辛大人。

那股令人窒息的压力骤然散去,易楚一下子瘫软在地上,泪水后知后觉地流了下来。

易郎中俯身,柔声问道:“阿楚,可是怕了?”

易楚双手掩面,半晌才带着哭腔道:“很怕,而且心里难受得紧。”她胡乱地擦两把眼泪,望向易郎中,“爹,我是不是做错了?因为那孩子差点累及爹跟妹妹,还有周遭的街坊邻居。而且,也没有救那孩子,最后还是亲手交了出去……”

话说的语无伦次,易郎中却完全听明白了,叹口气道:“世间并无两全法,你所作所为并无错处。身为医者,本就该救人于生死病患,可有时候不免要审时度势,权衡轻重,只别忘记原本应有的医心……换作是爹,也会跟你做同样的选择。”

“那倘若我们一家真的因藏匿罪而死呢?”易楚仰头,沾染着泪水的眼眸迷茫而惘然,与她过世的娘亲毫无二致。

易郎中神情稍黯,少顷才温和地答:“上天有好生之德,定会顾念我们……假如真的因此而死,心里也不会不安……总好过袖手旁观见死不救。你且想想,倘若重新来过,你会如何做?”

易楚沉吟片刻,低声道:“我明白了,爹。”假如事情再来一次,她仍是不可能任由那婴孩独自躺在门外。

易郎中笑笑,待她走进灶房,将视线投向站在旁边的易齐。

易齐眸子转了转,歪着头道:“爹?”

易齐生得极好,纵是是家常旧衣也遮掩不了她耀目的美。尤其,那双斜长的眸子带着与生俱来的风流韵致,极为媚惑。

易郎中徘徊在脑中的话语不自主地咽了下去,只平静地说:“你也不小了,以后早些睡早些起,多帮阿楚做点家事。”

易齐拖着长声撒娇,“知道了。”

饭罢,易郎中背着药锄与竹篓自行上山。易楚将碗筷收拾干净,到西厢房问易齐:“荣盛哥跟爹上山就不过来了,你想留在家里看店还是去买菜?”

易齐正对着一面小小的靶镜梳头,闻言,头也不回地说:“你人缘好,去买菜,我看家。”

易楚早知她会这样说,懒得跟她计较,只伸手又恨又气地戳了她后脑勺一下,拎着篮子往外走。

易家是座一进的小院落,倒座房布置成医馆,后头是易家父女三人居住之地,前头除了医馆的门外,另有一小门通向后院。易郎中还有个学徒叫荣盛,每天辰正来,酉初走,帮着易郎中干点抓药跑腿的零碎活计。

如今两人都不在,就需要有人照看医馆。

易家门前的街道叫晓望街,尽西头有处菜市场,都是附近穷苦的菜农担着自家种的菜在卖。因着夏日天热多雨水,地上不少腐烂的菜叶招惹着蝇虫乱飞,气味也不太好。

通常都是上了年纪的婶子大娘去买菜,极少有年轻女子去。

易齐早就放话说,宁可死也不去那种地方。

易楚只比易齐年长一岁,可终究也是姐姐,只得依她。

此时,太阳已升得高了,炽热的光芒肆无忌惮地照射在大地上,有闲散的邻人三三两两地凑在树下谈论着清晨那起惨祸。

许是这一两年,类似的事情太多,人们早已有些麻木。虽然,几乎灭门的户部左侍郎家值得同情,可毕竟那是别人的事,而自家的日子还得过。

便是易楚,纵然才经过清晨那番事故,眼下还得跟平常一样去买菜,甚至,脸上也得带着笑容。

一圈转下来,易楚篮子里多了一小块豆腐,两把芹菜,几根黄瓜,手里还拎着一条半斤多重的活鲫鱼。

中午只两个人吃饭,喝点菜粥就行。爹采药辛苦,晚饭要吃好点。炖个鲫鱼豆腐汤,黄瓜凉拌,芹菜清炒,嗯,还得给爹打二两绍兴酒,爹就好这口。

易楚默默盘算着,一边跟熟识的人打招呼,“赵大叔,这几天连阴天,您的腿疼病没有再犯吧?”

“王大婶,您脾胃虚寒,西瓜可不能多吃。”

“张家嫂子,虎娃夜里还尿床吗?”

说笑间,已走近自家门前,易楚跟街坊道别,刚回头,适才的笑容顿时僵在脸上。

就见前面风驰电掣般驶来两匹马,堪堪停在医馆门口。

头前的毛发雪白,不染半点杂色,其上端坐着一人,脸上的银色面具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闪的人眼晕。

赫然就是去而复返的那个锦衣卫特使辛大人。

据说锦衣卫从不无故进平民的门,进则祸至。

这次又是为何而来?

来清算清晨时的旧账?

易楚悚然心惊,拎着鲫鱼的手抖得几乎攥不住草绳。

本能地想撒腿就跑,转念想起留在家里的易齐,她深吸口气,强自镇定下来,迈着步子迎过去。

辛大人翻身下马,扫一眼四周明里暗里窥视着这边的百姓,淡淡地问:“医馆里可有四物丸?”

易楚脑中已是完全空白,习惯性地开口回答:“有。”

辛大人举步,昂首踏进医馆,易楚咬咬牙跟在他身后。

医馆里并没有人在,易齐不知去了哪里?

唯有药香夹杂着艾草淡淡的清香悄悄地弥漫开来,沁入易楚鼻端。

闻着这熟悉的气味,想起父亲清早说过的话,易楚骤然平静下来,将手中的鱼菜放在一旁,净过手,打开抽屉取出只瓷瓶,轻轻放在台面上。

辛大人盯着瓷瓶却不打开,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台面。

台面乃黑檀木所制,乌漆漆的黑,衬着辛大人小麦色的手。手指修长且直,掌心指腹半点茧子都没有,看起来比白瓷的药瓶都要光滑细致,根本不像习武之人的手,也不像做惯粗活的人的手。

可为何气势那么吓人?

易楚胡乱猜想着,冷不防耳边传来“咣当”声,却是辛大人抓起瓷瓶重重地顿在台面上。

易楚一哆嗦,不解地抬头,对上辛大人的目光。

他的眼眸黑亮深沉,瞧不透里面的情绪,可易楚却分明地感觉到有丝丝凉意从他周身散发出来,连带着屋里的温度也仿似降了几分。

辛大人上前一步,与她相距极近,近到他鼻端呼出的气息扑到她脸上,凉凉的,没有半点热度。

“你给赵七公子把过脉,他怎么样?”

赵七公子?

应该就是那个包裹在蓝布里的婴孩。

易楚侧头避开那令人心悸的气息,低声道:“受过重击,心脉被损,怕是活不长久。”

辛大人眸色平静,不见丝毫波澜,再问:“不长久是多久?”

易楚按照易郎中的说法回答:“若是精心调养,或者四五年,倘若任之不管,或许连这个月都活不过。”

“配些对症的药,药有效,前罪一笔勾销,若无效,赵七何时死,你们何时死。”

易楚大急,分辨道:“赵七公子本就命不长久,即使神仙……”

“本官自有裁度!”辛大人冷冷地打断她的话,再不给易楚开口的机会,举步便往外走。走到门口,脚步稍停,扔出个十两的银锭子,“这是药费,明日此时,本官亲自来取。”

银锭子落在石板地上,差点打到易楚的脚。

易楚挪步避开,再抬头,只见门前两人已纵身上马,狂奔而去,全然不顾街旁路人。

易楚颓然坐在方凳上,看着那瓶四物丸发呆。

这几年,她在医馆帮忙,对父亲的医术多少有些了解,父亲并非没诊过心脉受损的病人,可诊治的都是成年男子,而且效果并不好,只能苟延残喘地多活几年。

赵七公子那么小,有些药根本不敢用,用了便是死。

这下,她又给父亲惹上麻烦了……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