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六百六十五章:小张太尉(1/1)

对于江宁朝廷,张城一直都是沉默的。

即便是益州路以及秦凤路都在口头之上表达了对江宁朝廷的臣服,张城也一直没有表态。

他心里是很别扭的。

自家父亲死在萧定手中,而江宁朝廷又是萧家老二萧二郎一手撑起来的。

虽然张城一直都很佩服萧二郎,但他也从来没有看轻过自己。

萧二郎能做的事情,自己未必就不能做到。

数年下来,自己在秦岭之中,也聚集起了如此众多的豪杰,大家失志成诚,誓要消灭叛贼,驱除鞑虏,恢复汉家河。

这半年以来,秦凤路上的李淳不停地在派人来联系自己,甚至把自己的儿子都派了过来作说客以示诚意。

其实内里的意思,张城清楚得很。

无非就是李淳想要与江宁的萧二郎瓣手腕,较较劲,不甘完全被萧二郎给拿捏住,所以想要竭力地拉拢一切可以与萧二郎对抗的力量,以便壮大实力。

江宁朝廷必然是想要将秦风路全面纳入自己的统管之下,而不像现在的这样表面上臣服,实则上却别搞一套的。

秦凤路一旦被江宁彻底地拿下,则萧二郎与萧大郎两个人的势力就能完整地联合到了一起。

一旦成了这个局面,不管是秦凤路上的李淳也好,还是益州路的李世隆也好,大家都没有了前途可言。

即便是辽国人,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对李淳也是下了大力气拉拢的。

大家各有各的想法。

李淳既不想被萧二郎拿捏,又不想像曲珍崔昂刘豫柳全义那样,投靠辽国,得了一个捞什子的王位,却必然要在史册之上留下千苦骂名。

李淳觉得那太不值得了。

而且,那个前赵王崔昂,死得多惨啊!

被耶律敏给剐了一夜啊!

可见在辽人的眼中,什么赵王晋王齐王,都不过是一条狗而已,想宰,也就宰了。

但想要保持秦凤路一定的独立性,又谈何容易啊!

眼见着江宁朝廷狂歌勐进,战场之上连战连胜,入冬之前,甚至把辽国大将,承天太后的心腹嫡系、河北路总督卢本安都打得大败亏输,最后不得不断尾求生,接下来江宁不出意外的话,一定是要接着收拾曲珍。

一旦开封不守,曲珍败亡,那秦凤路要何以自处?

所以,李淳必须得抢在头里,迅速地扩大自己的实力,增加与萧诚对话的资本。

与那些江南派系的湖涂蛋儿不同,李淳可是深知武力的重要性的,秦凤路的武力,一点儿也不弱。

秦凤路上,蛮族众多,李淳的军队,招募了极多的蛮族战士,这些人为了钱打仗,战斗力还是极其彪悍的。

这一次,李淳想要鄜州、耀州、坊州等地,特别是鄜州,可是陕西路的腹心要害之地,控制了鄜州,便等同于将陕西路一切为二,可攻可守,而且这片地方,也可以算是陕西路的膏腴之地。

但他估算了一下自己的实力,又觉得有些力有未逮。

特别是盘踞在秦岭之上的张诚,在这样的大争之世,如果不跳出来争抢一番,那还真是奇了怪了。

如此大好机会,张城但凡还有一点脑子,就绝然不会放过。

李淳在反复盘算了之后,抛出了一个张城不可能拒绝的大饼,那就是京兆府及其周边地区。

京兆府从来都是陕西路上最为核心的区域,不管是人丁,还是土地抑或是地理位置,政治意义。

与张诚联盟,共同来对抗江宁朝廷。

李淳可不想造反,相反,有萧二郎的江宁朝廷顶在前头抗击辽军,他才能在后头活得风生水起,活得成为几方都想要拉拢的人呢!

他觉得张城不可能拒绝。

而事实上,张城也的确不会拒绝。

以张家与萧家之间的恩怨,一旦张诚掌握了京兆府,则必然会成为萧氏兄弟二人之间的一块绕不过去的块垒。

张城会与杀了他爹的萧定和解吗?

必然不会。

他真要这么做了,只怕世人的口水能够淹没了他。

李淳也就是看到了这一点,这才放心大胆地拉拢张城,并且把陕西路最肥的这一块地方让于张城。

在李淳看来,张城即便控制了京兆府及其周边,实力上别说与江宁抗衡,便是对上自己,也是处于绝对下风。他要是不想被萧二郎一口吞了的话,那就只能依附于自己。

这是两好的事情。

那萧二郎不是一直喊着团结一切能团结的人吗?

自己便也现学现卖。

益州路,秦风路,以后再加上陕西路,大家团结在一起,必然能让萧二郎忌惮几分。

李淳现在已经把陕西路整个地算到了他们这个小团体里头了。

此刻,听着张城肆无忌惮地攻击着当朝首辅萧诚,来使却是一点儿也没有生气:“小张太尉,首辅一心为国,舍己奉公,冯某人就还没有看到过还有谁能比首辅更忠心于大宋的人了!”

张城瞅着对面那些脸,大笑起来:“冯宝,我要是说萧二郎这家伙大奸似忠,你肯定是不信的了?这家伙,一门心思地在挖着大宋的墙根呢!”

冯宝微笑,“小张太尉,某家也知道张家与萧家的恩怨,当年那一场大战,某家还是陕西路高陵县的一个县尉呢,也算是亲自经历了这一件事。那是萧大郎与张太尉之间的事情,而且这件事,在冯某看来,谈不上谁对谁错。”

出乎冯宝意料之外,张城却是点了点头:“的确,这件事情,没有谁对谁错,只是杀父之仇,终究是不能忘怀的。”

“是的!”冯宝道:“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张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平息了一下自己有些烦燥的心情,道:“萧二郎这样一力助我,就不怕我将来反咬他一口吗?李淳的意思,他肯定是很明白的。我一旦势力扩大,有了力量,也绝不会唯他萧二郎之命是从的。”

冯宝道:“首辅秉政,向来不追求别人对他唯命是从。司军超、徐向奇、刘明义这些人一直都算是首辅的政敌,但您看首辅也并没有把他们怎么着是吧?”

“现在这些人,都成了死老虎吧?”

“非也!”冯宝道:“如果小张太尉去江南走一走,便知道端地。对于首辅来说,输了就要认,你可以保留意见,但在大方向上却要一致,而在这个基础之上,首辅并不惮于让出一些利益来使得大家都能皆大欢喜。”

“是吗?”张城不以为然。

“李淳李相公私心太重了。”冯宝道:“总体上来说,江宁朝廷之争,还是一场文斗,司次辅他们输了之后,朝廷的各项政令都得到了畅通无阻的实行,这也让朝廷的实力,短时间内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小张太尉,今年还有一个月,但从各地上计来统计,全年赋税已经达到了六千余万两白银。”

“这怎么可能?”张诚失声道。

“我就知道小张太尉不信,但这,就是事实!”冯宝得意地道:“没有算秦凤路,也没有算益州路。而明年,会超过八千万两,三年之内,破亿两。这便是新政的力量。”

张诚真的有些动容了。

作为大宋过去的高门大户,他父亲更是当朝太尉,对于大宋一年的收入那是门儿清的。

现在一个残缺的大宋,居然便能达到当年大宋最盛时期的收入,就只能说明一件事,萧诚所做的,都是对的。

“可是这样的善政,于国有大利的好事,在秦凤路上,并没有得到落实。李相公借口秦风路上蛮夷众多,贸然实行新政,极有可能引起民变,导致秦风路不稳!”冯宝冷笑:“嘿嘿,这不是信口开活吗?两广、云贵当年施行新政多年,从来没有听说过民变这件事情。因为新政针对的从来不是普通的百姓,反而是对这些底层的百姓最为有利的。他损害的,恰恰是李相公这样盘踞秦风路多年的世家大族啊!”

“所以,他要我来对付李淳?”

冯定微微一笑道:“京兆府向来是整个陕西路的精华所在,李淳为了向您示好,竟然把京兆府让给您,那您又何必客气?拿下京兆府之后,以此为基地,慢慢地图谋对方,直到将整个秦风路一口吞下。”

“萧二郎就不怕且我当真做到了这一点多后,我翻脸不认人与他为敌吗?”

冯宝面容不变,道:“不是没有人担心这一点,不过首辅说,至少在北伐辽国,收复汉家古土这一点上,张子明必然会奋不顾身,勠力向前,绝不会甘于落于我萧某人之后。而且首辅还说了,只要张子明能拿下陕西路、秦风路,那朝廷的新政,也肯定会落到实处。”

张诚哈的一声:“他倒是看得起我!”

“所谓英雄惜英雄耳!”冯宝笑着拍拍手,一名随从从后方走了过来,将一样东西递给了冯宝。

接过这样东西,放在两人之间的桌子上,冯宝打开了包袱皮,显现在张诚面前的,是一柄刀。

那是当年萧二郎送给他张诚的刀。

一柄削铁如泥的宝刀。

只不过在后来张城因为父亲之事,与萧二郎还刀割袍断义,将这柄刀还给了萧二郎。

眼下看到这柄刀又一次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张城不由感慨万分。

“首辅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需大家戮力同心,这柄刀,尚算锋利,亦可助小张太尉纵横疆场,多砍几个敌人脑袋!”冯宝将刀推到了张城的面前。

呛的一声,张城拔刀出鞘。

黑沉沉的刀锋透出丝丝毫毫的寒意。

半蹲在地上的张诚,眯着眼睛看着不远处蓝关之上那摇曳的气死风灯。

天上洋洋洒洒地飘飞着白雪,而身披白色披风紧紧裹着身体的他们,几乎与外界融为一体。别说隔得这么远,即便是再近一些,只怕也很难发觉他们。

上一次摸到了几个舌头,弄清了蓝关的具体情况。

这使得张诚信心大增。

当然,蓝关是属于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一击不中,再想得手,那可就难了。

所以张诚精选了数百精锐,潜行至此,准备半夜动手。

而且江宁来使冯宝带给了他们一样利器,也使得他们的成功可能性再上升了几分。

那是十数箱火药武器。

装在陶瓷小罐中的火药武器,只需点燃引线抛致出去便能造成极大的杀伤。

对于这玩意儿,张城可是一点儿也不陌生。

当年刺客想要谋刺他父亲的时候,用得就是这东西,只不过误中副车,没有伤着张超,反倒是伤了当时还是漆水郡王的耶律俊。这位后来中兴辽国的皇帝,因此埋下了病根,终是没有活太长时间。

要是此人一直还活着的话,也许萧二郎就没有机会建立起江宁朝廷,最大的可能,便是在云贵一带与耶律苦苦抗衡吧!

正是因为耶律俊的死,使得辽国爆发了内争,承天皇太后一系与林平一系一场内斗之后,辽国不得不暂时停下了南征的步伐。

这才有了大宋的喘息之机。

冥冥之中,似乎真有一只大手在操弄着这一切。

四更时分,甘泉站了起来,随着他一起站起来的,还有一百余汉子。

抖抖身上厚厚的积雪,他们猫着腰,一熘烟儿地向着远处高耸的关隘而去。

一柱香功夫之后,在关口之上飘扬的气死风灯熄灭了。

张诚站了起来,挥挥手,后续部队跟着他快速地奔向了目标。

勐烈地爆炸之声响了起来,本来安静的蓝关,顷刻之间,喊杀之声大作。

当张诚冲到蓝关之前的时候,紧闭的关门,在他面前已经敞开了。

战斗比想象中的还要顺利好几分。

驻守在这里的赵军士兵,抵抗意志相当的薄弱,当张诚率众出现在关城之上,当小张太尉的旗帜冉冉升起的时候,关内的抵抗便戛然而止。

不管是老张太尉,还是小张太尉,都是极有威望的。

毕竟伪赵军队之中,相当一部分,都是过去的上四军转换而来的。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