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1)

042

12月2日这天, 秘书小王像往常那样早早到了办公室,先将梅书记的办公室擦了一遍, 然后去收发室取了前一天送过来的报纸, 整理好,放到梅书记的办公桌左侧。

梅书记有个习惯,每天上班没有会和紧急的事, 第一件事就是看报纸, 了解当下的政策和风向。他每天必看的是省报和人民日报,如果还有空闲时间才会看看其他报纸。

小王先将其他报纸放在下面, 然后倒数第二是人民日报, 最上面放省报。今天的省报有点奇怪, 头版头条竟然是一张照片, 照片里, 暮色时分, 比夜色更黑的一条马路盘旋在落叶纷飞的乡下,近处的马路边上落下一片模模糊糊的影子,一家五口围在桌子上前吃饭。

再寻常不过的画面, 小王都不知道省报今天抽了什么风, 竟然刊登一幅这样普通的照片做头版头条。

还有工作要做, 小王粗略扫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抓紧时间整理今天要处理的文件, 依照紧急程度先后排列,放在办公桌上。然后泡了一搪瓷缸子的热茶, 盖上盖子放到桌子上, 刚松开手, 梅书记就来了。

“小王,早上好。”梅书记将包递给他, 和气地说道。他是个没什么架子的领导。

小王接过包放好,立即过来汇报这一天的工作安排:“梅书记早上好,八点半在三楼的会议室有一场关于……”

现在已经八点出头了,梅书记没让人等的习惯,端起搪瓷缸子说:“那现在就去吧。”

小王赶紧拿着笔记本和钢笔跟上。

这场会关于秋收总结的,非常冗长,一个会开了两三个小时。

等会开完就快到中午了,梅书记下楼回办公室,走到楼梯中间就听到他办公室里刺耳的电话铃声。

见状,小王赶紧拿着笔记本跑了进去。但还是迟了一步,电话因为长久没人接听,自己挂断了。

梅书记走到办公室问:“小王,谁的电话。”

小王对经常来往的电话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电话号码倒背如流,一眼了辨识出了刚才来的那个电话:“市委的!”

“拨过去,算了,我来吧。”梅书记刚坐下,手还没碰到话筒,电话又响了起来。

梅书记以为是市委那边又打电话过来了,赶紧接了起来:“喂,你好,我是辰山县梅……”

“梅书记,恭喜啊,你们辰山县这回可是出名了。”电话那头传来哈哈笑的男声打断了梅书记。

梅书记一头雾水,正欲问清楚,那头的人却说:“今天梅书记肯定很忙,就不打扰你了,先挂了。”

然后利落地挂断了电话。

怎么回事?梅书记放下了话筒,没急着回市委的电话,抬头问小王:“今天有没有发生什么特殊的事情?”

小王摇头,今天就是平平无奇的一天,跟过去的每一天没什么区别啊。

这就怪了,梁溪县的孙书记怎么没头没尾的来这么一通电话。梅书记想不通,暂且将这个事放下,准备给市委那边回拨过去,刚碰到话筒,电话又响了起来。

梅书记赶紧接起,这次打过来的武南县的毛县长。武南县和梁溪县、辰山县都同属一个市。咋回事,这些人今天赶着给他打电话了?

“梅书记,恭喜啊,你深藏不露啊,搞了这么个大动作。”毛县长也是来道喜的。

梅书记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干脆利落地问道:“毛县长,到底怎么回事?你跟老孙一个个都跑来打电话恭喜我,我刚开完会回到办公室,什么都不知道。”

那头的毛县长不大相信:“不会吧,梅书记,这么大的事你不清楚?你没看今天的省报吗?”

他们这些人每天必看的就是省报啊,了解本省的政治动向和上面的各种政策。

梅书记苦笑:“这不是一上班就有个会吗?今天的省报是吧,我看看……”

梅书记一面在电话里应付毛县长,一面抬头用眼神向小王示意。

小王跟了梅书记两年,培养了一些默契,看懂了他的暗示,赶紧拿起今天的省报递了过去,同时顺便瞄了一眼,那张显眼的照片下面有一行加粗的标题“我省第一个通电通路的公社”。

哪个公社这么有钱?肯定是临近省城或是市郊区的公社吧,这些公社挨着大城市,发展也迅速,条件比他们这些偏远农村好多了。

毛县长听出了梅书记是真不知情,格外震惊:“梅书记,你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就你们县下面的红云公社啊,省报头版头条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怎么,你们真的一点财政都没支持吗?”

梅书记已经一目十行扫完了头版头条,心里的震惊不比毛县长小。惊愕过后,他心里升起浓浓的自豪感:“没有,我们县山多地少,自然环境比你们县都还差一些,县里面也没什么大型的工矿企业,哪有钱支持他们啊。你不是看到了,报纸上写了,是公社自筹,社员自发劳动建的。”

毛县长心说,那么一行字谁能注意到,他只看到辰山县上了头版头条就震惊了,又羡慕又嫉妒。

“那你们县的同志还真是能干,给你们县争光。”毛县长无不羡慕地说。这样的美名,谁不想出啊?而且这都是实打实的成绩,被省报这么一宣传,省里的领导都能看到。

梅书记现在还处于震惊和半知半解中,他急于弄清楚事情的真相,所以赶紧找理由挂断了电话:“都是下面的人能干,有人找我,先挂了,回头聊。”

挂断电话后,梅书记赶紧对处于怔愣状态的小王说:“打电话去红云公社了解一下情况……算了,我自己打,红云公社的电话是多少

?”

“xxxx……”小王赶紧背出了电话号码,不敢置信地说,“梅书记,这报纸上说的那个公社是咱们县的啊?”

梅书记没空回答他的问题,把报纸递给了他,让他自个儿看。

小王接过报纸一看,上面还真提了,是他们辰山县红云公社,他后悔不已,要是放报纸的时候,但凡他多看一眼,扫两行也不会错过这么大的消息,搞得领导现在这么被动。

他决定了,以后提前十分钟来上班,在梅书记没来之前,先把每天的报纸扫一遍,对省内国内发生的大事有个大概的认知,免得犯今天这样的错误。

电话响了好几声才被人接起,梅书记急得解开了白衬衣最上面的那个扣子,开口就问:“冯成呢,我是梅松明,让他来接电话。”

小沈听到是梅书记亲自打来的电话吓了一跳,赶紧说:“梅书记,你稍等,我马上就去叫人……”

说完将话筒放到一边,飞快地跑过去冯书记办公室叫人。

冯书记今天精神不大好,不知道是大大前天太兴奋了,还是前一阵太累了,先是组织公社抢收,然后修路,接着通电,他每天到处跑,还要管公社的事,两个月下来,人瘦了好几斤。

终于在前几天将一切都弄好了,他也难免有些松懈,捧着茶杯在办公室里看前一阵子累积的报纸。听到小沈的声音,他愣了一下,放下茶杯:“哦,这就来。”

梅书记亲自打电话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吗?他好像忘了什么。

冯书记琢磨着来到电话前接起了电话,先问好:“梅书记,上午好,你……”

“别废话了,你们公社是不是搞了修路和通电?”梅书记急于了解情况,一口打断了他。

冯书记总算想起自己忘了什么,他忘记向县里汇报他们公社的两大工程了。其实也不算是忘记,因为他早跟余思雅商量好,先将这事在省报刊登,整出名气来了,再去找梅书记汇报工作。

可他们这路才修好没几天啊,梅书记怎么就知道了?

冯书记诧异,但想着这也不是什么坏事,便如实说了:“是啊,梅书记你消息可真灵通,我还说整理整理材料,向县里面汇报呢!”

“那你这整理材料可真有点久。到底怎么回事?路修了多长,修的是沥青路吗?造价多少?还有全公社家家户户都通电了?还是只通了一部分,这个钱谁出的?”梅书记讽刺了一句就抓紧时间了解情况。

他已经猜到了,市里面给他打电话,很可能也是为了这个事,他得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清楚状况,不然待会儿市里面的领导问起,他还一问三不知,那就闹笑话了。

冯书记亲自参与了这两项工程,从组织到落实,他全程都没落下,所以对情况一清二楚,梅书记问起,他也回答得头头是道,不过他没居功,将余思雅的贡献如实汇报:“……其实这两项工程是我们公社妇联主任余思雅同志提出的,计划也是她做的,东风公社的钱书记也是她去说服的,材料也是她去省城购买的……”

“这个小同志觉悟很高嘛。”梅书记对清河鸭还依稀有印象,本以为就是鸭子做得好吃了点,没想到这个村办企业还这么有责任感,时时刻刻为村民着想,这才一年多就搞出了这么多大动作,比县里这些老单位都有干劲儿。

冯书记跟着笑:“是啊,这两项工程,余思雅同志居功至伟,我这个老同志都不如她。”

梅书记很好奇,但现在没功夫详细了解这些。他说:“我还要回市里面的电话,今天下午去你们公社视察,不用搞什么花样,让余思雅同志跟你一起来接待我们就行了。我们就想参观参观你们的公路和电。”

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冯书记听到电话里传来的嘟嘟嘟声,乐得嘴都合不拢,把话筒放了回去,本来想叫小沈去喊余思雅到公社的,可他看到电话后,立马改变了主意,拨通了养殖场的电话。

小余说得没错,修路通电通电话,真的是方便了许多,要通知个什么事打个电话就去了,省时间又有效率。

余思雅接到电话挺吃惊的:“梅书记知道了?而且还惊动了市里面?难道是见报了?这么快?路同志都还没来呢?”

她才把照片寄出去几天,虽然走的是快件,但估计路明惠也只收到了两三天。路明惠上次还说要亲自来采访的啊。

冯书记也搞不清楚,他们乡下的报纸送得慢,这两天的省城日报还没送过来。

“这个先放一边,你换身新点的衣服,打扮得精精神神的过来,梅书记下午来过来参观咱们修的路和通的电,点名了要你作陪。小余,这可是在领导面前露脸的好机会,你要好生表现。”冯书记赶紧叮嘱。

余思雅明白这是冯书记有意提拔她,不然梅书记哪知道她是哪根葱啊,赶紧说:“谢谢冯书记,我这就准备,放心,不会丢了咱们公社的脸。”

挂断电话后,余思雅并没有急着回去换衣服,而是坐在办公室里琢磨了片刻后拿起了电话,直接打去了东风公社:“钱书记,有个重大的好消息要告诉你。”

钱书记比冯书记年纪还大些,修个路亲历亲为,累得不轻,还欠了债,心情不大美妙:“什么好消息?你这小同志是不是又要算计我们跟着你干?”

“钱书记,你这怎么能说算计呢?我得了什么好处?路修好了,方便的是你们公社的人,我又不天天往你们公社走,瞧你说的什么话?我是奉了冯书记的命给你打这个电话,冯书记让我通知你,下午梅书记他们要来参观咱们修的路,你也准备一下一起接待梅书记,不要弄太高调,人少点。”余思雅直接切入了正题。

修路的一半功劳是钱书记的,这个事梅书记来了就会知道,她当初说好要给钱书记增添点成绩的,没道理在领导面前露脸的好机会不带他,这不是得罪人吗?还不如提前通知钱书记,卖个人情,以后也能更好的合作。

钱书记听了这话果然很高兴,同时又有点不好意思:“哎呀,对不住,余主任,是我误会你了,你可真是个好同志。好,梅书记是直接到你们公社吧?那咱们在你们公社汇合,一起接待梅书记?对了,梅书记几点到?”

余思雅哪知道啊:“具体的我也不清楚,你打个电话问冯书记吧,我还有事要忙,钱书记,咱们下午聊。”

说完,她赶紧挂断了电话,给公社打过去,通知冯书记这个事。

冯书记听说了这事一拍脑门:“哎呀,小余,还是你想得周到,我兴奋得都忘了这个。要是不叫老钱,回头他肯定觉得我是故意的,这老小子老记仇了。成,我让小沈跟他说明情况。”

冯书记真不介意带个老钱,本来这里面也有老钱的一份功劳。而且东风公社只修了路,没通电,老钱也越不过他们,抢不了他们红云公社的风头,干嘛做出得罪人的事呢。

县里的书记下来走访,对公社来说是大事,不过为了避免社员围观这种事发生,公社并没有大肆张扬这个事,只通知了公社干部。

电是通了,但余思雅还有一通的工作要做,她看了一下自己的穿着打扮,灰色的列宁装,一丝不苟,很有女干部的气质,干干净净的,没必要换,就继续呆在养殖场工作,直到吃过了饭才骑自行车去公社。

临走前,余思雅把小李叫来说道:“你让大家把养殖场的卫生搞一遍,弄干净点,下午可能会有领导来视察咱们养殖场,给领导留个好印象。”

未免吓到小李,余思雅没提来的是谁。

对于这种事,小李不陌生,随着他们养殖场越办越红火,来参观考察的不少,其他公社的干部,县里一些单位的同志。他以为这次来的也是这样的同志,叫人打扫干净卫生,准备好茶水就完事了,该干嘛干嘛去了。

余思雅感觉自己已经够积极了,吃过饭就去了公社,梅书记肯定也会吃过午饭才来,县里到公社还有段距离,肯定还要等一会儿,去太早也是干等。

但她没想到钱书记比她更积极更激动,午饭都没吃就来了,还换上了一身八成新的干部装,连他那双只有重大节日才舍得穿的皮鞋也穿了出来。

看到余思雅,钱书记今天特别热情:“余主任,下午好,来喝茶聊会儿天啊。”

余思雅用脚趾头猜也知道钱书记想聊什么,她可不想听这些没营养的车轱辘话,指了指妇联的办公室说:“等会儿吧,钱书记,妇联还有点工作要处理,你先坐一会儿。”

钱书记……

他都快忘记这位同志是妇联的了。

趁着梅书记还没来,余思雅先去了妇联办公室了解了一下公社妇联近期的工作,免得待会儿梅书记问起她一点都不知道,虽然梅书记问起的可能微乎其微。

公社妇联的工作按部就班,跟往年没太大的区别,余思雅花了十几分钟就了解清楚了。

这时候,冯书记跑来了她的办公室:“小余,我找县里面的同志打听到了,昨天的省城日报刊登了咱们修路的事,头版头条就是咱们修路的照片,现在县里面好多单位都知道了。”

照片?她就寄了那么一张照片,不用说了,肯定是路明惠将照片拿去刊登的。虽然路明惠没有按照先前所说的,过来采访,但人家愿意报道这事就是帮了他们大忙了,于情于理余思雅都该去道声谢。

“这样啊,冯书记趁着梅书记还没来,我打电话去跟省报的同志道个谢,顺便了解一下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余思雅起身说。

冯书记也赞同:“是应该道谢,人家可帮了咱们大忙。”

余思雅把电话打给了路明惠,开口就先说谢谢:“昨天报纸的事我们已经知道了,就是报纸可能要明天才到我们公社,太感谢路同志了。”

路明惠笑着说:“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那张照片吧,拍得实在是太好了,可惜咱们报纸是黑白的,没法像彩色的照片那样直观和具有感染力。对了,这张照片是谁拍的?”

余思雅没想到是那张照片打动了路明惠,笑着说:“是我们请县里面的师傅来拍的。”

路明惠不大信:“照相师傅只怕选不了这么好的景,是你们带他去的吧?”

余思雅实话实说:“是啊,我带他去的,拍这张照片也是我的主意,师傅不是太了解咱们红云公社。”

听了这话,路明惠更感兴趣了:“余主任,下次我带相机来,你可要给我当向导哦。”

她还要来?余思雅以为这新闻已经报道了就完事了,没想到还有后续,自是欣喜不已,这可是免费的广告。别说现在,等过几年,想在省报上打个广告,不好意思,给钱都没门,只能去都市报打广告。

“这是自然,我等路同志。”余思雅又跟路明惠寒暄了几句才挂断了电话。

冯书记在一边等着,从两人的内容中听了个大概,朝余思雅竖起了大拇指。

余思雅笑了笑,正欲说点什么,小沈兴奋地跑了进来:“冯书记、余主任快,小汽车来了。”

在他们辰山县这种小地方,能坐小汽车出行的屈指可数,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这是梅书记一行来了,两人赶紧出去迎接梅书记。

车子停在了公社的院子里,冯书记想上去帮忙拉开车门,前面的秘书小王已经先一步下了车,拉开了后座的门,从里面出来两位领导。

冯书记马上上前握手:“梅书记,赵局长,欢迎欢迎,里面请!”

梅书记摆手:“不用了,时间紧迫,咱们就不进去坐了,先去大队看看社员们的情况。”

来的路上,他们已经经过了沥青路,算是对修的路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现在梅书记更想去村里参观参观,想看看是不是真如报纸和冯书记汇报的那样,家家户户都通上了电。

冯书记一怔,那先前的准备完全派不上用场啊。不过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去村里参观就参观吧。

冯书记带路:“好,梅书记,赵局长,这边请!你们看是坐车去还是?”

“不用了,走路吧,边走边了解情况。”梅书记拒绝坐车。因为村里很多小路,道路比较窄,小汽车不好通行,而且乡下乍然来这么一辆车也很引人注目。

冯书记点头:“好,梅书记和赵局长,请跟我来。”

领导来视察当然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出了公社后,冯书记就把他们往通往养殖场的那条石子路上带。

这条路经过很多人走来走去,加上大货车的碾压,石子都陷进了泥土里,平坦又不颠簸,虽然不如沥青路好走,但在乡下也实打实的是一条好路了。

果然,梅书记走了几步就说:“这条路不错啊,也是你们自己修的?”

冯书记含笑说:“这是养殖场自发组织、出资修建的路,完全由余思雅同志主持,主要是为了方便载货的汽车通往养殖场。”

梅书记似乎这会儿想起了余思雅,回头看向夹在一群男同志中面目还有些稚嫩的年轻姑娘:“这就是余主任吧!”

余思雅赶紧上前说:“梅书记你好,我就是红云公社的妇联主任余思雅,主要负责养殖场的工作。”

“不错,前方应该就是你们养殖场了吧?”梅书记老远就看到了处理在青山绿水中的那排两层楼房,乡下这会儿还没人家能建这么宽敞的楼房。

余思雅笑着说:“是的,梅书记眼睛可真好,这么远就看到了。”

“不是我眼睛好,是你们这房子显眼,走,咱们去看看。”梅书记感兴趣地说。来之前,他匆忙了解了一下,才知道这家在村里建的厂子产品已经卖到了省城,似乎还挺俏的。

他说去看谁会反对?余思雅笑盈盈地说:“欢迎梅书记去视察指点我们的工作。”

“视察指点不敢当,跟我说说你们养殖场是怎么成立吧。”梅书记现在对这个在村子里办起来的厂子非常感兴趣。毕竟全县虽然没拿得出手的大企业,但小单位还是不少的,可没哪个能有清河鸭养殖场这么能折腾。

这是个好机会,余思雅边走边给梅书记介绍,从养殖场是如此贷款三百元发展起来,中间遇到了多少困难逐步说起,当然中间也间或掺杂一些公社是如何支持他们工作的。这个风头不能光他们养殖场出了,公社干部们也要跟着涨涨面子啊。

余思雅没有大倒苦水,没有哪个领导喜欢下属一个劲儿的诉苦的,他们更想听到的是成绩,所以她重点说发展和未来的规划前景。

走到养殖场大门口,正好讲完,余思雅笑着说:“梅书记,赵局长,请!”

小李听说余思雅领着人来了,立即笑着出来迎接:“余主任,冯书记,视察的领导来了,快里面请!”

冯书记一听就知道小李还不清楚梅书记的身份,刚想介绍,余思雅给他使了一记眼色,让他不要吱声。

梅书记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热情的小李:“你们这同志精神面貌不错啊。”

不光是小李,养殖场其他职工也都一个个干劲儿十足,看到他们路过,除了多好奇地瞅两眼外,没其他的反应,一个个都忙着手里的活。

“是啊,大家都挺积极的。”余思雅笑了笑,把他们带去厂区,“梅书记,参观参观咱们的加工厂。”

余思雅把他们带去了厂房。年初才建好的厂房干净整洁,里面的在生产食品的职工每个人嘴巴上都套了一层纱布做的薄薄的口罩,脑袋上还戴着一顶白色的帽子,将头全藏了进去。

梅书记觉得挺新鲜的:“你们这工人戴帽子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余思雅微笑着解释:“这样是为了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他们的头发不小心掉到食物里,戴口罩则是为了防范唾沫溅到食物里。咱们做的是吃食,卫生是第一要求。”

不然哪天从里面吃到一根头发,好名声就要毁一大半。

梅书记听到这个解释,肃然起敬,有些明白乡下的一个厂子怎么会发展得这么快了,人家细节做得好,敢于创新,员工精神面貌非常好,个个手脚麻利,非常勤快。

走访中,梅书记也没只询问余思雅,还坐下跟整在搅拌鸭食的饲养员聊天,了解情况。

饲养员都是周部长那边挑选过来的军嫂、烈属,家里男人不在,只有女人,还带着孩子,挣的工分不多。要是男人在部队里有点出息,公婆好说话的,每个月寄点钱回来落到她手里,日子还能过得去。这要是没男人或者没分家,男人寄回来的钱都交到公婆手里,那日子可不好过。

这些妇女大多文化水平也不高,能有现在的生活,全靠养殖场,话里话外自是打心眼里感激,不但说了她们生活的变化,而且还提了许多村里人依靠养殖场过上了更好生活的事例。

参观了养殖场的半机械化生产线后,梅书记又走访了几个村子。果然,每个村子都架起了电线,从房顶直通每户人家。路上遇到了不少社员,一个个面带笑容,虽然大部分人还是比较瘦,但看起来都还挺健康的,不是面黄肌瘦的那种瘦,更引人注意的是他们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

红云公社的面貌跟这几年梅书记走访过的公社完全不同。社员们的热情也许可以伪装,但过得好不好这么大的公社是没法伪装的。

这一趟下来,他心里真是感慨万千,有诸多想法,也有诸多感动。最让他诧异的是,公社的人似乎大部分都认识余思雅,不管走到哪儿,都有人跟她打招呼,甚至包括老人和小孩。不少孩子连冯书记都不认识,却认识余思雅。

余思雅笑着解释说是因为养殖场偶尔会发动孩子们帮忙,也会收他们送来的一些野菜野草之类的,帮他们赚点买糖的零花钱,所以小孩子特别喜欢她。

一下午走访了红云公社好几个大队,每个大队的情况都差不多,没有弄虚作假,糊弄上面的情况,社员们的变化和脸上的喜悦也是实实在在的。

眼看四点多了,梅书记终于决定回去:“看得差不多了,咱们回去,小余,咱们聊聊。你这一个养殖场规模虽然不算大,正式工也不是很多,但明显带动了整个公社经济的发展,跟我说说……”

梅书记对这点很感兴趣。如果能将红云公社的经验复制到其他公社,那岂不是他们辰山县下面的公社发展几年都能逐渐脱贫?

余思雅明白梅书记在想什么。他们清河鸭养殖场走的是高端路线,市场只有那么大,她可不乐意其他公社也全搞这个,到时候供大于求,会出问题的。

所以余思雅一边聊就一边把话题带到了钱书记身上,说东风公社也搞了个养鸭场,而且这次修路东风公社也修了一段,不只是他们红云公社的功劳。

后面的钱书记听到这话那个感动啊。小余同志果然是个厚道人,这一路,梅书记的兴趣全到红云公社去了,他根本插不上话,本以为要当半天的背景板了,没想到小余同志竟然会给他主动表现的机会。

听到梅书记点他的名,哪怕知道自己比不过红云公社,钱书记也自认比其他公社强多了,赶紧打起精神回答梅书记的问题,争取留个好印象。

梅书记问了几个问题大致搞清楚了三公养殖场的规模,发现这就是个纯粹的养殖场,正式工不到十人,完全没有清河鸭养殖场的这种带动效应。

虽然钱书记已经是比下有余了,但有了红云公社珠玉在前,还是失色了不少。梅书记心里有些失望,看来哪怕是复制也没这么容易成功的,东风公社就守着红云公社,看着对方成长起来,也只学了一个皮毛,就更逞论其他公社了。

再想想清河鸭养殖场的发展历程,其实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有个大胆机灵敢于闯荡的负责人,还有冯书记这个开明一把手的支持,天时地利人和,但凡缺了一点都走不到今天这步。

梅书记在心里无声地叹了口气,微笑着鼓励了钱书记几句,然后说道:“去看看咱们辰山县第一条沥青路,刚才在车上一下就过去了,都没来得及好好看。真别说,这路修好了,车子开起来也快多了,而且不那么颠簸了,赵局长,你说是不是?”

赵局长笑着点头:“可不是,刚才县里出来那端路,那可真是要把我的老腰都给颠断了,直到进入了东风公社,这路一下子就平坦了。简直是一个在天下,一个在地下的感觉。”

主要是前后对比太明显了,所以对沥青路的感官就更好了。

“是啊,有了路好走多了,不管是人还是车子,以后去县里也方便多了。”余思雅赶紧安利修路的好处,从时间的缩短和下雨天的便捷性等等说起,还举了好几个修路前后对比明显的例子,最后状似不经意地感慨了一句,“哎,可惜只修了这么一段,过了东风公社前面的几个公社咱们也没交情,不然大家一起把路修好该多好啊,这样咱们县就有一条完完整整的沥青路了,说不定以后运输队的车子都得往咱们这边跑!”

大家都以为余思雅只是随口发了句感概,只有熟悉了余思雅套路的冯书记瞪大了眼睛,来了,来了,这丫头胆子可真大,竟然真把主意打到了领导头上,这次第一次见面呢,就想鼓动梅书记修路。

怕惹梅书记不高兴,冯书记赶紧给余思雅使了个眼色,让她别说了,这个事回头再好好商量。

余思雅不听,回去再说,那不迟了,趁热打铁,现在梅书记正为这条路高兴的时候,这时候不说什么时候说?再说了,她做这么多是为了什么?有一半的原因不就为了说服梅书记修路吗?既然机会来了,当然要抓住,不然前面的功夫不白费了。光这八九公里的水泥路对他们养殖场帮助也不大,一定得想办法让梅书记答应修到县城去。

梅书记听了余思雅的感叹也有些遗憾:“可不是,还是咱们县里太穷了,其他几个公社也不像你们还有副业,县里财政拨不出这笔款子,他们几个公社也拿不出这笔钱,不然真把路修通就好了。”

说来说去,还是钱的事嘛。

梅书记要真不想修路就不会说这么多废话,看来他也是意动了。那作为下属,当然要为领导分忧解劳了,尤其是这种也能便宜自己的事。

余思雅脑子一转,琢磨出了个主意:“梅书记,我这里倒是有个法子,你看行不行得通?”

梅书记感兴趣地看着她:“哦,余思雅同志有什么法子,说来听听。”

余思雅笑着说:“梅书记,我提议县里财政出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由经过的几个公社自筹,人工可以让社员自发劳动,修路这是一件方便大家的好事,现在正值冬天,地里也没什么活,青壮年一起修路利国利民。这样就省了人工费,只要购买材料费就行了,我们的石子都是自己满山捡的,还有去山上搬的大石头敲碎了铺在路面的,其实真正需要花钱购买的最主要的就是沥青了,这个成本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这八、九公里的路,我们买沥青总共花了一万多块,这笔钱公社和财政局分摊下来,压力又能减轻一般了。”

梅书记在心里核算了一下,要继续修到县城,还有十几公里,这么算下来沥青需要两万多块。这笔钱虽然不少,但要是公社和财政局分摊,县里只要出一万多就行了,挤一挤也是能拿出来的。不然孤零零的一段路,拿出去也不好说,他们县里总不能还不如下面的公社吧。

“只是三个公社平均分摊到头上怎么也得三四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梅书记担忧地说。其他公社跟以前的红云公社一样,没有产业,也就没有收入,每年的钱只能靠财政拨款,根本没余钱,别说三四千,年底让他们凑三四百都很难。

这点余思雅也想好了:“梅书记,这笔钱可以先向银行贷款,后面慢慢还。咱们公社也愿意尽绵薄之力,带动兄弟公社一起发展,这三个公社要是愿意,我们为他们提供鸭苗和养鸭的技术指导,鸭子长大后照市价销售给我们养殖场。这样就不用担心还不上贷款了。”

以后这些公社就是他们的供货基地了,鸭子不够也不用老大远去省城买了!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