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汽车音响公司的设想(二)(1/1)

说到导航主机,这个利润就很大了,一套完整的导航主机,前世在4S店更换,至少需要上万元,甚至2、3万也不稀奇,更离谱的听说还有10万的。

这就和售价几千元的后装市场导航主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为什么会买这么贵?都是同样的功能性娱乐系统,性价比相差得也太远了吧?

叶开曾经也很好奇,也曾经深入了解过两者之间的区别,大致有以下几点可以证明人家买这么贵的道理所在。

首先,前装市场的导航主机,需要完美匹配原车的ECU协议,不但要对ECU发出指令,还要接收ECU的信息。比如对空调信息的解析和显示以及控制,油耗、车速、甚至里程表的数据解析显示,有的甚至还可以对照明系统进行控制。

其次,前装市场的导航主机,没有后装导航主机的复位键,这就使得导航主机的主板电路更复杂的电路设计,更长久的老化试验,元器件的选择有更高的要求。

之后,车厂对OEM商提供的导航主机,有非常低的故障率要求,超过了标尺线,就拿不到钱,反而要赔钱。所以,就使得OEM商对自己生产制造的导航主机,从设计到元器件的选择,以及电路基板的等级,都按照最好的使用。这样一来,成本自然就增加了。

最后,既然是OEM,那么就需要OEM商生产出来的导航主机,只能供应给相应的车厂,而不得在市面上流通,否则被逮住了,没有二话可说,两个字:赔钱。

这么一来二去,再加上作为独家经销商的车厂、4S店在中间环节中不断加价,前装市场的导航主机想价格不贵都不可能了。

不但如此,作为OEM的开发商,也是很奸猾的,如果为其中一家车厂提供了主机,那么其它车厂来,主机的电路板就不需要重新设计了,只需要更换其中的软件以及外壳就可以了。甚至有些面板和主机是分离的,由不同的公司提供,那么他们更是连主机的外壳都懒得换了,就这么节约了研发和生产成本。

所以,OEM商为更多的车厂提供主机,那么他就赚得更多。

而叶开现在的车厂除了合资公司以外,还有一家即将收入囊中的澳迪公司,未来至少还有一家车厂,已经在叶开的计划之中了,总之叶开的想法就是尽量走别人的路,让别人不说是无路可走,至少需要另辟蹊径。

说完了导航主机,那么就不得不说它的显示屏。

前世导航主机的显示屏,都是采用的液晶显示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液晶显示屏。

这是从TNS液晶显示屏进化来的使用了几十年的显示屏。它通过用行场时序信号来控制薄膜场效应晶体管的开和关,使得代表画面信号的电压经过晶体管和液晶分子到地线形成回路,使得液晶分子发生偏转,背光通过偏转的液晶分子透过各自对应的三基色滤光片,还原成彩色的图像。

虽然,液晶显示的画面比不得玻璃显像管的清晰度、鲜艳度以及响应度,但是它的轻薄、小巧、可视面积大、以及没有辐射还是让它迅速受到了人们的欢迎,走进了千家万户。

这是一个遍及全球的巨大市场,巨大得让人无法想象,谁先进去占领山头,谁就可以在这个市场里呼风唤雨、引领潮流、树立品牌效应。

然而,前世在这个呼风唤雨的市场里,曾经做了好多年的老大哥,还需要在84之后,才开始掉头研发这项让他们吃得满嘴流油、赚得盆满钵满的技术。

而现在的叶开要提前研发这项技术,也不是没有底蕴和优势。

他的底蕴来自于仙童公司,因为要生产液晶显示屏,首先就需要光刻机,这是一种不同于芯片生产的光刻机,虽然原理差不多。但是能制造芯片的光刻机,稍微改进一下,就可以制造用于液晶薄膜晶体管电路的曝光机了。

他的优势在于他清楚液晶显示屏技术的发展史和各种改进技术,他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按照前世的发展方向就可以了,唯一的不同就是将时间提前一点而已。

至于液晶显示屏的其它组成部分,能为光刻机提供化学材料的芯片工厂,必然就拥有化工人才,这些一点就透的技术难道还能难道他们吗?唯一需要的就是时间而已。

液晶显示屏的研发,叶开想了想还是从仙童公司抽调人手,另外组建。至于导航主机,哦,现在只应该就叫音响主机,因为目前能用在车上的音源只有磁带和收音机。

因此,电路结构相对来说很简单,无非就是一片微处理器、一片磁电转换的音频集成块、一块集成了收音与解调的收音模块、一片电子音量控制集成块、一片4声道功放集成块和数字液晶显示驱动集成块,在加上其它外围元器件就构成了音响主机。

唯一的改进就是将目前普遍存在的机械式磁带机芯,换成轻触式电动机芯而已。更大的改变只有等自己的8厘米CD便携式播放器研制成功之后,再结合简化版的Bose和哈曼卡顿的声音技术,推出自己的高级车载音响系统。

但是这些技术必须尽快的找人开始研发,因为技术并不因为有自己的金手指,而可以实现质的飞跃,还是需要一步一步地扎扎实实地研发下去,那么未来才能走得更远,也才会让研发团队更有底蕴。

好在研发团队的人,都是现成的,那就是被因为参政的哈曼卡顿卖掉的哈曼公司,在新东家手里已经破落不堪了,曾经的研发团队肯定都是人心惶惶,此刻有更有前景的公司伸出援助之手,应该还是能招的到人手的。

至于收购,叶开更是想都没有想过,随着卡特政府的垮台,抽身离去的哈曼自然会转头将自己曾经的公司回购。现在的叶开还很弱小,正是低调发展的最好时机,与人脉广阔的哈曼碰撞自然不符合叶开目前的利益。

尽管前世的哈曼公司在哈曼的领导下,在音响市场牛逼哄哄,但是叶开也知道,技术还是一方面,但是哈曼的人脉也是助其功成名就的关键因素之一。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