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商量后路(1/1)

朱以海的心里再也无法保持平静,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一时没有了主意,整个人都变得坐卧不安起来,神色凝重而慌张,眉头紧皱不已,嘴里更是念念有词,显得很是颓然与落寞。

“大顺军就要杀过来了,这可怎么办啊?身为皇族,难不成就这样等死不成?难不成,朕也要像王兄那般,自缢身亡,以示风骨?不行,我绝对不能死.....现在还不是没有后路......”

这时,朱大典站了出来,出言安抚道:“皇上,如今之时,形势危急,切莫慌乱,千万不可自乱阵脚啊,否则,只会于事无补,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闻听此言,宛若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慌乱之中,朱以海又喜又忐忑,忍不住地求助道:“朱大人,那你说,朕现在该怎么办?”

“当然是越早离开越好!”

朱大典脱口而出,来了这么一句之后,进而又补充道:“启禀皇上,微臣以为,既然方将军构筑的钱塘江防线已经被击溃,那么,乱军距离绍兴城已经为之不远,这里已经是极不安全之地,还是赶紧撤离的好。”

“这样好吗?”

尽管心动不已,恨不得立即逃离绍兴城,远离战场,但碍于帝王的尊严,轻易不可言退,就算不得不逃走,也要由臣子们提出,朱以海最终还是忍住不得这么问了一句,有一些迟疑,更像是在装装样子。

“皇上,没有什么不好的,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皇上你能够保全己身,就能重拾旧河山,收复失地,人死了,也就万事皆休了。”

朱大典说得振振有词,一点也不脸红,仿佛忘记了他自己的所作所为,绝对是朱跑跑,目前为止,已经侍奉了三个主子,大顺军每次打来之时,就属他跑的最快。

很显然,周围的一些官员很看不上朱大典,听他这么大言不惭的如此夸夸其谈之时,面现鄙夷之色,但形势的危急性,也不得不认可朱大典所讲的内容。

这不,张国维就是第一个。

“是啊,皇上,如今的绍兴府,遍布大顺军,如果再迟疑的话,想走也走不了了,为了大明江山,为了将来,还望皇上早做决断的好,立即撤离绍兴府。”

相比于张国维与朱大典的观点,主张越早离开绍兴城越好,有过带兵经验的钱肃乐要沉稳的多,考虑的更多,提出了有一些不同的观点。

“启禀皇上,微臣以为,即便是要撤离绍兴城,但也不能立即付诸行动,方法策略很重要,最好选择深夜再行动。否则,行动还未开始,却已经夭折,起到反效果。”

“钱大人,这话怎么说?”朱以海眉头微皱,隐隐有一些不快。

“皇上,您刚才也听到了,如今之时,绍兴府到处都是兵荒马乱,遍布乱军,如果就这样撤离绍兴城,堂而皇之,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很难保证行踪的隐秘性。尤其是大队的人马,很容易引起大顺军的注意,从而伏击咱们。”

“而且,皇上,如果绍兴城的百姓与守军看到您先离开,民心与军心必然会受到影响,恐怕皇上你前脚刚走,绍兴城就会失守,反而不利于撤离。”

听到钱肃乐这样说,尽管心里一百八十个不愿意,恨不得立即离开绍兴,但朱以海也不得不认同,绍兴城的百姓生死可以不管不顾,但却需要绍兴城作为诱饵,吸引大顺军。

一念及此,因此,朱以海心里的怒意也就随之减淡了许多,但还是有一些不情不愿,面露焦虑之色,询问般的催促道:“那你说,接下来该怎么办?”

“嗯...皇上,微臣以为,若是离开绍兴府的话,最好是选择在深夜,如此一来,趁着夜色,就能很好的掩饰行踪,也能最大化的不影响绍兴城的军心与民心。而且,不仅如此,撤离之时,也不能一股脑的全部离开,而是分批进行。”

“还有,皇上,撤离之时,先让禁卫们护卫你离开,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是皇后、皇子他们。”

“钱大人,朕的家人就不能一起离开吗?”

钱肃乐很是坚决的摇了摇头,看到朱以海面有难色,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似乎想到了什么,不由得心中一动,不答反问道:“皇上,还记得老福王吗?”

“当然记......”

朱以海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吐出三个字之后,似乎想到了什么,话音却又是戛然而止,面有凝重之色,重重一点头,仿佛做了某个难以抉择的决心,最后沉声说道:“好吧,就按照你说的办吧~~。”

朱以海不傻,他还很明白,转瞬就听出了钱肃乐的暗示之语,如果一家子同时撤离绍兴城,军心和民心大乱暂且不论,如果被乱军发现了,不就被人家一锅给端了?

尽管心中不喜,钱肃乐的暗示之言,虽有诅咒之嫌,但朱以海也不得不接受,不得不为后代香火延续考虑,正如钱肃乐暗示和提醒的那样,老福王如果不是分开来逃,世子朱由崧又怎么可能逃出生天?又怎么会有后来的弘光皇帝?

一念及此,朱以海随之将目光投到了靖夷将军毛有伦的身上,语重心长地交代道:“毛将军,朕的家人就交给你了。朕与张明振等人离去之后,你立即护卫朕的家人紧随其后,赶往台州府,从那里乘船,从而暂避祸端于海上。”

“是,皇上,末将遵令!”

毛有伦双手抱拳,躬身应答完之后,东阁大学士宋之普站了出来,情真意切地说道:“启禀皇上,微臣愿意最后一波离开绍兴城,坐镇于城中,以便稳定城里的局面,从而制造一种假象,皇上您还在城中,用来迷惑敌军,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皇上,微臣也愿意最后离开,再尽绵薄之力,吸引乱军的注意力,好为皇上你们赢得更多的转移时间。”

“启禀皇上,微臣也愿意。”

......

一时间,不少的文武官员纷纷行礼,山呼之间,表明忠心之态,看得朱以海很是感动,但也没有拒绝,眼含泪花,声音有一些沙哑的回应道:“危难之际见真情,各位果然都是朝廷的忠臣良将,为了朕能够脱离险境,甘愿自陷于危险境地。”

最为朱以海的内阁首辅,老谋深算的熊汝霖却不像朱以海想的那么简单,不会天真的以为,这些人是在表忠心,而是另有谋算。

放眼于江南,忠臣不是没有,但绝不会有这么多!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