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九十五 这就是从龙的待遇吗?(1/1)

这种关起门来分配权力的会议给苏咏霖带来的感觉挺奇妙的。

苏咏霖感觉可能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或者是通过某些不正当的方式登基称帝的皇帝都干过这样的事情。

虽然这种事情不见于史料,但是权力分配从来也不是正大光明的事情。

而且没有切实可见的好处,大家又非亲非故,谁生来就会给非亲非故的人卖命呢?

无非是权和财。

还有理想,纯粹的理想。

但是苏咏霖和这群旧官僚旧士绅可没有什么理想好谈,大家还是干脆点,谈谈权力,和利益,就像一群抢劫银行之后聚在一起分赃的强盗。

“既然事情已经说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要说点别的了,国朝初立,很多的事情都要人去做,千头万绪,就算是我也看得头皮发麻,可想而知,这些事情要全部做完到底要多少时间才能达成。”

苏咏霖一副无奈叹息的模样,说的在场的人们那是心潮澎湃。

终于到了重头戏了。

那些重要的实权职位都是谁来做?

那些重要的权力都由谁来掌控?

开国皇帝知道了,开国的高官显贵们呢?

在座的各位,可以得到什么官职的许诺呢?

他们热切地看着苏咏霖,腰板挺的直直的,满脸都是渴望。

苏咏霖环视他们一圈,目光放在了田珪子身上。

“田珪子,你跟随我最久,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人正直,眼里揉不得沙子,你的品性我最是了解,所以,正二品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职交给你担任,你为我提领都察院,监察百官,如有不法之人,定要严肃处置!”

在众人的注视下,田珪子站了起来,面向苏咏霖行礼。

“臣,田珪子,领命!”

田珪子面色沉静,一副无喜无悲的模样,叫人看不懂他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但是国朝第一个被正式任命的官员居然是都察院左都御史,这……

看起来即将当皇帝的苏咏霖还是比较在意新朝的廉政建设,把重要亲信安排在了都察院的要紧职位上。

群臣心中凛然。

这还不算,苏咏霖第二个点名的是孔茂捷。

“孔茂捷,你在我身边做秘书很久,手脚麻利,脑袋灵活,品格正直,我对你也有充分的信任,所以从二品都察院右都御史的职位我就交给你,你负责辅助田左都御史完成监察百官的职责,不得有误!”

孔茂捷没有田珪子那么淡定,面色上还是能看到激动之色的。

他立刻站了起来。

“臣,孔茂捷,领命!”

孔茂捷领下了右都御史的任命。

第二个任命的又是右都御史,负责监察百官的两个要紧职位都是苏咏霖带出来的旧部,其余人看着这两个人,心中渐渐有些戒备。

苏咏霖把自己绝对的亲信安排在都察院这种专门和官员做对的官署内,是个什么用意,大家都清楚,大家也都不是傻子。

除了对这两人产生了戒备的情绪,其他的,就是纯粹的羡慕了。

田珪子,年二十四岁。

孔茂捷,年二十四岁。

他们都是那么的年轻。

倒不如说,苏咏霖一手带出来的团队包括他自己在内,都是年轻富有干劲的人们,一整个团队的平均年龄都很小,比起燕云系、山东系和外族系的臣子们来说,简直就像是小孩子。

可是他们的功业却那么高,位置也那么高,掌握的权力也那么大。

这就是从龙的待遇吗?

跟对了老板,选对了平台,真的可以做到这样的地步吗?

一时间,原本可以跟上苏咏霖脚步的山东系士人们悔不当初,他们愤恨自己近水楼台,却没有那个胆量和眼光选择投资苏咏霖。

他们也没有孔氏那样的好运气,因为家族名望而被苏咏霖强拉着上了战车,原先扭扭捏捏,现在反倒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报。

时也?命也?

随后,苏咏霖又把自己的一些摆在明面上的亲信安排到了都察院、法部和大理寺内。

比如秘书处的秘书沈格、周琳、蒋成月等等。

沈格被苏咏霖任命为从二品法部尚书,周琳被任命为正三品法部左侍郎,蒋成月被任命为正三品大理寺卿。

接着苏咏霖下令,要司法三司的负责人在整顿完各自的内务之后举行联席会议,以金国律法和宋国律法为基础,把新朝自己的律法研究出来,尽快颁行天下。

他们都是苏咏霖做总务局局长的时候放在明面上的亲近之人,现在都被苏咏霖安排到了司法三司之中,显然苏咏霖是要让自己的人全面把持司法环节。

山东系、燕云系和外族系的领头羊们虽然对这样的行为心怀戒备,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苏咏霖这一手确实高。

众所周知,苏咏霖的老部下都是一群泥腿子出身的小人物,没有家学渊源,没有可靠的学问传承,一切所学据说都是苏咏霖自己培养出来的,所以水平多少,大家心里都有杆秤。

除了军事方面可以出现一些天才级别的人物扛大梁,行政方面那是真的没什么出挑的人物。

行政不仅需要统治知识的学习,还需要经验的积累,从基层一点一点积累经验,才能搞好行政,所以他们可以做中低层官吏,却当不了行政高官。

把他们放在重要的中央行政岗位上,确实是难为了他们,对国家未必是好事。

苏咏霖显然也清楚这一点,所以没有这样做,没有把行政事务交给自己的亲信,而是把自己一手带出来的亲信大规模安排在司法三司当中。

虽然说司法三司也需要一些专业知识,但是更多的意义上,皇帝口含天宪,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们只要足够听话,有基本的常识,照本宣科也能把司法的事情搞得漂漂亮亮,让皇帝满意。

对,在他们看来,对于司法三司来说,让皇帝满意比专业程度更加重要。

另外,就是要注意着,要听皇帝的话。

皇帝要干掉谁,司法三司就要紧随其后像饿狼一样扑上去,把皇帝要干掉的人撕成碎片,这样,他们就能稳坐钓鱼台,任凭风吹雨打。

他们就是苏咏霖手里的杀人刀,任命他们就是在警告其他人——小心点,我手里握着杀人刀,我是能杀人的。

但苏咏霖越是把自己的亲信集中安顿到司法三司之中,其余人就越是放松。

因为这些亲信都去了司法三司,剩下来的行政岗主要职位不就都是他们的了吗?

苏咏霖这样做,显然是打一棒子给个甜枣,告诉他们我手握杀人刀,你们小心点——然后这些职位都交给你们了,你们看着办。

果不其然,苏咏霖接下来的行动没有出乎他们的预料。

首先是作为中央行政中枢机构而存在的尚书省。

苏咏霖声称尚书令是尚书省的首脑,一旦有人得到任命,位同宰相。

但是苏咏霖并未任命尚书令,理由很简单,他身边没有堪为尚书令的文官人才、功臣。

尚书令可是正一品官职,除非功劳太高,否则不可能被随便授予,而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没有谁立下那么大的功劳,除了苏咏霖本人之外。

于是,苏咏霖决定不设尚书令和尚书左右丞相,只设从一品平章政事一员为尚书省的领袖。

而这个人的身份也很明确。

苏咏霖决定任命他的老丈人、光复军名义上的领帅赵作良为平章政事,作为尚书省的领袖而存在。

接着又任命外族系臣子的领头羊耶律成辉为尚书左丞,任命燕云系臣子内的核心人物霍建白为尚书右丞。

两人都是正二品的官职,负责辅佐赵作良,管好尚书省的行政工作。

赵作良现在不在中都,不能亲自表示感谢,而耶律成辉和霍建白则双双向苏咏霖行礼谢恩。

此章加到书签